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3758发布日期:2018-09-21 21:1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压力触控技术,是配置了力度传感器,可以对按压力度进行感知,从而进行第三层维度的动作回馈。这样,可以让触控交互从长按的“时间”维度延伸至重压的“力度”维度,为人机交互开拓出了全新的空间,实现不同的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触控面板,感应用户的触控操作,并给用户提供触觉反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包括: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处理单元以及触感反馈单元;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能够感测多个方向的压力信号;所述处理单元根据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感测的压力信号确定压力状态;所述触感反馈单元根据所述压力状态获得触感反馈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传感层上;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在垂直于所述压力传感层的方向上呈弧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嵌入所述压力传感层;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侧为平行于所述压力传感层的平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为球体的一部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外壳和基座,所述外壳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外壳上设置有触控区域;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基座之间、与所述触控区域对应的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具有垂直所述压力传感层的孔;所述孔内活动设置有杆状元件,所述杆状元件一端连接所述外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传感层的中心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置在压力传感层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为带状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一端延伸到触控面板的边缘,另一端延伸到触控面板的中心。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带状传感器上的部分区域与所述压力传感层之间设置有间隙。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外壳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垫片由柔性材料制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垫片通过粘合层连接至所述外壳。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触控面板还包括触敏传感单元;所述处理单元根据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感测的压力信号和所述触敏传感单元感测的触摸信号确定触控状态;所述触感反馈单元根据所述触控状态获得触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信号。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通过设置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提高了触控面板的灵敏度及准确度;同时,实现了用户与产品之间的触感交互,增强了用户体验感。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压力检测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列表:

外壳10,基座20;

外壳背侧110,触敏传感层120,压力传感器130,印刷电路板140和150;

第一压力传感器133,接触区域1331,球体的一部分1132,穿心孔1333;

第二压力传感器134,第三压力传感器132,导电排线135。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实用新型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通常,压力触控是在屏幕四角配置了压力传感器,对按压力度进行感知。但是,上述方式只能感知垂直于屏幕方向的力度,导致压力触控屏幕的灵敏度受到影响,用户的交互体验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触控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处理单元以及触感反馈单元;

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能够感测多个方向的压力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根据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感测的压力信号确定压力状态;

所述触感反馈单元根据所述压力状态获得触感反馈信号。其中,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可以包括片状传感器、球形或椭球形传感器、杆状传感器等,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可以感测多个方向的压力信号,例如,片状传感器可以感测垂直于片状方向的压力信号、球形或杆状传感器可以感测多个方向的压力信号,例如,与球形传感器表面的切面相垂直的方向的压力信号等。

可选的,压力传感单元可以是由压电器件、电磁感应器件,或者,在施加力时呈现电阻、电容或电感变化特性的机电式结构或任何其它适当的力感测结构组成,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例如,压力传感单元可由压电材料形成,其产生与压力传感单元中的压缩量成比例的瞬时电压;或者,压力传感单元可具有电极,例如,压力传感器可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可通过检测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确定压力的变化,当施加外力使第一电极移动时,两电极极板间的电容量将上升,电容上升的幅度可反映出所施加的外力的大小;在一个例子里,泡沫、弹性物质或弹性结构可置于此两电极之间以呈现更好的机械回复力。

处理单元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单元输出的压力信号(如上所述的电压、电容等信号)确定压力状态,所述压力状态可以是轻按、重按、单次按压、多次连续按压或者某个特殊方向的按压等。

