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子设备/解锁手持终端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376111阅读:来源:国知局
锁图标是一个用于与用户互动解锁所述手持终端的图形化交互用户界面;
[0056]当检测到所述解锁图标被滑动到预设的第一解锁位置时,所述手持终端生成第二解锁位置的指示;
[0057]当检测到所述解锁图标被滑动到所述的第二解锁位置时,则解锁所述手持终端。
[0058]可选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是所述手持终端生成的。
[0059]可选地,所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在所述触摸屏上随机或者固定显示。
[0060]可选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的指示包括:文字说明和/或图形指示。
[0061]一种解锁手持终端的装置,所述手持终端包括触摸屏,包括:
[0062]轨迹检测模块,用于在与解锁图标相对应的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对所述触摸屏的触摸,根据所检测到的所述触摸的移动轨迹在所述触摸屏上连续滑动所述解锁图标,所述解锁图标是一个用于与用户互动解锁所述手持终端的图形化交互用户界面;
[0063]指示生成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解锁图标被滑动到预设的第一解锁位置时,所述手持终端生成第二解锁位置的指示;
[0064]位置检测模块,用于当检测到所述解锁图标被滑动到所述的第二解锁位置时,则解锁所述手持终端。
[0065]可选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是所述手持终端生成的。
[0066]可选地,所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在所述触摸屏上随机或者固定显示。
[0067]可选地,所述第二解锁位置的指示包括:文字说明和/或图形指示。
[006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个方案在需要解锁时进行两条不同触摸路径的检测,增加了通过识别痕迹进行解锁的难度;具体来说,由于第一、第二触摸路径相交,因此在屏幕留下的将是覆盖在第一触摸路径痕迹之上的第二触摸路径的痕迹,可以干扰对真实解锁的触摸路径痕迹的识别;避免非授权人员通过识别用户在屏幕上留下的路径痕迹来解锁,大大提高了终端的安全性,可以更为有效的保护用户隐私信息。
[0069]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由电子设备生成上述两条触摸路径中的一条,由于电子设备会遵循预定的规则生成路径,可保证两条触摸路径一定能够相交,比用户自行设定更加可靠。
[0070]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电子设备生成的路径可以随机或固定;固定时由于每次路径相同,可以减少用户操作的复杂性;随机时由于每次路径不同,可实现每次解锁时的干扰情况随机,增加了识别难度。
[0071]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还给出了电子设备生成的路径的指示信息,可以便于用户的触摸路径与电子设备生成的路径可以更好的匹配。
[0072]本发明实施例的可选方案中,两条触摸路径共用起点/终点,或者是两条触摸路径首尾相连,这样可以使所述第一、第二触摸触摸留下的痕迹彼此融合的更加密切,进一步提高了破解的难度。
[007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方案,在与解锁图标相对应的第一预设位置检测对所述触摸屏的触摸,根据所检测到的所述触摸的移动轨迹在所述触摸屏上连续滑动所述解锁图标;当检测到所述解锁图标被滑动到预设的第一解锁位置时,生成第二解锁位置的指示;当检测到所述解锁图标被滑动到所述的第二解锁位置时,则解锁手持终端。这样能够避免非授权人员通过识别用户在屏幕上留下的路径痕迹来解锁,大大提高了手持终端的安全性,可以更为有效的保护用户隐私信息。
[0074]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7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0076]图1为解锁点阵图案的示意图;
[0077]图2为反Z字形解锁路径的示意图;
[0078]图3为实施例一的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79]图4为不规则点阵的示意图;
[0080]图5为实施例一中指示信息表示为有向线段时的示意图;
[0081]图6为实施例一中用数字指示伪装路径的示意图;
[0082]图7为实施例一中用箭头指示伪装路径的示意图;
[0083]图8为实施例一中用滑块指示伪装路径的示意图;
[0084]图9为实施例一中用轨迹指示伪装路径的示意图;
[0085]图10为实施例一中用图形指示伪装路径的示意图;
[0086]图11为实施例一中第一触摸路径的终点是第二触摸路径的起点时的示意图;
[0087]图12为实施例一中第一触摸路径的起点是第二触摸路径的起点时的示意图;
[0088]图13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第二触摸路径第一种相交情况的不意图;
[0089]图14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第二触摸路径第二种相交情况的示意图;
[0090]图15为实施例一中第一、第二触摸路径第三种相交情况的不意图;
[0091]图16为实施示例一的流程图;
[0092]图17为实施示例二的流程图;
[0093]图18为实施示例二中解锁设置界面图;
[0094]图19为实施示例二中的伪装路径示意图;
[0095]图20为实施例二的控制电子设备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96]图21为实施例三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97]图22为实施例四的流程示意图;
[0098]图23为实施例五的结构示意图;
[0099]图24为实施例六的流程示意图;
[0100]图25为实施例六中第二解锁位置的指示的示意图。
[0101]图26为实施例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102]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0103]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另外,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0104]实施例一、一种控制电子设备的方法,所述电子设备包含触摸屏,如图3所不,包括:
[0105]S10、当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时,检测用户在所述触摸屏上的第一触手吴路径;
[0106]S20、在检测到所述第一触摸路径完成后,当检测到与所述第一触摸路径相交的第二触摸路径,显示解锁的用户界面;
[0107]其中,所述第一触摸路径和第二触摸路径中的一个与预先设定的解锁路径匹配。
[0108]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摸路径或第二触摸路径与预先设定的解锁路径不匹配时解锁失败。
[0109]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第二触摸路径不同且相交,因此在触摸屏留下的将是覆盖在第一触摸路径的痕迹之上的第二触摸路径的痕迹,可以干扰对第一触摸路径的识别。可见,本发明实施例能够避免通过识别痕迹解锁,大大提高了终端的安全性。
[0110]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处于用户界面锁定状态的情况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0111]情况一、当所述电子设备黑屏后又重新被点亮时;
[0112]情况二、需要进行身份验证的应用被启动时。
[0113]情况一时显示解锁的用户界面后将允许用户对用户界面或应用进行操作;解锁失败,则电子设备继续保持用户界面锁定状态。情况二时显示解锁的用户界面后将允许用户以默认账号登录应用;解锁失败,则可关闭应用或要求用户重新输入账号密码登录应用。
[0114]可选地,所述第一触摸路径和第二触摸路径中,不与所述预先设定的解锁路径匹配的触摸路径与所述电子设备生成的路径(后文称为伪装路径)匹配。
[0115]比如,所述第一触摸路径为预先设定的解锁路径;所述第二触摸路径为所述伪装路径;
[0116]或者,
[0117]所述第二触摸路径为预先设定的解锁路径;所述第一触摸路径为所述伪装路径;
[0118]或者,
[0119]随机将所述第一触摸路径和第二触摸路径中的一个作为预先设定的解锁路径,另一个作为所述伪装路径。
[0120]其中,将预先设定的解锁路径和伪装路径中的哪一个作为第一触摸路径,哪一个作为第二触摸路径,以及是否采用随机方式是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和更改的。
[0121]可选地,所述电子设备生成的路径包括随机显示或者固定显示的路径。
[0122]比如在每次匹配时所述电子设备随机显示伪装路径,或所述电子设备预先生成多个伪装路径,每次匹配时随机选择一个伪装路径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