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05642发布日期:2019-09-17 23:39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虹膜识别技术是通过拍摄人眼的虹膜来进行身份的确认,是一项基于生物特征的身份认证技术。由于虹膜识别的安全性远高于指纹识别、面部识别等,因而虹膜识别是目前用户身份识别的一大发展趋势。

目前,部分显示装置具有虹膜识别功能。为了实现虹膜识别功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发红外光的红外光源、摄像头以及处理器等。由于目前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需要单独设置红外光源,因而导致显示装置结构复杂,不适于电子器件的轻量化、高集成等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可以解决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需要单独设置红外光源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所述显示区包括虹膜识别区;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虹膜识别区的光转换层;所述光转换层用于将射到其上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所述红外光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出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换层的材料包括掺杂稀土元素的下转换发光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稀土元素包括饵、镱、镨、铽、铥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或者,所述显示面板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所述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发光功能层,所述光转换层相对于所述发光功能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在所述虹膜识别区镂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彩色滤光层和所述光转换层同层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层;所述彩色滤光层与所述光转换层沿所述显示面板的厚度方向具有重叠区域;所述光转换层相对于所述彩色滤光层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侧;所述彩色滤光层包括红色光阻图案、绿色光阻图案和蓝色光阻图案;所述光转换层包括第一光转换图案、第二光转换图案、第三光转换图案;所述第一光转换图案与所述红色光阻图案正对,用于将从所述红色光阻图案出射的红光转换为红外光;所述第二光转换图案与所述绿色光阻图案正对,用于将从所述绿色光阻图案出射的绿光转换为红外光;所述第三光转换图案与所述蓝色光阻图案正对,用于将从所述蓝色光阻图案出射的蓝光转换为红外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所述显示区包括红色亚像素、绿色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所述红色亚像素包括发红光的发光功能层,所述绿色亚像素包括发绿光的发光功能层,所述蓝色亚像素包括发蓝光的发光功能层;所述光转换层包括第一光转换图案、第二光转换图案、第三光转换图案;所述第一光转换图案与发红光的发光功能层正对,用于将所述发光功能层发出的红光转换为红外光;所述第二光转换图案与发绿光的发光功能层正对,用于将所述发光功能层发出的绿光转换为红外光;所述第三光转换图案与发蓝光的发光功能层正对,用于将所述发光功能层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外光。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光接收传感器以及处理器;所述显示面板的虹膜识别区发红外光;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用于在所述显示面板的虹膜识别区发红外光的情况下,获取眼球的虹膜图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接收传感器相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光接收传感器获取到的眼球的虹膜图像得到虹膜特征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所述显示面板的虹膜识别区和显示区中除所述虹膜识别区以外的区域发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由于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虹膜识别区的光转换层,光转换层可以将射到其上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且红外光从显示面板的显示侧出射,因此在进行虹膜识别时,可以利用显示面板虹膜识别区发出红外光,光接收传感器在虹膜识别区发红外光的情况下,获取到眼球的虹膜图像。处理器根据光接收传感器获取到的眼球的虹膜图像得到虹膜特征信息,并将虹膜特征信息与存储的虹膜特征信息库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即可实现虹膜解锁,匹配不通过则不能实现虹膜解锁。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的虹膜识别区可以发红外光,因而无需单独设置红外光源,简化了显示装置的结构,有利于显示装置的轻量化,提高了显示装置的集成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区域划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显示装置;01-显示区;02-周边区;03-虹膜识别区;04-像素;10-显示面板;11-显示用基板;12-封装层;13-阵列基板;14-对盒基板;15-液晶层;20-光接收传感器;30-处理器;40-盖板玻璃;50-背光组件;100-光转化层;110-第一衬底;111-薄膜晶体管;112-阳极;113-发光功能层;114-阴极;115-像素界定层;116-平坦层;117-彩色滤光片;118-黑矩阵图案;130-第二衬底;131-薄膜晶体管;132-像素电极;133-公共电极;134-第一绝缘层;135-第二绝缘层;140-第三衬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具有虹膜识别功能。如图1所示,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10、光接收传感器20以及处理器30。

