一种汽车行程的处理方法及处理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8281714阅读:来源:国知局
于7km/h,若是执行步骤1002,否则执行步骤1008。
[0093]步骤1002、判断当前是否为初始状态或熄火状态:若是,执行步骤1003 ;否则执行步骤1006。
[0094]步骤1003、判断启动计数器的值是否小于4,是则执行步骤1004,否则执行步骤1005ο
[0095]步骤1004、更新缓存记录,将启动计数器的值加I。
[0096]步骤1005、更新缓存记录,提取启动数据进行写行程处理。
[0097]步骤1006、判断停留计数器的值是否为零,是则执行步骤1007,否则执行步骤1004ο
[0098]步骤1007、更新缓存记录,记录停留初始状态。
[0099]步骤1008、判断当前是否为启动状态,是则执行步骤1009,否则执行步骤1012。
[0100]步骤1009、判断停留计数器的值是否小于等于2,是则执行步骤1013,否则执行步骤 1lOo
[0101]步骤1010、判断停留计数器的值是否大于2且停留时长大于5分钟,是则执行步骤1011,否则执行步骤1012。
[0102]步骤1011、更新缓存记录,提取GPS报文中的熄火数据进行写行程处理。
[0103]步骤1012、更新缓存记录,将停留计数器的值加I。
[0104]步骤1013、将停留计数器中计数值为2的点作为熄火事件点,更新缓存记录,将停留计数器的值加I。
[0105]上述三种算法若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导致行程数据(特别是熄火数据)处理不完整。例如,当前是启动状态,且在规定时间没有形成一段完整的行程,可以通过超时补偿算法来加以补偿。以熄火超时补偿算法为例,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21、判断是否有超过12个小时的行程,有则执行步骤22,否则执行步骤23。行程即行程报文。
[0106]步骤22、丢弃掉该笔行程,标记当前为熄火状态后执行步骤23。
[0107]步骤23、检测超过一个小时无最新数据更新时,标记当前为熄火状态,提取熄火数据进行写行程处理。
[0108]上述步骤中均涉及的进行写行程处理,首先校验数据的合法性,再校验行程时间的合理性,然后对启动和熄火分别处理。如果是启动报文的话,就先对启动时间进行校正,然后记录启动记录集启动事件;如果是熄火报文,先要和汽车的最后一笔行程记录数据来比较,如果熄火时间小于启动时间就不处理,如果熄火时间大于当前时间3 O分钟也不处理,另外行程时长大于12个小时也不处理;数据过滤后,再将不是由OBD模块采集的行程里程中为O的数据删除掉,之后再进行里程、行程时长、行程油耗的校准。行程数据都合理后,再跟历史行程数据的时间进行逻辑判断,符合时间逻辑先后顺序的熄火报文才真正开始记录熄火行程记录、记录熄火事件、记录停留事件等数据。
[0109]请一并参阅图9,本实施例中,进行写行程处理具体采用下述方法: 步骤30、对行程报文中的相关行程数据进行校准,判断数据是否合法,是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31。
[0110]步骤31、判断熄火状态下,事件时间与启动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等于12个小时,是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32。
[0111]步骤32、判断事件时间与当前服务器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等于30分钟,是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33。
[0112]步骤33、获取最后一笔行程记录并判断为启动行程还是熄火行程,判断为启动行程时执行步骤34,为熄火行程时执行步骤37。
[0113]步骤34、判断是否有历史行程记录,有则对行程启动时间进行校准后执行步骤35,否则执行步骤36。
[0114]步骤35、进行停留事件处理、行程事件处理后结束。
[0115]所述停留事件处理即对汽车停留时的相关数据,如停留次数、停留地点、停留时间等进行记录、更新并保存。同理,行程事件处理也是对相关行程数据,如里程、油耗、行程时长等进行记录、更新并保存。
[0116]步骤36、生成一笔新的行程启动记录后结束。
