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芯片显示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82917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硅芯片显示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发明领域近年来,随着笔记本电脑变得越来越小以及重量越来越轻,以致于可以很容易地携带并且几乎可以在任何地方使用,液晶显示器被认为是用于容纳显示数据的非常重要的屏幕显示器。常规的用于在象素单元中容纳显示数据的显示器有时被称作TFT(薄膜晶体管)有源矩阵型液晶显示器或是将多个象素排列成一个矩阵的TFT LCD装置。彩色象素通常由三个象素合并而成。但是,当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屏幕显示时,常规TFT LCD装置的尺寸显得较大。鉴于其较大的尺寸,常规的TFT LCD装置只可以制作在一片带有多晶硅薄膜晶体管的大玻璃衬底上。
因此,近几年来开发了基于单晶硅衬底的新一类微型显示器。这些新的微型显示器可以利用目前的CMOS技术制造,它可以提供比现存的TFT LCD装置更大的产量和更高的电路集成水平。这些微型显示器被称作硅芯片(SCD)显示器,其本质上是TFT LCD装置的精华微型版本。事实上,微型显示器的LCD部分远小于TFT LCD装置的该部分,而且制作在更小规格的衬底上,如硅芯片的顶部。微型显示器顶部上的图象在观察时主要通过光学系统放大。依据具体的应用,光学系统可能非常复杂。
对SCD装置的具体应用一般分为三个主要类别。首先,目前最重要的应用是用在大屏幕投影仪领域,其中显示器的尺寸为三十英寸或更大的量级。其次,是用作台式电脑的监视器,显示器的尺寸处于十七至二十一英寸的量级。最后,SCD装置的第三项应用是用作便携式个人电脑显示单元。
2.现有技术的描述

图1中显示了常规的硅芯片(SCD)显示器10的简化透视图,标有“现有技术”,包括一片硅芯片衬底12,多个设置在其周围边缘上的粘结片14,和一个位于衬底12中心部位的显示盒阵列16。电路区域18位于盒阵列16的周围。具有密封环22的上玻璃盖20固定安置在显示盒/电路区之上,液晶层夹在其间。典型的硅芯片衬底12在其每一层具有小于20微米的尺寸。与工作在透射模式中的现有TFT-LCD装置不同,由于硅衬底对光不透明这一事实,SCD装置以反射模式工作。
在图2中展示了常规SCD盒24的电路图,常规的SCD盒24由具有栅极、漏极和源极的存取晶体管T1a和一个大的存储电容Cs组成。存取晶体管的栅极连结到字码行WL。存取晶体管的源极连结到位行BL,其漏极连结到存储电容Cs的一端和反射镜片26。电容的另一端连结到地电势。形成的上电极28与反射镜片26隔开,LC层30夹置其间。反射镜片26用作一个光反射镜如箭头29、31所示,并且做为一个LC调制器进行电操纵。
图2所示的盒结构有时也被称作DRAM型盒,这是由于它非常类似常规DRAM装置的单晶体管盒这一事实。但是,有两个主要因素使得SCD盒结构小于常规的TFT-LCD显示器。第一,用于形成存储电容的栅极绝缘膜非常薄并因而其表面积可以做得比常规的TFT器件小。第二,因为SCD盒工作在反射模式而非透射模式,所以存取晶体管可以制作在反射镜片以下的任何位置,而不会导致光阻塞。另外,SCD盒结构具有能够利用目前的CMOS硅技术把集成驱动器和其它集成电路制作到硅衬底上的优点,由此实现更小巧的高可靠性的显示器。这种盒结构也被称作1C1M(单电容-单反射镜)盒。
为了从SCD显示器产生彩色图象,根据应用类型有各种已知的技术供使用。例如,在大屏幕投影型彩色显示器中,总是使用三个SCD元件和精密的光学元件去处理对应于红(R)、绿(G)和兰(B)的三种颜色。另一方面,在涉及大小、重量和/或成本的便携式显示器中,只使用一个SCD元件,在其上必定产生一个彩色图象。为了实现便携式显示器的彩色图象,在SCD器件中使用三个象素盒,然后再用对应于RGB颜色的滤色片。但是,象素阵列区由此变得大约有三倍之大,不适于CMOS硅技术的高产量。另外,滤光片的使用使得标准CMOS硅处理更为复杂并因而增大成本。
为了克服这些缺点,对被称作“场序列”(FS)法的在一个象素盒中产生一个彩色图象的现有技术做了改进。此FS法在三个连续操纵中以三倍时钟速率把RGB数据写入到象素阵列的每个单象素盒中。在三个连续操纵的每一个中,相应的RGB光源都被同步激励。
