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8178发布日期:2019-01-05 10:31阅读:166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触控技术的发展,虽然需要依附于显示技术,但触控技术也越来越影响到显示产品的用户体验和仿真运用。尤其是电容式触控技术的出现,将触控的发展推到新的高度。由于人们在使用显示产品的时候,除了简单的触控手势外,也逐渐提出了新的要求,比如更多的动作识别,更便捷的操作方式等等,于是一种新形式的触控方式—压力传感触控(forcetouch)问世。

压力传感触控最初在显示屏上应用是手表,其主要要点是在手表的四角分别制作一个重力感应器件,这样可以按照点、按、压三个维度进行信号反馈,由此让触控的交互体验由时间维度提升至力度维度,增加了用户体验感触。但是由于这种技术只有三个维度的简单识别,并且如果将这种技术用到大尺寸的手机上,面临着重重困难,而手机甚至具有触控功能的大尺寸显示器对于压力传感的需求绝不止三个维度的简单控制,因此对于压力传感提升的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重维度的压力传感控制的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其包括:oled显示层以及叠层设置于所述oled显示层上的触控层和压力传感层,所述压力传感层包括多个第一电极,所述oled显示层包括阴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与所述阴极相对。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层还包括多个第二电极,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异层设置,并且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一一对应相对且彼此绝缘。

进一步地,所述压力传感层包括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设置于所述多个第一电极和所述多个第二电极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的面积大小沿着所述压力传感层的边缘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的面积大小沿着所述压力传感层的边缘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的形状为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极的形状为多边形。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基板、薄膜晶体管层和保护膜层,所述薄膜晶体管层和所述oled显示层依次叠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保护膜层叠层设置于所述触控层或所述压力传感层上。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偏光片,所述偏光片设置于所述保护膜层和所述触控层之间,或者所述偏光片设置于所述保护膜层和所述压力传感层之间,或者所述偏光片设置于所述触控层和所述压力传感层之间,或者所述偏光片设置于所述oled显示层和所述触控层之间,或者所述偏光片设置于所述oled显示层和所述压力传感层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是压力传感电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将压力传感器集成在显示装置中,从而可以实现多重维度的压力传感控制,并且需要时可实现用户定制。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进行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上述和其它方面、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和阴极的叠层立体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电极和第二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叠层立体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各实施例的电极的形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施本发明,并且本发明不应该被解释为限制于这里阐述的具体实施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从而使本领域的其他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和适合于特定预期应用的各种修改。

在附图中,相同的标号将始终被用于表示相同的元件。将理解的是,尽管在这里可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开来。

将理解的是,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底等的元件被称作“在”另一元件“上”时,该元件可以直接在所述另一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可选择地,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和阴极的层叠立体示意图。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基板100、薄膜晶体管层200、oled显示层300、压力传感层400、触控层500、偏光片600和保护膜层700。

薄膜晶体管层200设置于基板100上。一般而言,薄膜晶体管层20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薄膜晶体管。oled显示层300设置于薄膜晶体管层200上。一般而言,oled显示层300可以包括阵列排布的多个oled器件,该多个oled器件构成发光层320。并且,所有的oled器件的共用一阴极310,也就是说各个oled器件的阴极连续,以形成连续的阴极310。此外,oled显示层300还可以包括位于阴极310上的封装层330以及位于发光层320下方的阳极(未示出)。需要说明的是,本身其去哪个的oled显示层300的结构并不限制于此,其可以具有现有的任何合适的结构。

压力传感层400设置于oled显示层300上,而触控层500设置于压力传感层400上,偏光片600设置于触控层500上,保护膜层700设置于偏光片600上。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偏光片600可以设置于触控层500和压力传感层400之间,或者偏光片600可以设置于压力传感层400和oled显示层300之间,而此时保护膜层设置于触控层500上。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方式,也可以是触控层500设置于oled显示层300上,而压力传感层400设置于触控层500上,偏光片600设置于压力传感层400上,保护膜层700设置于偏光片600上。进一步地,作为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偏光片600可以设置于触控层500和压力传感层400之间,或者偏光片600可以设置于触控层500和oled显示层300之间,而此时保护膜层设置于压力传感层400上。

进一步地,结合参照图1至图3,压力传感层400包括绝缘层410和多个第一电极411。绝缘层410设置在oled显示层300上。而当压力传感层400的位置改变之后,绝缘层410的位置也随着改变,例如,如上所述,压力传感层400和触控层500交换位置之后,绝缘层410设置在触控层500上,其他的改变方式依此类推。

多个第一电极411可以阵列排布在第一绝缘层410上。这里,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多个第一电极411呈阵列排布,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其他合适的分布方式也适用,例如同心圆环排布等。多个第一电极411与oled显示层300中的阴极310相对,以此构成压感电容,从而结合触控层500实现压力传感触控。这样,第一电极411和阴极310均作为压力传感电极。

