闩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80766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闩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闩锁机构,且特别涉及一种使用于电子装置的闩锁机构。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电子装置中,例如笔记本电脑,考虑其整体的完整及美观,通常会使用门 盖与笔记本电脑的机壳结合,使笔记本电脑具有整体美观性。通常,为了将门盖固定于机壳上,会使用锁固元件如螺丝以将门盖锁固于机壳上。 然而,使用锁固元件,笔记本电脑的机壳上就会有破孔,影响电子装置的外观整体性。再者, 使用者想要将门盖从机壳上面拆卸下来时,需要使用手工具先将锁固元件卸下;使用者想 在将门盖与机壳组装在一起时,也需要使用到手工具,所以对于使用者而言相当地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闩锁机构,将此闩锁机构应用于电子装置,可避免电子装置火线 操作。本发明提出一种闩锁机构,包括一机壳、一第一装置、一第一滑动件、一第二滑动 件、一止挡部以及一第二装置,其中第一装置、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及第二装置皆配置 于机壳上,且第一滑动件位于第一装置的一侧,而第二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件旁。止挡部 设置于第一装置及第一滑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其中止挡部限制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一装 置的滑动距离,并使第一装置及第一滑动件互相限位;当第一滑动件朝第一方向相对机壳 滑动,使第一装置脱离机壳以解除第一装置及第一滑动件的互相限位后,第一滑动件才可 继续滑动并带动第二滑动件朝第一方向相对机壳滑动,使第二滑动件解除与第二装置的限 位。在本发明的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一滑动件具有一第一限位卡勾,而第 一装置具有一第二限位卡勾,且当第一滑动件位于一锁住位置时,第一限位卡勾与第二限 位卡勾互相限位;此外,第一限位卡勾具有一第一导引面,而第一装置具有一第二导引面, 且第一导引面及第二导引面的互相配合,使第一装置以一第二方向脱离机壳,且第二方向 与第一方向实质上垂直。当第一滑动件位于锁住位置时,第二滑动件与第一滑动件之间有 一间距;另外,止挡部设置于第一滑动件未设置有第一限位卡勾的一端,且当第一滑动件位 于锁住位置时,止挡部与第一装置间有一间距。在本发明的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止挡部为一止挡凸块,设置于第一装置 上且位于第一滑动件的移动路径上。在本发明的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其中第二滑动件具有一第三限位卡勾,而第 二装置具有一第四限位卡勾,且当第二滑动件位于一锁住位置时,第三限位卡勾与第四限 位卡勾互相限位;此外,第三限位卡勾具有一第三导引面,而第二装置具有一第四导引面, 且第三导引面及第四导引面的互相配合,使第二装置以一第三方向脱离机壳,且第三方向 与第一方向实质上垂直。
在本发明的闩锁机构的一实施例中,其中机壳具有一导引柱,而第一滑动件及第 二滑动件各具有一限位槽,且该导引柱对应位于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的对应的限位槽 中,以限制第一滑动件或第二滑动件于该第一方向上相对机壳滑动。 基于上述,本发明的闩锁机构可以避免火线操作,以让使用此闩锁机构的电子装 置可以正常使用。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


图1为本发明一种闩锁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闩锁机构的第一滑动件滑动一距离示意图;图3为第一滑动件继续朝第一方向推移以带动第二滑动件移动的示意图;图4为图1的第一滑动件的另一实施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1的第一滑动件的又一实施状态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 闩锁机构;110 机壳;112:导引柱;120:第一装置;120a 第二导引面;122 第二限位卡勾;124,124'止挡部; 130 第二装置;130a:第四导引面;132:第四限位卡勾;140 第一滑动件;142 第一限位卡勾;142a:第一导引面;144 限位槽;150 第二滑动件;152 第三限位卡勾;152a 第三导引面;Dl 第一方向;D2 第二方向;D3 第三方向;d:间距。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发明一种闩锁机构的示意图。