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75859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显示装置、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飞速发展,触摸屏作为一种简单便捷的人机交互方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类电子显示产品中。

在现有触控显示实现技术方案中,在封装层tfe上整合包括触控信号检测层rx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的触控感应层,可以降低产品厚度,并便于实现产品的可弯曲性,但是在这种技术方案中,触控感应层距离封装层tfe下方的阴极很近,触控感应层与阴极之间会产生电容,在触控操作时该电容会对触控信号产生干扰,从而影响后端检测ic电路对触控信号的检测的精确度。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或多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进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关技术的限制和缺陷而导致的一个或者多个问题。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

显示功能层组,用于实现显示功能,所述显示功能层组包括第一电极层;

触控功能层组,用于实现触控功能,所述触控功能层组包括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包括触控信号检测层与触控信号扫描层;以及

结合层组,所述结合层组设置在所述显示功能层组与所述触控功能层组之间,所述结合层组包括封装层和透明导电层;

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感应层中的所述触控信号扫描层在触控阶段接收相同的信号。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方。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包括上封装层和下封装层,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上封装层与所述下封装层之间。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信号检测层与所述触控信号扫描层处于同一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触控信号检测层与所述触控信号扫描层处于不同的层,并且所述触控信号检测层与所述触控信号扫描层之间存在第一绝缘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上方时,所述触控功能层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方的第二绝缘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透明导电层设置在所述上封装层与所述下封装层之间时,所述触控功能层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上封装层上方的第三绝缘层。

在本公开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功能层组还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第二电极层。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根据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所述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包括:

在触控阶段向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感应层中的触控信号扫描层施加相同的电压信号。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在触控感应层与封装层之间设置一层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与触控感应层中的触控信号扫描层在触控阶段接收相同的信号。一方面,触控感应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设置透明导电层,可以将透明导电层作为屏蔽层来屏蔽触控感应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产生的电容;另一方面,透明导电层与触控感应层在触控阶段接收相同的信号,由于透明导电层可以与第一电极层形成电容结构,在触摸操作时仅会影响透明导电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的电容结构的电容值,不会对触控感应层的触控检测信号产生干扰,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对触控信号检测的精确度。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再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图;以及

图5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的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例。然而,示例实施例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例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在下面的描述中,提供许多具体细节从而给出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可以实践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省略所述特定细节中的一个或更多,或者可以采用其它的方法、组元、装置、步骤等。在其它情况下,不详细示出或描述公知技术方案以避免使本公开的各方面变得模糊。

为易于描述,诸如“在…下方”、“在…下面”,“下部”、“在…上方”、“上部”等的空间关系术语,在此处可用于描述如图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或者其它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当理解,空间关系术语旨在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除图中所示的方位之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设备被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下面”或“下方”的元件将位于其它元件或特征的“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可包括“在…上方”和“在…下面”两者的方位。可另外对设备进行定位(被旋转90度或在其它的方位),并且相应地解释在此处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符。

此处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为了描述具体示例性实施例的目的,而不旨在对本发明的限制。如此处所使用的那样,单数形式“一个”、“所述”及其变体旨在也包含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做出指示。应当进一步理解,术语“包括”和/或“包含”在本申请文件中使用时指定所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以上的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附图中各层的厚度和形状不反映真实比例,仅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公开的内容。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本示例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参照图1所示,该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包括:显示功能层组110、触控感应层组120以及结合层组130。其中:

显示功能层组110,用于实现显示功能,所述显示功能层组110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层;

触控功能层组120,用于实现触控功能,所述触控功能层组120可以包括触控感应层,所述触控感应层可以包括触控信号检测层rx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以及

结合层组130,所述结合层组130设置在所述显示功能层组110与所述触控功能层组120之间,所述结合层组130包括封装层和透明导电层;

其中,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感应层中的所述触控信号扫描层tx在触控阶段接收相同的信号即vtc=vtx。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一方面,触控感应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设置透明导电层,可以将透明导电层作为屏蔽层来屏蔽触控感应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产生的电容;另一方面,透明导电层与触控感应层在触控阶段接收相同的信号,由于透明导电层可以与第一电极层形成电容结构,在触摸操作时仅会影响透明导电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的电容结构的电容值,不会对触控感应层的触控检测信号产生干扰,从而能够有效提高对触控信号检测的精确度。

下面,将对本示例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详细的描述。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显示功能层组110可以为基于oled的显示功能层组。在显示功能层组110为基于oled的显示功能层组的情况下,显示功能层组110除了可以包括第一电极层之外,还可以包括电子注入层、电子传输层、发光层、空穴传输层、空穴注入层以及第二电极层,其中,第二电极层可以为阳极层,第一电极层可以为阴极层。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结合层组130设置在显示功能层组110与触控功能层组120之间,结合层组130可以包括封装层tfe和透明导电层。封装层tfe可以设置在第一电极层上方以包覆有机发光器件oled。封装层tfe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无机薄膜层和设置在两个无机薄膜层之间的有机薄膜层。无机薄膜层可以保护有机发光器件oled免受湿气影响,有机薄膜层可以保护有机发光器件oled免受尘埃颗粒等杂质的影响。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制成透明导电层的材料可以包括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氧化锌(zno)或氧化铟锡锌(itzo)中的一种或多种材料组成,但是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中的制成透明导电层的材料不限于此,例如,制成透明导电层的材料还可以包括金属纳米线和石墨烯等材料,这同样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内。

