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收纳功能的电子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527792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4]173顶端
[0045]18、18’ 第一连接件
[0046]20、20’ 第二连接件
[0047]22可挠性显示面板
[0048]24导引件
[0049]26旋转机构
[0050]28旋转件
[0051]281 第一嵌合部
[0052]29卡槽
[0053]30限位件
[0054]301第二嵌合部
[0055]32、32’弹性元件
[0056]34本体
[0057]36输入单元
[0058]38导槽结构
[0059]40移动部
[0060]42插销
[0061]44第一突出部
[0062]441 一端
[0063]443 另一端
[0064]46第二突出部
[0065]461一端
[0066]463另一端
[0067]48连接模块
[0068]50转动件
[0069]52轴件
[0070]54传感器
[0071]56抵接件
[0072]58致动件
[0073]62第一磁性元件
[0074]64第二磁性元件
[0075]66第一磁铁
[0076]68第二磁铁
[0077]70第一支撑架
[0078]72第二支撑架
[0079]V平面法向量
[0080]Dl第一方向
[0081]D2第二方向
[0082]D3第三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0083]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与图2分别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在不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电子装置10包含显示模块12以及输入模块14,输入模块14可相对显示模块12转动以改变电子装置10的外型。显示模块12包含基座16、桥接件17、第一连接件18以及第二连接件20。基座16活动地设置于桥接件17上。第一连接件18与第二连接件20分别枢接于基座16的两相对端,因此第二连接件20透过基座16可转动地连接第一连接件16。显示模块12另包含可挠性显示面板22。可挠性显示面板22的两相对侧分别设置在第一连接件18与第二连接件20上。第二连接件20可以第一方向Dl为轴向相对第一连接件18旋转,使得显示模块12活动地形成于折叠模式(如图2所示)或展开模式(如图1所示)。
[0084]如图1所示,显示模块12形成为展开模式,可挠性显示面板22在第一连接件18和第二连接件20上平坦地张开;此时可挠性显示面板22的平面法向量V指向第二方向D2,且第二方向D2实质垂直第一方向D1。如图2所示,显示模块12形成为折叠模式,连接件18、20的旋转会带动可挠性显示面板22弯曲呈U型对折,将显示模块12的外型整理成最小状态。此外,输入模块14以第三方向D3为轴向可转动地连接显示模块12,且第三方向D3实质上垂直于第一方向Dl且垂直于第二方向D2。在图1中,输入模块14形成为启用模式,使用者可以同时观看显示模块12的数据及利用输入模块14键入控制指令。在图2中,输入模块14形成为收纳模式,输入模块14旋转地移动到显示模块12的两连接件18、20之间,以将电子装置10的外型整理成最小便于收纳。
[0085]在第一实施例中,基座16只以可转动方式设置于桥接件17,意即基座16以第二方向D2为轴向旋转设置在桥接件17上,且输入模块14枢接于桥接件17相对于基座16的底端171。输入模块14形成为启用模式时,输入模块14的输入界面与可挠性显示面板22 (或连接件18、20)之间具有高度段差。基座16以第二方向D2为轴向相对桥接件17旋转时,不会碰触到输入模块14产生结构干涉。
[0086]请参阅图3与图4,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在另一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在图3中,基座16相较图2所示的位置实质转动90度(顺时钟方向或逆时钟方向皆可),其作用在于调整可挠性显示面板22的观赏视角。显示模块12另包含导引件24,设置于基座16的底部。桥接件17具有一个旋转机构26。旋转机构26包含旋转件28 (如图4所示的斜线区域)以及限位件30 (如图4所示的点状区域)。旋转件28以可旋转方式设置限位件30内侧。导引件24是可分离地连接旋转件28。导引件24的插销42卡入旋转件28的卡槽29,插销42插入卡槽29后不会脱落或松脱,让导引件24与旋转件28可以稳定地进行相对旋转作动。此外,插销42的形状对应于卡槽29的形状,可便于拆装,意即导引件24以可分离方式卡固于旋转件28上。基座16旋转时,导引件24会牵动旋转件28相对限位件30转动,且旋转件28利用数个嵌合部根据转动角度结合于限位件30的相应嵌合部,借此调整基座16与桥接件17的相对位置。
[0087]请参阅图5与图6,图5与图6分别为本发明不同实施例的旋转机构26的示意图。旋转件28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嵌合部281,限位件30具有多个第二嵌合部301。第一嵌合部281与第二嵌合部301可为相应的突出部及凹陷部,意即第一嵌合部281的形状对应于第二嵌合部301的形状。如图5所示,旋转机构26另包含至少一个弹性元件32,设置于旋转件28上。弹性元件32的弹性恢复力用来驱动第一嵌合部281嵌合第二嵌合部301。如图6所示,旋转机构26另包含至少一个弹性元件32’,设置于限位件30上。弹性元件32’的弹性恢复力另用来驱动第二嵌合部301嵌合第一嵌合部281。旋转件28相对限位件30转动时,第一嵌合部281可随着基座16的转动角度嵌合于相应的第二嵌合部301,借此限制基座16与桥接件17的相对位移变化。
[0088]除此之外,输入模块14包含本体34以及输入单元36,输入单元36可转动地连接本体34。输入单元36的数量可为一个或多个,此实施例中以两个位置对称的输入单元36为例。本体34用来容置电子元件,例如处理器、存储器、硬盘等。输入单元36则可为键盘或触控板,凡可键入控制指令的工具皆属于本案输入单元的应用范畴。如图1所示,输入模块14形成为启用模式,本体34与输入单元36远离显示模块12的显示面且并列在显示模块12的旁边,且输入单元36的水平高度略低于可挠性显示面板22的水平高度。如图2所示,输入模块14形成为收纳模式,本体34沿着第三方向D3转动而竖立在显示模块12旁,输入单元36则相对本体34收折而位于显示模块12的上方,例如面对显示模块12的显示面,并介于折叠模式的第一连接件18和第二连接件20之间。
[0089]请参阅图7至图10,图7至图10分别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电子装置10在不同使用状态的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具有相同编号的元件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于此不再重复说明。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差异在于,桥接件17’是一种具L型侧面的结构,输入模块14枢接于桥接件17’邻近基座16的短边的顶端173,基座16以可转动且可移动方式设置在桥接件17’。如图7所示,显示模块12形成为展开模式,输入模块14形成为启用模式,此时输入单元36的水平高度实质相同于可挠性显示面板22的水平高度。如图8所示,显示模块12形成为折叠模式,输入模块14形成为收纳模式,本体34竖立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