只要液晶LC的响应时间足够长,此FS法的作用将可以接受。如果这样,三个序列的颜色将有效地合并成一个彩色图象。因此,对于每种颜色,其有效LC响应时间是减小了写入一个颜色场所花时间量的帧时间的1/3。但是,当把此FS法用于较大的显示器时,又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这是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用于LC响应。例如,标准的60帧/s视频信号显示一帧总共有16.67ms的时间。在RGB颜色可以并行处理的散象素盒的情况下,每种颜色有一个全帧时间处理并显示视频数据。另一方面,在FS操纵中,要把数据写到存储电容中,每种颜色只有帧时间的1/3或5.56ms,然后等待LC响应并且最后选通具有对应的RGB光源的象素阵列。光选通(LS)象素阵列的时间长度将决定彩色图象的亮度。因此,要在以FS法工作的SCD器件中实现高质量的视频,有效增长LS时间已变得必需。
因此,希望提供一种可工作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场连续模式下的改进的SCD盒结构。另外,SCD盒结构包括用于有效增大LS时间长度的电路装置是有利的。在本发明中通过提供一种新颖的SCD盒结构来实现,该结构包括多个用于在对应的用于显示的颜色-场时间之前储存视频数据的存储电容。
发明概述因此,本发明总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显示器中问题缺陷的可工作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场连续模式下的改进的SCD盒结构。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工作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场连续模式下的改进的SCD盒结构,该结构具有比现存的显示器更大的产量和较高水平的电路集成度。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工作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场连续模式下的改进的SCD盒结构,该结构具有比常规的显示器更高的彩色图象质量。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工作在用于液晶显示器的场连续模式下的改进的SCD盒结构,包括用于有效增大光选通时间长度的电路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工作在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场连续模式下的改进的硅片显示(SCD)盒结构以及操作该结构的方法。SCD盒结构由第一至第三可写入的晶体管、第一至第三存储电容和第一至第三可显示的晶体管形成。每个可写入的晶体管依次导通,从而在每个相应的可显示的晶体管被导通以显示一个相关的颜色场之前的一个颜色场时间内,把视频数据预加载到对应的存储电容中。因此,通过使得LC响应时间和/或光选通时间能够延长而实现较高质量的视频图象。
附图简述通过下面联系附图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项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晰,文中相同的标号表示全文中相应的部件,其中图1是常规SCD显示器的剖视图、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常规SCD盒结构的电路图;图3是表示场序列模式中图2所示SCD盒结构的工作序列的计时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建的改进的SCD盒结构的电路图;图5是本发明一个正方形象素的平面顶视图,表示图4所示元件的位置;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图4所示SCD盒结构的工作序列实施例的计时图;和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图4所示SCD盒结构的工作序列第二实施例的计时图。
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在详细描述用于本发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改进的SCD盒结构之前,我们相信通过首先按照图2所示的常规的SCD盒结构参考图3解释场序列(FS)模式的技术序列是有助于理解本发明原理的,并将做为背景知识。因而下面将描述工作在FS模式下的常规的SCD盒结构以及与其有关的问题。
