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8939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散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使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电脑计算能力也随之增强,然而电脑内部电子元件的功耗与散热问题却永远是一难解的问题;尤其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因此要对其进行散热处理以使工作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现有技术的散热器包含有一底座及多数散热片,底座紧密贴靠于电子装置,例如中央处理器(CPU);热量从中央处理器散发后,通过底座以热传导的方式传递到散热片,接 着再从散热片传递到周遭的空气中,接着散热片周遭空气中的热量再通过热对流的方式,发散至散热器外的空气中,以此散发中央处理器所产生的热量。由所述散热原理可知,散热效果决定于两个关键点其一,热传导的效果,也就是散热器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当散热片的外表面积越大时,便可与越多空气产生热交换。然而散热片的外表面积均集中于片状的相对两面,而其余三侧边的外表面积均小到可忽略,因此外表面积的整体大小差强人意。其二,热对流的效果,也就是空气进入各散热片之间的容易与否;而散热片的片状造型会形成墙面阻止空气进入,使得空气仅能从相邻两散热片之间的狭窄空间侧向进入,进而导致对流不佳,热交换后的空气不易排出,新的空气也难以进入。

实用新型内容鉴于所述现有技术的散热器,其片状外形的总外表面积不足导致热传导不佳,且有碍热对流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散热器,其可有效增加总外表面积,并且相对不易阻碍热对流。为达到上述的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散热器,其中包含有一底座,其贯穿设有一结合孔;多个散热条,其设于该底座的结合孔中,该各散热条包含有一条状部及一结合部,该结合部成形于该条状部的底端,且该结合部的截面积大于该条状部的截面积;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相贴合;一固定环,其套设紧迫该多个散热条的结合部,并且穿设迫紧于该底座的结合孔中,该固定环的外径渐缩;该固定环为具有弹性的材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使用多个间隔设置的该长条状散热条取代该片状的散热片,可以有效增大外表面积;而通过该各散热条间隔设置,以使空气可在该各散热条之间流动,进而降低对热对流的阻碍;此外由于该散热条的结合部的截面积大于该条状部的截面积,因此可避免该各相邻条状部的距离及空间过于狭小。本实用新型因此增加总外表面积以提升热传导,并通过该各散热条间具有一定空间以提升热对流的效果。[0013]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散热器,其中具有一外围散热条组及一中央散热条组,该两散热条组各包含有多个散热条,该外围散热条组围绕该中央散热条组,该中央散热条组的散热条短于该外围散热条组的散热条。因此便可设置风扇于该中央散热条组的顶侧,并以风扇的风力加强热对流的效果。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散热器,其中该外围散热条组的散热条的条状部的顶端向外成散射状。因此便可有效加大该各相邻散热条的条状部之间的空间,以进一步避免影响热对流。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散热器,其中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向下突出于该底座;该固定环向上设于该底座,且该固定环的外径由下而上渐缩。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散热器,其中该底座贯穿设有多个装设孔。因此便可使用螺丝通过该装设孔来将本实用新型固定于电路板上。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散热器,其中该底座的结合孔为方形孔;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的外围轮廓为方形;该固定环所围绕出的内部空间的截面为方形。或者是,进一步而言,所述的散热器,其中该底座的结合孔为方形孔;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的外围轮廓为六角形;该固定环所围绕出的内部空间的截面为方形。通过使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为多边形,以可使该散热条整齐排列,进而方便使用自动化设备来拨动整排的该散热条,使其弯折而让该散热条整体成散射状,以加快作业效率。

图I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元件分解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侧视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散热条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另一优选实施例的仰视图。附图标号说明10底座11结合孔12装设孔20散热条21条状部22结合部23外围散热条组 24中央散热条组25方形凹槽30固定环20A散热条2IA条状部22A结合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附图及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请参阅图I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包含有一底座10、多个散热条20及一固定环30。[0034]请参阅图2至图4所示,所述的底座10的中央贯穿设有一结合孔11 ;在优选实施例中,该结合孔11为方形孔,且该底座10贯穿设有多个装设孔12,该多个装设孔12环绕间