第一电极411通过第一走线412连接到绑定(bonding)区的压力传感芯片(未示出)上,通过压力传感芯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分级,进而识别压力动作的级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图3中,为了清晰示出第一电极411和阴极310的空间立体叠层状态,将第一走线412省略。

进一步地,将第一电极411的面积大小沿着显示装置(或者压力传感层400)的边缘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由于第一电极411的面积发生变化,在不同的第一电极411发生形变之后与阴极310产生的电容也不一样,因此可以侦测到何处的第一电极411发生形变,从而可以侦测到受压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411呈矩形,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电极411还可以是菱形a、三角形b、正五边形c、正六边形d、正八变形e或者其他合适的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

第一实施例采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利用上下正对的多个第一电极411和阴极310形成平板电容,根据平板电容公式c=εs/d,其中ε是第一电极411和阴极310之间的电介质的电介常数,s是第一电极411的面积,d是按压前第一电极411之间的距离。第一实施例是通过按压使得第一电极411发生弯曲形变,进而改变第一电极411和阴极310之间的距离,导致电容发生改变,δc=εs/d’-εs/d,其中,d’为按压后第一电极411和阴极310之间的距离。通过对δc变化信号的捕捉,并对信号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会根据δc变化量的大小进行信号分级处理,结合触控功能,反馈到用户界面,从而形成压感触控功能。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也可利用客户端软件制作,用户根据自己需求定义压力传感的分级方式和动作类别。这样压力传感既能和触控一起实现功能,也能独立行使压感控制功能。

此外,第一电极411可以采用印刷工艺制作,也可以采用黄光刻蚀工艺制作,本发明并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地,第一电极411采用的导电材料既可以是常规使用的ito、银、铝等,也可以是纳米银线、石墨烯等其它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压力传感层400和触控层500既可以被独立地制作成薄膜结构,然后再通过oca或者ocr等胶材进行贴合;也可以和薄膜晶体管层200及oled显示层300一起制作,形成外挂式(oncell)结构。

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电极和第二绝缘层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叠层立体示意图。

一并参照图4至图6,与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在第二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压力传感层400还包括第二绝缘层420和多个第二电极421。第二绝缘层420设置在多个第一电极411上,而多个第二电极421阵列排布于第二绝缘层420上。这里,作为优选实施方式,多个第二电极421呈阵列排布,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其他合适的分布方式也适用,例如同心圆环排布等。

多个第二电极421和多个第一电极411之间形成压感电容,从而结合触控层500实现压力传感触控。进一步地,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一一对应正对(即上下一一对应垂直相对)且彼此绝缘,这样彼此正对的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之间形成压感电容。这样,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均作为压力传感电极。

第二电极421通过第二走线422连接到绑定(bonding)区的压力传感芯片,通过压力传感芯片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处理分级,进而识别压力动作的级别。需要说明的是,在图6中,为了清晰示出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的立体叠层状态,将第一走线412和第二走线422省略。

进一步地,考虑到显示装置的边缘受压的形变量小于中心受压的形变量,在本实施例中,优选地,第一电极411和/或第二电极421的面积大小沿着显示装置(或者压力传感层400)的边缘到中心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各区域的电极受压后的电容变化量可以统一化处理。

进一步地,在第二实施例中,彼此正对的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完全相同。并且在第二实施例中,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呈矩形,但本发明并不限制于此,例如如图7所示,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还可以是菱形a、三角形b、正五边形c、正六边形d、正八变形e或者其他合适的规则或者不规则的形状。

第二实施例采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原理,利用上下正对的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形成平板电容,根据平板电容公式c=εs/d,其中ε是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之间的电介质的电介常数,s是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的面积,d是按压前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之间的距离。第二实施例是通过按压使得电极发生弯曲形变,进而改变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之间的距离,导致电容发生改变,δc=εs/d’-εs/d,其中,d’为按压后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21之间的距离。通过对δc变化信号的捕捉,并对信号进行处理。一般情况下会根据δc变化量的大小进行信号分级处理,结合触控功能,反馈到用户界面,从而形成压感触控功能。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也可利用客户端软件制作,用户根据自己需求定义压力传感的分级方式和动作类别。这样压力传感既能和触控一起实现功能,也能独立行使压感控制功能。

此外,与第一电极411一样,第二电极421也可以采用印刷工艺制作,或者也可以采用黄光刻蚀工艺制作,本发明并不作具体限定。进一步地,第二电极421也可以采用的导电材料既可以是常规使用的ito、银、铝等,或者也可以是纳米银线、石墨烯等其它材料。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将压力传感器集成在显示装置中,从而可以实现多重维度的压力传感控制,并且需要时可实现用户定制。

虽然已经参照特定实施例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脱离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在此进行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