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49024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尤指一种具有以错位方式排列的导电结构的周边线路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触控感应技术迅速地发展,许多消费性电子产品例如行动电话(mobilephone)、卫星导航系统(GPSnavigatorsystem)、平板计算机(tabletPC)以及笔记型计算机(laptopPC)均与触控面板结合而可提供触控输入功能。习知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元件以及与触控元件连接并用以传递触控信号的周边导线,其中周边导线通常为迭层结构,其是由金属与透明导电材料所堆栈而成,因此具有一定的厚度。过大的厚度不仅会使得周边导线在进行蚀刻工艺时易发生蚀刻残留的问题,同时在周边导线上贴附其它膜层时,两相邻的周边导线之间的断差也会使得空气或水气容易残留在两相邻的周边导线之间的空隙中,进而导致金属被腐蚀,造成触控面板的产品可靠度下降。【
发明内容】[0003]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以错位方式排列的导电结构的周边线路的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以改善现有触控面板因周边导线的迭层结构的断差而造成的可靠度下降问题。[0004]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面板,触控面板设置于基板上,其中基板具有主动区以及周边区,周边区位于主动区的至少一侧,触控面板包括触控元件以及多条周边导线。触控元件设置于基板上且位于主动区。多条周边导线设置于基板上并位于周边区,周边导线与触控元件电性连接,且周边导线包括多条第一周边导线与多条第二周边导线互相交替排列,其中各第一周边导线包括多个第一导电结构与设置于第一导电结构上的第一透明导电层,第一导电结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并通过第一透明导电层彼此电性连接,各第二周边导线包括多个第二导电结构与设置于第二导电结构上的第二透明导电层,第二导电结构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列并通过第二透明导电层彼此电性连接,且各第一周边导线的第一导电结构与相邻的第二周边导线的第二导电结构沿第一方向错位排列。[0005]其中,各该第一周边导线的该第一导电结构与相邻的该第二周边导线的该第二导电结构在一第二方向上部分重迭,且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互相交错。[0006]其中,该第一导电结构与该第二导电结构包括多个透明导电结构。[0007]其中,该第一导电结构与该第二导电结构包括多个不透明导电结构。[0008]其中,各该第一周边导线另包括多个第一透明导电结构设置于该第一导电结构与该基板之间,该第一透明导电结构沿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一导电结构交替排列并通过该第一导电结构彼此电性连接,且各该第二周边导线另包括多个第二透明导电结构设置于该第二导电结构与该基板之间,该第二透明导电结构沿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导电结构交替排列并通过该第二导电结构彼此电性连接。[0009]其中,各该第一周边导线的该第一透明导电结构与相邻的该第二周边导线的该第二透明导电结构沿该第一方向错位排列。[0010]其中,各该第一周边导线的该第一透明导电结构与该第一导电结构的长度比介于1:9至9:1之间,且各该第二周边导线的该第二透明导电结构与该第二导电结构的长度比介于1:9至9:1之间。[0011]其中,该第一周边导线的该第一透明导电结构与该第一导电结构的长度比不等于该第二周边导线的该第二透明导电结构与该第二导电结构的长度比。[0012]其中,所述触控面板另包括:[0013]一光学膜,设置于该触控元件与该周边导线上;以及[0014]一黏着层,设置于该光学膜与该周边导线之间。[0015]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另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显示面板与上述触控面板,其中触控面板设置于显示面板之上。[0016]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附图说明】[0017]图1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图。[0018]图2为沿图1中A-A’剖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0019]图3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局部放大区的上视图。[0020]图4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局部放大区的立体示意图。[0021]图5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剖面示意图。[0022]图6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上视图。[0023]图7绘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剖面示意图。[0024]图8绘示了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立体示意图。[0025]图9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立体示意图。[0026]图10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0027]图11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触控显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0028]其中,附图标记:[0029]101、103、104、105、106、107、108触控面板110:基板[0030]Rl:主动区R2:周边区[0031]100、200:触控显示装置102:显示面板[0032]111:第一基板112:第二基板[0033]113:显示介质层114:外表面[0034]140:绝缘层130:周边导线[0035]131:第一周边导线132:第二周边导线[0036]141:第一导电结构151:第一透明导电层[0037]142:第二导电结构152:第二透明导电层[0038]191:第一透明导电结构192:第二透明导电结构[0039]S1:第一间距S2:第二间距[0040]L1:第一长度L2:第二长度[0041]L3:第三长度L4:第四长度[0042]Tl:第一厚度T2:第二厚度[0043]T3:第三厚度T、Ta、Tb:总厚度[0044]161:第一迭层结构162:第二迭层结构[0045]163:第三迭层结构164:第四迭层结构[0046]170:黏着层180:光学膜[0047]Dl:第一方向D2:第二方向[0048]250:触控元件250X:第一感测电极[0049]250C:第一桥接线250Y:第二感测电极[0050]250D:第二桥接线250A:第一轴向感测串行[0051]250B:第二轴向感测串行1:局部放大区【具体实施方式】[0052]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下文特列举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构成内容及所欲达成的功效。[0053]请参考图1至图4。图1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上视图,图2为沿图1中A-A’剖线所绘示的剖面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局部放大区的上视图,图4绘示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的周边区的局部放大区的立体示意图。首先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实施例的触控面板101设置于基板110上,其中基板110具有主动区Rl以及周边区R2,且周边区R2位于主动区Rl的至少一侦U。基板110可包括玻璃基板、塑料基板或其它适合的硬式或可挠式基板。在本实施例中,周边区R2较佳围绕主动区R1,但并不以此为限而可设置于主动区Rl的一侧、两侧或三侧。触控面板101包括触控元件250以及多条周边导线130。触控元件250设置于基板110上并位于主动区R1,周边导线130设置于基板110上并位于周边区R2,且周边导线130与触控元件250电性连接。[005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元件250可包括多个第一感测电极250X、多个第二感测电极250Y、多条第一桥接线250C以及多条第二桥接线250D。第一感测电极250X沿第一方向Dl延伸设置并排列成多条第一轴向感测串行250A,第二感测电极250Y沿第二方向D2延伸设置并排列成多条第二轴向感测串行250B,且第二感测电极250Y与第一感测电极250X彼此电性绝缘。第一方向Dl较佳与第二方向D2互相垂直,但并不以此为限。如图1与图2所示,第一桥接线250C设置于两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250X之间,且第一桥接线250C电性连接两相邻的第一感测电极250X,第二桥接线250D设置于两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250Y之间,且第二桥接线250D电性连接两相邻的第二感测电极250Y。绝缘层140设置于第一桥接线250C与第二桥接线250D之间,用以电性隔离第一桥接线250C与第二桥接线250D。本实施例的第一感测电极250X、第二感测电极250Y与第一桥接线250C可为同一层图案化导电层,其材料可包括例如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氧化铝锌、金属、合金或其它适合的透明或不透明导电材料;当前第1页1 2 3 4 
当前第1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