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交换系统、用户管理装置、消息交换程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532591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消息交换系统、用户管理装置、消息交换程序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公司内的用户之间进行消息交换的消息交换系统。消息管理服务器(100)有组织地设定多个组,并且设定属于各组的用户。便携终端(300)有组织地显示各个组,并且将属于各组的用户显示为消息的交换候补。这里,将属于各组的用户从交换候补除去以及将属于各组的用户以外的用户追加到交换候补是受到限制的。在便携终端(300)中,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选择消息的交换对象,并输入消息后,将输入的消息发送到被选择的用户的便携终端(300)。
【专利说明】消息交换系统、用户管理装置、消息交换程序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在多个便携终端之间交换消息的系统、装置、以及程序。特别是涉及适于公司内用户之间交换消息的消息交换系统、用户管理装置、以及消息交换程序。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作为在多个便携终端之间交换消息的技术,公知有非专利文献I以及2中记载的技术。
[0003]非专利文献I以及2中记载的技术是适于智能手机等便携终端的应用。在进行聊天等消息交换时,在便携终端中,在电话簿中检索想交换消息的用户后,手动进行选择。之后,输入声音等消息,向被选择的用户发送消息。
[0004]非专利文献1:“LINE,,、[online]、平成23年6月23日、NHNJapan株式会社、[平成 24 年 10 月 10 日検索]、互联网< URL:http://line.naver.jp/ >
[0005]非专利文献2:“wechat”、[online]、平成23年I月21日、騰訊、[平成24年10月 10 日検索]、互联网 < URL:http://www.wechatapp.com/ >

【发明内容】

[0006]但是,将非专利文献I或2中记载的技术引入公司有可能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相抵触。因此难以引入。
[0007]因此,本发明着眼于这样的现有技术中未解决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公司内的用户之间交换消息的消息交换系统、用户管理装置、以及消息交换程序。
[0008][发明I]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I中的消息交换系统,通过可通信的方式将多个便携终端和对所述便携终端的用户进行管理的用户管理装置连接,在多个所述便携终端之间交换消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理装置具有:用户构成设定装置,对多个组有组织地进行设定,并且设定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以及用户构成信息发送装置,将用户构成信息发送到所述便携终端,所述用户构成信息是与由所述用户构成设定装置设定的组及用户相关的信息,所述便携终端具有:用户构成信息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用户构成信息;交换候补显示装置,根据由所述用户构成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有组织地显示所述各组,并且将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显示为消息的交换候补;交换对象选择装置,从由所述交换候补显示装置显示的组和交换候补中,选择作为消息的交换对象的组或用户;消息输入装置,输入消息;以及消息发送装置,将由所述消息输入装置输入的消息发送到属于由所述交换对象选择装置选择出的组的用户或由所述交换对象选择装置选择出的用户的所述便携终端,所述便携终端将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从所述交换候补除去以及将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以外的用户追加到所述交换候补是受到限制的。
[0009]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在用户管理装置中,管理者等例如能够根据公司的组织体系,有组织地设定多个组以及设定属于各组的用户。在用户管理装置中,通过用户构成设定装置设定组和用户后,通过用户构成信息发送装置将与设定的组以及用户相关的用户构成信息发送到便携终端。
[0010]在便携终端中,当通过用户构成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用户构成信息时,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通过交换候补显示装置有组织地显示各组。此外,属于各组的用户被显示为消息的交换候补。这里,用户能够从显示的组以及交换候补中选择成为消息的交换对象的组或者用户,输入消息。在便携终端中,当通过交换对象选择装置选择组或用户、通过消息输入装置输入消息时,输入的消息通过消息发送装置被发送给属于被选择的组的用户或被选择的用户的便携终端。
[0011]在便携终端中,将属于各组的用户从交换候补除去以及将属于各组的用户以外的用户追加到交换候补是受到限制的。因此,用户只能与在用户管理装置中设定的用户之间进行消息交换。
[0012]这里,消息发送装置可以直接或间接向便携终端发送消息。间接发送的情况例如包括通过用户管理装置、其他装置或终端向便携终端发送消息。即,还能通过便携终端以及I个或多个外部终端的协同动作来发送消息。
[0013]此外,作为消息,包含文本、图像、动画或声音。下面,发明6的消息交换程序中也是相同的。