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发红外光;光接收传感器20用于在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发红外光的情况下,获取眼球的虹膜图像;处理器30与光接收传感器20相连接,用于根据光接收传感器20获取到的眼球的虹膜图像得到虹膜特征信息。

虹膜识别的运行流程为用户启动虹膜识别功能后,将眼睛对准虹膜摄像头,虹膜摄像头借助红外光扫描眼球进行成像,获取虹膜图像,控制器对虹膜摄像头获取的虹膜图像进行采集,并输出至处理器进行虹膜区域定位,特征点抽取并生成虹膜特征信息,首次生成的虹膜特征信息作为虹膜特征模板将会被存储到存储器中,用作身份认证比对的虹膜特征信息库。后续实时采集的虹膜特征信息与存储的虹膜特征信息库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即可实现虹膜的解锁,匹配不通过则不能实现虹膜解锁。虹膜解锁可以完成显示装置解锁、app解锁、虹膜支付等操作。虹膜摄像头进行成像,获取虹膜图像时,需要借助红外光扫描眼球并反射,才能得到眼球的虹膜图像。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光接收传感器20为摄像头。

此处,处理器3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或微处理器。

如图2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显示区01和周边区02,显示区01包括虹膜识别区03。显示区01包括多个像素04,每个像素04至少包括红色亚像素(r)、绿色亚像素(g)和蓝色亚像素(b)。附图2以周边区02包围显示区01为例进行示意。周边区02用于布线,在一些实施例中,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周边区02。

此处,虹膜识别区03可以位于显示区01的任意位置,以不影响显示区01的正常显示为准。例如,虹膜识别区03可以位于显示区01的左上角或右上角等。

显示面板10包括设置于虹膜识别区03的光转换层100;光转换层100用于将射到其上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红外光从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出射。

由于光转化层100设置在虹膜识别区03,光转化层100可以将射到其上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且红外光从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出射,因此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03发出红外光。由于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03发出红外光,因而虹膜识别区03不能进行显示。应当理解到,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与常规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01相同,可以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能进行正常的显示。

为了确保虹膜识别区03发出的红外光能够被光接收传感器20接收,应当理解到,虹膜识别区03应包括多个像素04,即虹膜识别区03包括多个红色亚像素、多个绿色亚像素和多个蓝色亚像素。由于虹膜识别区03的光转换层100可以将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因此虹膜识别区03的红色亚像素、绿光亚像素和蓝色亚像素不再分别发出红光、绿光和蓝光,而是均发出红外光。

此处,对于光转换层100的材料不进行限定,以能将射到光转换层100上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为准,可以根据可见光来选取相应的光转换层100的材料。例如,可见光为白光时,光转换层100的材料应选取能将白光转换为红外光的材料。又例如,可见光为红光时,光转换层100的材料应选取能将红光转换为红外光的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转换层100的材料包括掺杂稀土元素的下转换发光材料。

下转换发光材料是指能够在吸收一个高能光子后,发射两个或多个低能光子的材料。

对于掺杂在下转化发光材料中的稀土元素不进行限定,示例的,稀土元素包括饵(er)、镱(yb)、镨(pr)、铽(tb)、铥(tm)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的稀土元素er、yb、pr、tb、tm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氧化物的形式掺杂在下转换发光材料中。

基于上述,光转换层的材料例如可以为ges2-ga2s3-csci:er,yb。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的类型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为液晶显示装置(liquidcrystaldisplay,简称lcd),在此情况下,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1也可以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在此情况下,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的显示面板10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可以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oled)或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quantumdotlightemittingdiodes,简称qled)。在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在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为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为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面板。

在显示装置1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如图3所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还包括盖板玻璃(coverglass,简称cg)40,盖板玻璃40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显示用基板11和用于封装显示用基板11的封装层12。

