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TEC制冷片的散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0500发布日期:2019-10-19 02:44阅读:148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TEC制冷片的散热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TEC制冷片的散热器结构。



背景技术:

高性能计算服务器的多片运算板的功耗很高,芯片结温非常大,需要很大的风扇才能达到散热效果,导致整个服务器尺寸很大,风扇噪声也很大,浪费电力资源。

为此现有技术中,在针对芯片的散热处理中,多通过采用半导体制冷片(TEC),其工作原理是:基于热电效应,金属接触点出现一边吸热一边放热的现象,一般纯金属的热电效应太小,因此采用半导体材料可以放大这一效应。电流方向不同会导致TEC冷热面切换,简单理解就是在外加电场作用下,电子流能够将内能从一边带到另外一边,使用时,多通过将半导体制冷片的冷面贴合在芯片表面,并将其热面贴合在散热器上,将热量导出。

但是在使用安装时,多采用导热胶将半导体制冷片与散热器固定在一起,且在与主板固定连接时,需要额外的开设多个同轴的连接孔,在进行固定连接,且在散热器存在多个齿,在进行冲孔和后期的螺栓连接时,均十分不便,在批量操作装配时,十分费时费力,组装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TEC制冷片的散热器结构,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的散热器结构组装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带TEC制冷片的散热器结构,包括分布在主板两面的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所述主板的上面与第一散热器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片,还包括压接扣,所述压接扣压接固定在所述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外侧,所述压接扣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所述第一夹持体包括第一基板和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一基板上端的卡爪,所述第二夹持体包括第二基板和垂直固定在所述第二基板下端的所述卡爪,所述第一基板上设有竖向的滑槽,所述滑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第二基板上固定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螺杆螺旋在一起;旋转螺杆,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上、下移动。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爪在第一基板、第二基板上分别设有一对,所述卡爪配合卡接在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齿槽内。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爪的相对内侧面上开设有摩擦纹,增加压接扣与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的齿槽面的摩擦力,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更进一步地,所述螺杆的顶部固定有旋钮,所述旋钮的顶部开设有六角槽。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相邻的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槽和导向筋,所述导向筋配合在所述导向槽内,导向槽和导向筋的配合设计,增加了第一散热器和第二散热器移动的稳定性。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压接扣的设计,利用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之间的结构设计,实现近似于螺旋副结构连接,通过转动旋钮既可以实现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的张开和收紧;同时配合卡爪与散热器的齿槽的结合,通过收紧第一夹持体和第二夹持体,并将卡齿分别与上、下侧的散热器的齿槽面贴合,即可快速实现将散热器及其之间的主板和半导体制冷片压紧固定在一起,组合操作方便,大大地提高了散热结构的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器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接扣组装透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接扣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接扣组装剖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接扣使用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代表:1-主板;2-第一散热器;3-第二散热器;4-半导体制冷片;5-压接扣;6-第一夹持体;7-第二夹持体;8-卡爪;9-螺杆;10-齿槽;11-旋钮;61-第一基板;62-滑槽;63-导向槽;71-第二基板;72-凸起;73-导向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一种带TEC制冷片的散热器结构,参照图1和5:包括分布在主板1两面的第一散热器2和第二散热器3,主板1的上面与第一散热器2之间设有半导体制冷片4,还包括压接扣5,压接扣5压接固定在第一散热器2和第二散热器3外侧,压接扣5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夹持体6和第二夹持体7。

参照图2-3:第一夹持体6包括第一基板61和垂直固定在第一基板61上端的卡爪8,第二夹持体7包括第二基板71和垂直固定在第二基板71下端的卡爪8,第一基板61上设有竖向的滑槽62,滑槽62内转动连接有螺杆9(其中螺杆9的下端转动连接滑槽62的下侧,通过滑槽62的开设有贯通的阶梯孔,并阶梯孔设有与螺杆9的底部固定的连接件,其上端通过光杆部分穿出滑槽62上侧的圆孔),第二基板71上固定有与滑槽62匹配的凸起72,凸起72与螺杆9螺旋在一起;通过旋转螺杆9,第一夹持体6和第二夹持体7上、下移动。

其中第一夹持体6和第二夹持体7在生产组装时,首先将螺杆9单独与第二夹持体7的凸起72的螺孔进行螺旋连接,在将螺杆9的两端与滑槽62进行配合连接。

其中优选的卡爪8在第一基板61、第二基板71上分别设有一对,卡爪8配合卡接在第一散热器2和第二散热器3的齿槽10内。卡爪8的相对内侧面上开设有摩擦纹,增加压接扣5与第一散热器2和第二散热器3的齿槽10面的摩擦力,增加固定的稳定性。

其中,螺杆9的顶部固定有旋钮11,旋钮11的顶部开设有六角槽,可以方便手动旋转调节,或通过手动扳手或自动扳手进行旋转操作。

第一夹持体6和第二夹持体7相邻的面上分别设有导向槽63和导向筋73,导向筋73配合在导向槽63内,导向槽63和导向筋73的配合设计,增加了第一散热器2和第二散热器3移动的稳定性。

使用时,手动或通过扳手选装旋钮11,带动螺管旋转,实现第一夹持体6和第二夹持体7相对移动,并将卡齿分别插接在上、下侧的散热器的齿槽10内,即可快速实现将散热器及其之间的主板1和半导体制冷片4压紧固定在一起。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会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