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59153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特别是关于一种拆装简便、且可防止未经允许私自拆开电脑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固定电脑侧板的方式可分为多种,通常应用最广的一种方式是直接用螺丝将电脑侧板锁固在电脑机架上,但是用这种方式固定电脑侧板需用多个螺丝加以锁固,且在电脑侧板的装卸过程中都要借助螺丝起子,造成电脑侧板的装配及拆卸过程极为繁锁,浪费人力及工时。
随着电脑不断改善,出现了一些装卸较为方便的电脑侧板固定装置,如台湾专利申请第87213422号,该技术是在电脑侧板一内侧缘压折出一折边,该折边分别延伸出多个向内倾斜的卡钩,另一侧边缘压折有L型折板,在L型折板上分别设有多个穿孔,其中该卡钩可枢接入后板二侧边的穿槽中,而螺栓则可装设在穿孔中而将该侧板固定在前板上。但是这种技术在装拆电脑侧板时仍须借助螺丝起子将螺丝拧固而将侧板固定在电脑机架上,其组装过程繁琐费时。且上述电脑侧板固定装置均无法有效防止未经允许私自拆开电脑的现象发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简便、且可防止未经允许私自拆开电脑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主要包括一电脑机架、一第一侧板、一滑块及一顶盖。该第一侧板主要包括一侧护板及由该侧护板的一侧成一定角度弯折延伸出的一顶护板,且该侧护板与该顶护板交接处向该顶护板内侧面同向垂直突伸出多个倒钩;该顶盖是固定在该电脑机架上的,其一侧设有一用来容置该滑块的滑槽,并设有连通到该滑槽的多个通孔;该滑块是容置在该顶盖的滑槽内的,其主要包括一滑条与一操作部,该滑条的一侧壁上对应该顶盖的通孔设有多个用来与该第一侧板的倒钩相扣合的卡扣孔,其一端装设有一用来与该滑槽相抵压的弹簧。该第一侧板的倒钩可穿过该顶盖的通孔而与该滑块的卡扣孔相扣合而将该第一侧板锁固到电脑机架上,而施力作用于该操作部即可解除该倒钩与该卡扣孔之间的扣合关系而打开该第一侧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具有拆装简便、且可防止未经允许私自拆开电脑的优点。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的第一侧板的另一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的顶盖与滑块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的滑块的另一立体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的顶盖与滑块的立体组合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的第一侧板组装时的部分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的第一侧板组装完毕时的部分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电脑侧板卡扣结构主要包括一电脑机架80、一第一侧板10、一顶盖30及一滑块60。
该电脑机架80主要包括一前板82、一后板84、一顶板91、一底板92及一第二侧板93。该底板92的一侧缘向上垂直弯折出一折边94,该顶板91的一侧缘设有多个螺孔95,而该顶板91的一端突伸出一锁片96,该锁片96上设有一锁孔97,且该第二侧板93与顶板91之间形成一空腔98。
请参阅图2,该第一侧板10主要包括一侧护板12、一顶护板14及一钢板16。该顶护板14是沿该侧护板12的一侧成一定角度向外弯折延伸而出的,且该侧护板12与该顶护板14的连接处向该顶护板14内侧面同向突伸出多个倒钩18,该倒钩18上设有一肋片19与该顶护板14相连以增加其强度。该钢板16是装设在侧护板12的内侧的,其中该钢板16相对该顶护板14的另一侧连续弯折形成一用来与电脑机架80的折边94相卡合的卡合部22。
请一齐参阅图3至图5,该顶盖30是装设在该电脑机架80的顶板91上的,其主要包括一主体部32、由该主体部32一侧延伸出的一突伸部34及由该主体部32另一侧延伸出的一压固部36。该突伸部34与主体部32交接处设有一用来容置该滑块60的滑槽38,该滑槽38的一端设有一抵压端39,该滑槽38的两侧壁40、42顶部对应设有多个挡止块44,且该突伸部34上设有连通到该滑槽38的多个可供该第一侧板10的倒钩18穿插的通孔48。该突伸部34上还设有多个螺丝槽50,借助螺丝52与该电脑机架80顶部的螺孔95相螺合即可将该顶盖30锁固到该电脑机架80上。该压固部36可容置在该电脑机架80的第二侧板93与顶板91形成的空腔98中而被该第二侧板93压固到电脑机架80上。
该滑块60主要包括一截面呈T形的滑条61及一操作部63。该滑条61两侧缘设有多个缺口66,该缺口66可与该顶盖30的挡止块44相配合以限制该滑块60滑动。该滑条61的一侧壁68上对应该顶盖30滑槽38的通孔48设有多个用来与该第一侧板10的倒钩18相扣合的卡扣孔70,该滑条61的一端设有一用来与弹簧74的一端相套设连接的十字形突块72,其中该弹簧74另一端是抵压在滑槽38的抵压端39上的。当滑块60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该弹簧74抵压在该滑块60上,而使该滑块60缺口66的抵止侧76与该顶盖30的挡止块44相抵止。该滑块60的另一端则设有一弧状操作部63,且该操作部63上设有一锁孔79。
