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715110发布日期:2018-06-16 01:11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指纹识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指纹,由于具有终身不变性、唯一性和方便性,已几乎成为生物特征识别的代名词。目前,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尤其是移动显示装置(如手机、平板电脑等)上附带指纹识别功能。现有的显示装置上,需要在显示装置的正面或者背面预留单独的位置和空间给指纹识别模组,这不利于窄边框和产品轻薄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需要预留单独的位置和空间给指纹识别模组,不利于窄边框和产品轻薄化的实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内,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检测线,各所述扫描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或者,各所述扫描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压电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层,各所述扫描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电极层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电极层连接。

优选地,所述扫描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同层同材料设置。

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覆盖所述显示基板的全部显示区域。

优选地,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包括像素区域和非像素区域,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非像素区域内。

优选地,所述显示基板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的显示功能层,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一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显示基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以及贴覆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朝向显示侧的一侧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内,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检测线,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压电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层,各所述扫描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或者,各所述扫描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指纹识别电路,用于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并读取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根据读取的所述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得到指纹检测结果,其中,所述预设扫描线为所述多条扫描线中的至少部分扫描线,所述预设检测线为所述多条检测线中的至少部分检测线。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屏幕关闭状态或锁屏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逐行扫描全部扫描线,并读取全部检测线的检测信号;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屏幕解锁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逐行扫描预设显示区域内的部分扫描线,并读取所述预设显示区域内的部分检测线的检测信号。

优选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

震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装置是否处于使用状态;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显示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开启,当检测到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关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应用于上述显示装置,所述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并读取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

根据读取的所述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得到指纹检测结果;

其中,所述预设扫描线为所述多条扫描线中的至少部分扫描线,所述预设检测线为所述多条检测线中的至少部分检测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显示基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

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形成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检测线,各所述扫描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或者,各所述扫描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中,显示装置不需要预留单独的位置和空间给指纹识别模组,能够节省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空间,提高显示屏幕的屏占比,有利于窄边框和产品轻薄化的实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压电材料的压电效应的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解决现有的显示装置需要预留单独的位置和空间给指纹识别模组,不利于窄边框和产品轻薄化的实现的问题,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内,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101,多条扫描线102和多条检测线103。

本发明实施例中,各所述扫描线102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1一一对应连接(即一条扫描线102对应连接一行指纹识别传感器101),各所述检测线103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1一一对应连接(即一条检测线103对应连接一列指纹识别传感器101)。即扫描线102横向延伸,检测线103纵向延伸。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是,各所述扫描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即一条扫描线对应连接一列指纹识别传感器),各所述检测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即一条检测线对应连接一行指纹识别传感器)。即扫描线纵向延伸,检测线横向延伸。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指纹识别模组集成在显示基板上,并且设置在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因而可以根据需要在显示基板的任何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能够提升指纹识别的体验,同时不需要预留单独的位置和空间给指纹识别模组,能够节省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空间,提高显示屏幕的屏占比,有利于窄边框和产品轻薄化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101可以为多种类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101可以为采用压电效应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传感器。

下面对压电效应进行简单说明:压电材料在一定方向上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正负电荷中心发生位移,出现极化,从而在相对的表面会出现束缚电荷,其电荷密度与所施加的力成正比,这种现象叫做压电效应。请参考图2,当没有力作用在压电材料上时,压电材料的正负离子按照晶格进行排布,正负离子中心重合,故压电材料表面并无电荷产生,处于电中性,如图2中(a)所示。当压电材料受到压应力或者拉应力作用时,如图2中(b)和(c)所示,由于晶格发生形变,总体上会有电偶极矩,从而压电材料表面会形成电荷,且面电荷密度与外加力成正比,这些在表面形成的正负电荷之间会有电势的产生,因此可以将按压的机械能转化为电信号,因此可以根据这一原理来根据指纹的沟壑在按压时的作用力的不同来进行指纹的识别。采用压电效应实现指纹识别,识别灵敏度较高,并且,压电材料本身能够通过按压产生电荷,因而可以不需要单独为指纹识别传感器提供工作电压,能够有效节省功耗。

