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散热柜式计算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9036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散热柜式计算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尘散热柜式计算机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计算机在使用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计算机产生大量的热量时就会出现死机等现象。一般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都会设置散热器,但是随着一些软件的出现,使用时会产生更多的热量,一般的散热器已经不能满足计算机;而且计算机机箱实用久了,机箱内部会有很多灰尘影响计算机内部硬件工作;另外机箱在移动过程中不方便,而且容易振坏内部硬件;

在计算机装置的使用过程中,由于个体服务器装置的使用差异以及个别位置的热量聚集,需要有针对性地对热量聚集区域的部位进行集中散热。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尘散热柜式计算机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防尘散热柜式计算机装置,操作具体如下:包括机体、侧板、前机盖、上盖和后板,所述机体一侧通过卡槽和螺栓连接设置有侧板,所述机体的前面、后面和上面通过卡槽和螺栓分别连接设置有前机盖、后板和上盖,所述侧板外侧壁上设置有防尘网I,所述前机盖下方外壁上设置有防尘网II,所述侧板和前机盖的内壁上通过滑槽分别设置有过滤芯I和过滤芯II,所述机体内部通过固定杆连接设置有驱动电机I和驱动电机II,所述驱动电机I通过转轴连接设置有散热风扇I,所述驱动电机II通过转轴连接设置有散热风扇II,所述机体内部设置有处理工作腔,所述处理工作腔内顶部设置有温度报警器,所述后板上通过活动件连接设置有后出风挡板,所述上盖上通过活动件连接设置有上出风挡板。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扇I设置在过滤芯I的内侧,所述过滤芯I设置在防尘网I的内侧。

作为优选,所述散热风扇II设置在过滤芯II的内侧,所述过滤芯II设置在防尘网II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风扇加强机箱内的空气流动,对机箱内的发热元件起到有效的散热处理;在前面和侧边都设置散热风扇实现强劲的散热风力,在后面和上面通过活动件连接挡板,挡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且在计算机电源关闭的情况下,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有效的避免了灰尘进入到机箱内在工作腔上设置有温度报警器,可随时有效的观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去调整风扇,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起到了均匀散热的功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防尘散热柜式计算机装置包括机体1、侧板2、前机盖3、上盖4和后板,所述机体1一侧通过卡槽和螺栓连接设置有侧板2,所述机体1的前面、后面和上面通过卡槽和螺栓分别连接设置有前机盖3、后板和上盖4,所述侧板2外侧壁上设置有防尘网I 5,所述前机盖3下方外壁上设置有防尘网II 6,所述侧板2和前机盖3的内壁上通过滑槽分别设置有过滤芯I 71和过滤芯II 81,所述机体1内部通过固定杆12连接设置有驱动电机I 14和驱动电机II 16,所述驱动电机I 14通过转轴连接设置有散热风扇I 13,所述驱动电机II 16通过转轴连接设置有散热风扇II 15,所述机体1内部设置有处理工作腔20,所述处理工作腔20内顶部设置有温度报警器201,所述后板上通过活动件11连接设置有后出风挡板10,所述上盖4上通过活动件连接设置有上出风挡板9。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散热风扇I 13设置在过滤芯I 71的内侧,所述过滤芯I 71设置在防尘网I 5的内侧。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散热风扇II 15设置在过滤芯II 81的内侧,所述过滤芯II 81设置在防尘网II 6的内侧。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风扇加强机箱内的空气流动,对机箱内的发热元件起到有效的散热处理;在前面和侧边都设置散热风扇实现强劲的散热风力,在后面和上面通过活动件连接挡板,挡板在重力的作用下,且在计算机电源关闭的情况下,挡板处于关闭状态,有效的避免了灰尘进入到机箱内在工作腔上设置有温度报警器,可随时有效的观察内部温度的变化情况从而去调整风扇,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有效的起到了均匀散热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使用到的标准零件均可以从市场上购买,异形件根据说明书的和附图的记载均可以进行订制,各个零件的具体连接方式均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螺栓、铆钉、焊接等常规手段,机械、零件和设备均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型号,加上电路连接采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连接方式,在此不再详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