[0014][发明2]此外,发明2的消息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发明I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中,所述消息发送装置将发送目的地信息和由所述消息输入装置输入的消息发送到所述用户管理装置,所述发送目的地信息将属于由所述交换对象选择装置选择出的组的用户或由所述交换对象选择装置选择出的用户的所述便携终端作为发送目的地,所述用户管理装置具有:消息接收装置,接收所述发送目的地信息和所述消息;通信历史记录存储装置,对包含由所述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及消息的通信历史记录进行存储;以及第二消息发送装置,根据由所述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将由所述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消息发送到所述便携终端。
[0015]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在便携终端中,通过消息发送装置将发送目的地信息和输入的消息发送到用户管理装置,所述发送目的地信息将属于被选择的组的用户或者被选择的用户的便携终端作为发送目的地。
[0016]在用户管理装置中,当通过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发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消息时,通过通信历史记录存储装置对包含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消息的通信历史记录进行存储。此外,根据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并通过第二消息发送装置将消息发送到便携终端。
[0017][发明3]此外,发明3的消息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发明I或2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中,所述便携终端具有:第二消息接收装置,接收消息;消息通知装置,通知由所述第二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消息;消息确认通知发送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消息确认通知,所述便携终端是由所述消息通知装置通知的消息的发送源;消息确认通知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消息确认通知;以及消息确认显示装置,根据由所述消息确认通知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消息确认通知,与由所述交换候补显示装置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该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源的所述便携终端的用户对应地进行规定的显示。
[0018]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在便携终端中,当通过第二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消息时,通过消息通知装置通知接收到的消息。此外,通过消息确认通知发送装置向作为消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发送消息确认通知。
[0019]在作为消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中,当通过消息确认通知接收装置接收到消息确认通知时,通过消息确认显示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确认通知,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的用户对应地进行规定的显示。
[0020]这里,消息确认通知发送装置可以将消息确认通知直接或者间接发送到便携终端。间接发送的情况例如包括通过用户管理装置、其他装置或终端将消息确认通知发送到便携终端。即,还能通过便携终端以及I个或多个外部终端的协同动作进行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
[0021][发明4]此外,发明4的消息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发明I或2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中,所述消息输入装置输入包含多个回答选择项的消息,所述消息交换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便携终端具有:第二消息接收装置,接收消息;消息通知装置,通知由所述第二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消息;回答选择项选择装置,从由所述消息通知装置通知的消息中包含的多个回答选择项中选择任意一个;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装置,将与由所述回答选择项选择装置选择出的回答选择项相关的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到作为包含该回答选择项的消息的发送源的所述便携终端;回答选择项信息接收装置,接收所述回答选择项信息;以及回答选择项显示装置,根据由所述回答选择项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回答选择项信息,与由所述交换候补显示装置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该回答选择项信息的发送源的所述便携终端的用户对应地进行与所述回答选择项信息相关的回答选择项的显示或者与该回答选择项对应的规定的显示。
