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9872发布日期:2019-08-13 20:32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行车记录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也进行着日新月异的变化,行车记录仪成为了汽车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仪行车记录仪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在车辆停放时,能够监控车辆的周围环境,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然而,汽车在熄火停放时,例如在夏季的炎热,车内的温度会过高,当车内的温度达到行车记录仪正常工作的临界点温度时,行车记录仪会自动关机,即使傍晚或是车内温度下降到行车记录仪正常工作的温度范围时,行车记录仪无法自动开启,从而无法正常工作,无法监控车辆的周围环境。

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能够避免行车记录仪本体在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下自动关机后、当温度下降或上升到适宜温度时,行车记录仪本体无法自动开启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包括行车记录仪本体、电源装置及温度传感装置;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包括电源管理模块及中央处理器,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包括开关控制端口、电源端口及多个信号端口,所述中央处理器连接信号端口,所述电源管理模块通过所述信号端口与所述中央处理器进行信号传递;所述电源装置连接所述电源端口,所述电源装置通过所述电源端口为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供电;所述温度传感装置连接所述开关控制端口,所述温度传感装置感测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的温度且输出开机信号,所述开机信号通过所述开关控制端口输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并控制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自动开机。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装置内集成开机控制电路,所述开机控制电路包括温度传感模块及控制模块;所述温度传感模块包括温度传感芯片,所述温度传感芯片包括控制端、电源端、信号输出端及温度传感端;所述控制端用于控制所述温度传感芯片是否正常工作,所述控制端连接所述电源端,所述电源端用于为所述温度传感芯片提供电源;所述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电源端通过第一上拉电阻连接,所述第一上拉电阻用于调整所述信号输出端输出的信号;所述温度传感端用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芯片感测的温度输出传感电压;所述控制模块包括MOS管,所述MOS管的栅极连接所述温度传感芯片的信号输出端,所述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的开关控制端口,且所述MOS管的漏极输出开机信号,所述开机信号低电平有效。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MOS管的漏极与所述开关控制端口之间还连接第二上拉电阻,所述MOS管的栅极还通过第三上拉电阻连接所述温度传感芯片的电源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机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一电压转换模块及第二电压转换模块,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温度传感模块且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为所述温度传感模块供电,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且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输出电压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一转换芯片,所述第一转换芯片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一使能端,所述第一使能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一转换芯片是否正常工作且所述第一使能端连接所述第一输入端,所述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温度传感芯片的电源端,且所述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所述温度传感芯片供电。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包括第二转换芯片,所述第二转换芯片包括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二使能端,所述第二使能端用于控制所述第二转换芯片是否正常工作且所述第二使能端连接所述第二输入端,所述第二输出端连接MOS管的漏极上的第二上拉电阻,且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控制模块供电。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开机控制电路还包括供电保护模块,所述供电保护模块包括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包括正极及负极,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管理模块,所述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一输入端及所述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第二输入端。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温度传感芯片的温度传感端连接第一电容后接地,所述第一电容用于稳定输出的传感电压;所述第一转换芯片的第一输入端还连接第二电容,所述第一输出端还连接第三电容,所述第二电容用于稳定所述第一输入端的电压,所述第三电容用于稳定所述第一输出端的电压;所述第二转换芯片的第二输入端还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第四电容及第五电容,所述第四电容及第五电容用于稳定所述第二输入端的电压,所述第二输出端还连接第六电容,所述第六电容用于稳定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电压。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的中央处理器还包括多个通信端口,所述通信端口连接外围设备,所述外围设备包括存储模块、摄像头模块及显示模块。

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装置为汽车电瓶常电装置或所述行车记录仪本体内置的聚合物锂电池供电装置。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通过在行车记录仪本体上连接温度传感装置,温度传感装置感测行车记录仪本体的温度且输出开机信号,开机信号通过开关控制端口输入电源管理模块并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自动开机,避免了行车记录仪本体在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下自动关机后、当温度下降或上升到适宜温度时,行车记录仪本体无法自动开启的问题,行车记录仪本体自动开启后,能够有效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保证车辆安全。

为使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的原理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温度传感装置内的开机控制电路的电路图;

图3为图2中的温度传感模块的电路图;

图4为行车记录仪本体的温度与传感电压、信号输出端的输出信号的变化曲线图;

图5为图2中的控制模块的电路图;

图6为图2中的第一电压转换模块的电路图;

