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电脑卡的卡匣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8719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个人电脑卡的卡匣壳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个人电脑(PC)卡的卡匣壳体,其主要是由金属板压制而成的上匣壳与下匣壳结合构成,其由上、下匣壳的结构配合,可将上匣壳采压合或滑移的方式与下匣壳相结合,达到操作方便的功效。
现有的PC卡结构可由台湾专利第86211680号“封固式PC卡匣构造改良”及第86213000号“PC卡匣壳的结合构造改良”新型专利案中看到,其包括有由金属板材冲制而成的上、下匣壳,于其周围以塑胶制作有外框,在外框的开口端组装有一接头。
在调查诸多使用者运用此类PC卡后的意见中发现,此类PC卡面临一项相当大的问题卡匣壳体易于变形损坏,由于PC卡本身要求轻、薄、短、小,故而其制作卡匣上、下匣壳所选择的材料必然以轻质的薄板为主,又其中部为了容置PC板及其他电子元件,于上、下匣壳间除了周围的外框之外亦无法提供有利的支撑,故而当使用者收藏或携行时经常会因为不慎压触到其上、下匣壳的中间部位而造成变形,虽然该变形在一定程度的内不尽然会影响到PC卡储存功能,但就消费者的眼光来看,其显是结构设计不良所造成的问题。
另在调查中亦发现,有些厂商会为此类PC卡另外提供一外盒,以提供携行或收藏时适切的保护,但其必然会让整体的体积增大而造成了不便;又在使用者实际操作中亦发现,此类PC卡在使用中亦有可能造成其上、下匣壳的变形,尤其是在使用者将该PC卡由电脑连接口上拔下时,使用者必然是用手指捏持在上、下匣壳两侧以向外拔,倘接头与连接口间配合的紧密度较高,使用者必然要施予上、下匣壳较大的捏持力量,此即会使上、下匣壳被压迫变形。
当此类卡匣发生变形时,由于其长边的两相对侧是以摺边扣持在外框侧,故而有较佳的结合稳固性,但短边的两相对边则无法与外框间作妥适的结合,故而在上、下匣壳发生变形时,最容易表现在外观上的即是上、下匣壳中间部位下凹而短边的两相对边向上翘起,该翘起的边缘是经冲压加工的边缘,虽然不甚锐利,但不小心仍会被割伤手指或刮坏衣物或提包,此亦是现有PC卡的卡匣壳体在结构设计上无法解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PC卡的卡匣壳体,其由金属板材冲制而成的上匣壳与下匣壳结合构成,在上、下匣壳间夹设有外框,于上、下匣壳的间组装有PC板及电子元件,在上、下匣壳的间的前缘则夹设有一接头;该下匣壳周围一体设置有呈U字形的塑胶外框,该外框两相对侧边杆中段外侧形成有导斜面,且在侧边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后定位块,另在外框U字形开口侧的侧边杆前定位块相对内侧形成有相对的嵌合槽,并在该二前定位块前缘设有一向前侧与上方开口的扣勾口,另在外框后缘形成有一容置室,上匣壳两相对侧设有与外框侧边杆相配合的扣合边,又在上匣壳前缘两侧设有与前定位块扣勾口相配合的扣勾;由此,可将上匣壳采压合或滑移的方式与下匣壳相结合,达到组装操作方便的功效。
其中该容置室的底面与外框一体成形,一容置室上盖可盖合在该容置室的底面上以构成完整的容置室,在该容置室的前缘靠近上匣壳后缘处形成一高凸的前扣缘。
其中组装在呈U字形的塑胶外框开口处的该接头两端分别设有一可与外框嵌合槽相配合的嵌合块。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匣壳体元件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匣壳采压合方式进行组装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匣壳采压合方式进行组装,而扣勾即将扣入扣勾口中定位时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匣壳采滑移方式进行组装的侧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匣壳的扣勾扣入扣勾口中定位时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匣壳前缘与接头相接触位置的部份剖面示意图。
配合图2本实用新型的卡匣壳体元件分解示意图,可以更进一步看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色所在,于该下匣壳(20)周围一体设置有呈U字形的塑胶外框(200),该外框(200)两相对侧边杆(201)中段外侧形成有导斜面(202),且在侧边杆(201)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后定位块(203,204),另在外框(200)U字形开口侧的侧边杆(201)前定位块(203)相对内侧形成有相对的嵌合槽(206),并在该二前定位块(203)前缘设有一向前侧与上方开口的扣勾口(208),另在外框(200)后缘形成有一容置室(22),该容置室(22)的底面与外框(200)一体成形,而容置室上盖(220)(于图中未予分解)则另行盖合在该容置室(22)的底面上以构成完整的容置室,配合

图1中所示可知,在该容置室(22)的前缘靠近上匣壳(10)后缘处形成一高凸的前扣缘(222);上匣壳(10)两相对侧设有与外框(200)侧边杆(201)相配合的扣合边(12),又在上匣壳(10)前缘两侧设有与前定位块(203)扣勾口(208)相配合的扣勾(14);另在图中可以见到在呈U字形的塑胶外框(200)开口处组装有一接头(30),该接头(30)的两端分别设有一可与外框(200)嵌合槽(206)相配合的嵌合块(32),当将接头(30)组装至外框(200)开口处定位时,将其两端的嵌合块(32)嵌设于外框(200)嵌合槽(206)中。