可以看到,水平轴32是一个时间坐标,由垂直的两条线34和36为界的周期代表对于一个标准的60帧/s视频信号的16.67ms的单帧时间。帧时间被分成三等份时间量(5.56ms),每份限定一个颜色场的时间。红色(R)场时间由双线条34和一条垂直线38界定。绿色(G)场时间由一条垂直线38和另一条垂直线40界定。兰色(B)场时间由一条垂直线40和垂直双线条36界定。另外,三个颜色场时间的每一个分别通过垂直虚线42-46、48-52和54-58被分成四段时间W、X、Y和Z。
第一段时间W限定一个阵列写入时间,它是在整个SCD显示阵列上把数据逐行写到存储电容Cs上所需的时间。对每行的写入时间长度主要由相当长的字码行WL和位行BL的RC时间常数控制。当然,阵列的总写入时间依据其大小。例如,在640水平行×480垂直行的工业标准的VGA阵列中,假设写入速度是4us/行,则时间段W将为2ms量级。
第二段时间X限定一个LC响应时间,它是液晶响应于储存在存储电容Cs上的电压所花费的时间。此LC响应时间可以变化非常大,因为它依赖于成分、类型、温度等。分配此第二段时间X的原因是使得LC时间响应稍后被写入到场中的行。没有此缓冲时间间隙,可能会在对LC盒之下光选通的地方发生颜色交扰,同时仍具有来自前一帧的数据。
第三段时间Y限定一个光选通(LS)时间,它是相应的光源被激励或导通以便观察图象时的时间间隙。为了获得较亮的图象,时间段Y应该尽可能地长。最后,第四时间段Z限定一个控制时间,它是用于场切换、反射镜放电和其它控制信号的产生的时间。此时间段Z相对于其它的时间段W、X和Y较短并处于几微秒的量级。估计时间段W、X和Y分别大致为2ms、2ms和1.55ms。
以上关于图2所示的现有的单电容、单反射镜SCD盒所描述的FS模式操作的缺点在于对于G场时间和B场时间重复对于R场时间的四段时间W、X、Y和Z序列。因而,显示信号也被接通,把各个RGB电容连结到用于每个5.56ms场时间的反射镜片。结果,对于每种颜色有一个2ms的时间段W,由此避免了在颜色场时间内相应时间段Y的增大。由鉴于此,本发明人开发了一种用于场序列应用的新颖的SCD盒结构,其中每个颜色场时间内的Y时间段可以增大,从而提供较高质量的视频。
参见图4,图4是本发明改进的SCD盒结构124的电路图,由三个每个具有栅极、源极和漏极的可写入晶体管T1、T2和T3以及三个存储电容Cs_R、Cs_G和Cs_B组成。可写入晶体管的栅极分别连结到对应的字码行WL_R、WL_G和WL_B。可写入晶体管的源极都连结到一个共享的位行BLA。晶体管T1-T3的漏极在各自的内节点A,B,C处连结到各个电容Cs_R、Cs_G和Cs_B的一端。三个电容的另一端连结到地电势。
另外,该SCD盒结构包括三个可显示的晶体管T4、T5和T6,每个具有一个栅极、源极和漏极。可显示晶体管的栅极分别连结到对应的可显示行DE_R、DE_G和DE_B。晶体管T4-T6的漏极一起连结到一个公共节点M并连结到反射镜片126。上电极128以与反射镜片126分开的形式形成,LC层130夹在其间。可显示晶体管的源极连结到各个节点A、B和C。
为了测试的目的,SCD盒结构124还包括一对用于读出储存在反射镜片126上的模拟电压的读出晶体管T7和T8。另外,还设置一个放电晶体管T9,用于在切换到另一颜色场时间之前的场切换时间内释放反射镜片上的电压。这样用于避免潜在的颜色交扰。晶体管T7的栅极连结到字码行WL_RD,源极连结到位行BLA,漏极连结到晶体管T8的源极。晶体管T8的栅极连结到晶体管T9的源极和公共节点M。晶体管T8的漏极连结到晶体管T9的漏极和用于接收电源电势V_mir的公共节点N。此电源电势V_mir还施加给上电极128。放电晶体管T9的栅极连结到时钟行CLK_mir。
为了提高一个场序列模式工作的SCD装置的视频质量,本发明人设计了一种具有三个耦接到同一反射镜片126的存储电容的结构新颖的SCD盒124。结果,关于图2和3的上述时间段W可以隐藏在图4所示的本SCD盒的操作中。换言之,对于各个存储电容的视频数据可以在下一个颜色场被显示之前提前写入,从而有效消除场序列模式操作的时间段W。因此,可以把通过消除颜色场时间中的时间段W节省的时间分配给其它剩余的时间段。特别是可以延长第二时间段X以提供更长的LC相应时间和/或第二时间段Y可以更长,从而产生延长的光选通时间,由此提高彩色图象的质量。
现参见图附图6,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图4所示SCD盒结构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执行的工作序列实施例的计时图。可以看出,水平轴132是一个时间坐标,由垂直的两条线134和136为界的周期代表对于一个标准的60帧/s视频信号具有的16.67ms时间的第一帧边界。第一帧时间被分成三等份时间量(5.56ms),每份限定一个颜色场的时间。第一红色(R)场时间由双线条134和一条垂直线138界定。第一绿色(G)场时间由一条垂直线138和另一条垂直线140界定。第一兰色(B)场时间由一条垂直线140和垂直双线条136界定。