请参考图3,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1011、压电材料层1012和第二电极层1013,其中,各所述扫描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电极层1011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013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器101即是采用压电效应进行指纹识别。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同层同材料设置,从而,扫描线和第一电极层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检测线和第二电极层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节省制作过程中掩膜版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指纹识别模组覆盖所述显示基板的全部显示区域,从而可以在显示基板的整个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能够提升指纹识别的体验。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也可以是覆盖所述显示基板的部分显示区域,以节省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优选地,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包括像素区域和非像素区域,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设置于所述非像素区域内,从而可以在不影响显示基板的开口率的情况下实现指纹识别。请参考图4,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104所指的矩形区域为像素区域,像素区域的周边为非像素区域,非像素区域用于设置遮光材料层,例如黑矩阵,指纹识别传感器101、扫描线102和检测线103均位于非像素区域内。

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每一亚像素周围设置四个指纹识别传感器101,指纹识别传感器101的个数设置的较多,因而能够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率,增加指纹识别的安全性。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需要减少指纹识别传感器101的个数,以降低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可以包括衬底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一侧的显示功能层,举例来说,当所述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时,所述显示功能层包括彩色滤光层、黑矩阵、保护层等。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侧,所述第二侧为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一侧。由于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显示基板的朝向显示侧的一侧,因而使得指纹识别模组能够更靠近指纹,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率。

当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的第二侧时,所述显示基板还可以包括保护层,覆盖于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方,用于保护所述指纹识别模组。所述保护层需要具备一定的硬度和绝缘能力,以保证指纹按压的力能够传导至指纹识别传感器上。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也可以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即与显示基板的显示功能层设置于同一侧。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可以为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基板,也可以是用于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基板,当所述显示基板为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显示基板时,优选地,所述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当所述显示基板为用于OLED显示装置的显示基板时,优选地,所述显示基板为封装盖板,从而使得指纹识别模组能够更靠近指纹,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率。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可以液晶显示面板,也可以为OLED显示基板,当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时,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阵列基板和彩膜基板,优选地,上述显示基板为彩膜基板,当所述显示面板为OLED显示面板时,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OLED显示基板和用于封装所述OLED显示基板的封装盖板,优选地,上述显示基板为封装盖板,从而使得指纹识别模组能够更靠近指纹,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率。

