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36502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液晶显示器等组合使用的输入装置(触摸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I所示,触摸面板具有透明的表层面板(透明基板23)、在表层面板下的装饰区域形成的装饰层(遮光层24)、在表层面板及装饰层的下表面整个区域形成的透明的平坦化层(保护涂层25)、在所述平坦化层的下表面形成的透明电极(透明导电层26)等。在专利文献I中,对感光性的丙烯树脂等透明的树脂进行旋涂而形成平坦化层。 然而,在这样通过旋涂得到的树脂层形成平坦化层的结构中,尤其是因表层面板与装饰层之间的高低差等而平坦化层的平坦化度变低,因此,存在无法将透明电极形成为平坦化面而传感灵敏度降低这样的问题。另外,虽然在专利文献I中对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没有特别具体的记载,但由于需要使用在玻璃的切片化后的表层面板上层叠装饰层、平坦化层及透明电极的制造过程,因此存在生产率低且各触摸面板间的品质不均变大的问题。另外,在制造过程中采用辊 对 辊方式的情况下,在专利文献I的结构中,表层面板无法使用玻璃,或者即使使用玻璃,也由于表层面板与装饰层的密接性或之后进行切片化而玻璃的材质受限制,从而产生无法使用強化玻璃等这样的不良情況。在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触摸面板中,在表层面板(单ー基板11)下的装饰区域也层叠装饰层(掩膜层12)、平坦化层(平滑层15)及透明电极(读出电路13),从而产生与上述专利文献I同样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09-301767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9358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用于解决上述现有的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尤其是能够通过辊 对 辊方式制造且具备良好的传感灵敏度的薄型的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中的输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有挠性的透明基材;在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面形成的透明电极;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形成的装饰层;在所述透明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侧经由光学透明粘接层与所述透明基材粘贴的透明面板。另外,本发明中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具有通过辊 对 辊输送挠性的透明基材的同时在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面上形成透明电极,且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上形成装饰层的エ序;将形成了所述透明电极及所述装饰层的所述透明基材切片化的エ序;在切片化后的各透明基材的第二面侧经由光学透明粘接层粘贴透明面板的エ序。在本发明中,能够通过辊 对 辊方式将装饰层及透明电极分别形成在透明基材的平坦化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上,且能够生产率良好地形成具有良好的传感灵敏度的输入装置。另外,通过形成为将透明面板经由光学透明粘接层粘贴在透明基材上的结构,能够消除对于透明面板的材质的限制,从而能够兼备高的生产率和对于透明面板的材质的高的
自由度。在本发明中,在所述第一 面能够设置覆盖所述透明电极的表面的透明保护层。由此能够适当保护透明电极。另外,在本发明中,能够由ー层结构构成所述透明电极。由此,能够促进输入装置的薄型。另外,在本发明中,对材质没有特别限制,能够适用強化玻璃等玻璃面板。另外,在本发明中,所述透明基材可以使用PET薄膜。由此,能够廉价地制造输入装置,并且,能够适合适用于辊 对 辊方式。发明效果根据发明的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能够通过辊 对 辊方式将装饰层及透明电极分别形成在透明基材的平坦化面(第一面和第二面)上,且能够生产率良好地形成具有良好的传感灵敏度的输入装置。


图I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输入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I所示的A-A线剖开而从箭头方向观察到的触摸面板的纵向剖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的制造方法的一エ序图(示意图)。图4是接着图3进行的一エ序图(不意图)。图5是接着图4进行的一エ序图(局部放大纵向剖视图)。图6是接着图5进行的一エ序图(纵向剖视图)。图7是与图2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的纵向剖视图。符号说明I触摸面板Ia透明输入区域Ib装饰区域2、11透明基材2a、I Ia 第一面2b、I Ib 第二面3装饰层4、4a、4b、15、16 透明电极4c透明导电层5玻璃面板6配线层
8、13透明保护层9操作面10光学透明粘接层(OCA)14双面粘接带(光学透明粘接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是本实施方式中的静电电容式的触摸面板(输入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沿着图I所示的A-A线剖开而从箭头方向观察到的触摸面板的纵向剖视图。
