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3242发布日期:2019-01-28 13:13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物料回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回收设备有两种:一种是无智能控制,仅有一个箱体,上方开一个投料口,其结构实现只能投放不能取出的功能即可。这种回收箱没有回收数据的记录,投放物爆满也无法知道,只能定期派人收取投放物,常常会发生投放物爆满溢出回收箱之外的情况。

另一种是有智能控制,但只能区分次数,即投放一次,记录一次,而不能分辨出投放的多少,也不知道投放物料位的多少,经常发生爆满溢出,投放者无法投放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物料回收设备存在的上述不足,进而从提供一种智能回收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回收装置,其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侧面设置有物料投放口、取料口,所述箱体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通过控制电路板与控制系统数据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二维码通信模块、物料重量显示模块,所述二维码通信模块通过在所述显示屏上显示二维码以供手持客户端扫描后与所述控制系统数据连接;所述重量显示模块与所述箱体内的称重机构数据连接以接收所述称重机构测得的重量。

优选的,所述投放口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投放口关闭或开启的投料门,所述投料门与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数据连接,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控制所述投料门的启闭。

优选的,所述称重机构设置在所述箱体内位于所述投放口下方的位置,所述称重机构的用于支撑待测物料的支撑板适于在投放物料称重后打开以便于投放物料向下落入所述箱体内。

优选的,所述称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称重机构一侧的用于测量投放物料重量的称重传感器,和适于控制所述支撑板打开以便于投放物料向下落如所述箱体内的支撑板启闭机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包括两块水平放置的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垂直于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移动方向的其中一端设置有闭合式的链条,所述链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链轮以将所述链条撑起,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链条的上链和下链上。

优选的,所述称重机构上设置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顶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链条上,所述电动推杆顶出或收缩时推动所述链条绕所述链轮转动以使所述左支撑板和所述右支撑板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体重测量仪,所述体重测量仪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数据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转轴,所述体重测量仪铰接在所述转轴上以使所述体重测量仪移出或移入所述箱体的水平投影。

优选的,所述箱体呈矩形结构,所述箱体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支腿,四个所述支腿将所述箱体的底端面与支撑面之间形成间隔,所述体重测量仪绕所述转轴转动以移入或移出所述箱体下端面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身高测量仪,所述身高测量仪与位于所述体重测量仪的正上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等手持客户端软件扫描二维码进行操作,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无须刷卡,减少了卡片制作的费用,设备称量的投放物重量的数据和相应赠送的积分均显示在投放者手机或其它手持设备上。

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完全智能控制,所有动作都在远程软件(该软件根据实际功能需要专门设计)的控制下进行,可以记录每一次投放物料的重量和箱体内料位的高低,物料位的高低可通过传感器或测距仪等部件进行测量,设备内的所有数据都会在控制系统上(总部)显示、存储,可以得到最及时的处理,完全杜绝了物料爆满的情况。

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根据每一次投放的重量给于投放者相应积分,并将积分通过数据通信及时反馈在手持客户端,积分可以兑换奖品,更具有公平性,可以提高投放者的积极性。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的立体机构示意图(正面);

图2是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的背板拆卸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内称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的操作流程框图。

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1-箱体;2-投放口;3-取料口;4-显示屏;5-投料门;6-称重机构;61-称重传感器;62-左支撑板;63-右支撑板;64-链条;65-链轮;66-电动推杆;7-体重测量仪;8-转轴;9-支腿;10-身高测量仪。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3,一种智能回收装置,其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正侧面设置有物料投放口2、取料口3,所述箱体1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通过控制电路板与控制系统数据连接,所述控制系统可以为单片机或电脑,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置有二维码通信模块、物料重量显示模块,所述二维码通信模块通过在所述显示屏4上显示二维码以供手持客户端(如手机)扫描后与所述控制系统数据连接;所述重量显示模块与所述箱体1内的称重机构6数据连接以接收所述称重机构6测得的重量。

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通过微信或支付宝等手持客户端软件扫描二维码进行操作,通过互联网进行远程控制,无须刷卡,减少了卡片制作的费用,设备称量的投放物重量的数据和相应赠送的积分均显示在投放者手机或其它手持设备上。

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完全智能控制,所有动作都在远程软件(该软件根据实际功能需要专门设计)的控制下进行,可以记录每一次投放物料的重量和箱体内料位的高低,物料位的高低可通过传感器或测距仪等部件进行测量,设备内的所有数据都会在控制系统上(总部)显示、存储,可以得到最及时的处理,完全杜绝了物料爆满的情况。

