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缆管井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34815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光缆管井的智能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缆管井管理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光缆管井的智能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管井的编号是通过雕刻的方式,显示在管井井盖的上面。然而,随着风化和车辆的通行,管井井盖的表面标号很容易会遭到损坏。同时,关于管井的内容需要通过编号进行查找,不利于运维人员对管井进行快速查找和了解。

而光缆的编号一般是纸质标签或者金属铭牌的方式,纸质便签的使用寿命较短,而且管井进水,容易导致纸质便签损坏。金属铭牌成本价格较高,而且在水中容易产生锈蚀现象。上述两者的内容也不能进行更改。一旦内容发生变化,便需要重新更换新的标签,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光缆管井管理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新的用于光缆管井的智能管理系统。本发明通过射频通信技术可以快速查找对应的管井和相应的光缆;而且可以通过射频通信技术修改电子标签的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光缆管井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管井电子标签、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若干个光缆电子标签、手持终端和程序模块,其中,

所述的管井电子标签设置在光缆管井的井盖的底面,管井电子标签与光缆管井的井盖连接;

所述的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通过rfid技术与管井电子标签进行射频通信连接;

所述的光缆电子标签设置在管井内部的光缆上,光缆电子标签与光缆连接;

所述的手持终端通过nfc技术与光缆电子标签进行nfc通信连接;

所述的手持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信号连接;

所述的程序模块存储在所述的手持终端上,且所述的程序模块能被所述的手持终端执行时包括以下步骤:

s1:利用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读取管井电子标签,通过手持终端识别出特定的管井;

s2:如果需要修改管井的标签信息,通过在手持终端上修改,通过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修改管井电子标签的内容;

s3:利用手持终端读取光缆电子标签,读取光缆的标签信息;

s4:如果需要修改光缆的标签信息,通过在手持终端上修改光缆电子标签的内容。

本发明中,nfc具有一对一的优势而且识别距离较短,不会同时识别多个光缆电子标签。rfid具有较好的识别距离,有利于识别出设置在井盖底面的管井电子标签。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每个管井电子标签分别存储有唯一的管井编号和管井信息;所述的每个光缆电子标签分别存储有唯一的光缆编号和管井信息。本优选方案中,唯一管井编号和光缆编号有助于运维人员快速识别出相应的管井和光缆。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管井电子标签使用被动式超高频rfid技术,所述的光缆电子标签使用被动式nfc技术。被动式射频通信不需要设置电源,适合管井这种有可能会进水的环境。超高频rfid技术有助于穿透井盖,更有利于识别出设置在井盖底面的管井电子标签。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包括rfid通信模块、nfc通信模块、微处理芯片和电源,其中,

所述的rfid通信模块与微处理芯片电连接,rfid通信模块与微处理芯片进行双向通信;

所述的nfc通信模块与微处理芯片电连接,nfc通信模块与微处理芯片进行双向通信;

所述的电源对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供电。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还包括保护腔体,所述的rfid通信模块、nfc通信模块、微处理芯片和电源都设置在保护腔体的内侧,rfid通信模块、nfc通信模块、微处理芯片和电源都与保护腔体固定连接。本优选方案中,保护腔体有利于保护rfid通信模块、nfc通信模块、微处理芯片和电源,延长使用寿命。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还包括有手持杆,所述的手持杆的一端与保护腔体连接,手持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把套。本优选方案有利于运维人员不用弯腰去识别管井,可以一手拿着手持终端,一手拿着手持杆,以类似“步行”的方式,去进行管井的识别。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程序模块还包括寻找光缆步骤s5,所述的s5的流程如下:

通过在手持终端输入唯一的光缆编号,通过手持终端与若干个光缆电子标签分别进行信号连接,识别出各不相同的光缆编号;当识别出唯一的光缆编号时,手持终端会发出提醒信息。

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提醒信息包括警报声、手持终端振动和屏幕闪烁。本优选方案中,运维人员可以任选其中的一个或者多个,适合不同的使用环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1、被动式管井电子标签设置在井盖的底面,有利于保存管井电子标签免收日晒风化、车辆通行的破坏,使用寿命更长;而且在管井进水的情况下,不影响管井电子标签的工作;

2、射频通信技术可以使得运维人员对管井信息和光缆信息进行修改,而不用更换相关的标签,节省成本,提高效率,也有利于统一管理。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实施例中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例图。

标号说明:1.rfid通信模块;2.nfc通信模块;3.stm32芯片;4.手持杆;5.把套;6.保护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光缆管井的智能管理系统,包括若干个管井电子标签、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若干个光缆电子标签和手机,其中,

管井电子标签设置在光缆管井的井盖的底面,管井电子标签与光缆管井的井盖连接,每个管井电子标签分别存储有唯一的管井编号和管井信息;

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通过被动式超高频rfid技术与管井电子标签进行射频通信连接;

光缆电子标签设置在管井内部的光缆上,光缆电子标签与光缆连接,每个光缆电子标签分别存储有唯一的光缆编号和管井信息;

手机通过被动式nfc技术与光缆电子标签进行nfc通信连接;

手机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信号连接。

其中,如图2所示,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包括rfid通信模块1、nfc通信模块2、stm32芯片3、电源、保护腔体6、手持杆4和把套5,其中,

rfid通信模块1与stm32芯片3进行双向通信;

nfc通信模块2与stm32芯片3进行双向通信;

rfid通信模块1、nfc通信模块2、stm32芯片3和电源都与保护腔体6固定连接;

手持杆4的一端与保护腔体6连接,手持杆4的另一端设置有把套5;

电源对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供电。

本实施例工作过程:

运维人员通过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读取管井电子标签,通过手机识别出特定的管井并查阅相应的管井信息。当运维人员需要修改管井的标签信息,只需要通过在手机上修改,通过管井电子标签识别终端就可以修改管井电子标签的内容。打开井盖后,运维人员利用手机读取光缆电子标签,读取光缆的标签信息。如果需要修改光缆的标签信息,通过在手机上修改光缆电子标签的内容。同时,运维人员还可以开通寻找光缆的功能,在手机输入唯一的光缆编号,通过手机逐一与光缆电子标签分别进行信号连接,识别出各不相同的光缆编号;当识别出唯一的光缆编号时,手机会发出提醒警报声,从而可以快速寻找出特定的光缆。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