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1830阅读:4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机器视觉技术领域,基于机器视觉技术中的模式识别,具体为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三种硬币混合在一起时,人工清点分离会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成本高昂而且人员易疲劳,占用大量资源。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硬币分离清点装置结构复杂,难以维修,价格昂贵,操作性差,准确性差且未实现智能化。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该装置分离硬币准确性高,效率高,智能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易于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供给系统、识别系统、分离系统。

所述的供给系统,由硬币存储筒1和刮板输送带2组成,精确控制硬币存储筒1与刮板输送带2的距离,保证距离在1.0-1.5倍硬币厚度,刮板输送带2的刮齿高度为一个硬币厚度,确保每次刮齿只从硬币存储筒1内刮出一枚硬币。

所述的识别系统,由相机3,计算机7,控制器6组成,相机3采集到硬币的尺寸与颜色特征信息,传输到计算机7进行图像分析处理并做出判断,计算机7根据接收的硬币特征信息作出判断,向控制器6发送相应指令。

所述的分离系统,由刮板输送带4和三个硬币收集器5组成,刮板输送带4由伺服电机驱动,伺服电机接收控制器发出的相应控制指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精确度高,智能化程度高。

(2)多相机同时工作,效率高。

(3)采用伺服电机,可操作性强。

(4)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机器视觉识别控制过程图。

图中:1硬币存储筒;2刮板输送带;3相机;4刮板输送带;5硬币收集器;6控制器;7计算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装置包括:硬币存储筒1,刮板输送带2,相机3,刮板输送带4,硬币收集器5,控制器6,计算机7。硬币存储筒1与刮板输送带2距离为1.0-1.5倍硬币厚度,刮板输送带2刮齿高度为一个硬币厚度,刮板输送带2转动,每次从硬币存储筒1内只刮出一枚硬币。

相机3采集刮板输送带上硬币的尺寸与颜色特征信息,计算机7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图像处理并作出判断,并经过编译器编译,发送指令给控制器6。

控制器6发出控制指令,控制伺服电机转动,刮板输送带4将刮板输送带2上的硬币刮到对应的硬币收集器5。

按照本发明的实施实施方式,即可达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采用机器视觉技术,装置准确性高,智能化程度高。

第二,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采用多相机同时工作,可以极大提高工作效率。

第三,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刮板输送带4采用伺服电机驱动,可控制性和可操作性高。

第四,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结构简单,易于生产和维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硬币分离装置,包括供给系统、识别系统、分离系统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给系统由硬币储存筒1和刮板输送带2组成;所述的识别系统,由相机3,计算机7,以及控制器6组成;所述分离系统刮板输送带4与硬币收集器5组成。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人工分离硬币效率低,浪费资源,市面上硬币分离装置可操作性差,准确度差,且不智能化。本发明有益效果在于:分离效率高,成本低,结构简单,易于维修,准确率高,智能化程度高,可操控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马天兵;高飞彪;陈南南;吴晓东;张申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安徽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11.02
技术公布日:2018.02.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