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温控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12586发布日期:2018-06-16 00:42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异步温控整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步温控整合装置,尤其是指一种针对显示适配器上各发热源进行实时、有效且无多余耗电之驱动方式,各不相同地控制对应发热源的散热装置的异步温控整合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高画质的时代来临,举凡电视、计算机、游戏、电影等显示画面,皆从DVD、蓝光到4K慢慢的在进化,其主要的差异就在于分辨率。而高分辨率的画面对计算机而言就是更多画素的运算,故除了中央处理器的效能外,显示适配器的效能更直接影响到画面展现的质量。相对的,硬件运作中所产生之热能势必大量增加,而能否实时排除大量发热源(包括:中央处理器、显示适配器、电源供应器)产生之热能,已成为现今计算机能否长时间正常运作的最大因素之一。

就散热风扇而言,高速的运转等于高效率的散热,也等于耗电量的累积,若无法实时散热,则硬设备可能导致热当机、若持续以高转速散热,则会消耗大量的电力,甚至可能拖垮电源供应器。而在节能减碳的政策下,业界系发展出可利用侦测发热源的温度,同步调整所有风扇的转速之风扇转速控制系统,例如在发热源低温时,各风扇以低转速运行、发热源高温时,各风扇则以高转速运行。

然上述风扇转速控制系统于使用时,确实存在下列问题与缺失尚待改进:

各发热源彼此亦有温度差异,以同步调整转速之方式控制,判断依据较难拿捏,若以低温发热源为依据,则高温发热源无法有效散热、若以高温发热源为依据,则浪费过多电力于低温发热源处。

仅被动的根据量测温度调整风扇转速,当发热源因高功率运作而大量发热时,转速的调整将缓不济急,发热源仍有可能冲到高温上限。

所以,要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与缺失,即为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与从事此行业之相关厂商所亟欲研究和改善的方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人有鉴于上述缺失,乃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虑,并以从事于此行业累积之多年经验,经由不断试作及修改,始设计出此种针对显示适配器上各发热源进行实时、有效且无多余耗电之驱动方式,各不相同地控制对应发热源的散热装置的异步温控整合装置的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显示适配器上不同位置的发热源进行温度监控,并各不相同控制不同发热源对应位置的散热装置,而让散热装置的输出功率与发热源的温度高低成正比。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包括:一显示适配器本体,显示适配器本体上具有一图形处理器、及一设于图形处理器一侧之供电回路,并于图形处理器上设有一第一散热装置,且于第一散热装置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一温度传感器,而于供电回路上设有至少一第二散热装置,且于第二散热装置一侧设有至少一第二温度传感器,及一设于显示适配器本体上且电性链接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温度传感器之控制装置,其用于各不相同地控制第一散热装置及第二散热装置之散热效益;当使用者在操作本新型时可发现,显示适配器本体的两个主要发热源(图形处理器及供电回路)上分别具有一散热装置,并利用第一温度传感器及第二温度传感器分别侦测两发热源的温度,而可透过控制装置根据侦测结果各不相同地调整第一散热装置或第二散热装置的输出功率,以因应不同的热度。藉此,避免消耗多于电力、实时调整散热装置的输出功率。

藉由上述技术,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风扇转速控制系统所存在的同步调整所有风扇之转速无法对症下药,而产生散热动作缓不济急或耗费过多的电力等问题点加以突破,达到上述优点的实用进步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温度转速关系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一)。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实施示意图(二)。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再一实施例的温度转速关系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转速三维关系图。

其中,显示适配器本体1、1a,图形处理器11、11b,供电回路12,发光组件13,第一散热装置2、2a,第一温度传感器21、21b,第二散热装置3、3a,第二温度传感器31、31b,控制装置4、4a、4b,高功率驱动模块41a,服务器42a,侦测单元421a,频率回授模块43b,整合单元44b,控制模块5a。

具体实施方式

为达成上述目的及功效,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构造,兹绘图就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详加说明其特征与功能如下,以利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了解。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及分解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新型系包括:

一显示适配器本体1,显示适配器本体1上具有一图形处理器11、及一设于图形处理器11一侧的供电回路12;

一设于图形处理器11上的第一散热装置2,该实施例中以散热风扇为代表;

至少一设于第一散热装置2一侧的第一温度传感器21;

至少一设于供电回路12上的第二散热装置3,该实施例中以散热风扇为代表;

至少一设于第二散热装置3一侧的第二温度传感器31;

至少一设于第一温度传感器21及第二温度传感器31一侧的发光组件13,其用于以不同色光进行温度警示;及

一设于显示适配器本体1上且电性链接第一温度传感器21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1的控制装置4,系供各不相同控制第一散热装置2及第二散热装置3的散热效益。

藉由上述的说明,已可了解本技术的结构,而依据这个结构的对应配合,更可针对显示适配器上各发热源进行实时、有效且无多余耗电的驱动方式,各别控制对应发热源的散热装置等优势,而详细的解说将于下述说明。

请同时配合参阅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分解图、实施示意图及温度转速关系图,藉由上述构件组构时,可由图中清楚看出,本新型系直接于显示适配器本体1的图形处理器11及供电回路12两大发热源处,分别设置第一散热装置2及第二散热装置3,并利用第一、二温度传感器21、31侦测其温度,然后把测得的温度信息传递给控制装置4,由控制装置4根据不同发热源的不同温度信息,予以不同的散热效益控制(即不同的风扇转速)。例如:第一温度传感器21的温度信息为70℃、第二温度传感器31的温度信息为50℃,此时,控制装置4便会将第一散热装置2的转速设定为2000rpm、将第二散热装置3的转速设定为500rpm,并利用发光组件13以单色、多色或混合色光反应温度状态。藉此,针对不同的热度施以不同的散热效益,让显示适配器本体1上不同热源处的各散热装置,以异步的方式运转,以有效率的将电力分配给需要高转速的风扇。

再请同时配合参阅图5至图8所示,系为本新型再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实施示意图(一)、实施示意图(二)及温度转速关系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于控制装置4a内具有一高功率驱动模块41a,系供强制驱动第一散热装置2a及第二散热装置3a至最大输出功率,且控制装置4a系包含一电性链接高功率驱动模块41a的服务器42a,系供储存至少一高功率程序的列表,而服务器42a系包含一侦测单元421a,系供侦测高功率程序的启闭动作。藉此,用户可透过控制模块5a自行于服务器42a中建立高功率程序(如全3D的游戏程序)的列表,以于程序启动时,透过侦测单元421a的侦测动作,传递一讯号告知高功率驱动模块41a做为驱动命令,而强制驱动第一散热装置2a及第二散热装置3a至最大输出功率,让显示适配器本体1a在升温的前,就准备好高散热效益的环境,直接预防高温状态的形成。

又请同时配合参阅图9及图10所示,其为本新型又一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及转速三维关系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为大同小异,仅控制装置4b系包含一供读取图形处理器11b的工作频率信息的频率回授模块43b、及一整合单元44b,系供整合第一温度传感器21b与第二温度传感器31b的温度信息、及图形处理器11b的工作频率信息,以产生一控制信息。藉此,将控制装置4b的参考条件增加为温度及频率,而利用控制信息更精准的对应设定散热装置的散热效益(即风扇转速),而图10即为温度、图形处理器11b的工作频率及风扇转速的三维关系示意图。

以上所述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运用本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修饰及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同理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