此处,封装层12可以为封装薄膜(thinfilmencapsulation,简称tfe),也可以为封装基板。

上述的显示用基板11在每个亚像素均包括设置在第一衬底110上的发光器件和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111。发光器件包括阳极(anode)112、发光功能层113以及阴极(cathode)114,阳极112和多个薄膜晶体管111中用于作为驱动晶体管的薄膜晶体管111的漏极电连接。显示用基板11还包括像素界定层115,像素界定层115包括多个开口区,一个发光器件设置在一个开口区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113包括发光层(electroluminescent,简称el)。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113除包括发光层外,还包括电子传输层(electiontransportinglayer,简称etl)、电子注入层(electioninjectionlayer,简称eil)、空穴传输层(holetransportinglayer,简称htl)以及空穴注入层(holeinjectionlayer,简称hil)中的一层或多层。在显示面板10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发光层为有机发光层。在显示面板10为量子点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下,发光层为量子点发光层。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显示用基板11还包括设置在薄膜晶体管111和阳极112之间的平坦层11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位于各个亚像素的发光功能层113发白光,在此情况下,显示面板10还包括设置在封装层12远离发光功能层113一侧的彩色滤光片117,彩色滤光片117至少包括红色光阻图案、绿色光阻图案和蓝色光阻图案。红色亚像素包括红色光阻图案,绿色亚像素包括绿色光阻图案,蓝色亚像素包括蓝色光阻图案。在发光功能层113发白光的情况下,各个亚像素的发光功能层113可以如图4和图5所示连接在一起。

此外,如图4和图5所示,为了避免从相邻亚像素出射的光相互串扰,显示面板10还包括黑矩阵图案(blackmatrix,简称bm)118,黑矩阵图案118用于将红色光阻图案、绿色光阻图案和蓝色光阻图案间隔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红色亚像素包括发红光的发光功能层113,绿色亚像素包括发绿光的发光功能层113,蓝色亚像素包括发蓝光的发光功能层113。在此情况下,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设置在封装层12远离发光功能层113一侧的彩色滤光片117,也可以不包括彩色滤光片117。附图6以显示面板10不包括彩色滤光片117为例进行示意。在显示面板10包括彩色滤光片117的情况下,发红光的发光功能层113与红色光阻图案正对,发绿光的发光功能层113与绿色光阻图案正对,发蓝光的发光功能层113与蓝色光阻图案正对。

在此基础上,显示面板10可以包括黑矩阵图案118,也可以不包括黑矩阵图案118。在显示面板10包括黑矩阵图案118的情况下,黑矩阵图案118设置在像素界定层115的非开口区。

基于上述,在显示面板10包括彩色滤光片117的情况下,可以将彩色滤光片117通过胶粘贴在封装层12上。

在显示面板10为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情况下,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中的发光功能层113发光,由于光转换层100用于将射到其上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因而光转换层100相对于发光功能层113靠近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光转换层100将发光功能层113发出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后,由于红外光从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出射,而彩色滤光片117只能使红光、绿光和蓝光通过,红外光不能通过,因而红外光不能经过彩色滤光片117。

基于上述,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如图6所示,不包括彩色滤光片117的情况下,光转换层100可以设置在发光功能层113靠近显示侧的一侧的任意位置。例如,光转换层100设置在发光功能层113和阴极114之间,在此情况下,光转换层100应不影响阴极114的电子注入到发光功能层113中。又例如,光转换层100设置在阴极114和封装层12之间。又例如,光转换层100设置在封装层12远离阴极114的一侧。附图6以光转换层100设置在封装层12远离阴极114的一侧为例进行示意。

在此基础上,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不包括彩色滤光片117的情况下,由于红色亚像素包括发红光的发光功能层113,绿色亚像素包括发绿光的发光功能层113,蓝色亚像素包括发蓝光的发光功能层113,因而光转换层100包括第一光转换图案、第二光转换图案、第三光转换图案,第一光转换图案与发红光的发光功能层113正对,用于将发光功能层113发出的红光转换为红外光,第二光转换图案与发绿光的发光功能层113正对,用于将发光功能层113发出的绿光转换为红外光,第三光转换图案与发蓝光的发光功能层113正对,用于将发光功能层113发出的蓝光转换为红外光。

此处,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图案、第二光转换图案和第三光转换图案连接在一起。

在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包括彩色滤光片117(发光功能层113发白光;或者,发光功能层113发红光、绿光或蓝光)的情况下,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彩色滤光层117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由于彩色滤光层117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因而位于虹膜识别区03的光转换层100将发光功能层113发出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后,红外光不会经过彩色滤光层117。在彩色滤光层117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的情况下,光转换层100可以设置在发光功能层113靠近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的一侧的任意位置。上述实施例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4所示,彩色滤光层117和光转换层100同层设置。