做为回顾,根据60帧/s的视频信号,显示一帧具有总的16.67ms的时间。因为假设一帧的显示时间在三个颜色场时间之间均匀地分配(每个为5.56ms),所以估计红色场的时间段W_R1、X_R1、Y_R1和Z_Rafrbm为2ms、2ms、1.55ms和0.01ms。因为时间段Z_R1比其它的时间段小,所以为了图6和图7表示的方便,有意将其省去。
在操作中,场序列在第一红色时间段W_R1中从t0时刻开始写入红色场。同在t0时刻,可显示的晶体管T4顺序导通,把红色存储电容Cs_R与反射镜片126连结556ms的颜色场时间。与图2所示的对绿色场和蓝色场重复写入红色场的序列的现有SCD盒不同(对每种颜色增加2ms),绿色(W_G1)和蓝色(W_B1)场的写入时间可以通过执行下列操作隐藏(1)在完成写入红色场的第一红色时间段之后,在时刻t1~t2之间的第一绿色时间段W_G1立即执行对下一个或绿色场的写入。正如知道的那样,这样做的同时红色场等待LC响应时间(X_R1)以及红色光选通时间(Y_R1)。(2)在完成写入绿色场的第一绿色时间段G_G1之后,理论上可以立即开始起始于t2时刻的下一场或蓝色场的写入。但是,从计时图中可以看出,在行138处没有足够的时间在红色场时间之前完成对蓝色场的写入。在垂直行138,可显示晶体管T5顺序导通,从而显示绿色场。因此,在绿色场时间内的t3~t4之间的第一蓝色时间段W_B1其间显示并执行对蓝色场的写入。
以这种方式,通过在显示所需的时间之前在背景中预加载视频数据,SCD盒结构可以具有对LC响应和光选通更长的时间间隙。因此,可以看出,在绿色和蓝色场时间,即在行138和140之间以及在行140和136之间,没有绿色和蓝色写入时间段(W_G1,W_B1)。可以有效地分配通过消除绿色和蓝色写入时间段而节省的时间,从而提高显示的性能,如通过增大对RGB颜色的一种的LC响应时间或对一个光源的光选通时间。
在完成了双垂直线134和136之间界定的第一帧时间之后,对双垂直线136和142之间界定的第二帧时间重序列。然后,对剩余的帧时间边界一边边重复时间序列直到所有的帧都被显示。利用此方案节约的写入时间是4ms/帧或大约24%帧周期。
参见附图7,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旨意执行的图4所示SCD盒结构的工作序列第二实施例的计时图。注意,图中对与图6中对应的元件采用类似的标号,除了增大100。图7的计时图基本上与图6的一致,除了为了预加载对于下一个场或绿色显示场的视频数据而省去在第一帧时间内写入红色场的第一红色时间段W_R1之外。之后,对于剩余的操作序列,总是在显示之前对数据预加载一个颜色场时间。
例如,在红色场时间的t1~t2时刻之间执行写入绿色场的第一绿色时间段WG1。然后,在绿色场时间的t3~t4时刻之间执行写入绿色场的第一绿色时间段W_B1。接下来,在第一帧时间的蓝色场时间内的t5~t6时刻执行写入红色场的第二红色时间段W_R2(第二帧时间)。通过这种方式,所有的RGB彩色数据都总是被提前依次预加载到各个RGB存储电容(Cs-G,Cs-B,Cs-R),并当对应的可显示晶体管(T5,T6,T4)之后被依次激励时准备显示。
图7操作的较后序列是在场边界而非帧边界处写入RGB存储电容的所有管线线路,提供甚至比图6节省更多的写入时间。注意,在RGB颜色场时间内没有写入时间段,只有出现在RGB颜色场时间中的时间段X和Y。因此,将节省6ms/帧或36%/帧周期。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理解,对于图7中的管线线路,场序列操作可以只用两个物理存储电容完成,但对于显示缓冲器具有更复杂的控制逻辑电路。
在图5中,表示了单个正方形象素150的平面顶视图,例举了图4电路元件的结构。三个存储电容Cs_R,Cs_G和Cs_B最好位于正方形象素的右侧。可写入晶体管T1-T3、可显示晶体管T4-T6以及读出晶体管T7、T8和放电晶体管T9最好都位于象素的左侧。三个电容中每一个的面积小于图2中单个存储电容Cs的面积。但是,通过利用适当的CMOS技术,如非挥发性的、双多晶硅CMOS技术,可以制造具有大电容值的高可靠性的电容。SCD盒对于由虚线152表示的反射镜片必需具有一对的最小尺寸,以便反射适当的光来观察彩色图象。因而,在每一侧上的最小尺寸为20微米的量级,当采用目前的亚微米CMOS技术时足以容纳三个存储电容。
从前面的详细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场序列模式中工作的新颖的硅芯片显示(SCD)盒结构以及工作方法。SCD盒结构由第一至第三可写入晶体管、第一至第三存储电容和第一第三可显示晶体管形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可写入晶体管依次导通,从至而在每个响应的可写入晶体管被依次导通以显示一个有关的颜色场之前的一个颜色场时间内,把视频数据写入到相应的存储电容中。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一种较高质量的视频图象,因为LC响应时间和/或光选通时间可以延长。