再由图3观之,当将本实用新型上匣壳(10)采压合方式进行组装时,是先将内部电路板及电子元件组装定位(图中未示),并将接头(30)安置于外框(200)开口处定位,再将上匣壳(10)对正下匣壳(20)上的组装位置后直接下压,即可与下匣壳(20)相结合,当上匣壳(10)进行下压组装时,其扣合边(12)会触及侧边杆(201)的导斜边(202)而向外撑张,当扣合边(12)越过导斜边(202)后即会因为上匣壳(10)本身的材质弹性而向内回复原位,并达到稳固扣合的功效,另在进行下压组装时,扣勾(14)会触及外框(200)前定位块(203)的扣勾口(208)边缘而向前侧撑张(如图4中所示),在下压至定位时即会落入扣勾口(208)中(如图6中所示),提供上、下匣壳(10,20)前缘良好的扣合效果。
另在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上匣壳(10)采滑移方式进行组装的侧视示意图,其中可以见到本实用新型的上匣壳(10)亦可由下匣壳(20)的前缘采滑移方式进行组装,其组装时是(以自动化设备)将扣合边(12)略向外侧撑张并套设至下匣壳(20)的外框(200)前定位块(203)外侧,并向后侧滑移,当滑移至组装定位时,上匣壳(10)的扣合边(12)会脱离前定位块(203)外侧,并移至前、后定位块(203,204)之间,并由上匣壳(10)本身的材质弹性而向内回复位置,并夹合定位于外框(200)侧边杆(201)的前、后定位块(203,204)之间,同时设置在上匣壳(10)前缘的扣勾(14)亦恰扣入前定位块(203)前缘的扣勾口(208)中(如图6中所示),其可依设备的设计而选择搭配以达到组装操作方便的功效。
另于图7中所示,是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匣壳(10,20)前缘与接头(30)相接触位置的部份剖面示意图,其中可以见到在本实用新型的上匣壳(10)前缘形成有一斜边缘(16),下匣壳(20)前缘则形成有相对的斜边缘(26),在接头(30)的相应位置则形成有凸缘(34),让本实用新型的卡匣壳体组装完成时,该上、下匣壳(10,20)前缘的斜边缘(16,26)可分别抵设在接头(30)两侧的凸缘(34)侧。
由以上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以适切的结构配置,可以让上匣壳(10)采滑移或压合的方式进行组装,提供整体良好的组装选择,又在卡匣壳体后端设有一厚度较厚的容置室(22),当使用者插设PC卡时可推抵该容置室(22)的后缘,而有较大的施力面积,操作上较为方便,又当使用者欲拔出PC卡时,则可以手指扣持在容置室(22)的前扣缘(222)处,以利于使用者施力,不致于按压在上、下匣壳(10,20)表面,而可避免造成上、下匣壳(10,20)的变形,又由该容置室(22)的设置,在PC卡盛装于口袋或公事包中时,即令受到夹压,亦可由厚度较厚的容置室(22)提供较佳的抵抗作用,不会直接让易于变形的上、下匣壳(10,20)直接面对压力,以提供卡匣一份额外的保护。
权利要求1.一种个人电脑卡的卡匣壳体,其由金属板材冲制而成的上匣壳与下匣壳结合构成,在上、下匣壳间夹设有外框,于上、下匣壳的间组装有个人电脑板及电子元件,在上、下匣壳的间的前缘则夹设有一接头,其特征在于该下匣壳周围一体设置有呈U字形的塑胶外框,该外框两相对侧边杆中段外侧形成有导斜面,且在侧边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后定位块,另在外框U字形开口侧的侧边杆前定位块相对内侧形成有相对的嵌合槽,并在该二前定位块前缘设有一向前侧与上方开口的扣勾口,另在外框后缘形成有一容置室,上匣壳两相对侧设有与外框侧边杆相配合的扣合边,又在上匣壳前缘两侧设有与前定位块扣勾口相配合的扣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匣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容置室的底面与外框一体成形,一容置室上盖可盖合在该容置室的底面上以构成完整的容置室,在该容置室的前缘靠近上匣壳后缘处形成一高凸的前扣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匣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组装在呈U字形的塑胶外框开口处的该接头两端分别设有一与外框嵌合槽相配合的嵌合块。
专利摘要一种个人电脑(PC)卡的卡匣壳体,其主要由上匣壳与下匣壳结合构成,该下匣壳周围一体设置有呈U字形的塑胶外框,该外框两相对侧边杆中段外侧形成有导斜面,且在侧边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前、后定位块,另在外框U字形开口侧的侧边杆前定位块前缘设有一向前侧与上方开口的扣勾口,上匣壳两相对侧设有与侧边杆相配合的扣合边,又在上匣壳前缘两侧设有与前定位块扣勾口相配合的扣勾,由此可将上匣壳采压合或滑移的方式与下匣壳相结合,达到组装操作方便的功效;另在卡匣壳体后端设有一厚度较厚的容置室,而可提供卡匣更佳的操作便利性与适切的保护。
文档编号G06F1/16GK2557996SQ0224116
公开日2003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2年7月4日 优先权日2002年7月4日
发明者陈万添 申请人:陈万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