此处,“彩色滤光层117和光转换层100同层设置”指的是彩色滤光层117和光转换层100位于同一承载面上。

此外,彩色滤光层117和光转换层100同层设置,可以是先形成彩色滤光层117,再形成光转换层100;也可以先形成光转换层100,再形成彩色滤光层117。

本发明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层117和光转换层100同层设置时,可以减小电致发光显示面板的厚度。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彩色滤光层117;彩色滤光层117与光转换层100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具有重叠区域;光转换层100相对于彩色滤光层117靠近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

彩色滤光层117包括红色光阻图案、绿色光阻图案和蓝色光阻图案;光转换层100包括第一光转换图案、第二光转换图案、第三光转换图案;第一光转换图案与红色光阻图案正对,用于将从红色光阻图案出射的红光转换为红外光,第二光转换图案与绿色光阻图案正对,用于将从绿色光阻图案出射的绿光转换为红外光,第三光转换图案与蓝色光阻图案正对,用于将从蓝色光阻图案出射的蓝光转换为红外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光转换图案、第二光转换图案和第三光转换图案连接在一起。

在发光功能层113发白光,彩色滤光层117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的情况下,由于光转换层100将白光转换为红外光,因而光转换层100在不同亚像素的材料均相同,这样一来,可以简化光转换层100的制作工艺。

在显示装置1为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液晶显示装置还包括盖板玻璃40和背光组件50,盖板玻璃40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出光侧,背光组件50设置在显示面板10的与出光侧相对的一侧,背光组件50用于为显示面板10提供光源。

如图8所示,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主要结构包括阵列基板13、对盒基板14以及设置在阵列基板13和对盒基板14之间的液晶层15。

如图8所示,阵列基板13在每个亚像素均包括设置于第二衬底130上的薄膜晶体管131和像素电极132。薄膜晶体管131包括有源层、源极、漏极、栅极及栅绝缘层,源极和漏极分别与有源层接触,像素电极132与薄膜晶体管131的漏极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阵列基板13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130上的公共电极133。像素电极132和公共电极133可以设置在同一层,在此情况下,像素电极132和公共电极133均为包括多个条状子电极的梳齿结构。像素电极132和公共电极133也可以设置在不同层,在此情况下,如图8所示,像素电极132和公共电极133之间设置有第一绝缘层134。在公共电极133设置在薄膜晶体管131和像素电极132之间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公共电极133与薄膜晶体管131之间还设置有第二绝缘层135。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对盒基板14包括公共电极133。

在此基础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盒基板14包括设置在第三衬底140上的彩色滤光层117,在此情况下,对盒基板14也可以称为彩膜基板(colorfilter,简称cf)。其中,彩色滤光层117至少包括红色光阻图案、绿色光阻图案以及蓝色光阻图案。在一些实施例中,对盒基板14还包括设置在第三衬底140上的黑矩阵图案118,黑矩阵图案118用于将红色光阻图案、绿色光阻图案以及蓝色光阻图案间隔开。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阵列基板13还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130上的彩色滤光片117,红色光阻图案、绿色光阻图案和蓝色光阻图案分别位于不同的亚像素中。在此情况下,阵列基板可以称为coa基板(colorfilteronarray,彩色滤光层整合于阵列基板上)。

在阵列基板13包括彩色滤光层117的情况下,可以是阵列基板13包括设置在第二衬底130上的黑矩阵图案118;也可以是对盒基板14包括设置在第三衬底140上的黑矩阵图案118。

在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的情况下,背光组件50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光转换层100将背光组件50发出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由于红外光从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出射,而彩色滤光片117只能使红光、绿光和蓝光通过,红外光不能通过,因而红外光不能经过彩色滤光片11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彩色滤光层117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

由于彩色滤光层117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因而背光组件50发出的可见光射到光转换层100上后,被光转换层100转换为红外光后,从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出射,红外光不会经过彩色滤光层117。