本发明的智能回收装置根据每一次投放的重量给于投放者相应积分,并将积分通过数据通信及时反馈在手持客户端,积分可以兑换奖品,更具有公平性,可以提高投放者的积极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投放口2处设置有用于将所述投放口2关闭或开启的投料门5,所述投料门5与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数据连接,所述二维码扫描模块控制所述投料门5的启闭。

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机构6设置在所述箱体1内位于所述投放口2下方的位置,所述称重机构6的用于支撑待测物料的支撑板适于在投放物料称重后打开以便于投放物料向下落入所述箱体1内。也即投放者扫描屏幕投料二维码后,投放口先打开,投放者将物件从投放口放入后落在支撑板上,称重机构先称重,称重完毕后支撑板打开物料向下落如箱体内。

所述称重机构6包括设置在所述称重机构6一侧的用于测量投放物料重量的称重传感器61,和适于控制所述支撑板打开以便于投放物料向下落如所述箱体1内的支撑板启闭机构。所述支撑板包括两块水平放置的可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左支撑板62和右支撑板63,垂直于所述左支撑板62和所述右支撑板63移动方向的其中一端设置有闭合式的链条64,所述链条6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链轮65以将所述链条64撑起,所述左支撑板62和所述右支撑板63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链条64的上链和下链上。这种设置方式便于链条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左支撑板62与右支撑板63能够相互靠近或远离,已完成支撑板打开或封闭动作。为了提高称重的精度,本实施例的称重传感器设置有四个,分别位于所述称重机构上方的四个角处。

本实施例中,所述称重机构6上设置有电动推杆66,所述电动推杆66的顶出端固定连接在所述链条64上,所述电动推杆66顶出或收缩时推动所述链条64绕所述链轮65转动以使所述左支撑板62和所述右支撑板63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为了能够测量投放者的体重并向投放者和控制系统反馈,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体重测量仪7,所述体重测量仪7与所述控制电路板数据连接。所述体重测量仪7测得的数据通过控制系统发给投放者的手机或其他手持客户端。

为了便于体重测量仪能够在需要时伸出、不需要时收起,所述箱体1的下方设置有竖直设置的转轴8,所述体重测量仪7铰接在所述转轴8上以使所述体重测量仪移出或移入所述箱体1的水平投影。所述箱体1呈矩形结构,所述箱体1的四个角处分别设置有一个支腿9,四个所述支腿将所述箱体1的底端面与支撑面之间形成间隔,所述体重测量仪7绕所述转轴转动(优选转动90度)以移入或移出所述箱体1下端面的正下方。体重测量仪是由电子秤完成,电子秤中的称重传感器的数据传入电脑。

为了能够测量投放者的身高,所述箱体1的上方设置有身高测量仪10,所述身高测量仪10优选超声波测距仪,所述身高测量仪10与位于所述体重测量仪7的正上方,当人站立到体重测量仪上后,体重测量数据和身高测量数据可同时获得。

体重测量仪初始位置在箱体下方隐藏,扫二维码后可旋转90度伸出箱体外部,并垂直对准身高测量仪中心线,然后方可进行测量,测量完成后自动回转90度又回到箱体下方隐藏。转动动作是由箱体内一个转轴8带动,转轴8由电动马达带动,电动马达旋转的角度是由两个限位开关控制,其具体转动角度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设定。

参见图4的操作流程框图,投放时投放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投放口的门将自动打开,投放者投放完成后,门自动关闭,称重机构开始计算重量,重量的数据和对应所获得的积分将显示在投放者手机微信上,重量计算完成后,称重机构下方的对开门将自动打开,投放物在重力作用下坠落到下方的物料仓,然后对开门自动关闭,此时完成一个投放过程。投放口的门和称重机构的对开门(左支撑板和右支撑板)都是由电动推杆带动。

对开门的工作原理:左支撑板(也可看做是左开门)和右支撑板(也可看做是右开门)分别通过直线轴承与导轨链接,可沿导轨直线滑动,同时两扇门分别固定在同一根链条上,左开门固定在链条的上部,右开门固定在链条的下部,链条的上部和下部是相对运动的,所以当电动推杆推动固定在链条上部的左开门时,固定在链条下部的右开门将和左开门相对运动,来实现对开的动作。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发明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凡是依据上述原理及精神在本发明基础上的改进、替代,都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