可选的,处理单元可以通过专用硬件电路实现,也可以通过通用处理硬件(例如CPU、单片机、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结合可执行逻辑指令实现,以对多个不同方向的压力信号进行运算处理,确定压力状态,其中,可执行逻辑指令可以基于现有技术手段实现。本实用新型对处理单元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理单元可以根据压力信号的变化确定对应的压力状态。举例来说,所述压力传感单元感测用户手指的按压输入并转换为电压信号,处理单元确定该电压信号与所述压力传感单元设定的灵敏度之间的比值,并将该比值确定为压力信号的变化,压力信号的变化可以为0%~100%。进一步来说,所述压力传感单元的灵敏度为此压力传感单元在满荷压力输入条件下、在额定工作电压下输出的交流电压信号。处理单元根据压力信号的变化确定对应的压力状态,比如说,上述比值越大表示压力越大、比值越小表示压力越小,可以预先设置压力信号的变化的阈值,例如,可以设置阈值为60%,压力信号的变化大于60%的确定对应的压力状态为重按,反之为轻按。处理单元可以判断压力信号的变化与阈值之间的关系,以确定压力状态,因此,处理单元中可以设置有判断模块。处理单元还可以根据多个方向的压力信号的变化确定多个方向的压力状态。

触感反馈单元可以根据所述处理单元输出的压力状态产生触感反馈信号,对每一种按压操作生成对应触感反馈。触感反馈单元可以提供人体可以感受到的触感感觉上的变化的触感反馈信号,例如,可以提供震动信号、挤压信号、滑动信号、热量信号等。

比如说,触感反馈单元可以连接触感产生装置,例如,震动马达,将触感反馈信号输出给触感产生装置,以使触感产生装置根据触感反馈信号生成对应的触感信号,例如,重按时产生较强的震动、轻按时产生较轻的震动,向右下方的按压时产生两次震动等等。在一个示例中,触控面板可以包括多个触感产生装置,分别布置在不同的位置,这样,以向右下方的按压为例,触感反馈单元可以仅控制触控面板右侧的触感产生装置产生震动。

在一个示例中,触感反馈单元中可以存储有压力反馈表,压力反馈表中可以记录有压力状态和触感反馈信号的关联关系,处理单元确定压力状态后可以将压力状态发送给触感反馈单元,触感反馈单元可以查找压力反馈表,获得与压力状态对应的触感反馈信号。

在另一示例中,触感反馈单元可以根据接收到的压力状态计算得到触感反馈信号,本实用新型对触感反馈单元获得触感反馈信号的方式不作限定。

可选的,处理单元还可以根据压力状态确定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输出到终端设备,以控制终端设备进行与压力状态相应的操作。

通过设置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可以实现感测多个方向的压力信号,并由处理单元根据多个方向的压力信号确定压力状态,由触感反馈单元根据压力状态获得触感反馈信号。由此,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可以感知多个方向的按压,提高触控面板的灵敏度,提供更加丰富的交互形式。

可选的,所述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触敏传感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可根据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感测的压力信号和所述触敏传感单元感测的触摸信号确定触控状态;所述触感反馈单元可根据所述触摸状态获得触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信号。

其中,触敏传感单元可以由触敏元件结构以阵列形式布置,触敏元件结构可以是电容触敏元件、电阻触敏元件、超声波触敏元件以及光学(诸如红外光)触敏元件等。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电阻触敏元件作为示例进行介绍。

触敏传感单元可以感测外部物件(诸如,用户手指、电子笔或其它外部电子部件)的接触。当这些外部物件与触控面板的表面碰触或者当这些外部物件与触控面板非常靠近时(例如,当电容触敏元件检测到用户手指位于电容触敏元件表面的几毫米内时),触敏传感单元感测到用户的触摸动作。触敏传感单元内的多个触敏元件受该外部物件的控制产生触摸信号。

在一个示例中,上述处理单元可被配置为定义触控面板上触控区域的坐标区域。例如,坐标区域可定义为x-y平面区域,在触控区域所处的这个平面中,一个或多个用户手指,或其它外部物件的位置或位置变化可由触敏传感单元的触敏元件来感测产生触摸信号,处理单元根据触摸信号来确定其坐标位置。

如此,可就该x-y平面正交地定义z轴。在z轴方向上的向下、向上,或者相对于z轴倾斜的按压动作可使用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来检测。