[0022]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在便携终端中,当通过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消息时,通过消息通知装置通知接收到的消息。这里,用户能够从多个回答选择项中选择任意一个。当通过回答选择项选择装置选择回答选择项时,与被选择的回答选择项相关的回答选择项信息通过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装置发送到作为消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
[0023]在作为消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中,当通过回答选择项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回答选择项信息时,由回答选择项显示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回答选择项信息,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回答选择项信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的用户对应地进行与回答选择项信息相关的回答选择项的显示或者与回答选择项对应的规定的显示。
[0024]这里,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装置可以直接或间接将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到便携终端。间接发送的情况例如包括通过用户管理装置、其他装置或终端将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到便携终端。即,还能通过便携终端以及一个或多个外部终端的协同动作进行回答选择项信息的发送。
[0025][发明5]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5的用户管理装置是发明I?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中的所述用户管理装置。
[0026]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就能够获得与发明I?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相同的作用。
[0027][发明6]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发明6的消息交换程序适用于通过可通信的方式与发明I?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中的所述用户管理装置连接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用户构成信息接收步骤,接收所述用户构成信息;交换候补显示步骤,根据在所述用户构成信息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有组织地显示所述各组,并且将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显示为消息的交换候补;交换对象选择步骤,从在所述交换候补显示步骤中显示的组和交换候补中,选择成为消息的交换对象的组或用户;消息输入步骤,输入消息;以及消息发送步骤,将在所述消息输入步骤中输入的消息发送到属于在所述交换对象选择步骤中选择出的组的用户或在所述交换对象选择步骤中选择出的用户的所述便携终端,所述便携终端将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从所述交换候补除去以及将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以外的用户追加到所述交换候补是受到限制的。
[0028]如果是这样的结构,就能够获得与发明I?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相同的作用。
[0029]这里,消息发送步骤可以是直接或间接向便携终端发送消息。间接发送的情况例如包括通过用户管理装置、其他装置或终端将消息发送到便携终端。即,还能通过便携终端以及I个或多个外部终端的协同动作来进行消息的发送。
[0030]如以上说明,根据发明I的消息交换系统,便携终端的用户只能与在用户管理装置中设定的用户之间进行消息交换。因此,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相抵触的可能性。由此,使得易于将非专利文献I以及2的技术等引入公司。如果能够引入,公司内的用户之间就能容易进行消息交换。
[0031]此外,根据发明2的消息交换系统,能在用户管理装置中存储通信历史记录。由此,能够对用户的使用进行一元化管理。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相抵触的可能性。由此,使得易于将非专利文献I以及2的技术等引入公司。
[0032]此外,根据发明3的消息交换系统,在便携终端中,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的用户对应地进行规定的显示。由此,能够容易把握是哪个用户确认了消息。例如,当发生了大地震等灾害时,通过利用便携终端,能够容易确认公司内的用户的安全与否。
[0033]此外,根据发明4的消息交换系统,在便携终端中,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回答选择项信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的用户对应地进行与回答选择项信息相关的回答选择项的显示或者与回答选择项对应的规定的显示。因此,能够容易把握是哪个用户选择了哪个回答选择项。例如,当发生了大地震等灾害时,通过利用便携终端,能够容易确认公司内的用户的安全与否。
[0034]另一方面,根据发明5的用户管理装置或发明6的消息交换程序,能够获得与发明I至4中任意一个消息交换系统相同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消息交换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概要的图。