上述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是集成在显示基板上,与显示基板同时制备,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也可以单独制备,并贴覆在显示基板上。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以及贴覆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朝向显示侧的一侧的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域内,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检测线,各所述扫描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或者,各所述扫描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指纹识别模组贴覆在显示面板上,并且设置在显示面板板的显示区域内,因而可以根据需要在显示面板的任何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能够提升指纹识别的体验,同时不需要预留单独的位置和空间给指纹识别模组,能够节省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的空间,提高显示屏幕的屏占比,有利于窄边框和产品轻薄化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为多种类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为采用压电效应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压电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各所述扫描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电极层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电极层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即是采用压电效应进行指纹识别。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同层同材料设置,从而,扫描线和第一电极层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检测线和第二电极层可以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节省制作过程中掩膜版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请参考图5,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200、彩膜基板300、设置于阵列基板200和彩膜基板300之间的液晶层400、设置于阵列基板200上的偏振片500、设置于彩膜基板300上的偏振片600以及设置于偏振片600朝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的一侧的指纹识别模组700,所述阵列基板200包括衬底基板201以及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201上的薄膜晶体管驱动层202和取向层203,所述彩膜基板300包括衬底基板301和设置于所述衬底基板301上的彩色滤光层302、黑矩阵303、平坦层304、取向层305和隔垫物306。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识别模组700设置于显示面板的最外侧,使得指纹识别模组700更靠近指纹,提高指纹识别的准确率。同时,指纹识别模组700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器、扫描线和检测线均设置在黑矩阵303所在区域,从而在不影响显示面板开口率的基础上,实现指纹识别。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面板,还包括:指纹识别电路,用于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并读取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根据读取的所述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得到指纹检测结果,其中,所述预设扫描线为所述多条扫描线中的至少部分扫描线,所述预设检测线为所述多条检测线中的至少部分检测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指纹识别模组设置在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内,因而可以根据需要在显示装置的任何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能够提升指纹识别的体验,同时不需要预留单独的位置和空间给指纹识别模组,能够节省显示装置的空间,提高显示屏幕的屏占比,有利于窄边框和产品轻薄化的实现。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请参考图6,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可以包括:带有计算功能的MCU(微控制器),并配有RAM(随机存储器)和ROM(只读存储器)。其中,MCU可以按行扫描预设扫描线102,并读取预设扫描线103的检测信号;RAM作为计算存储器,存储临时指纹检测结果;ROM存储多组用户的指纹特征值序列。由于压电材料被按压后产生的电信号可能会比较微弱,为了放大压电材料被按压后产生的电信号,本发明实施例中,MCU可以按行向预设扫描线102输出参考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扫描线可以为全部扫描线或者为部分扫描线,所述预设检测线可以为全部检测线或者为部分检测线。当所述预设扫描线为全部扫描线,所述预设检测线为全部检测线时,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整个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当所述预设扫描线为部分扫描线,或者,所述预设检测线为部分检测线时,可以在所述显示装置的部分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整个显示区域还是在部分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提升指纹识别的体验。举例来说,为了防止误触发生不需要的指纹识别,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屏幕的预设显示区域来实现指纹的识别,例如在显示区域的四个顶角区域实现指纹识别,即打开四个顶角区域的扫描线和检测线,关闭其他区域的扫描线和检测线。所谓打开扫描线,即扫描扫描线,关闭扫描线,即不扫描扫描线,而,打开检测线,即,读取检测线的信号,关闭检测线,即不读取检测线的信号。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屏幕关闭状态或锁屏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逐行扫描全部扫描线,并读取全部检测线的检测信号;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屏幕解锁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逐行扫描预设显示区域内的部分扫描线,并读取所述预设显示区域内的部分检测线的检测信号。也就是说,全屏的指纹识别只在屏幕处于关闭状态或锁屏状态下使用,在点亮并解锁屏幕之后,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设置预设显示区域作实现指纹的识别,例如,在屏幕的最下方进行指纹识别,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避免信号的串扰,以及防止误触发生不需要的指纹识别。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震动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显示装置是否处于使用状态;以及,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检测到所述显示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开启,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开启工作,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并读取预设检测线的信号;当检测到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关闭,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关闭时不工作。从而可以在显示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控制指纹识别电路进行指纹识别,当显示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控制指纹识别电路关闭,从而降低显示装置待机过程中的功耗。所述震动传感器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等,震动传感器可以通过震动检测来判断用户是否使用显示装置,即显示装置是否处于使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显示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指纹识别方法,应用于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该指纹识别方法包括:

步骤11: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并读取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其中,所述预设扫描线为所述多条扫描线中的至少部分扫描线,所述预设检测线为所述多条检测线中的至少部分检测线。

步骤12:根据读取的所述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得到指纹检测结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扫描线可以为全部扫描线或者为部分扫描线,所述预设检测线可以为全部检测线或者为部分检测线。当所述预设扫描线为全部扫描线,所述预设检测线为全部检测线时,可以在显示装置的整个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当所述预设扫描线为部分扫描线,或者,所述预设检测线为部分检测线时,可以在所述显示装置的部分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也就是说,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在整个显示区域还是在部分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提升指纹识别的体验。举例来说,为了防止误触发生不需要的指纹识别,可以通过设置,在显示屏幕的预设显示区域来实现指纹的识别,例如在显示区域的四个顶角区域实现指纹识别,即打开四个顶角区域的扫描线和检测线,关闭其他区域的扫描线和检测线。所谓打开扫描线,即扫描扫描线,关闭扫描线,即不扫描扫描线,而,打开检测线,即,读取检测线的信号,关闭检测线,即不读取检测线的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中,请参考图7,可以按照如下流程进行指纹识别:

