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身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00421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随身安全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全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随身携带、且具有多重安全
防护功能的随身安全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治安形势不佳、各种大小抢案不断,而妇女遇袭或遭性侵的案件也时有所闻, 而此类案件的发生机率尤以深夜最为频繁,导致夜归的妇女人人自危,深怕独自在暗巷中 行走时,给予歹徒可趁之机。为求自保,一般妇女多会在皮包内放置防身喷雾剂,以便在遭 到歹徒抢劫或侵害时,可以以该防身喷雾剂向歹徒喷洒,以便营造逃走的机会。但是,以该 防身喷雾剂的使用时机而言,往往是在歹徒已触及身体的状况下,导致被害人常会措手不 及或无法取得反制先机,造成此防身喷雾剂无法被有效利用。此类问题仍然有待设法解决。 再者,一般父母带孩童至公园、百货公司或大卖场等人潮拥挤的公共场所中,常会 发生因一时疏忽或小孩乱跑而走失、或遭有心人士拐骗掳走的问题,产生失踪人口及家庭 破碎的社会问题,实在是有待设法加以解决改善的问题。 又,目前虽有所谓的"联防保全系统"等专为独居老人所设计的安全防护装置,但 该安全防护装置仅限于使用者所在位置的定位,利用使用者随身携带的发射器持续发射电 波信号,配合其联防区域所安装的接收器接受信号,经由其主机设备而得以判断使用者所 在位置及活动路线。在实际使用测试后,此类安全防护装置虽然可解决独居老人走失的部 分问题,但若其活动范围超过联防区域后,该安全防护装置即丧失作用。加上该安全防护装 置并没有侦测周围环境的功能,因此并没有提醒使用者注意周围状况的功能,致使其安全 防护的效能并不完善,难以称为理想的设计。 有鉴于前述问题,本发明人特兴起研发创作更合乎理想的安全防护装置,以便能 在人身安全防护上提供更为完善的功能,令其无论在周围环境的安全侦测、紧急求救及所 在位置的定位方面,均可获得更佳的实用效能。

发明内容本发明人有鉴于前述习用的防护装置在实际使用时,仍然有防护效果不佳的缺点 存在,而予以重新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其具有防护安全效果佳及 方便使用等功效,可以改善人身安全防护上的效果。 为了达到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其包含第一壳 体及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相互盖合固定,且在其内部形成有一个容置空间, 且该容置空间内容置设有一块电路板,该电路板包含微处理器、物体测距电眼和集成电路, 且该物体测距电眼产生信号,传送至该微处理器处理,而该集成电路接收该微处理器的信 号,另设有一个蜂鸣器及一个震动器,该蜂鸣器及该震动器装设于该电路板,且受该集成电 路控制,以产生提供警示的声音及震动,另设有一供电组,该供电组提供该电路板所需的电力,且该供电组电连接一个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能开闭该供电组。 本实用新型利用上述的技术手段,在实施后具有下列的优点 — .周围环境侦测功能利用其内含的物体测距电眼可以侦测是否有人接近,并 在其接近一段距离时通过语音或蜂鸣震动方式提醒使用者注意,以便能让使用者有充分的 时间采取应变措施,以确保自身的安全。 二 .子母机联系功能可由子母机配合使用,将其分别配戴于父母及孩童身上,利 用内置的物体测距电眼侦测两者距离,以便在两者超过一定距离时,提醒使用者注意,以防 孩童走失问题的发生。 三.紧急求救功能利用其内置的紧急按钮在使用者遭遇紧急危难时,借助按钮 联系公共安全系统,以便向相关单位寻求协助。 四.卫星定位功能利用其内设的卫星定位系统,可供确认使用者所在位置,对于 找寻失踪孩童或采取紧急救援时,可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使用者所在地点,避免发生不必要 的延误。

[0014]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周围环境侦测功能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子母机联系功能的流程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紧急求救功能的流程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卫星定位功能的流程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9为图8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10为图8中开启蜂鸣器的使用立体外观示意图。图11为图8的使用状态图。其中,1、60为电路板,2、50为第一壳体,3、51为第二壳体,4为子机,5为信号收发
器,10为微处理器,11、61为物体测距电眼,12为信号收发器,13为集成电路,14为蓝牙耳 机,15、70为蜂鸣器,16、71为震动器,20、80为供电组,21、81为电源开关,30为紧急按钮,40 为卫星定位系统,52为挡片,53为夹扣,62为侦测距离设定开关,82为小型锂电池,83为充 电孔座。