[0036]图2是表示用户构成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0037]图3是表示通信历史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0038]图4是表示用户构成信息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0039]图5是表示消息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0040]图6是表不消息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0041]图7是表不消息确认通知接收处理的流程图。[0042]图8是设定组和用户的画面。
[0043]图9是表示进行消息发送的步骤的画面。
[0044]图10是表示进行消息确认的步骤的画面。
[0045]图11是表示实施调查的步骤的画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首先对本实施方式的消息交换系统的构成进行说明。
[0047]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消息交换系统的整体构成的概要的图。
[0048]消息交换系统例如被设置在一个公司内。如图1所示,消息交换系统包括:多个便携终端300、系统管理者使用的管理者终端200、控制多个便携终端300之间的消息交换的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以及文件服务器400。各便携终端300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例如设置在公司内的一个或多个无线路由器(未图示)连接。消息管理服务器100、管理者终端200、以及无线路由器例如通过LAN等网络以能够相互通信的方式连接。
[0049]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例如具有与普通的计算机相同的功能,所述普通的计算机将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ROM (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RAM (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储器)、以及 I/F (InterFace:接口 )等用总线连接。I/F上连接有HDD(Hard Disk Drive:硬盘)等存储装置、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网络适配器、以及其他装置。存储装置构成通信历史记录数据库110,用于存储多个便携终端300之间进行的消息交换相关的通信历史记录。
[0050]管理者终端200例如具有与普通的计算机相同的功能,所述普通的计算机将CPU、R0M、RAM、以及I/F等用总线连接。I/F上连接有HDD等存储装置、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网络适配器、以及其他装置。
[0051]便携终端300例如具有与普通的计算机相同的功能,所述普通的计算机将CPU、R0M、RAM、以及I/F等用总线连接。I/F上连接有非易失性存储器、触摸面板、声音输出装置、无线通信装置、以及其他装置。
[0052]文件服务器400例如具有与普通的计算机相同的功能,所述普通的计算机将CPU、R0M、RAM、以及I/F等用总线连接。I/F上连接有HDD等存储装置、显示器等显示装置、网络适配器、以及其他装置。存储装置构成用于存储图像数据作为通信历史记录的图像数据库410和用于存储动画数据作为通信历史记录的动画数据库420。
[0053]接下来,对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CPU启动ROM的规定区域中存储的程序,按照该程序以分时方式分别执行图2以及图3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
[0054]首先对用户构成设定处理进行说明。
[0055]图2是表示用户构成设定处理的流程图。
[0056]用户构成设定处理是系统管理者设定组以及用户的处理。当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执行用户构成设定处理时,如图2所示,首先转移到步骤S100。
[0057]在步骤S100中,根据基于系统管理者的访问权限的、来自管理者终端200的请求,有组织地设定多个组。此外,设定属于各组的用户。之后,转移到步骤S102。[0058]在步骤S102中,将与设定的组和用户有关的用户构成信息存储到通信历史记录数据库110中。之后,转移到步骤S104,将与设定的组和用户有关的用户构成信息发送到被设定的用户的便携终端300,结束一系列处理。之后,返回原先的处理。
[0059]接下来,对通信历史记录处理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通信历史记录处理的流程图。
[0060]通信历史记录处理是对与多个便携终端300之间进行的消息交换有关的通信历史记录进行记录的处理。当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执行通信历史记录处理时,如图3所示,首先转移到步骤S200。
[0061]在步骤S200中,判断是否接收到表示消息的发送目的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消息。当判断为接收到发送目的地信息和消息时(是),转移到步骤S202。当判断为未接收到发送目的地信息和消息时(否),在步骤S200等待,直到接收到发送目的地信息和消息为止。
[0062]在步骤S202中,将包含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消息(除图像数据以及动画数据之外)的通信历史记录存储到通信历史记录数据库110中。当接收到的消息中包含图像数据时,将包含该图像数据的通信历史记录存储到文件服务器400的图像数据库410中。当接收到的消息中包含动画数据时,将包含该动画数据的通信历史记录存储到文件服务器400的动画数据库420中。之后,转移到步骤S204,根据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将接收到的消息发送到便携终端300,结束一系列处理。之后,返回原先的处理。