步骤71: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

步骤72:读取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

步骤73:根据读取的所述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得到指纹检测结果,并判断指纹检测结果是否为有效指纹,如果是,执行步骤74,否则,返回步骤71;

步骤74:根据指纹检测结果,获取指纹特征点;

步骤75:将获取的指纹特征点与存储的用户的指纹特征值序列进行比对,获得比对结果;

步骤76:根据比对结果,判断识别的指纹是否为正确的指纹,如果是,结束,否则,返回步骤71。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并读取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的步骤可以包括: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屏幕关闭状态或锁屏状态时,逐行扫描全部扫描线,并读取全部检测线的检测信号;在所述显示装置处于屏幕解锁状态时,逐行扫描预设显示区域内的部分扫描线,并读取所述预设显示区域内的部分检测线的检测信号。也就是说,全屏的指纹识别只在屏幕处于关闭状态或锁屏状态下使用,在点亮并解锁屏幕之后,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设置预设显示区域作实现指纹的识别,例如,在屏幕的最下方进行指纹识别,从而降低显示装置的功耗,避免信号的串扰,以及防止误触发生不需要的指纹识别。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并读取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的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检测所述显示装置是否处于使用状态;所述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并读取预设检测线的检测信号的步骤包括:在检测到所述显示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开启,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开启工作,逐行扫描预设扫描线,并读取预设检测线的信号;当检测到所述显示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控制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关闭,所述指纹识别电路关闭时不工作。从而可以在显示装置处于使用状态时,控制指纹识别电路进行指纹识别,当显示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控制指纹识别电路关闭,从而降低显示装置待机过程中的功耗。所述震动传感器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和/或陀螺仪等,震动传感器可以通过震动检测来判断用户是否使用显示装置,即显示装置是否处于使用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在所述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形成指纹识别模组,所述指纹识别模组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指纹识别传感器,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检测线,各所述扫描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或者,各所述扫描线与各列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各行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一一对应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指纹识别模组形成在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内,因而可以根据需要在显示基板的任何显示区域进行指纹识别,能够提升指纹识别的体验,同时不需要预留单独的位置和空间给指纹识别模组,能够节省具有该显示基板的显示装置的空间,提高显示屏幕的屏占比,有利于窄边框和产品轻薄化的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为多种类型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为采用压电效应进行指纹识别的指纹识别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指纹识别传感器可以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层、压电材料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各所述扫描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第一电极层连接,各所述检测线与对应的所述指纹识别传感器的所述第二电极层连接。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指纹识别传感器即是采用压电效应进行指纹识别。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线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所述检测线与所述第二电极层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从而能够节省制作过程中掩膜版数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扫描线、检测线、第一电极层和/或第二电极层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形成,以提高导电效率。所述金属材料可以是现有产线中用于制作阵列基板上的栅金属层或者源漏金属层的金属材料,例如Mo或者Cu等,从而通过产线现有设备即可制作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适合大规模的推广。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压电材料层可以采用任意压电材料形成,例如半导体压电材料,如ZnO等。

下面举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进行说明。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1:提供一衬底基板,在衬底基板的第一侧形成显示基板的显示功能层;

步骤22: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的第二侧形成扫描线和第一电极层的图形,所述扫描线和第一电极层可以采用现有产线中用于制作阵列基板上的栅金属层或者源漏金属层的金属材料形成;

步骤23:在衬底基板的第二侧形成压电材料层的图形;

压电材料层可以采用半导体压电材料形成,例如ZnO,具体的,可以通过沉积的方式形成压电材料膜层,然后通过构图工艺形成压电材料层的图形。

步骤24: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在衬底基板的第二侧形成检测线和第二电极层的图形,所述检测线和第二电极层可以采用现有产线中用于制作阵列基板上的栅金属层或者源漏金属层的金属材料形成。

通过上述步骤22-步骤24,可以形成本发明实施例的指纹识别模组。

步骤25:在所述指纹识别模组上形成保护层。

通过上述步骤,可以形成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

上述实施例中形成的扫描线、检测线、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压电材料层需要设置在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域内的非像素区域内,以在不影响显示基板的开口率的情况下实现指纹识别。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