请参考图1,闩锁机构100适于应用在电子 装置如笔记本电脑中,此闩锁机构100包括一机壳110、一第一装置120、一第二装置130、一 第一滑动件140、一止挡部124以及一第二滑动件150。第一装置120、第二装置130、第一 滑动件140及第二滑动件150皆配置于机壳110上,其中第一滑动件140位于第一装置120 及第二装置130之间,而第二滑动件150配置于第一滑动件140旁并位于第一滑动件140 的移动路径上,第一滑动件140限位第一装置120且第二滑动件150限位第二装置130。此 夕卜,止挡部124设置于第一装置120上,其中止挡部124限制第一滑动件140相对第一装置 120的滑动距离,并使第一装置120及第一滑动件140互相限位。承上所述,第一滑动件140具有一第一限位卡勾142,而第一装置120也具有一第 二限位卡勾122,且第一滑动件140的第一限位卡勾142与第一装置120的第二限位卡勾 122用以互相限位,换言之第一滑动件140用以将第一装置120固定在机壳110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装置120可为电池。此外,止挡部124为一止挡凸块,且止挡凸块设置于第一 装置120上且位于第一滑动件140的移动路径上,用以限制第一滑动件140的滑动距离。请继续参考图1,第二滑动件150具有一第三限位卡勾152,而第二装置130也具 有一第四限位卡勾132,且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三限位卡勾152与第二装置130的第四限位 卡勾132用以互相限位。也就是说,第二滑动件150用以将第二装置130固定在机壳110 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装置130可为门盖。请继续参考图1,当第一滑动件1 40位于锁住位置时,第一滑动件140使第一装置 120固定在机壳110上,且第一滑动件140与第二滑动件150之间有一间距d。图2为图1的闩锁机构的第一滑动件滑动一距离示意图。请参考图2,使用者使第 一滑动件140朝第一方向Dl相对机壳110滑动以解除第一装置120的限位,也就是说第一 滑动件140的第一限位卡勾142脱离第一装置120的第二限位卡勾122。此处可以是在机 壳110的外面(即配置第一滑动件140、第二滑动件150的内表面的另一相对表面)设置与 第一滑动件140相对应连接的一推钮(knob)(未绘出),所以使用者可以以手指推移推钮来 带动第一滑动件140滑动。此时,第一装置120可脱离机壳11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卡勾142具有一第一导引面142a,而第一装置120具有 一第二导引面120a,所以当第一滑动件140朝第一方向Dl相对机壳110滑动一距离后,第 一导引面142a及第二导引面120a的互相配合会使第一装置120朝一第二方向D2移动, 其中第一方向Dl及第二方向D2实质上互相垂直。另外,第一滑动件140的移动距离恰好 为第一滑动件140位于锁住位置时其与第二滑动件150之间的间距d。需要说明的是,止 挡部124的设置可以限定在使用者将第一装置120拿起前,就算推移第一滑动件140,第一 滑动件140仍是不能继续朝第一方向Dl滑动以进而带动第二滑动件150的移动。如此的 设计,可以让使用者若仅需要单独拔取第一装置120,不会使第二装置130 —并被退出机壳 110 (如图1所示)。图3为第一滑动件继续朝第一方向推移以带动第二滑动件移动的示意图。请参考 图3,使第一装置120脱离机壳110后,第一滑动件140继续滑动并带动第二滑动件150朝 第一方向Dl相对机壳110滑动,使第二滑动件150解除与第二装置130的限位。同样的, 第二滑动件150的第三限位卡勾152具有一第三导引面152a,且第二装置130具有一第四 导引面130a,所以当第二滑动件150朝第一方向Dl滑动时,第三导引面152a与第四导引面 130a的互相配合使第三限位卡勾152解除与第四限位卡勾132的限位,第二装置130朝第 三方向D3脱离机壳110。图4为图1的第一滑动件的另一实施状态的示意图。请参考图4,止挡部124'也 可以是设置在第一滑动件140上。如图4示,止挡部124'可以是与第一滑动件140—体成 型,且其位于第一滑动件140相对远离第二滑动件150的一端,而当第一滑动件140位于锁 住位置时,止挡部124'与第一装置120之间有一间距。在本实施状态中,止挡部124'的 形状为L形。如此,当第一滑动件140向第一方向Dl滑动时,可以由第一装置120的第二 限位卡勾122与止挡部124'的配合以限制第一滑动件140的移动距离。当然,在其他未绘 出的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使第一装置120具有止挡部124,且第一滑动件140上也同时设置 有止挡部124',依照需求决定。图5为图1的第一滑动件的又一实施状态的示意图。请参考图5,机壳110具有一导引柱112,而第一滑动件140具有一限位槽144,且导引柱112位于限位槽144中,以限 制第一滑动件140相对机壳110的滑动方向及滑动距离。其中机壳110的导引柱112及第 一滑动件140的限位槽144的形状上的配合,使第一滑动件140只能有第一方向Dl上的移 动,而不会有相对机壳110倾斜或是有别于第一方向Dl的其他方向的移动。限位槽及导引 柱的设置位置及形状也可以依照需求改变,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同样的,也可以使第二滑 动件150具有限位槽,且与机壳110上的导引柱互相配合。由于第二滑动件150的限位槽 与机壳110的导引柱的实施方式可与第一滑动件的相同,所以不再在图中绘出。