因此,处理单元根据压力信号和触摸信号可以确定对应的触控状态,所述触感反馈单元根据所述触控状态获得触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信号。相比于压力状态,触控状态还可以反映用户对设备的控制信息、位置信息等,因此,所述触感反馈单元可以根据所述触控状态获得控制信号,也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信息提供不同的触感反馈信号,例如,触感反馈单元可以根据不同的位置的触摸信号,向触感产生装置输出不同的触感反馈信号,使触感产生装置产生不同程度的震动。

举例来说,用户可以在保持施加的向下的按压操作的同时,通过另一手指沿x轴方向移动手指,压力传感单元可以感测到压力信号,同时,触敏传感单元可以感测到触摸信号,处理单元可以根据压力信号和触摸信号确定对应的触控状态及选中的区域,触感反馈单元可以根据触控状态获得触感反馈信号以及控制信号,例如,可以将触感反馈信号输出给触感产生装置,使触感产生装置产生震动告知用户操作成功,还可以将控制信号输出给显示设备,使显示设备将选中的区域显示为不同的状态,例如,选中的文字的背景颜色与未被选中的文字的背景颜色不同等等。

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可选的,所述触控面板还可以包括:外壳10和基座20,所述外壳10设置在所述基座20上;所述外壳10上设置有触控区域;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以及触感反馈单元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基座之间、与所述触控区域对应的位置。

可选的,所述触敏传感单元也可以设置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基座之间、与所述触控区域对应的位置。

图1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外壳10可以具有平整、光滑的表面,触控区域可以是占据外壳10的表面(外壳背侧110)的一部分或整个区域,触控区域的最顶层可由玻璃或其它适当材料(例如塑料、陶瓷)形成光滑外表面。基座20可以被嵌入在建筑外墙内或任何建筑立面内。在安装到建筑外墙内以后,仅该外壳10的表面曝露于建筑外墙上以便用户接触操作。

可选的,外壳10与基座20之间设有间隙,以形成空腔容纳上述压力传感单元、触敏传感单元以及触感反馈单元等。

图2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选的,外壳10和基座20之间可以设置有多个层状结构,例如,可以设置有触敏传感层120、压力传感层130、印刷电路板140和印刷电路板150等。图2所示的各层状结构的位置关系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粘合层可以用于将压力传感器层130、外壳10共同附着至触敏传感层120。粘合层还可用于将该压力传感器层130粘结至上述印刷电路板140。这种粘合层可以由金属(例如,不锈钢、铝、钛)等材料形成以作为支撑结构,也可以使用玻璃、陶瓷、碳纤维复合材料和塑料材料等。

其中,触敏传感层120上可以设置有以阵列形式布置的触敏元件形成的触敏传感单元,例如,由导电电容器电极对/阵列组成,这些电极可由透明导电材料(如氧化铟锡)或其它导电材料形成,可形成在上述外壳10的下表面作为所述触敏传感层120,或者形成在印刷电路板140的一面或两面上。

印刷电路板140和印刷电路板150可以是刚性的或柔性的,刚性的印刷电路板可由诸如玻璃纤维填充的环氧树脂材料形成,柔性的印刷电路板可以由聚合物或其它电介质(如聚酰亚胺)的柔性片材上的导电排线形成。可选的,可以在刚性的压力传感器层130上直接布置这种柔性的导电排线。印刷电路板140和150上可以设置有上述处理单元、触感反馈单元等。

压力传感层130上可以设置有上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可以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压力传感层上;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至少部分外表面在垂直于所述压力传感层的方向上呈弧形。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一侧可以嵌入所述压力传感层,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另一侧可以为平行于所述压力传感层的平面。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传感器与所述压力传感层的连接与固定方式不作具体限定。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可采用具有韧性或弹性的材料形成,或另外在其中设置回弹构造,以确保接触按压的动作后可恢复到初始位置。