接下来,参照图2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134可以设置在封装层132上方。如图2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封装层132上形成一层透明导电层134,之后再在透明导电层134上形成一层绝缘层122,再在该绝缘层122上形成触控感应层124,该触控感应层124可以包括触控信号检测层rx和触控信号扫描层tx,透明导电层134的电压vtx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的电压vtx相同。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134作为屏蔽层,在触控阶段与触控信号扫描层接收相同的信号。由于透明导电层134与第一电极层112之间形成了电容结构,在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操作时带来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形变,仅会影响透明导电层134与第一电极层112之间的电容结构的电容值,造成透明导电层上的触控检测信号的变化,而不会影响触控信号扫描层上触控检测信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触控检测的准确性。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由于在触控阶段透明导电层134的电压vtx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的电压vtx相同,则透明导电层134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之间没有电势差,有利于减少触控信号扫描层tx与第一电极层之间产生的电容,从而能够减小触控感应层124与第一电极层112之间产生的电容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提高触控信号检测的精确度。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透明导电层134设置在封装层132上方时,触控功能层组12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透明导电层134上方的绝缘层122。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绝缘层122可以包括无机材料或有机材料。无机材料可以包括氧化硅或氮化硅。有机材料可以包括丙烯酸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聚异戊二烯、乙烯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氨酯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和苝类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参照图3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层120的触控信号检测层128和触控信号扫描层124可以处于不同的层,并且触控信号检测层128与触控信号扫描层124之间存在绝缘层126,在这种情况下,在触控阶段,触控信号扫描层124与透明导电层134在触控阶段接收相同的信号。如图3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封装层132上形成一层透明导电层134,之后再在透明导电层134上形成一层绝缘层122,再在该绝缘层122上依次形成触控信号扫描层124、绝缘层126以及触控信号检测层128,透明导电层134的电压vtx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124的电压vtx相同。

此外,参照图4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134还可以设置在封装层内,在这种情况下,封装层可以包括上封装层136和下封装层132,透明导电层134可以设置在上封装层136与下封装层132之间。如图4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极层112上形成一层封装层即下封装层132,然后在下封装层132上形成一层透明导电层134,之后再在透明导电层134上形成上封装层136,然后再在上封装层134上形成触控感应层122,该触控感应层122可以包括触控信号检测层rx和触控信号扫描层tx,透明导电层134的电压vtx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的电压vtx相同。

进一步地,参照图5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透明导电层134设置在封装层内即上封装层136与下封装层132之间时,触控功能层组12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上封装层136上方的绝缘层122。如图5所示,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在第一电极层112上形成一层封装层即下封装层132,然后在下封装层132上形成一层透明导电层134,之后再在透明导电层134上形成上封装层136,然后再在上封装层136上形成绝缘层122,在该绝缘层122上依次形成触控信号扫描层124、绝缘层126以及触控信号检测层128,透明导电层134的电压vtx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124的电压vtx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112可以根据其类型例如透明电极或反射电极利用透明导电材料或金属形成。透明导电材料可以包括ito、zto、izo、znox、snox、gizo、azo等。金属可以包括例如ag、al、pt、au、cr、w、mo、ti、pd等或者这些材料的合金。第一电极层可以通过溅射工艺、化学气相沉积(cvd)工艺、原子层沉积(ald)工艺、真空沉积工艺、印刷工艺等获得。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用于驱动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该触控显示编码驱动方法可以包括:在触控阶段向所述透明导电层与所述触控感应层施加相同的电压。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中的触控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在触控阶段向透明导电层与触控感应层施加相同的电压信号,由于透明导电层可以与第一电极层形成电容结构,因此在触摸操作时仅会影响透明导电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的电容结构的电容值,不会对触控感应层的电容值变化产生干扰,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触控感应的准确性。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由于在触控阶段施加给透明导电层的电压信号vtx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的电压信号vtx相同,则透明导电层与触控信号扫描层tx之间没有电势差,有利于减少触控信号扫描层tx与第一电极层之间产生的电容,从而能够减小触控感应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产生的电容对触控信号检测的影响,提高触控信号检测的精确度。

进一步地,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触控感应层可以包括触控信号检测层与触控信号扫描层,此时,可以在触控阶段向透明导电层与触控信号扫描层施加相同的电压信号,这同样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透明导电层作为屏蔽层,在触控阶段与触控信号扫描层接收相同的信号。由于透明导电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形成了电容结构,在对触控显示面板进行触摸操作时带来的触控显示面板的形变,仅会影响透明导电层与第一电极层之间的电容结构的电容值,造成透明导电层上的触控检测信号的变化,而不会影响触控信号扫描层上触控检测信号,因此,可以有效提高触控检测的准确性。

此外,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触控显示面板。由于本示例实施方式中的显示装置采用了上述触控显示面板,因此至少具有与所述触控显示面板相应的全部优点。在本示例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oled面板、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本公开对此不进行特殊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例。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