[0063]接下来,对在便携终端300中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在便携终端300中,CPU启动ROM的规定区域中存储的程序。CPU按照该程序,以分时方式分别执行图4至图7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
[0064]首先对用户构成信息接收处理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用户构成信息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0065]当在便携终端300中执行用户构成信息接收处理时,如图4所示,首先转移到步骤S300。
[0066]在步骤S300中,判断通过推送方式从消息管理服务器100是否接收到用户构成信息。之后,当判断为接收到用户构成信息时(是),转移到步骤S302。当判断为未接收到用户构成信息时(否),在步骤S300等待,直到接收到用户构成信息为止。
[0067]在步骤S302中,将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结束一系列处理。之后,返回到原先的处理。
[0068]接下来,对消息发送处理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消息发送处理的流程图。
[0069]消息发送处理是根据来自用户的请求而执行的处理。当在便携终端300执行消息发送处理时,如图5所示,首先转移到步骤S400。
[0070]在步骤S400中,根据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用户构成信息,在触摸面板上有组织地显示各个组。此外,作为消息的交换候补,在触摸面板上显示属于各组的用户。这里,限制从交换候补除去属于各组的用户、以及在交换候补中追加属于各组的用户以外的用户。
[0071]之后,转移到步骤S402,通过触摸面板,从显示的组以及交换候补中选择成为消息的交换对象的组或者用户。之后,转移到步骤S404。
[0072]在步骤S404中,从触摸面板输入消息。这里,还能在消息中包含多个回答选择项(例如,“是”、“否”、“其他”)。[0073]之后,转移到步骤S406,将发送目的地信息和输入的消息发送到消息管理服务器100,结束一系列处理,所述发送目的地信息将属于被选择的组的用户或者被选择的用户的便携终端300作为发送目的地。之后,返回到原先的处理。
[0074]接下来,对消息接收处理进行说明。
[0075]图6是表示消息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0076]当在便携终端300执行消息接收处理时,如图6所示,首先转移到步骤S500。
[0077]在步骤S500中,判断通过推送方式从消息管理服务器100是否接收到消息。当判断为接收到消息时(是),转移到步骤S502。当判断为未接收到消息时(否),在步骤S500等待,直到接收到消息为止。
[0078]在步骤S502中,在触摸面板上显示接收到消息。之后,转移到步骤S506。
[0079]在步骤S506中,通知接收到的消息。当是包含声音的消息时,从声音输出装置输出声音。当是包含文本或图像的消息时,在触摸面板上显示文本或图像。当是包含动画的消息时,在触摸面板上播放动画,并且从声音输出装置输出声音。
[0080]之后,转移到步骤S508,判断接收到的消息中是否包含回答选择项。当判断为包含回答选择项时(是),转移到步骤S510,通过触摸面板从通知的消息中包含的多个回答选择项中选择任意一项。之后,转移到步骤S512。
[0081]在步骤S512中,当消息中包含回答选择项时,将消息确认通知和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到作为消息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所述消息确认通知对用户已确认了消息的情况进行通知,所述回答选择项信息涉及被选择的回答选择项。而当消息中未包含回答选择项时,将消息确认通知发送到作为消息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当结束步骤S512的处理时,结束一系列处理。之后,返回原先的处理。
[0082]另一方面,在步骤S508中,当判断为接收到的消息中未包含回答选择项时(否),转移到步骤S512。
[0083]接下来,对消息确认通知接收处理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消息确认通知接收处理的流程图。
[0084]当在便携终端300中执行消息确认通知接收处理时,如图7所示,首先转移到步骤S600。
[0085]在步骤S600中,判断通过推送方式从消息管理服务器100是否接收到消息确认通知。当判断为接收到消息确认通知时(是),转移到步骤S602。当判断为未接收到消息确认通知时(否),在步骤S600中等待,直到接收到消息确认通知。
[0086]在步骤S602中,判断通过推送方式从消息管理服务器100接收到消息确认通知的同时是否接收到回答选择项信息。当判断为未接收到回答选择项信息时(否),转移到步骤S604。之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确认通知,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的用户对应地把表示用户已确认了消息的情况显示在触摸面板上,结束一系列处理。之后,返回原先的处理。
[0087]另一方面,在步骤S602中,当判断为接收到回答选择项信息时(是),转移到步骤S606。之后,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确认通知以及回答选择项信息,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的用户对应地把与回答选择项信息相关的回答选择项显示在触摸面板上,由此,结束一系列处理。之后,返回原先的处理。[0088]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交换一般的消息的情况进行说明。
[0089]系统管理者在管理者终端200中根据系统管理者的访问权限,访问消息管理服务器100。而且,系统管理者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例如能根据公司的组织体系有组织地设定多个组、以及设定属于各组的用户。