举例来说,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为球体的一部分,例如,为半球体,半球体的平面部分与压力传感层连接,或者压力传感层上设置有与平面部分外径相匹配的凹槽,半球体的平面部分可以嵌入凹槽中,另一侧靠近或者接触外壳10。可选的,第一传感器还可以是半球体中间的一部分,比如,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上下表面为互相平行的圆形截面,两个截面的外径不同,界面外径较大的一侧可以嵌入凹槽中,另一侧靠近或者接触外壳10。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第一压力传感器还可以为其他的形状,比如椭球体,或者,侧面为阶梯状的弧形结构等等,只要其至少部分外表面在垂直于所述压力传感层的方向上呈弧形即可。

可选的,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可以具有垂直所述压力传感层的孔;所述孔内可以活动设置有杆状元件,所述杆状元件一端连接所述外壳10。用户可以手掌直接大面积按压在触控区域上,此时推动该杆状元件对第一压力传感器动作以产生压力信号。

图3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压力传感层的结构示意图。压力传感层130上布置有如图3所示的导电排线135。第一压力传感器133可以包括如图3所示的球体的一部分1332,球体的一部分1332部分嵌入压力传感层130,这种构造确保不脱出该压力传感层130并且能够适合在倾向于触控区域任何位置的按压运动。在一个例子里,第一压力传感器133可被设置成具有z轴方向上的穿心孔1333,上述外壳下表面可设置杆状元件以穿入该穿心孔1333内。

第一压力传感器133还可以具有接触区域1331,每一个层结构通过接触区域1331与第一压力传感器133接触,接触区域1331与每一层叠结构上的其他电子电路连通以构成电子通路。也就是说,接触区域1331可以是金属元件形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3可以设置在压力传感层130的中心位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位置,以使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对所述外壳上的应力具有较高灵敏度。例如,可以在所述压力传感层的中心位置设置1个第一压力传感器;也可以在所述压力传感层的4个角缘处分别设置1个第一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设置位置和数量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134。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34设置在压力传感层130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34为带状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34的一端延伸到触控面板的边缘,另一端延伸到触控面板的中心。

触控面板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二压力传感器134,举例来说,如图3所示,在所述压力传感层130的中央具有1个第一压力传感器133的情况下,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34的数量为2个时,所述2个第二压力传感器134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3、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压力传感层130上相对的边缘位置处,即2个第二压力传感器在一条直线上,也可以不在一条直线上;当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34的数量为4个时,所述4个第二压力传感器134的一端均延伸至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3、另一端分别延伸至压力传感层130上的4个边缘的中点或4个角缘。上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34的设置能够使所述压力传感层较平均和准确的采集触控面板上被施加的压力。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及位置不作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及位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34为带状传感器,所述带状传感器的部分区域与所述压力传感层110之间设置有间隙。例如,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134可以是呈拱形的带状传感器,具有朝向外壳10的拱起构造,从而形成弹性臂以更有效的吸收压力或支撑外壳在接触按压动作后弹回。根据上述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灵活设置带状传感器的构造,只要能够提高第二压力传感器的机械回复力即可。在此,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形状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还可以包括:第三压力传感器132。在具有多个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132时,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132可以呈规则几何的分布于所述压力传感层130上,诸如正三角形、等腰三角形或菱形分布,举例来说,压力传感层130为方形的情况下,第三压力传感器132可以位于压力传感层130的四个角上。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113可以具有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3相同或类似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圆形片状。通过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及第三压力传感器,可以更平均和准确的采集触控面板上被施加的压力,可以据此判断用户按压的位置和/或动作类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对所述第三压力传感器的数量、形状及位置也不作具体限定。