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所示的电路方块示意图、图2所示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及图3所示 的结构外观示意图。该图所示为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的一个较佳实施例,其包含 第一壳体2 ; 第二壳体3,该第二壳体3与该第一壳体2相互盖合固定,且在其中形成一个容置 空间(图中未标号);[0030] 电路板l,该电路板1容置于该第一壳体2与该第二壳体3内的容置空间,且该电
路板1包括; 微处理器10; 物体测距电眼ll,用于产生信号,传送至该微处理器10处理,该物体测距电眼11 可外露于该第二壳体3表面; 集成电路13,该集成电路13接收该微处理器10的信号,且该集成电路13可为一 语音芯片(voice IC); 蜂鸣器15,该蜂鸣器15设于该电路板l,且受该集成电路13控制,以产生声音提 供警示; 震动器16,该震动器16设于该电路板1,且该震动器16受该集成电路13控制,以 产生震动警示; 供电组20,该供电组20提供该电路板1所需的电力,且该供电组20电连接一个电 源开关21,该电源开关21能开闭该供电组20,且该电源开关21的表面裸露于该第一壳体 2。该供电组20可为一小型锂电池,并具有一个充电孔座。通过上述的结构,可实现本实用 新型所述的随身安全防护装置。 另外,为增加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的使用效果,也可搭配一个蓝牙耳机14使用。 该蓝牙耳机14可设有一子机4,该子机4具有一个信号收发器5,以供该物体测距电眼11 能传送信号至该信号收发器5,以供该信号收发器5接收该物体测距电眼11的信号,以传 送至该微处理器10处理,以控制该蜂鸣器15及该震动器16发出声音及震动警示使用者。 该电路板1设有一个紧急按钮30,且该紧急按钮30也外露于该第一壳体2表面,以供按压 该紧急按钮30时,将信号送至该微处理器IO,经该微处理器10处理后,通过信号收发器12 发射信号至警方网络等公共安全系统。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还设有一组卫星定位系统40, 通过该卫星定位系统40得以持续发射信号以实现卫星接收定位,以此构成本随身安全防 护装置的基本功能架构。 当使用时,将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安置在使用者身上,且该紧急按钮30捆露在该 第一壳体2的一侧,以方便使用者按压揉控。该电源开关21也设在该第一壳体2—侧,以方 便使用者切控启闭电源,又该物体测距电眼11也裸露在外面,以便该物体测距电眼11可以 侦测是否有人接近使用者。该蓝牙耳机14采用分离式设计,使其可附挂于使用者的耳部。 另外蓝牙耳机14还可以设置一个子机4,该子机4内部可设置信号收发器5,以便可发射信 号并由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在一定距离内接收感测。由此构成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的完整 结构。 通过上述结构组成的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可以实现以下的功能 1.周围环境侦测功能 参考图4所示的流程示意图,其主要是运用在夜归的使用者方面。在其实施上是 将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随身佩带并开启电源开关,利用其内置的物体测距电眼侦测在使用 者周围尤其是后方是否有不明或可疑人物接近,当有可疑人物接近使用者至一定距离后, 即会由信号收发器发射一信号至微处理器,经微处理器接收处理后,传送信号至集成电路, 再通过语音IC利用蓝牙耳机告知使用者,或者触发蜂鸣器及震动器产生警报声响及震动, 以便提醒使用者有不明或可疑人物接近,使使用者在其未接近时先行防备而具有充裕的反应时间,以此能增进夜归的安全性。 2.子母机联系功能 参考图5所示的流程示意图,其可由子母机配合使用,将母机即随身安全防护装 置配戴于父母,而将子机配戴于孩童身上,同时开启子母机的电源开关,利用子机内部的信 号收发器持续发射信号,而由母机内置的物体测距电眼侦测两者间的距离,以便在两者超 过一定距离时,母机的信号收发器及时产生信号至微处理器,经微处理器处理而通过集成 电路利用蓝牙耳机告知使用者,或者触发蜂鸣器及震动器产生警报声响及震动,以便提醒 使用者注意,防止孩童走失问题的发生。 3.紧急求救功能 参考图6所示的流程示意图,利用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附设的紧急按钮,使其在 使用者遭遇紧急危难时,在随身安全防护装置的电源开关处于开启状态下,直接按压该紧 急按钮,以便得通过信号收发器发送信息联系110或119等警方网络组成的公共安全系统,