图7为图2中的第二电压转换模块的电路图;

图8为图2中的供电保护模块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100的原理框图。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100包括行车记录仪本体10、电源装置20及温度传感装置30。

行车记录仪本体10包括电源管理模块11(Power Management Unit,PMU)及中央处理器12(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电源管理模块11包括开关控制端口111、电源端口112及多个信号端口113,中央处理器12连接信号端口113,电源管理模块11通过信号端口113与中央处理器12进行信号传递;电源装置20连接电源端口112,电源装置20通过电源端口112为行车记录仪本体10供电;温度传感装置30连接开关控制端口111,温度传感装置30感测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且输出开机信号,开机信号通过开关控制端口111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1并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开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100,通过在行车记录仪本体上连接温度传感装置30,温度传感装置30感测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且输出开机信号,开机信号通过开关控制端口111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1并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开机,避免了行车记录仪本体在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下自动关机后、当温度下降或上升到适宜温度时,行车记录仪本体10无法自动开启的问题,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开启后,能够有效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保证车辆安全。

具体的,温度传感装置30内预设最高温度阈值Th、最低温度阈值Tl及温度变化值ΔT,最高温度阈值Th即为行车记录仪本体10正常工作的最高温度值,最低温度阈值Tl即为行车记录仪本体10正常工作的最低温度值,当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达到或高于最高温度阈值,或者达到或低于最低温度阈值时,车记录仪本体10启动保护机制且自动关机,而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关机后,当温度传感装置30感测到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与最高温度阈值Th的实际温度差的绝对值或者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与最低温度阈值Tl的实际温度差大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度变化值ΔT时,温度传感装置30产生开机信号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开机。

例如,温度传感装置30内预设的最高温度阈值Th=80℃、最低温度阈值Tl=-20℃,温度变化值ΔT=10℃,则在炎热环境下,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到达80℃时,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关机,当温度传感装置30感测到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下降到70℃或更低时,即|70-Th|=|70-80|=10≥ΔT,温度传感装置30产生开机信号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开机,即在炎热环境下,当温度降低一定程度时,行车记录仪能够自动开机,继续监控汽车周围环境;在寒冷环境下,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到达-20℃时,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关机,当温度传感装置30感测到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上升到-10℃或更高时,即-10-Tl=-10-(-20)=10≥ΔT,温度传感装置30产生开机信号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开机,即在寒冷环境下,当温度上升一定程度时,行车记录仪能够自动开机,继续监控汽车周围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温度传感装置30内预设最高温度阈值Th、最低温度阈值Tl及温度变化值ΔT可以根据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正常工作温度范围及自身需求进行调整,调整方法为通过改变温度传感装置30内的元件参数来实现。

本实施方式中,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中央处理器12还包括多个通信端口121,通信端口121连接外围设备,外围设备包括存储模块122、摄像头模块123及显示模块124,外围设备用于实现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例如存储、摄像及显示等功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围设备还可以包括更多的模块,例如GPS模块、蓝牙模块。

电源装置20为行车记录仪本体10供电,具体的,电源装置20为汽车电瓶常电装置或行车记录仪本体10内置的聚合物锂电池供电装置,在汽车熄火后,电源装置20仍旧能够为行车记录仪本体10供电。

请参阅图2,温度传感装置30内集成开机控制电路40,开机控制电路40包括温度传感模块41及控制模块42。

请一并参阅图3,温度传感模块41包括温度传感芯片U1,温度传感芯片U1包括控制端PD、电源端VDD、信号输出端OS及温度传感端TEMP;控制端PD用于控制温度传感芯片U1是否正常工作,控制端PD连接电源端VDD,电源端VDD用于为温度传感芯片U1提供电源;信号输出端OS与电源端VDD通过第一上拉电阻R1连接,第一上拉电阻R1用于调整信号输出端OS输出的信号;温度传感端TEMP用于根据温度传感芯片U1感测的温度输出传感电压VTEMP,具体的,温度传感端TEMP连接第一电容C1后接地,第一电容C1用于稳定输出的传感电压VTEMP。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上拉电阻R1的大小为10kΩ,第一电容C1的大小为0.1μF,第一电容C1的大小可以根据噪声情况进行调整。

