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27528阅读:来源:国知局
极同层设置但二者材料不同,栅极一般采用例如铜、铝等金属材料,触控电极一般采用ITO材料,在触控显示面板的制作过程中,栅极与触控电极采用两次构图工艺形成,而触控引线与数据线同层设置且为相同的材料,因此可以采用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0027]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如图1所示,每个触控电极I包括的多个公共电极2呈矩阵排列,每个触控电极I中的每行的多个公共电极2之间通过连接线4相连,每个触控电极I由多个公共电极2按照一定行列数量进行组合形成的阵列构成,每个触控电极I对应一根触控引线3,每个触控电极I中每行中的多个公共电极2通过连接线4相连,这样每行公共电极中位于同一列的公共电极与触控引线相连,即可实现在接收触控引线输入的信号时,整行的公共电极均可以接收到相同的信号,进而在显示阶段和触控阶段分别接收公共电极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驱动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阶段和触控阶段对应实现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
[0028]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为了实现在触控阶段和显示阶段驱动触控显示面板对应实现触控功能和显示功能,每个触控电极与对应的一根触控引线相连,每个触控电极包括的多个公共电极呈矩阵排列,因此可以将每个触控电极中的每行公共电极中位于同一列的公共电极通过过孔与对应的触控引线电性相连,这样每行公共电极中位于同一列的公共电极与触控引线相连,即可实现在接收触控引线输入的信号时,整行的公共电极均可以接收到相同的信号,进而在显示阶段和触控阶段分别接收公共电极信号和触控扫描信号,驱动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阶段和触控阶段对应实现显示功能和触控功能。
[0029]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为了实现触控电极包括的多个公共电极能够在同一时刻接收到相同的信号,因此需要将触控电极中的每行的多个公共电极之间通过连接线相连,这样就可以保证触控电极中的一行的多个公共电极在同一时间段可以同步接收到相同的信号,其中,如图1所示,连接线4可以与栅线02同层设置且相互平行,连接线的材料可以与栅线的材料相同,因此在触控显示面板制作过程中,可以采用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栅线和连接线,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0030]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中,每个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亚像素(例如R、G、B亚像素),触控电极包括的公共电极与像素单元包括的亚像素
--对应,即公共电极与像素电极--对应,在显示阶段公共电极为像素电极提供公共电压信号,实现显示面板的正常显示,在触控阶段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根据触控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和尺寸规格,公共电极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形成能够实现触控功能的触控电极,并通过对应的触控引线与触控芯片的引脚相连,在触控阶段触控引线输入触控扫描信号实现触控扫描,且将发生触控位置产生的触控信号传输到触控芯片,触控芯片通过触控信号实现触控点的确定。
[0031]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该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由于该显示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触控显示面板相似,因此该显示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0032]基于同一实用新型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如图2所示,可以包括:
[0033]S101、在衬底基板上形成呈矩阵排列的触控电极的图案;
[0034]其中,形成的每个触控电极包括多个公共电极;
[0035]S102、在形成有触控电极图案的衬底基板上形成位于相邻列像素单元之间的触控引线的图案;
[0036]形成的触控引线用于在显示阶段向触控电极传递公共电极信号,在触控阶段向触控电极传递触控扫描信号,且还用于将发生触控位置产生的触控信号传输到触控芯片。
[003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在不改变显示面板原有的叠层结构的基础上,仅通过在相邻列像素单元之间设置触控引线,在触控阶段将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实现触控功能,在不增加额外制作工艺前提下,融合了自电容式的内嵌触控技术,将内嵌技术与现有的大尺寸显示面板相结合,实现了低成本下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显示和触控的优异体验,且其中触控引线与像素电极无交叠,使得整体寄生电容较小,较小的寄生电容可以保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触控驱动扫描,有利于触控驱动扫描与检测。
[0038]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步骤S102可以具体包括:在形成有触控电极图案的衬底基板上,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源漏电极、数据线和触控引线的图案,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可以实现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将内嵌技术与现有的大尺寸显示面板相结合,实现低成本下大尺寸显示面板的显示和触控的优异体验,因此在不改变显示面板原有的叠层结构的基础上,仅通过在相邻列像素单元之间设置触控引线,在触控阶段将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实现触控功能,而触控引线可以与源漏电极和数据线同层设置,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因此可以降低制作成本。
[0039]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在衬底基板上形成触控电极的图案之后,在形成源漏电极、数据线和触控引线的图案之前,还包括:在形成有触控电极的图案的衬底基板上形成包括栅极、栅线、连接线、栅绝缘层和有源层的图案,具体地,为了实现触控显示面板触控与显示的功能,触控显示面板应该具备栅极、栅线、栅绝缘层和有源层等必要的结构,其与现有技术中相应的膜层结构的功能和制备方法均相同,在此不作详述,而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将每个触控电极中每行的多个公共电极相连的连接线,可以与栅极同层设置,亦可同一次构图工艺形成,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具体的制备过程可以如下:在形成有触控电极的图案的衬底基板上,通过一次构图工艺形成栅极、栅线和连接线的图案;在形成有栅极、栅线和连接线的图案的衬底基板上形成有源层的图案,其制备过程中涉及的各膜层的沉积和刻蚀等工艺均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作详述。
[0040]在具体实施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触控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在形成有触控引线的图案之后,还可以包括:在形成有触控引线的图案的衬底基板上形成包括钝化层和像素电极的图案,具体地,为了实现触控显示面板在显示阶段的正常显示,在形成有触控引线的图案的衬底基板上还需要形成包括钝化层和像素电极的图案,这样在显示阶段,公共电极为像素电极提供公共电极信号,驱动显示面板实现显示功能,在触控阶段,公共电极复用为触控电极,通过触控引线输入的触控扫描信号实现触控扫描,进而将发生触控位置产生的触控信号通过触控引线传输到触控芯片,触控芯片根据触控信号实现触控点的确定。
[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