[0090]图8是设定组和用户的画面。能够生成图8所示的组织图那样的组和用户。
[0091]在新生成组织图时,将组织图的CSV数据贴到右侧的输入框中。当点击“以画面内容生成组织图”的按钮时,在左侧显示组织图的复查。
[0092]在校正已有的组织图时,点击“通过DB构建”的按钮。这样,在右侧显示已有的组织图的CSV数据。此外,在左侧显示该组织图的复查。
[0093]在编辑详细内容时,从左侧的组织图中选择一个节点。这样,在左侧显示该节点的详细内容(ID以及备考)。当想变更详细内容时,直接编辑输入框。当点击变更按钮时,进行更新。
[0094]当导入用户时,将用户的CSV数据贴到右侧的输入框。当点击“导入用户”的按钮时,显示确认画面。再点击确认按钮时,导入作业结束。
[0095]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经过步骤S100,设定组和用户。此外,经过步骤S102以及S104,向便携终端300发送与设定的组和用户相关的用户构成信息。
[0096]在便携终端300中,当接收到用户构成信息时,经过步骤S302,将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存储到非易失性存储器中。
[0097]图9是表示进行消息发送的步骤的画面。当发送消息时,用户在便携终端300中首先输入消息的发送请求。在便携终端300中,当用户输入发送请求时,经过步骤S400,根据非易失性存储器中的用户构成信息,有组织地显示各个组。此外,属于各个组的用户作为消息的交换候补被显示。这里,如图9的(a)、(b)所示,用户从显示的组和交换候补中选择成为消息的交换对象的组或用户。之后,如图9的(C)所示,用户能够输入消息。但是,从交换候补除去属于各组的用户以及向交换候补追加属于各组的用户以外的用户是被限制的。因此,用户只能与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设定的用户之间进行消息交换。在便携终端300中,经过步骤S402以及S404,选择组或用户,并输入消息后,经过步骤S406,将发送目的地信息以及输入的消息发送到消息管理服务器100,所述发送目的地信息将属于被选择的组的用户或者被选择的用户的便携终端300作为发送目的地。
[0098]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当接收到发送目的地信息和消息时,经过步骤S202以及S204,存储包含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消息的通信历史记录,并根据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把消息发送到便携终端300。
[0099]图10是表示进行消息确认的步骤的画面。在发送目的地的便携终端300中,当接收到消息时,经过步骤S502,显示接收到消息。这里,当用户点击便携终端300的画面时,在便携终端300中,经过步骤S506,如图10的(a)所示,通知消息。之后,经过步骤S508以及S512,向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发送消息确认通知。
[0100]在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中,当接收到消息确认通知时,经过步骤S602和S604,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确认通知,如图10的(b)所示,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的用户对应地显示确认消息。
[0101]接下来,对交换包含回答选择项的消息的情况进行说明。用户还能在便携终端300中输入包含多个回答选择项的消息。在便携终端300中,经过步骤S404,输入消息。之后,经过步骤S406,将发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消息发送到消息管理服务器100。
[0102]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当接收到发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消息时,经过步骤S202以及S204,存储包含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和消息的通信历史记录,并根据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把消息发送到便携终端300。
[0103]图11是表示实施调查的步骤的画面。在发送目的地的便携终端300中,当接收到消息时,经过步骤S502,显示接收到消息。这里,用户在便携终端300中输入消息的通知请求。在便携终端300中,用户输入通知请求后,经过步骤S506,如图11的(a)所示,通知消息。这里,用户能够从多个回答选择项中选择任意一个。在便携终端300中,经过步骤S510,选择回答选择项后,经过步骤S512,将消息确认通知和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到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
[0104]在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中,当接收到消息确认通知和回答选择项信息时,经过步骤S602和S606,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确认通知和回答选择项信息,如图11的(b)所示,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的用户对应地显示回答选择项。
[0105]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消息管理服务器100有组织地设定多个组,并且设定属于各个组的用户。消息管理服务器100将与设定的组和用户相关的用户构成信息发送到便携终端300。之后,便携终端300接收用户构成信息,根据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有组织地显示各个组。此外,便携终端300将属于各组的用户作为消息的交换候补来显示。便携终端300从显示的组和交换候补中选择成为消息的交换对象的组或用户,输入消息。便携终端300将输入的消息发送到属于被选择的组的用户或被选择的用户的便携终端300。便携终端300将属于各组的用户从交换候补除去以及将属于各组的用户以外的用户追加到交换候补是被限制的。