虽然以上关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展示和描述,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各种变化、改型及替换。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中心范围的情况下可以有多种改型,以适应本发明原理的具体情况或材料。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在此描述的执行本发明的那些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在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工作在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场连续模式下的硅片显示(SCD)盒结构,所述SCD盒结构包括一个反射镜片;一个上电极;一种夹在反射镜片和上电极之间的液晶;第一、第二和第三可写入的晶体管,每个具有一个栅极、源极和漏极;第一、第二和第三存储电容,每个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第二和第三可显示晶体管,每个具有一个栅极、源极和漏极;第一至第三可写入晶体管的每一个的源极连结到一个共享位行,栅极连结到三个对应的字码行中的一个;第一至第三可写入晶体管的每一个的漏极连结到第一至第三可显示晶体管中一个的第一端,并连结到第一至第三可显示晶体管的一个的源极,第一至第三存储电容的第二端连结到地电势;和第一至第三可显示晶体管的每一个的漏极连结到所述的反射镜片,并且其栅极连结到三个对应的可显示行中的一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CD盒结构,还包括工作连结的测试电路装置,用于读出存储在反射镜片上的电压。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SCD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测试电路装置由第一和第二读出晶体管组成,第一和第二读出晶体管的每一个具有一个栅极、源极和漏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SCD盒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读出晶体管将其栅极连结到第四字码行,将其源极连结到共享位行,并将其漏极连结到第二读出晶体管的源极,第二读出晶体管将其栅极连结到反射镜片,将其漏极连结到电源电势。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SCD盒结构,还包括工作连结的放电电路,用于在场切换时间内对存储在反射镜片上的电压放电。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SCD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放电电路装置由一个放电晶体管组成,放电晶体管有一个连结到时钟行的栅极,一个连结到电源电势的源极和一个连结反射镜片的漏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SCD盒结构,其特征在于可写入、可显示、读出和放电晶体管的每一个都是COS技术中的NMOS型。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CD盒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三可写入晶体管的每一个依次导通,从而在每个相应的可显示的晶体管被导通以显示一个有关的颜色场之前的一个颜色场时间内,把视频数据预加载到对应的存储电容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CD盒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至第三可写入晶体管的至少一个依次导通,从而在每个相应的可显示的晶体管被导通以显示一个有关的颜色场之前的一个颜色场时间内,把视频数据预加载到对应的存储电容中。