如图2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压力传感层130与所述外壳10之间可设置有垫片,可选的,也可以在第一压力传感器133或者第二压力传感器134与外壳10之间设置垫片。例如,垫片可以由凝胶(诸如硅酮)或泡沫等柔性材料形成。当所述垫片被置于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3与所述外壳10之间时,响应于用户按压的压力,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3产生轻微运动(例如几千微米或更少、几百微米或更少等),在用户按压的压力消失时,垫片可以恢复形状。如果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133被过于刚性地安装到所述外壳10的下面,那么可能无法呈现出所期望的触感反馈量,也就是说,触控区域的振动可能被过度抑制。垫片可以通过粘合层连接至外壳背侧,从而避免上述现象。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设置弹性元件对压力传感单元施加弹性力以在沿z轴方向向上(即朝向用户手指碰触位置)推动压力传感单元产生位移,如此,用户可明显感觉到此类面板的活动部件(例如上述外壳)弹回以产生触觉反馈。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压力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上述的触控面板中的处理单元,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S11,处理单元可以接收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感测的压力信号。

其中,所述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可以为图3所示的压力传感单元。关于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前文触控面板部分的介绍,不再赘述。

例如,处理单元可以接收第一压力传感器感测的第一压力信号,所述第一压力信号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方向上的压力或压力变化。

步骤S12,处理单元可以根据所述压力信号查找压力状态表,以获得所述压力信号对应的压力状态。

其中,压力状态可以是轻按、重按、单次按压、多次连续按压或者某个特殊方向的按压等。处理单元如何根据压力信号获得压力状态的具体描述可以参见前文触控面板部分的介绍,不再赘述。

步骤S13,处理单元可以将所述压力状态输出到触感反馈单元,以使触感反馈单元查找压力反馈表获得触感反馈信号并输出到触感产生装置。

举例来说,触感反馈单元中可以存储有压力反馈表,压力反馈表中可以记录有压力状态和触感反馈信号的关联关系,处理单元确定压力状态后可以将压力状态发送给触感反馈单元,触感反馈单元可以查找压力反馈表,获得与压力状态对应的触感反馈信号。

步骤S14,处理单元可以根据所述压力状态查找压力指令表获得控制指令。步骤S15,处理单元可以将控制指令输出到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是指处理单元控制的设备,例如,移动终端、计算机、家电等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压力指令表中可以记录有压力状态和控制信号之间的关联关系,处理单元可以根据压力状态查找压力指令表以获取对应的控制信号,并将控制信号输出到终端设备,以控制终端设备进行与压力状态相应的操作。

举例来说,处理单元在确定压力状态为“重按”后,查找压力指令表确定“重按”对应的控制信号为“调高亮度”,则处理单元可以将控制信号“调高亮度”输出到终端的显示屏,以控制显示屏调高亮度。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16,处理单元可以根据配置信息生成压力状态表、压力指令表和压力反馈表。

其中,配置信息可以是预先设置的压力信号和压力状态之间的关系、压力状态与控制信号之间的关系、压力状态与触感反馈信号之间的关系等。配置信息可以是预先生成的可读取信息,或者也可以是实时采集的人工设置的信息等,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S17,处理单元可以将所述压力状态表和压力指令表存储在本地。

处理单元中可以设置有存储模块,以存储压力状态表和压力指令表。

步骤S18,处理单元可以将所述压力反馈表发送给触感反馈单元。

触感反馈单元中也可以设置有存储模块,以存储压力反馈表。

其中,所述压力状态表记录有压力信号和压力状态的关联关系;

所述压力指令表记录有压力状态和控制指令的关联关系;

所述压力反馈表记录有压力状态和触感反馈信号的关联关系。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触控压力检测装置,可以应用于上述的触控面板中的处理单元,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多种不同形状的压力传感单元感测的压力信号;

第一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信号查找压力状态表,以获得所述压力信号对应的压力状态;

第一输出模块,用于将所述压力状态输出到触感反馈单元,以使触感反馈单元查找压力反馈表获得触感反馈信号并输出到触感产生装置;

第二查找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压力状态查找压力指令表获得控制指令;

第二输出模块,用于将控制指令输出到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可以包括:

配置模块,用于根据配置信息生成压力状态表、压力指令表和压力反馈表;

存储模块,用于将所述压力状态表和压力指令表存储在本地;

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压力反馈表发送给触感反馈单元。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