[0106]由此,便携终端300的用户只能与在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设定的用户之间进行消息交换。与以往相比,能够降低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相抵触的可能性。由此,使得易于将非专利文献I以及2的技术等引入公司。如果能够引入,公司内的用户之间就能容易进行消息交换。
[010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消息管理服务器100接收发送目的地信息以及消息。之后,消息管理服务器100存储包含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和消息的通信记录历史。
[0108]由此,能够对用户的使用进行一元化管理。因此,能够进一步降低与个人信息保护法中的“技术安全管理措施”相抵触的可能性。由此,使得易于将非专利文献I以及2的技术等引入公司。
[0109]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便携终端300根据用户的要求通知消息,向作为消息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发送消息确认通知,并接收消息确认通知。之后,便携终端300根据接收到的消息确认通知,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的用户对应地显示确认消息。
[0110]由此,能够容易把握是哪个用户确认了消息。例如,当发生了大地震等灾害时,通过利用便携终端300,能够容易确认公司内的用户的安全与否。
[0111]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便携终端300通知消息,从消息中包含的多个回答选择项中选择任意一个。便携终端300将与选择的回答选择项相关的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到作为消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之后,便携终端300接收回答选择项信息,根据接收到的回答选择项信息,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回答选择项信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的用户对应地显示回答选择项。
[0112]由此,能够容易把握是哪个用户选择了哪个回答选择项。例如,当发生了大地震等灾害时,通过利用便携终端300,能够容易确认公司内的用户的安全与否。
[0113]在本实施方式中,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与发明1、2、5和6的用户管理装置对应。步骤SlOO与发明I的用户构成设定装置对应。步骤S104与发明I的用户构成信息发送装置对应。步骤S200与发明2的消息接收装置对应。此外,步骤S202与发明2的通信历史记录装置对应,步骤S204与发明2的第二消息发送装置对应,步骤S300与发明I的用户构成信息接收装置和发明6的用户构成信息接收步骤对应。
[0114]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400与发明1、3和4的交换候补显示装置和发明6的交换候补显示步骤对应。步骤S402与发明I和2的交换对象选择装置和发明6的交换对象选择步骤对应。此外,步骤S404与发明1、2和4的消息输入装置和发明6的消息输入步骤对应。步骤S406与发明I和2的消息发送装置和发明6的消息发送步骤对应。
[0115]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步骤S500与发明3和4的第二消息接收装置对应。步骤S506与发明3和4的消息通知装置对应。步骤S510与发明4的回答选择项选择装置对应。步骤S512与发明3的消息确认通知发送装置和发明4的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装置对应。此夕卜,步骤S600与发明3的消息确认通知接收装置对应。步骤S602与发明4的回答选择项信息接收装置对应。步骤S604与发明3的消息确认显示装置对应。步骤S606与发明4的回答选择项显示装置对应。
[0116]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便携终端300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回答选择项信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的用户对应地显示回答选择项。但不限于此,便携终端300还能与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回答选择项信息的发送源的便携终端300的用户对应地进行与回答选择项对应的规定的显示。
[0117]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能从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中设定的用户中选择任意的用户,作为组进行注册。例如,对于这样任意生成的组(不基于组织图的组),能够自由退出。在退出之后,不接收属于该组的用户发送的消息。当该组的人数变成I人以下时,该组自动解散。
[0118]此外,上述实施方式,还能如下述一样构成。即,通过在输入消息时触摸规定的按钮(例如“触摸并录音”的按钮),开始录音。通过将手指从按钮离开,结束录音。之后,该录音内容被发送到消息管理服务器100。为了判别内容,将最初的几个文字文本化。之后,录音声音和文字信息被发送到对方的便携终端300。
[0119]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本发明中的消息交换系统、用户管理装置、以及消息交换程序适用为公司内设置的系统。但是,不限于此,这些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也能适用于其他情况。