隔设置。请参阅图I及图3所示,所述的多个散热条20设于该底座10的结合孔11中,该各散热条20包含有一条状部21及一结合部22,该结合部22成形于该条状部21的底端,且该结合部22的截面积大于该条状部21的截面积;该各散热条20的结合部22相贴合;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各散热条20的结合部22向下突出于该底座10,且该各散热条20的结合部22的外围轮廓为方形;并且该散热条可分为一外围散热条组23及一中央散热条组24,该两散热条组23、24各包含有该多个散热条20,该外围散热条组23围绕该中央散热条组24,该中央散热条组24的散热条20短于该外围散热条组23的散热条20,并因此该外围散热条组23与该中央散热条组24的顶端围绕形成一方形凹槽25 ;该外围散热条组23的散热条20的条状部21的顶端向外成散射状。请参阅图I及图3所示,所述的固定环30套设紧迫该多个散热条20的结合部22,并且穿设迫紧于该底座10的结合孔11中,该固定环30的外径渐缩;该固定环30为具有弹性的材质;在优选实施例中,该固定环30所围绕出的内部空间的截面为方形,并且该固定环30向上设于该底座10,而该固定环30的外径由下而上渐缩。请参阅图3及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组装时,首先使该各散热条20成矩形排列,并且该结合部22相贴靠;接着使该多个散热条20穿设于该底座10的结合孔11中;然后使该固定环30由下往上套设该多个散热条20的结合部22,并同时穿设于该底座10的结合孔11中;由于该固定环30的外径由下往上渐缩,因此该固定环30越往上移动,则该固定环30越被该结合孔11的孔壁给向内挤压,进而使该固定环30更向内紧迫该散热条20 ;该固定环30向上移动直到与该底座10及该散热条20相互固定后,便完成本实用新型的初步组装;接着将该外围散热条组23的散热条20的条状部21的顶端向外拨开成散射状即可;通过该各散热条20的结合部22的外围轮廓为四边形,并且相互贴合,因此该各散热条20可整齐排列,进而可使用自动化设备来拨动整排的该散热条20,使其弯折而让该散热条20整体成散射状,以加快作业效率。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使该各散热条20的结合部22的底端贴靠于欲散热的电子元件的表面,例如中央处理器的顶面;接着使用螺丝贯穿该底座10的装设孔12后螺合固定于电路板即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该多个间隔设置的长条状散热条20取代片状的散热片,以可有效增大外表面积;而通过该各散热条20间隔设置,以使空气可于各散热条20之间流动,进而降低对热对流的阻碍;此外由于该散热条20的结合部22的截面积大于该条状部21的截面积,因此可避免该各相邻条状部21的距离及空间过于狭小;再者,透过该各散热条20的顶端向外成散射状,以可进一步加大该各相邻条状部21的空间,进而促进热对流。本实用新型因此增加总外表面积以提升热传导,并通过该各散热条20间具有一定空间以提升热对流的效果。另外,该外围散热条组23与该中央散热条组24的顶端围绕出的该方形凹槽25则可方便设置风扇于其中,进而让风扇加强热对流及散热效果。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该各散热条20A的结合部22k的外围轮廓为六角形,同样可达到使该散热条20A整齐排列的效果,并同样使该各相邻条状部21A具有一定的间距。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优选实施例披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 术方案的范围内,应当可以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改变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底座,其贯穿设有ー结合孔; 多个散热条,其设于该底座的结合孔中,该各散热条包含有一条状部及ー结合部,该结合部成形于该条状部的底端,且该结合部的截面积大于该条状部的截面积;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相贴合; 一固定环,其套设紧迫该多个散热条的结合部,并且穿设迫紧于该底座的结合孔中,该固定环的外径渐缩;该固定环为具有弹性的材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各散热条的条状部的顶端向外成散射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其具有一外围散热条组及一中央散热条组,该两散热条组各包含有该多个散热条,该外围散热条组围绕该中央散热条组,该中央散热条组的散热条短于该外围散热条组的散热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干,该外围散热条组的散热条的条状部的顶端向外成散射状。
5.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干,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向下突出于该底座;该固定环向上设于该底座,且该固定环的外径由下而上渐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贯穿设有多个装设孔。
7.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结合孔为方形孔;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的外围轮廓为方形;该固定环所围绕出的内部空间的截面为方形。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结合孔为方形孔;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的外围轮廓为方形;该固定环所围绕出的内部空间的截面为方形。
9.根据权利要求I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结合孔为方形孔;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的外围轮廓为六角形;该固定环所围绕出的内部空间的截面为方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散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底座的结合孔为方形孔;该各散热条的结合部的外围轮廓为六角形;该固定环所围绕出的内部空间的截面为方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用于使电子元件散热的散热器,其包含有一底座、多个散热条及一固定环。本实用新型通过使用该多个间隔设置的长条状散热条取代片状的散热片,以可有效增大外表面积;而通过该各散热条间隔设置,以使空气可在该各散热条之间流动,进而降低对热对流的阻碍;此外由于该散热条的结合部的截面积大于该条状部的截面积,因此可避免该各相邻条状部的距离及空间过于狭小。本实用新型因此增加总外表面积以提升热传导,并通过该各散热条间具有一定空间以提升热对流的效果。
文档编号G06F1/20GK202549821SQ201220180198
公开日2012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5日
发明者董家铭 申请人:董家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