请一齐参阅图6和图7,将该电脑第一侧板10装配到电脑机架80上时,先使第一侧板10的卡合部22与电脑机架80的折边94相卡合,然后以卡合部22与折边94结合处为轴朝向电脑机架80旋转并推压该第一侧板10,使该第一侧板10的倒钩18穿过顶盖30的通孔48而与该滑块60的卡扣孔70相抵压,该滑块60在倒钩18的抵压作用下朝向滑槽38抵压端39滑动并压缩弹簧74。当倒钩18完全进入卡扣孔70后,该滑块60在弹簧74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从而锁固该第一侧板10的倒钩18并完成组装。而拆卸该第一侧板10时,则须先施力作用在该滑块60的操作部63上,使该滑块60朝向滑槽38抵压端39滑动,才可解除该倒钩18与卡扣孔70的扣合,然后再施力作用在该第一侧板10上使其脱离该电脑机架80。该电脑侧板卡扣结构还可借助一锁具(图未示)穿插该滑块60的锁孔79与电脑机架80的锁孔97,使该滑块60无法滑动并使该倒钩18无法脱出卡扣孔70,从而达到不开锁具则无法拆卸第一侧板10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包括一电脑机架、一第一侧板、一顶盖及一滑块,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上设有多个倒钩;该顶盖是固定在该电脑机架上的,其一侧设有一滑槽,并设有连通到该滑槽的多个通孔;该滑块是容置在该顶盖的滑槽内的,其上对应该顶盖的通孔设有多个用来与该第一侧板的倒钩相扣合的卡扣孔,且该滑条的一端装设有一弹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脑机架包括一前板、一后板、一顶板、一底板及一第二侧板,该顶板上设有一开有锁孔的锁片,而该第二侧板与该顶板之间形成一空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包括一侧护板、沿该侧护板的一侧弯折延伸出的顶护板、及一装设在该侧护板上的钢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倒钩是由该侧护板与该顶护板的连接处向该顶护板内侧面同向突伸而出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电脑机架的底板一侧缘向上垂直弯折出一折边,而该钢板相对该顶护板的一侧连续弯折形成一卡合部。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顶盖是固定在该电脑机架的顶板上的,其包括一主体部、由该主体部一侧延伸出的一突伸部、及由该主体部的另一侧延伸出的压固部,该压固部可容置在该第二侧板与该顶板形成的空腔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槽是设在该突伸部与该主体部的交接处的,且该滑槽设有一用来抵压该弹簧的抵压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突伸部上设有连通到该滑槽的多个通孔。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槽的两侧壁顶部对应设有多个挡止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包括一截面呈T形的滑条及一操作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块的另一端设有一用来与弹簧的一端相套接的十字形突块。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滑条的两侧缘设有多个可与该顶盖的挡止块相配合以限制该滑块滑动的缺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操作部上对应该电脑机架锁固片的锁孔设有一可借助一锁具锁固而使该滑块无法滑动的锁孔。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侧板的倒钩可穿过该顶盖的通孔而与该滑块的卡扣孔相抵压,该滑块在倒钩的抵压作用下朝向滑槽抵压端滑动并压缩弹簧,而倒钩完全进入该卡扣孔后该滑块在弹性回复力作用下返回初始位置,从而使该倒钩与该卡扣孔扣合。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施力作用在该滑块的操作部上使该滑块朝向该滑槽的抵压端滑动,即可解除该倒钩与该卡扣孔的扣合从而打开该第一侧板。
专利摘要一种电脑侧板卡扣结构,包括一电脑机架、一第一侧板、一滑块及一顶盖。该第一侧板主要包括一侧护板及由该侧护板的一侧成一定角度弯折延伸出的一顶护板,且该侧护板与该顶护板交接处向该顶护板内侧面同向垂直突伸出多个倒钩;该顶盖是固定在该电脑机架上的,其一侧设有一用来容置该滑块的滑槽,并设有连通到该滑槽的多个通孔;该滑块主要包括一滑条与一操作部,该滑条的一侧壁上对应该顶盖的通孔设有多个卡扣孔,其一端装设有一用来与该滑槽相抵压的弹簧。该第一侧板的倒钩可穿过该顶盖的通孔而与该滑块的卡扣孔相扣合,而施力作用于该操作部即可解除该倒钩与该卡扣孔之间的扣合关系而打开该第一侧板。
文档编号G06F1/16GK2522909SQ0127135
公开日2002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0日
发明者陈允隆, 刘宇泰, 陈荣基 申请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