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电脑可读取记录媒体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9493735阅读:来源:国知局
机号以后,即可下载上述图像。
[0072]根据本发明多种多样实施例,用户可一边看显示画面,一边在纸类等媒体上简易依样描画。即、用户通过电子装置可获得使用透明薄膜或牛油纸依样描画一样的效果。
[0073]图2是具体图示根据图1的电子装置的方块图。参照图2,电子装置100包括显示部110、输入部120、控制部130、存储部140、通信部150、拍摄部160、识别部170、扩音器180、外部输入端口 190-1?190-n、电源部195中一部分或全部。下面,省略图1中已经说明的结构的重复说明,并参照图2进一步具体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
[0074]输入部120接收用户对电子装置100的操作。在此,输入部120包括触摸传感器121、地磁传感器122、加速传感器123、弯曲传感器124、压力传感器125、接近传感器126、握持传感器127等多种多样传感器中一部分或全部。
[0075]触摸传感器121可使用电容式或压电式。电容式是利用涂在显示部110表面的电介质,当用户身体一部分接触显示部110表面时,感知流在人体的细微电流,而算出接触位置坐标的方式。压电式包括两个电极板,当用户接触画面时,接触地点的上下板相连而形成电流,感知该电流而算出接触位置坐标。如上所述触摸传感器121可采用多种多样形式。
[0076]地磁传感器122是用于感知电子装置100的旋转状态或移动方向等的传感器,加速传感器123是用于感知电子装置100的倾斜程度的传感器。这种地磁传感器122、加速传感器123可作为检测电子装置100的旋转状态或倾斜状态等的用途使用。
[0077]弯曲传感器124是当电子装置100采用柔性显示装置形式时需要的传感器,其可感知电子装置100的弯曲状态。
[0078]压力传感器125感知用户进行触摸或弯曲操作时施加到电子装置100的压力并将其传到控制部130。压力传感器125可包括内装于显示部810并输出与压力相应的电流的压电薄膜(piezo film)。图2中图示了分别设置的压力传感器125与触摸传感器121,但若触摸传感器121是压电式触摸传感器,该压电式触摸传感器还可以发挥压力传感器150的功能。
[0079]接近传感器126是用于感知不直接接触显示器表面而接近的运动的传感器。接近传感器126可采用形成高频磁场并根据事物接近时转变的磁场特性而感知电流的高频振荡型、利用磁铁的磁力型、感知对象物接近时改变的电容的电容型等多种多样的传感器。
[0080]握持传感器127与压力传感器125分开布置在电子装置100周围或手持部,从而感知用户握持(grip)的传感器。握持传感器127可用压力传感器或触摸传感器而实现。
[0081]控制部130分析在输入部120感知的各种感知信号,而把握用户的意图,并运行符合该意图的动作。作为控制部130执行的动作的一例,处理通过与外部设备通信而获取的数据或保存在存储部140的数据,从而执行通过显示部110以及扩音器180等输出的动作。此时,控制部8130可利用通信部150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
[0082]通信部150是按多种多样通讯方式与多种多样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构件。通信部150可包括广播接收模块151、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52、全球定位系统模块153、无线通信模块154等多种多样通信模块中一部分或全部。在此,广播接收模块151可包括:包括用于接收有线广播信号的天线、解调器、均衡器等的有线广播接收模块(未图示)、用于接收并处理数字多媒体广播(DMB)信号的数字多媒体广播模块等。近距离无线通信模块152是指按照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1n)或蓝牙、紫蜂等近距离无线通讯方式,与近距离的外部设备进行通信的模块。全球定位系统(GPS)模块153是指通过全球定位系统卫星接收全球定位系统信号而检测电子装置100的目前位置的模块。无线通信模块154是通过WiF1、IEEE等无线通信协议连接外部网络并进行通信的模块。此外通信模块152还可包括,根据第三代(3rd Generat1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1n PartnershipProject)、长期演进技术(Long Term Evolut1n)等多种多样移动通信规格,连接于移动通信网进行通信的移动通信模块。
[0083]控制部130可选择性激活在上述通信部150各构件中执行用户意图动作所必须的构件,从而完成动作。
[0084]另外,控制部130处理弯曲操作或触摸操作以外,还识别声音输入或运动输入,并实现与该输入相对应的动作。此时,可激活识别部170。