触摸面板I具有挠性的透明基材2、装饰层3、透明电极4及玻璃面板5等而构成。在此,“透明”、“透光性”是指可见光线透过率为60%以上(优选为80%以上)的状态。并且,优选雾度值为6以下。挠性的透明基材2例如优选适用PET薄膜。在透明基材2的下表面(第一面)2a形成有透明电极4。如图I所示,透明电极4形成在触摸面板I的透明输入区域la。透明输入区域Ia在触摸面板I的中央的大范围内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透明输入区域Ia由矩形形状构成,但对形状没有限定。如图I所示,透明电极4分别以分离形成的第一透明电极4a和第二透明电极4b为ー组而沿Y方向隔开间隔形成为多组。在本实施方式中,没有限定第一透明电极4a及第ニ透明电极4b的各自形状,但第一透明电极4a及第ニ透明电极4b以朝着X方向而宽度尺寸向Y方向变化的方式形成。透明电极4通过派射或蒸镀ITO(Indium Tin Oxide)等透明导电材料而成膜,并利用光刻技术进行图案形成,从而形成为图I所示的形状。如图I所示,配线层6从各第一透明电极4a及各第二透明电极4b的X方向的端部延伸出而形成。如图I所示,配线层6在包围透明输入区域Ia的周围的装饰区域Ib内延伸形成。如后所述,由于在装饰区域Ib中形成有装饰层3,因此实际上不能如图I所示那样从触摸面板I的操作面9侧观察到配线层6,但在图I中,对装饰层3进行透视而图示出配线层6。如图2所示,在配线层6的形成位置设有由与透明电极4相同的透明导电材料形成的透明导电层4c,在该透明导电层4c的表面(在图2中为下表面)形成有配线层6。透明导电层4c是在对透明电极4进行蚀刻而使其图案化时残留在与配线层6重叠的位置上的导电层。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不形成透明导电层4c,而将配线层6形成在与透明电极4同样的透明基材2的下表面(第一面)2a。配线层6具有Ag、Cu、Cu合金、Al、Mo、CuNi合金、Ni等金属材料而形成,例如通过对Ag糊剂进行印刷而形成。如图I所示,各配线层6在装饰区域Ib内被拉回而集中在与柔性印刷电路板(未图示)连接的部分。各配线层6的前端构成与柔性印刷电路板(未图示)电连接的外部连接部6a。另外,如图2所示,在透明电极4及配线层6的下表面设有透明保护层8。通过透明保护层8能够保护透明电极4及配线层6。但是,透明保护层8未设置在图I所示的外部连接部6a的位置上,从而使外部连接部6a能够与柔性印刷电路板连接。
透明保护层13例如是在薄的PET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有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等的硬质涂层的硬质涂层薄膜(透明保护层),将透明保护层13经由未图示光学透明粘接层(OCA)粘贴于透明电极4及配线层6的下表面。如图2所示,在透明基材2的上表面(第二面)2b形成有有色的装饰层3。装饰层3形成在包围透明输入区域Ia周围的装饰区域Ib中。装饰层3例如通过网板印刷形成。形成有装饰层3的装饰区域Ib为非透光性,透明输入区域Ia为透光性。因此,配线层6由于装饰层3而无法从操作面9侧观察到。
如图2所示,在透明基材2的第二面2b侧经由光学透明粘接层10而粘贴有玻璃面板(透明面板)5。光学透明粘接层(OCA) 10为丙烯酸系粘接剂、双面粘接带等。图2所示的玻璃面板5位于触摸面板I的表层,其表面成为操作面9。当操作者例如使手指接触或接近到操作面9上时,与接近手指的第一透明电极4a之间及与接近手指的第二透明电极4b之间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并且,能够基于该静电电容变化来算出手指的操作位置。玻璃面板5没有限定为平板状,可以为弯曲的形状等。另外,也可以是玻璃以外的透明面板,还可以是透明面板构成框体的一部分。图3至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触摸面板I的制造方法的エ序图。如图3 (示意图)所示,将由PET薄膜等构成的挠性的透明基材11形成为辊状,通过辊 对 辊(Roll to Roll)将透明基材11向各エ序输送。首先,在图3所示的箭头(I)的エ序中,通过溅射或蒸镀将ITO等透明导电材料成膜在透明基材11的第一面Ila上。接着,将在整面形成有透明导电膜的透明基材11向下一エ序输送,在箭头(2)的エ序中,利用光刻技术对图I所示的形状的透明电极4进行图案形成。在⑴エ序与⑵エ序之间、或在⑵エ序之后,对配线层6进行网板印刷。在(I)エ序与(2)エ序之间形成配线层6的情况下,将配线层6形成在透明导电膜表面上,并通过
(2)エ序的光刻技术,能够保留与配线层6重叠的透明导电层4c (參照图2)。接着,将形成了透明电极4及配线层6的透明基材11向下一エ序输送,在箭头(3)的エ序中,将在薄的PET基材的表面形成有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等的硬质涂层的硬质涂层薄膜(透明保护层)13粘贴在所述透明电极4及配线层6的表面上。在图3中,通过连续的一次的辊 对 辊进行(I) (3)的各エ序,但也可以按各エ序⑴ ⑶卷绕透明基材11,分别通过辊 对 辊进行各エ序⑴ ⑶。在将实施了图3的各エ序(I) (3)的透明基材11卷绕之后,在图4中,再次通过辊 对 辊(Roll to Roll)将透明基材11向各エ序输送。此次对透明基材11的第二面Ilb实施箭头⑷、(5)所示的各エ序。首先,在箭头(4)的エ序中,在透明基材11的第二面Ilb上对装饰层3进行网板印刷。如图I、图2中说明的那样,将装饰层3印刷形成在装饰区域Ib上。接着,将形成了装饰层3的透明基材11向下一エ序输送,在箭头(5)的エ序中,例如将由双面粘接带14构成的光学透明粘接层(OCA)粘贴在装饰层3的表面及透明基材11的透明输入区域上的整个区域。由于在双面粘接带14的表面(外侧的面)上存在剥离片,因此能够将粘贴有双面粘接带14的透明基材11卷绕。也可以将通过一次的辊 对 辊进行全部的图3和图4的各エ序,在为多次的辊 对 辊的情况下,能够任意决定从哪ーエ序到哪ーエ序是否为一次量的辊 对 辊。另外,也可以先进行图4的エ序,之后进行图3的エ序。如图5所示,在呈带状的长的透明基材11的第一面Ila侧具有与多个触摸面板I对应的多组透明电极4及配线层6、及设置在第一面Ila的整个区域上的透明保护层13,在第二面Ilb侧具有与多个触摸面板I对应的多组装饰层3、及设置在第二面Ilb的整个区域上的双面粘接带(光学透 明粘接层)14。在图5所示的エ序(局部纵向剖视图)中,将呈带状的长的透明基材11沿着虚线切断而将各透明基材2切片化。并且,如图6所示,在各透明基材2的第二面2b侧经由光学透明粘接层10而粘贴玻璃面板5。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所示,能够通过辊 对 辊方式将装饰层3及透明电极4分别形成在透明基材2的平坦化面(第一面2a和第二面2b)上,并且能够生产率良好地形成具有良好的传感灵敏度的触摸面板I。另外,通过形成为将位于表层的透明面板经由光学透明粘接层10粘贴在透明基材2上的结构,能够消除对于透明面板的材质的限制,从而能够兼具高生产率和对于透明面板的材质的高自由度。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面板可以自由地选择强化玻璃等玻璃面板5。另外,即使透明面板为弯曲的形状,也能够将具有通过辊 对 辊方式形成的装饰层3及透明电极4的透明基材11贴合在透明面板上。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透明基材2能够使用廉价且适合辊 对 辊的PET薄膜。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能够形成为隔着透明绝缘层17而层叠两层的透明电极15、16的层叠结构。此时,例如透明电极15由朝向X方向延伸出且在Y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根构成,透明电极16由朝向Y方向延伸出且在X方向上隔开间隔的多根构成。