[0120]附图标记
[0121]100消息管理服务器、110通信历史记录数据库、200管理者终端、300便携终端、400文件服务器、410图像数据库、420动画数据库
【权利要求】
1.一种消息交换系统,通过可通信的方式将多个便携终端和对所述便携终端的用户进行管理的用户管理装置连接,在多个所述便携终端之间交换消息,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户管理装置具有: 用户构成设定装置,将多个组设定为层级组织,并且设定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以及用户构成信息发送装置,将用户构成信息发送到所述便携终端,所述用户构成信息是与由所述用户构成设定装置设定的组及用户相关的信息, 所述便携终端具有: 用户构成信息接收装置,接收所述用户构成信息; 交换候补显示装置,根据由所述用户构成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以层级组织结构显示所述各组,并且将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显示为消息的交换候补; 交换对象选择装置,从由所述交换候补显示装置显示的交换候补中,选择作为消息的交换对象的用户; 消息输入装置,输入消息;以及 消息发送装置,将由所述消息输入装置输入的消息发送到由所述交换对象选择装置选择出的用户的所述便携终 端, 所述便携终端与由所述用户构成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中设定的用户以外的用户之间的消息交换受到限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消息发送装置将发送目的地信息和由所述消息输入装置输入的消息发送到所述用户管理装置,所述发送目的地信息将属于由所述交换对象选择装置选择出的组的用户或由所述交换对象选择装置选择出的用户的所述便携终端作为发送目的地, 所述用户管理装置具有: 消息接收装置,接收所述发送目的地信息和所述消息; 通信历史记录存储装置,对包含由所述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及消息的通信历史记录进行存储;以及 第二消息发送装置,根据由所述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发送目的地信息,将由所述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消息发送到所述便携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终端具有: 第二消息接收装置,接收消息; 消息通知装置,通知由所述第二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消息; 消息确认通知发送装置,向所述便携终端发送消息确认通知,所述便携终端是由所述消息通知装置通知的消息的发送源; 消息确认通知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消息确认通知;以及 消息确认显示装置,根据由所述消息确认通知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消息确认通知,与由所述交换候补显示装置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该消息确认通知的发送源的所述便携终端的用户对应地进行规定的显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其中,所述消息输入装置输入包含多个回答选择项的消息,所述消息交换系统的特征在于,所述便携终端具有: 第二消息接收装置,接收消息; 消息通知装置,通知由所述第二消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消息; 回答选择项选择装置,从由所述消息通知装置通知的消息中包含的多个回答选择项中选择任意一个; 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装置,将与由所述回答选择项选择装置选择出的回答选择项相关的回答选择项信息发送到作为包含该回答选择项的消息的发送源的所述便携终端; 回答选择项信息接收装置,接收所述回答选择项信息;以及 回答选择项显示装置,根据由所述回答选择项信息接收装置接收到的回答选择项信息,与由所述交换候补显示装置显示的交换候补中的、作为该回答选择项信息的发送源的所述便携终端的用户对应地进行与所 述回答选择项信息相关的回答选择项的显示或者与该回答选择项对应的规定的显示。
5.一种用户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管理装置是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中的所述用户管理装置。
6.一种消息交换程序,其适用于通过可通信的方式与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消息交换系统中的所述用户管理装置连接的便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含: 用户构成信息接收步骤,接收所述用户构成信息; 交换候补显示步骤,根据在所述用户构成信息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以层级组织结构显示所述各组,并且将属于所述各组的用户显示为消息的交换候补; 交换对象选择步骤,从在所述交换候补显示步骤中显示的交换候补中,选择成为消息的交换对象的用户; 消息输入步骤,输入消息;以及 消息发送步骤,将在所述消息输入步骤中输入的消息发送到在所述交换对象选择步骤中选择出的用户的所述便携终端, 与在所述用户构成信息接收步骤中接收到的用户构成信息中设定的用户以外的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换受到限制。
【文档编号】G06F13/00GK103959719SQ201380004047
【公开日】2014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陈潮 申请人:苏州知惠馆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