[0085]声音识别部170利用麦克风(未图示)等声音捕获设备,收集用户声音或外部音响后,传到控制部130。控制部130以声音控制模式运行时,若用户声音与已设声音指令一致,就可执行与用户声音相符的工作(task)。通过声音可控制的工作,包括音量调节、频道选择、频道转换、显示属性调节、播放、暂停、回放、快放、应用程序运行、菜单选择、开机、关机等多种多样的工作。
[0086]另外,运动识别部170利用摄像机等图像拍摄设备(未图示)获取用户图像后,传到控制部130。若启动运动控制模式,控制部130就会分析用户图像,然后发现用户做出了与已设运动指令相符的运动姿势,就会执行与该运动姿势相对应的动作。作为一例,通过运动可控制频道转换、开机、关机、暂停、播放、停止、回放、快放、消音等多种多样的工作。关于可用声音控制的工作、可用运动控制的工作等的详细举例只是例示,并不限于此。
[0087]此外,外部输入端口 1、2至n(10-l?190_n)分别与多种多样外部设备相连,而接收各种数据或程序、控制指令等。具体包括USB端口、耳机端口、鼠标端口、LAN端口等。
[0088]电源部195是向电子装置100的各构件供电的构件。
[0089]下面参照图3至图9,使用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说明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0090]应用程序启动,首先显示部110会显示如图3所示初始启动画面301。据此,用户可直接明白启动的应用程序是可以进行依样描画的应用程序。
[0091]然后,显示部110会显示如图4a所示显示使用目的的帮助画面401。接着,若选择转到下个画面的尖头,显示部110就会显示如图4b所示显示使用方法的帮助画面402。在此显示使用方法的帮助画面402,可以利用文章或视觉资料(视频),显示方便有效使用本程序的方法。作为一例,当选择“使用方法视频菜单403”,即可播放说明使用方法的视频(单击退格键自动回到应用程序)。
[0092]另外,当选择“开始绘画菜单404”,就会打开可选择多个绘画模式的画面。
[0093]这种如图4a、4b所示帮助画面,若单击“不再打开此窗”,就会在启动应用程序时不再出现,而直接打开可选择多个绘画模式的画面。
[0094]然后,显示部110可显示如图5所示可选择多个绘画模式的画面501。在此,可选择多个绘画模式的画面,可包括用户可选择的多个绘画模式。绘画模式可包括“人物绘画模式502”、“拍照后依样描画模式505”、“画廊照片绘画模式503”、“动植物绘画模式506”、“交通工具绘画模式504”、“人物画绘画模式507”、“精细素描模式”等中至少一种。
[0095]若选择“人物绘画模式502”,就会出现可选择具著作权的各种人物图像的画面、用于绘画所选人物图像的画面。作为一例,如图6所示的通过左右滑动而选择自己想画的人物 602、603、604 的画面 601。
[0096]若选择“拍照后依样描画模式505”,就会启动拍摄部160而拍摄照片后,再打开绘画拍摄图像的画面。
[0097]若选择“画廊照片绘画模式503”,就会出现可选择画廊内图像的画面,绘画所选图像的画面。
[0098]若选择“动植物绘画模式506”,就会出现可选择动植物图像的画面,绘画所选图像的画面。
[0099]若选择“交通工具绘画模式504”,就会出现可选择交通工具图像的画面,绘画所选图像的画面。
[0100]若选择“人物画绘画模式507”,就会出现可选择人物画图像的画面,绘画所选图像的画面。
[0101]若选择“精细素描模式”,就会出现可选择要精细素描的图像的画面,绘画所选图像的画面。
[0102]在此,绘画时画面可以是“实时取景拍摄的拍摄图像”与“具备所选图像的轮廓线且调节透明度的第一图像”相互叠加而在显示部110显示的画面。参照图7具体说明这种绘画时画面。
[0103]假设拍摄部160在实时取景拍摄白纸,那么显示部110会显示如图7a、7b所示绘画时画面703。S卩、在绘画时画面上可同时显示“拍摄白纸的拍摄图像704”与“具备所选图像的轮廓线且调节透明度的第一图像705、706”。
[0104]另外,绘画时画面可包括用于旋转透明度调节对象的第一领域707、用于选择透明度级别的第二领域702、用于选择拍摄时自动聚焦开/关控制的第三领域701。在此,第一领域707可包括作为透明度调节对象选择轮廓线的领域707-1、作为透明度调节对象选择除轮廓线以外的领域707-2。
[0105]若通过第一领域707选择第一图像中所包含的除轮廓线以外的领域,通过第二领域702选择透明度级别,那么控制部130则基于所选透明度级别生成第三图像,据此,如图7a、7b所示显示部可同时显示“拍摄图像704”与“具备轮廓线并具备与所选透明度级别相应透明度的第三图像705、706”。
[0106]作为一例,如图7b所示,当透明度级别为0%时,在显示部110可显示明显剩下轮廓线的第一图像706与拍摄图像704。
[0107]当如图7a所示透明度级别为100%时,在显示部11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