[0117]步骤37、判断熄火时间是否小于等于启动时间,是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38。
[0118]步骤38、判断熄火时间与当前时间的时间差是否大于等于30分钟,是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39。
[0119]步骤39、判断行程时长是否大于等于12个小时,是则执行步骤40,否则结束。
[0120]步骤40、删除不是由OBD模块采集的行程里程中为O的数据,判断不是由OBD模块上报的熄火报文中行程里程是否等于零,是则结束,否则执行步骤41。
[0121]步骤41、分别对行程里程、行程时长、行程油耗进行校准,判断是否有历史启动记录,有则执行步骤43,没有执行步骤42。
[0122]步骤42、判断熄火报文的时间逻辑是否有效,有效则根据熄火报文的时间时序完善行程记录,之后执行步骤35 ;无效则结束。
[0123]步骤43、判断事件时间是否小于最后形成的启动时间,是则执行步骤46,否则执行步骤44。
[0124]步骤44、判断熄火报文的启动时间是否小于最后行程的启动时间,是则执行步骤47,否则执行步骤45。
[0125]步骤45、覆盖启动时间,结束行程后执行步骤35。
[0126]步骤46、进行去重行程处理后执行步骤35。
[0127]步骤47、结束当前行程后执行步骤35。
[0128]经过上述算法处理后的行程数据,可以通过APP客户端及Web平台展示给用户。例如,显示汽车最近几笔行程的总数据,包括最近几次驾驶的总行驶里程、总油耗、总行程数(驾驶了几次)平均油耗、平均速度、行驶时长等。也可以显示出最后一次驾驶的行程数据,如电瓶电压、行程油耗、行程耗时、平均速度等。装有OBD模块的汽车还能显示动力系统各项指标数据实时变化情况,比如发动机转速、冷却液稳定、电瓶电压、燃油存量等的变化曲线;同时,针对专车专用型的OBD模块,还可以展示车灯、车窗、门锁、档位、空调、雨刮、后备箱、中控系统等状态实时变化情况。通过这些数据的统计记录,方便了解汽车行程,对汽车远程诊断、维修保养、司机驾驶行为考核提供了理论数据基础。
[0129]基于上述的汽车行程的处理方法,本发明还相应提供一种实现汽车行程的处理方法的装置,请参阅图10,所述装置包括OBD模块和/或ACC模块(这两个可能都有,可能只有其中一个,或者两个都无,与汽车的设置有关)、GPS模块,这些模块的功能(即采集哪些数据,生成哪些报文等)为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主要改进点在于,通过装置中的功能判断模块10、采集模块20和处理模块30对这三个模块上报的行程报文进行相应算法来提高汽车行程的数据的准确性,完善性。具体为:所述功能判断模块10连接OBD模块和/或ACC模块(汽车内设置了这两个模块就连接,没有设置就不连接,ACC模块是通过ACC信号线连接)、GPS模块和处理模块30。功能判断模块10在汽车启动时判断汽车内是否启动了 OBD功能和/或ACC功能。采集模块20连接OBD模块和/或ACC模块、GPS模块和处理模块30,将OBD模块和/或ACC模块、GPS模块生成的行程报文上报给处理模块。处理模块30在汽车已启动OBD功能和/或ACC功能时,采用OBD算法和/或ACC算法、GPS算法根据上报的行程报文,判断汽车的启动状态和熄火状态,根据启动状态和熄火状态提取行程数据写入汽车行程;以及,汽车没有启动OBD功能和ACC功能时,执行GPS算法来判断汽车的启动状态和熄火状态,根据启动状态和熄火状态提取行程数据写入汽车行程。
[0130]其中,所述处理模块30包括:
OBD判断单元301,用于获取第一预设时间内的最后一笔行程报文,判断该行程报文的数据合法性以及报文类型;
第一 OBD处理单元302,用于在行程报文合法且为启动报文,检测汽车当前状态为启动状态或熄火状态时,判断行程报文的合法性,在行程报文合法时缓存数据,执行写行程处理;
第二 OBD处理单元303,用于在行程报文合法且为熄火报文时,对行程报文进行数据校验并判断数据的有效性,在数据合法时校准行程里程,缓存更新后的数据并执行写行程处理;
所述OBD判断单元301连接功能判断模块10、采集模块20、第一 OBD处理单元302和第二 OBD处理单元303。
[0131 ] 所述处理模块30还包括:
ACC判断单元304,用于根据GPS报文中的ACC状态值识别报文类型;
第一 ACC处理单元305,用于报文类型为启动报文,判断连续收到3个启动报文时,将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