10.一种以场连续模式操作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硅片显示(SCD)盒结构的方法,所述SCD盒结构包括第一至第三可写入晶体管,与第一至第三可写入的晶体管相连的用于储存对应于红、绿和兰颜色的视频数据的第一至第三存储电容和与第一至第三存储电容相连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可显示晶体管,包括步骤提供一个被等同地分成红色场时间、绿色场时间和蓝色场时间序列的一帧;激励第一可写入晶体管,从而当第一可显示晶体管也被激励时,在红色场时间,把视频数据加载到对应于红色的第一存储电容中;激励第二可写入晶体管,从而当第二可显示晶体管被激励时,在绿色场时间内,把视频数据加载到对应于红色场时间内绿色的第二存储电容中;激励第三可写入晶体管,从而当第三可显示晶体管被激励时,在兰色场时间内,把视频数据加载到对应于绿色场时间内兰色的第三存储电容中。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以SCD盒结构的方法,还包括步骤把绿色场和蓝色场时间的每一个只分成包括LC响应时间、光选通时间和场切换时间的三段时间。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以SCD盒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C响应时间在常规的场序列操作中延长。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以SCD盒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选通时间在常规的场序列操作中延长。
14.一种以场连续模式操作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硅片显示(SCD)盒结构的方法,所述SCD盒结构包括第一至第三可写入晶体管,与第一至第三可写入的晶体管相连的用于储存对应于红、绿和兰颜色的视频数据的第一至第三存储电容和与第一至第三存储电容相连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可显示晶体管,包括步骤提供一个被等同地分成红色场时间、绿色场时间和蓝色场时间序列的一帧;激励第二可写入晶体管,从而当第二可显示晶体管被激励时,在绿色场时间内,把视频数据预加载到对应于红色场时间内绿色的第二存储电容中,以备显示;激励第三可写入晶体管,从而当第三可显示晶体管被激励时,在兰色场时间内,把视频数据预加载到对应于绿色场时间内兰色的第三存储电容中,以备显示;激励第一可写入晶体管,从而当第一可显示晶体管被激励时,在红色场时间,把视频数据预加载到对应于兰色场时间内红色的第一存储电容中,以备显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以SCD盒结构的方法,还包括步骤把绿色场和蓝色场时间的每一个只分成包括LC响应时间、光选通时间和场切换时间的三段时间。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以SCD盒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LC响应时间在常规的场序列操作中延长。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以SCD盒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光选通时间在常规的场序列操作中延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在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的场序列模式中工作的新颖的硅芯片显示(SCD)盒结构以及工作方法。SCD盒结构由第一至第三可写入晶体管、第一至第三存储电容和第一至第三可显示晶体管形成。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每个可写入晶体管依次导通,从而在每个响应的可写入晶体管被依次导通以显示一个有关的颜色场之前的一个颜色场时间内,把视频数据写入到相应的存储电容中。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一种较高质量的视频图象,因为LC响应时间和/或光选通时间可以延长。
文档编号G06F3/14GK1435753SQ0210646
公开日2003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30日
发明者陈志亮 申请人:微像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