但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I、图2所示,能够通过单层结构构成透明电极4,由此能够促进触摸面板I的薄型化,从而优选。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I为静电电容式,在触摸面板I的下表面侧配置有液晶显示器(LCD)(未图示)。从触摸面板I的透明输入区域Ia能够观察到液晶显示器的显示形态,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边观察在透明输入区域Ia显现出的显示形态边进行输入操作。本实施方式中的触摸面板(输入装置)在便携式电话机、数码相机、PDA、游戏机、汽车导航系统等中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挠性的透明基材; 在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面形成的透明电极; 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与所述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形成的装饰层; 在所述透明基材的所述第二面侧经由光学透明粘接层而与所述透明基材粘贴的透明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在所述第一面设有覆盖所述透明电极的表面的透明保护层。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电极由单层结构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面板为玻璃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面板为玻璃面板。
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基材为PET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基材为PET薄膜。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基材为PET薄膜。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基材为PET薄膜。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透明保护层使用在PET基材的表面形成有硬质涂层的硬质涂层薄膜。
11.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从所述透明电极的端部延伸而形成的配线层与在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二面形成的所述装饰层对置而形成在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面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配线层形成在从所述透明电极的端部连续地延伸形成的透明导电层上。
1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入装置,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为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14.一种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具有 通过辊 对 辊来输送挠性的透明基材并同时在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面上形成透明电极,且在所述透明基材的与第一面相反侧的第二面上形成装饰层的工序; 对形成了所述透明电极及所述装饰层的所述透明基材进行切片化的工序; 在切片化后的各透明基材的第二面侧经由光学透明粘接层粘贴透明面板的工序。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具有在形成所述透明电极之后,在所述第一面侧形成覆盖所述透明电极的表面的透明保护层的工序。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透明面板使用玻璃面板。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透明基材使用PET薄膜。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透明基材使用PET薄膜。
19.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透明保护层使用在PET基材的表面上形成有硬质涂层的硬质涂层薄膜。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在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面形成所述透明电极之后,将从所述透明电极的端部延伸出的配线层形成在所述第一面上。
21.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具有 在所述透明基材的第一面上形成所述透明电极,并将从所述透明电极的端部连续地延伸出的透明导电层形成在所述第一面上的工序; 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形成所述配线层的工序。
22.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输入装置的制造方法,其中, 所述输入装置为静电电容式触摸面板。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尤其是能够通过辊·对·辊方式制造且具备良好的传感灵敏度的薄型的输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的触摸面板(输入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有挠性的透明基材(2);在所述透明基材(2)的第一面(2a)形成的透明电极(4);在所述透明基材(2)的与所述第一面(2a)相反侧的第二面(2b)形成的装饰层(3);在所述透明基材(2)的所述第二面(2b)侧经由光学透明粘接层(10)与所述透明基材(2)粘贴的透明面板(玻璃面板5)。
文档编号G06F3/041GK102736779SQ20121003896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9日
发明者小林洁, 齐藤昭次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