综上所述,在本发明的闩锁机构中,利用两个滑动件的阶段式移动以达到分别将 第一装置及第二装置从机壳上拆卸下来的目的。首先,第一滑动件的移动先解除第一滑动 件与第一装置的卡勾彼此之间的限位,以使第一装置从机壳上拆卸下来,第一滑动件再继 续滑动以带动第二滑动件的移动,进而解除第二滑动件及第二装置之间的限位,以让使用 者可将第二装置从机壳上取下。此外,在使用者将第一装置从机壳上取下之前,第一滑动件 无法继续沿着第一方向滑动以带动第二滑动件解除与第二装置的限位。所以,需要先解除 第一滑动件与第一装置的限位,也就是说先将第一装置从机壳上拆卸下来后,才能够继续 再解除第二装置与第二滑动件的限位,当第一装置为电池而第二装置为门盖时,先拆卸电 池在拆卸门盖可以避免火线操作,确保使用此闩锁机构的电子装置的正常使用。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 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闩锁机构,包括一机壳;一第一装置,配置于该机壳上;一第一滑动件,配置于该机壳上,并位于该第一装置的一侧;一第二滑动件,配置于该机壳上,并位于该第一滑动件旁;一止挡部,设置于该第一装置及该第一滑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其中该止挡部限制 该第一滑动件相对该第一装置的滑动距离,并使该第一装置及该第一滑动件互相限位;以 及一第二装置,配置于该机壳上,其中该第一滑动件朝一第一方向相对该机壳滑动,使该第一装置脱离该机壳以解除该 第一装置及该第一滑动件的互相限位后,该第一滑动件继续滑动并带动该第二滑动件朝该 第一方向相对该机壳滑动,使该第二滑动件解除与该第二装置的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第一滑动件具有一第一限位卡勾,而该第 一装置具有一第二限位卡勾,且当该第一滑动件位于一锁住位置时,该第一限位卡勾与该 第二限位卡勾互相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第一限位卡勾具有一第一导引面,而该第 一装置具有一第二导引面,且该第一导引面及该第二导引面的互相配合,使该第一装置以 一第二方向脱离该机壳,且该第二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机构,当该第一滑动件位于该锁住位置时,该第二滑动 件与该第一滑动件之间有一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止挡部为一止挡凸块,设置于该第一装置 上且位于该第一滑动件的移动路径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第二滑动件具有一第三限位卡勾,而该第 二装置具有一第四限位卡勾,且当该第二滑动件位于一锁住位置时,该第三限位卡勾与该 第四限位卡勾互相限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第三限位卡勾具有一第三导引面,而该第 二装置具有一第四导引面,且该第三导引面及该第四导引面的互相配合,使该第二装置以 一第三方向脱离该机壳,且该第三方向与该第一方向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机壳具有一导引柱,而该第一滑动件及该 第二滑动件各具有一限位槽,且该导引柱对应位于该第一滑动件或该第二滑动件的对应的 限位槽中,以限制该第一滑动件或该第二滑动件于该第一方向上相对该机壳滑动。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闩锁机构,其中该止挡部设置于该第一滑动件未设置有该第 一限位卡勾的一端,且当该第一滑动件位于该锁住位置时,该止挡部与该第一装置间有一 间距。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闩锁机构,包括机壳、第一装置、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止挡部以及第二装置。第一装置、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及第二装置皆配置于机壳上,且第一滑动件位于第一装置的一侧,而第二滑动件位于第一滑动件旁。止挡部设置于第一装置及第一滑动件的至少其中之一上,且止挡部限制第一滑动件相对第一装置的滑动距离,使第一装置及第一滑动件互相限位。当第一滑动件朝第一方向相对机壳滑动,使第一装置脱离机壳以解除第一装置及第一滑动件的限位后,第一滑动件才可继续滑动并带动第二滑动件朝第一方向相对机壳滑动,解除对第二装置的限位。
文档编号G06F1/16GK102033572SQ20091017766
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30日
发明者林云棠, 郑珑白, 陆威翔 申请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