此处,在彩色滤光层117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的情况下,光转换层100可以设置在位于虹膜识别区03的任意位置。例如,对盒基板14包括位于虹膜识别区03的光转换层100,光转换层100可以设置在第三衬底140上的任意位置。又例如,阵列基板13包括位于虹膜识别区03的光转换层100,光转换层100可以设置在第二衬底130的上的任意位置。

可选的,如图8所示,彩色滤光层117和光转换层100同层设置。

上述实施例已经对“彩色滤光层117和光转换层100同层设置”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彩色滤光层117和光转换层100同层设置时,可以减小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

本发明实施例,彩色滤光层117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的情况下,由于光转换层100直接将背光组件50发出的白光转换为红外光,因而光转换层100在不同亚像素的材料均相同,这样一来,可以简化光转换层100的制作工艺。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显示面板10包括彩色滤光层117;彩色滤光层117与光转换层100沿显示面板10的厚度方向具有重叠区域;光转换层100相对于彩色滤光层117靠近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

彩色滤光层117包括红色光阻图案、绿色光阻图案和蓝色光阻图案;光转换层100包括第一光转换图案、第二光转换图案、第三光转换图案;第一光转换图案与红色光阻图案正对,用于将从红色光阻图案出射的红光转换为红外光,第二光转换图案与绿色光阻图案正对,用于将从绿色光阻图案出射的绿光转换为红外光,第三光转换图案与蓝色光阻图案正对,用于将从蓝色光阻图案出射的蓝光转换为红外光。

在对盒基板14包括彩色滤光片117和光转换层100的情况下,彩色滤光片117和光转换层100可以设置在第三衬底140的同一侧,也可以设置在第三衬底140的不同侧。

基于上述,无论显示面板10是液晶显示面板,还是电致发光显示面板,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显示面板10包括黑矩阵图案118的情况下,黑矩阵图案118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

由于黑矩阵图案118在虹膜识别区03镂空,因而可以避免黑矩阵图案118吸收部分光,导致射到光转换层100上的可见光减少,以造成光转换层100转换的红外光减少。

上述的第一衬底110和第二衬底130可以为玻璃衬底,也可以为硅基衬底。在第一衬底110和第二衬底130为硅基衬底的情况下,可以利用cmos工艺在硅基衬底上形成像素驱动电路,从而可以简化显示用基板11和阵列基板13的制作工艺,提高显示用基板11和阵列基板13的集成度,可以实现高ppi(pixelsperinch,像素密度)显示。

相关技术中,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10和红外光源,红外光源例如可以为发红外光的发光二极管。由于具有虹膜识别功能的显示装置需要单独设置红外光源,因而导致显示装置结构复杂,不适于电子器件的轻量化、高集成等要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显示装置1包括显示面板10,由于显示面板10包括设置于虹膜识别区03的光转换层100,光转换层100可以将射到其上的可见光转换为红外光,且红外光从显示面板10的显示侧出射,因此在进行虹膜识别时,可以利用显示面板10虹膜识别区03发出红外光,光接收传感器20在虹膜识别区03发红外光的情况下,获取到眼球的虹膜图像。处理器30根据光接收传感器20获取到的眼球的虹膜图像得到虹膜特征信息,并将虹膜特征信息与存储的虹膜特征信息库进行匹配,匹配通过即可实现虹膜解锁,匹配不通过则不能实现虹膜解锁。由于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03可以发红外光,因而无需单独设置红外光源,简化了显示装置的结构,有利于显示装置1的轻量化,提高了显示装置1的集成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装置1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分别控制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03和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发光。

此处,控制器可以控制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03发光,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不发光。也可以控制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03不发光,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发光。当然还可以控制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03和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同时进行发光。

此处,在进行虹膜识别时,控制器控制虹膜识别区03发红外光,可以控制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发光,即控制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进行显示,也可以控制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不发光,即控制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不显示。

本发明实施例,由于显示装置1包括控制器,控制器可以分别控制显示面板10的虹膜识别区03和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发光,因而在进行虹膜识别时,可以根据客户需要选择显示区01中除虹膜识别区03以外的区域发光或不发光,从而满足了不同客户的需求。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1可以是普通尺寸的显示装置,也可以是微型显示装置。微型显示装置作为近眼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或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领域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