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5702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有关于一种触控技术,且特别是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随着触控面板的技术发展,触控面板已广泛地运用于各类电子装置中,例如手机、手提电脑以及掌上电脑等。触控面板(touch panel) 一般会与显示面板(displaypanel)相整合为触控显示屏幕,以作为电子装置的输入输出接口,达到触控显示功能。据此,使用者可透过手指或触控感测对象(如触控笔)触碰触控显示屏幕来控制电子装置,对应操控电子装置之功能。习知触控面板的触控输入方式包括电阻式、电容式、光学式、电磁感应式与音波感应式,其中电容式为目前市场常见之触控面板技术。
[0003]现行触控面板的触控感测电路一般是以单层氧化铟锡(Single IT0,SIT0)的技术进行制作。具体地说,即是将触控感测电路中X轴向感测电极与Y轴向的导电单元制作于一基材上,并透过另一透明导电层(例如,氧化铟锡(ITO))来制作桥接Y轴向的走线,走线电性连接Y轴向导电单元,以形成Y轴向感测电极。同时,走线与X轴向感测电极之间的重叠区域透过布设绝缘层,使X轴向与Y轴向感测电极电性绝缘。
[0004]然而,习知氧化铟锡的厚度较薄,材质较为脆弱,容易于制程中发生断裂(crack),例如因制程中蚀刻温度变化而产生热胀冷缩或因静电击穿而断裂,从而增加氧化铟锡线路的电阻值,降低感测信号传导效益,严重时可能会发生断路,导致触控面板不作动,尤其是位于绝缘层上的Y轴向的走线,因其本身线路较细,且需跨设于绝缘层上,更加容易发生局部断裂或断路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透过增设金属图案部来强化原本跨设于绝缘层上的走线,以降低触控面板的感测电极层中的走线因环境或外力因素而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
[000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包括感测电极层以及至少一金属图案部。所述感测电极层包含至少一第一电极轴、至少一第二电极轴以及绝缘层。所述第一电极轴是沿一第一轴向延伸,而所述第二电极轴是沿一第二轴向延伸。所述第二电极轴并与所述第一电极轴绝缘交错。所述第二电极轴包括多个导电单元及多条走线,其中所述导电单元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一电极轴的两侧。所述走线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轴上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轴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单元。所述绝缘层对应设置于所述走线与所述第一电极轴之间。所述金属图案部对应电性接触所述走线而形成于所述感测电极层上,其中所述金属图案部的电阻值大于与所述金属图案部对应电性接触的所述走线的电阻值。
[0007]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金属图案部进一步电性接触所述第二轴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单元。
[0008]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金属图案部为长条状。
[0009]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金属图案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走线的长度,且所述金属图案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走线的宽度。
[0010]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金属图案部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桥接段。
[0011]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金属图案部包括多条桥接线,且该些桥接线电性连接相邻的两个所述桥接段。
[0012]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轴包含多个第一导电部及多个第二导电部,其中所述第二导电部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轴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电部。
[0013]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二导电部与所述走线形成交错且通过所述绝缘层来隔绝电性接触。
[0014]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包含复数条周边引线,且该些周边引线电性连接所述第一电极轴与所述第二电极轴。
[0015]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更包括一钝化层,且此钝化层是形成于所述金属图案部及至少部分的所述感测电极层上。
[0016]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第一电极轴及所述第二电极轴的材料为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锌氧化物、纳米银、石墨烯及耐米碳管的其中之一。
[0017]在本发明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其中所述金属图案部的材料为铜合金、铝合金、金、银、铝、铜以及钥的其中之一或组合。
[00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首先,形成一感测电极层,其中所述感测电极层包含沿至少一第一轴向延伸的第一电极轴、至少一沿一第二轴向延伸的第二电极轴及一绝缘层。所述第二电极轴及所述第一电极轴绝缘交错。所述第二电极轴包含多个导电单元及多条走线,其中所述导电单元间隔排列于所述第一电极轴的两侧。所述走线形成于所述第一电极轴上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轴向上相邻的两个所述导电单元,并且所述绝缘层形成于所述走线及所述第一电极轴之间。接着,根据所述走线的位置来形成至少一金属图案部于所述感测电极层上以对应电性接触所述走线,其中所述金属图案部的电阻值大于与所述金属图案部对应电性接触的所述走线的电阻值。
[0019]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此触控面板藉由在感测电极层上方增设的金属图案部来强化及确保感测电极层中的电极轴的导通性,藉以降低感测电极层因受环境或外力因素而产生电路断路的情况。据此,有效地提升触控面板的制程良率。
[0020]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之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之详细说明与附图,但是此等说明与所附图式仅系用来说明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作任何的限制。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沿图1中的A-A剖面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3A?图3C分别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局部正视图。
[0024]图4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沿图4中的B-B剖面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制作方法之流程示意图。
[0027]图7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感测电极层的制作方法之流程示意图。
[0028]图8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感测电极层的制作方法之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下文中,将藉由图式说明本发明之各种例示实施例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然而,本发明概念可能以许多不同形式来体现,且不应解释为限于本文中所阐述之例示性实施例。此外,图式中相同参考数字可用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30]本发明提供一种具强化感测电极层电路导通性的触控面板,此触控面板可藉由增设金属图案部来协助补强感测电极层中跨设于绝缘层上方的走线的导通性,避免需跨设于绝缘层的电极轴因制程过程热胀冷缩及静电击穿等环境或外力问题产生断裂而丧失功能。另外,在此先叙明的是,触控面板上感测电极层的实际设计架构与运作方式并非本发明所着重的部分,且所属技术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应熟知感测电极层的实际设计架构与运作原理,故以下实施例中仅简单加以描述。
[0031]〔第一实施例〕
[0032]请参照图1并同时参照图2。图1绘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触控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的A-A剖面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所述触控面板10可应用于具显示设备的电子装置,例如智能型手机、个人数字助理、平板计算机、手提电脑等。
[0033]触控面板10包括感测电极层12及金属图案部13。其中,本实施例的感测电极层12在制程顺序上是以所谓的正制程结构来实现,其包括第一电极轴121、第二电极轴123及绝缘层125。
[0034]第一电极轴121是沿第一轴向(例如X轴向)延伸。第二电极轴123是沿第二轴向(例如Y轴向)延伸,并且与第一电极轴121绝缘交错。本实施例的第一电极轴121及第二电极轴123皆是以多条来设计。所有第一电极轴121之间是相互平行且没有电性接触,而所有第二电极轴123之间也是相互平行且没有电性接触。第二电极轴123更包括导电单元1231及走线1233。导电单元1231间隔排列于第一电极轴121的两侧,并且所有导电单元1231整体呈现矩阵排列。走线1233绝缘地设置于第一电极轴121上并且电性连接第二轴向上相邻的两个导电单元1231。绝缘层125对应地设置于各个走线1233及第一电极轴121之间,让第一电极轴121与第二电极轴123之间彼此交错的位置是通过绝缘层125来隔绝直接电性接触。
[0035]更具体来讲,每一条第一电极轴121包括多个间隔排列的第一导电部1211以及多条平行排列的第二导电部1213,其中第二导电部1213电性连接第一轴向上相邻的两个第一导电部1211。进而,前述第二电极轴123的导电单元1231是间隔排列于第一电极轴121的第二导电部1213的两侧。第二电极轴123的走线1233与第一电极轴121的第二导电部1213之间是相互交错重叠,且透过绝缘层125来隔绝直接电性接触。此外,如图2所示,由于第二电极轴123的走线1233是跨越第二导电部1213及绝缘层125来电性连接第二轴向上相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