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445990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智能管理系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即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又称电子标签, 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RFID标签内部的集成电路可以通过接收特定频率的电磁波来进行驱动,电磁波由RFID阅读器发出。标签接收到足够强度的讯号时,即被唤醒,从而可以向阅读器发出数据。这些数据不仅包括ID号(全球唯一代码),还可以包括预先存在于标签内EEPR0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内存)中的数据。标签可以是无源的,仅靠电磁波在谐振电路上产生的共振为电路提供工作电压; 也可以是有源的,被唤醒后,通过标签内部电源供应器,来供应内部电路所需的电压以产生对外的信号。两种标签各有其优缺点一般来说,无源标签价格低廉、体积小巧,但发射距离较短,内存容量也较小;而有源标签具有较长的读取距离和较大的内存容量,但是体积较大、价格偏高。RFID被认为是影响未来的十大技术之一,其应用前景十分广泛,且目前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如钞票及产品防伪、身份证和电子门票、电子收费系统、家畜或野生动物识别、 病人识别及电子病历、物流管理、行李分拣、门禁系统等。RFID技术可以实现非接触式读写, 且读写速度快,信息可在运动中进行读写。和传统道闸相比,基于RFID技术的道闸系统将大大提高车辆通过出入口的速度。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对进入车辆进行非接触式识别,大大提高了车辆通过道间装置的速度。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种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其包括一存储有车辆管理信息的服务器、道闸装置和一设置有车辆牌照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所述道闸装置包括电动道闸、标签感应线圈和道闸控制器,所述标签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电动道闸包括间杆和杆机;所述间杆安装在所述杆机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道间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二感应线圈设置在所述道间装置的内侧,所述服务器连接所述道间控制,所述道闸控制器连接所述道间装置,所述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车辆上。优选的,所述道闸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显示车牌信息和欢迎语的LED显示屏,所述 LED显示屏连接在所述道间控制器上。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还包括一地感线圈,所述地感线圈设置在所述道闸装置与第一感应线圈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将RFID技术应用到道闸系统中,可以实现对出入车辆的会员式管理, 车辆注册缴费后无需停车等待即可通过道闸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无线唤醒的工作模式,延长了标签内电源的使用时间,节能环保。此外,通过对网络技术的应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将多个道间控制器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对多个通道口甚至多个停车场的统一管理。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 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的系统架构图。图中标号说明1、服务器,2、电动道闸,201、杆机,202、闸杆,3、RFID电子标签,4、 道闸控制器,5、LED显示屏,6、第一感应线圈,7、第二感应线圈,8、车辆,9、地感线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参见图1所示,一种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其包括一存储有车辆管理信息的服务器1、道闸装置和一设置有车辆牌照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3,所述道闸装置包括电动道间2、标签感应线圈和道间控制器4,所述标签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线圈6和第二感应线圈7,所述电动道闸2包括闸杆202和杆机201 ;所述闸杆202安装在所述杆机201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6设置在所述道闸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二感应线圈7设置在所述道间装置的内侧,所述服务器1连接所述道间控制器4,所述道闸控制器4连接所述道闸装置,所述RFID电子标签3设置在车辆8上。优选的,所述道闸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显示车牌信息和欢迎语的LED显示屏5,所述 LED显示屏5连接在所述道间控制器4上。以下结合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进一步的说明整个系统主要由RFID电子标签3、道闸装置和服务器1组成。RFID电子标签3是一种有源的RFID标签,内存中存储有特定车辆8的车牌信息。 RFID电子标签3未经唤醒时处于休眠状态以减少能量的损耗,经特定频率电磁波唤醒之后,RFID电子标签3将内存中存储的车牌信息发送给道闸控制器4。道闸装置由电动道闸2、标签感应线圈、道闸控制器4和LED显示屏5组成。电动道闸2由闸杆202和杆机201组成,负责管理车辆8通行。标签感应线圈分为两个,第一感应线圈6和第二感应线圈7。第一感应线圈6安装在道闸外侧,通过向车辆8进入的方向不断发射电磁波,第一感应线圈6可以将驶入车辆8的RFID电子标签3唤醒,唤醒后的RFID电子标签3将车牌信息发往道间控制器4。道间控制器4根据SD卡中的车辆缴费信息确认进入车辆8是否为合法车辆。第二感应线圈7安装在道闸装置内侧,车辆8通过道闸装置后进入第二感应线圈7的唤醒范围,唤醒后的RFID电子标签3再次将车牌信息发往道闸控制4器,系统确认车辆8已经通过道闸装置,将闸杆202关闭。LED显示屏5与道闸控制器 4连接,当合法车辆进入时,道间控制器4将车牌信息发给LED显示屏5,显示屏上显示车牌的信息以及欢迎语。服务器1存储车辆管理的信息,并通过网络与道闸控制器4上的SD卡相连接。一个服务器1可以同时与多个道闸控制器4进行通信。一旦服务器1上的车辆信息被更新, 服务器1会自动将更新后的信息发往与之相连的各个道间控制器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存储有车辆管理信息的服务器(1)、道闸装置和一设置有车辆牌照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3),所述道闸装置包括电动道闸O)、标签感应线圈和道闸控制器G),所述标签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线圈(6)和第二感应线圈(7),所述电动道闸(2)包括闸杆(202)和杆机O01);所述间杆(20 安装在所述杆机(201)上,所述第一感应线圈(6)设置在所述道闸装置的外侧,所述第二感应线圈(7)设置在所述道间装置的内侧,所述服务器(1)连接所述道闸控制器,所述道闸控制器(4)连接所述道闸装置,所述RFID电子标签C3)设置在车辆 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道闸装置还包括一用于显示车牌信息和欢迎语的LED显示屏(5),所述LED显示屏(5)连接在所述道闸控制器⑷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地感线圈(9),所述地感线圈(9)设置在所述道闸装置与第一感应线圈(6)之间。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的汽车智能管理系统,其包括一存储有车辆管理信息的服务器、道闸装置和一设置有车辆牌照信息的RFID电子标签,道闸装置包括电动道闸、标签感应线圈和道闸控制器,标签感应线圈包括第一感应线圈和第二感应线圈,电动道闸包括闸杆和杆机;闸杆安装在杆机上,第一感应线圈设置在道闸装置的外侧,第二感应线圈设置在道闸装置的内侧,服务器连接道闸控制,道闸控制器连接道闸装置,RFID电子标签设置在车辆上。本实用新型将可以实现对出入车辆的会员式管理,车辆注册缴费后无需停车等待即可通过道闸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无线唤醒的工作模式,延长了标签内电源的使用时间,节能环保。
文档编号G06K7/00GK201955905SQ20112005129
公开日2011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日
发明者何伟, 李云飞, 石成林, 蔡建英, 钱宏章, 黄俊宁 申请人:苏州苏大万佳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