请一并参阅图4,以行车记录仪本体10处于炎热环境下为例,最高温度阈值Th设为80℃,温度变化值ΔT设为10℃;温度传感芯片U1感测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Temperature,且温度Temperature转换为传感电压VTEMP经温度传感端TEMP输出,传感电压VTEMP与温度Temperature成反比,在Temperature=30℃时,VTEMP值为1.300V,且随着温度Temperature的升高,输出传感电压VTEMP降低,且速率为-8.2mV/℃,当温度Temperature达到最高温度阈值Th即80℃时,信号输出端OS的输出信号由高信号H转换为低信号L,而当温度Temperature降低到比最高温度阈值Th少温度变化值ΔT即70℃时,信号输出端OS的输出信号由低信号L返回高信号H。

请一并参阅图5,控制模块42包括MOS管Q1,MOS管Q1的栅极G连接温度传感芯片U1的信号输出端OS,MOS管Q1的漏极D连接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开关控制端口111,且MOS管Q1的漏极D输出开机信号,开机信号低电平有效。具体的,MOS管Q1的漏极D与开关控制端口111之间还连接第二上拉电阻R2,MOS管Q1的栅极G还通过第三上拉电阻R3连接温度传感芯片U1的电源端VDD,第二上拉电阻R2与第三上拉电阻R3的大小均为10kΩ。

以行车记录仪本体10处于炎热环境下为例,当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高于最高温度阈值Th时,行车记录仪关闭,信号输出端OS的输出信号为低信号L,此时,MOS管Q1的栅极G为低电平,MOS管Q1为截止状态,则MOS管Q1的漏极D输出的开机信号为长高状态,即开机信号无效;而行车记录仪关闭后,温度下降到比最高温度阈值Th少温度变化值ΔT时,信号输出端OS的输出信号由低信号L返回高信号H,此时,MOS管Q1的栅极G为高电平,MOS管Q1为导通状态,即MOS管Q1的漏极D输出的开机信号被拉低,开机信号有效,开机信号通过开关控制端口111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1并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开机,行车记录仪本体10恢复正常工作,无需人为开启。

请一并参阅图6及图7,开机控制电路40还包括第一电压转换模块43及第二电压转换模块44,第一电压转换模块43连接温度传感模块41且第一电压转换模块43的输出电压为温度传感模块41供电,第二电压转换模块44连接控制模块42且第二电压转换模块44的输出电压为控制模块42供电。

第一电压转换模块43包括第一转换芯片U2,第一转换芯片U2包括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及第一使能端,第一使能端用于控制第一转换芯片U2是否正常工作且第一使能端连接第一输入端,第一输出端连接温度传感芯片U1的电源端VDD,且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温度传感芯片U1供电,具体的,第一输出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为2.8V。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输入端还连接第二电容C2,第一输出端还连接第三电容C3,第二电容C2用于稳定第一输入端的电压,第三电容C3用于稳定第一输出端的电压,第二电容C2的大小为1.0μF,第三电容C3的大小为2.2μF。

第二电压转换模块44包括第二转换芯片U3,第二转换芯片U3包括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及第二使能端,第二使能端用于控制第二转换芯片U3是否正常工作且第二使能端连接第二输入端,第二输出端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上的第二上拉电阻R2,且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压为控制模块42供电,具体的,第二输出端输出的电压的大小为1.8V。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使能端还连接第四上拉电阻R4,第四上拉电阻R4的大小为100kΩ;第二输入端还连接有并联连接的第四电容C4及第五电容C5,第四电容C4及第五电容C5用于稳定第二输入端的电压,第四电容C4的大小为2.2μF,第五电容C5的大小为0.1μF;第二输出端还连接第六电容C6,第六电容C6用于稳定第二输出端的电压,第六电容C6的大小为2.2μF。

请一并参阅图8,开机控制电路40还包括供电保护模块45,供电保护模块45包括二极管D1,二极管D1包括正极及负极,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电源管理模块11,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一电压转换模块43的第一输入端及第二电压转换模块44的第二输入端,利用二极管D1的单向导电性进行反接保护,防止电源管理模块11接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实现自动开启的行车记录仪系统100,通过在行车记录仪本体上连接温度传感装置30,温度传感装置30感测行车记录仪本体10的温度且输出开机信号,开机信号通过开关控制端口111输入电源管理模块11并控制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开机,避免了行车记录仪本体在炎热或寒冷的环境下自动关机后、当温度下降或上升到适宜温度时,行车记录仪本体10无法自动开启的问题,行车记录仪本体10自动开启后,能够有效监测车辆周围的环境,保证车辆安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