以便向相关单位寻求紧急协助。 4.卫星定位功能, 参考图7所示的流程示意图,其主要是在随身安全防护装置的电源开关开启的状 态下,利用其内置的卫星定位系统通过信号收发器持续发送信号,使其通过全球卫星定位 系统确认使用者所在位置。在寻找失踪孩童或采取紧急救援时,可在最短时间内到达使用 者所在的地点,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延误。 图8至图10所示为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的另一实施例。其中大部分的结构与上 述实施例的结构雷同。本实施例为滑盖式的使用方式,也包含有第一壳体50、第二壳体51、 电路板60、蜂鸣器70及震动器71及供电组80。该电路板60具有一个微处理器(图中未 标号)、一个物体测距电眼61及一个集成电路(图中未标号),该供电组80提供该电路板 60所需的电力,且该供电组80电连接一个电源开关81。该电源开关81用于开闭该供电组 80,且该电源开关81的表面裸露于该第一壳体50。该供电组80可以为一个小型锂电池82, 并具有一个充电孔座83。该电路板60及该供电组80容置于该第一壳体50与该第二壳体 51内。该第二壳体51滑套设置于该第一壳体50,该第二壳体51朝该第一壳体50的一侧 固设有一挡片52,以供该第一壳体50在该第二壳体51滑移时,该挡片52能挡止该第一壳 体50滑出。该电路板60设有一个侦测距离设定开关62,该侦测距离设定开关62能设定该 物体测距电眼61的侦测距离,且该第二壳体51相对于该第一壳体50的一面枢设有一夹扣 53。该蜂鸣器70可设置在该夹扣53与该第二壳体51之间,通过该第二壳体51由该第一 壳体50滑出,以控制该蜂鸣器70的开闭。 本实用新型能依据使用者的需要,提供不一样的设置及操作方式。例如将该电源 开关81打开为长按3秒,打开同时并以该震动器71震动1次,告知使用者已完成开机,再 依室内/室外环境的不同,通过该侦测距离设定开关62选择短距离或长距离的侦测设定, 最后将其佩带在可侦测身体后方位置,如图11所示。该物体测距电眼61开始侦测使用者 后方环境,当有可疑人物进入侦测范围内,该物体测距电眼61会感应并发送信号至该微处 理器,经由该集成电路驱动该震动器71,使该震动器71会随距离的远近产生不同频率的震 动,越接近使用者震动频率越快,让使用者知道跟对方的距离远近,令其使用者在可疑人物 尚未接近时先行防备而具有充分反应时间。假使状况不对或遭遇危险时,只需将该第一壳体50朝相对于该第二壳体51方向推开,会立即触发该蜂鸣器70发出大分贝声响,用以吓 阻歹徒,并增加逃跑的机会,增进夜归使用者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可知本随身安全防护装置经由其内部电路的组成设计,使其可以实现 夜归时的周围环境侦测、孩童走失预防、危难紧急求救、以及卫星定位等多种功能,从而对 使用者在各种状况下所需的安全防护作一个完整规划与整合,真正达到全方位的"守护者" 的完善效能,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一种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该第二壳体与该第一壳体相互盖合固定并且在其内形成一个容置空间;电路板,该电路板容置在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内的容置空间,且该电路板包含微处理器;物体测距电眼,用于产生信号以传送至该微处理器处理;集成电路,用于接收该微处理器的信号;蜂鸣器,受该集成电路控制,用于产生声音提供警示;震动器,设于该电路板,且受该集成电路控制,用于产生震动警示;供电组,用于提供该电路板所需的电力,该供电组电连接一个电源开关,该电源开关用于开闭该供电组。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包含一个蓝牙耳机及一个子机,该子机具有一个信号收发器; 该物体测距电眼传送信号至该信号收发器,该信号收发器接收该物体测距电眼的信号,传 送至该微处理器处理,以控制该蜂鸣器及该震动器发出声音及震动以警示使用者。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设有一紧急按钮,通过按压该紧急按钮,将信号送至该微处理器,经该微处理 器处理后通过信号收发器发射信号至公共安全系统;该电路板还设有一组卫星定位系统,通过该卫星定位系统持续发射信号以实现卫星定位。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壳体与该第二壳体呈滑套式设置,第二壳体滑套设置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二壳 体朝该第一壳体的一侧固设有一个挡片,以供该第一壳体在该第二壳体滑移时,该挡片能 挡止该第一壳体的滑出。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二壳体相对于该第一壳体的一面枢设有一夹扣,蜂鸣器设置在该夹扣与该第二壳体 之间,通过该第二壳体由该第一壳体滑出,以控制该蜂鸣器的启闭。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集成电路为一语音芯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随身安全防护装置。该随身安全防护装置适合于随身携带,具有侦测周围环境安全、紧急求救、以及卫星定位等多项安全防护功能,可以有效维护人身安全。该随身安全防护装置主要包含一个相互组合的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第一壳体及第二壳体内设有一个电路板以及一个物体测距电眼等,用来侦测使用者周围是否有人接近,并将信号经电路板处理后,以语音方式或蜂鸣器震动方式警示使用者。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全方位、多功能的随身安全防护装置,具有极佳的实用价值。
文档编号G08B21/02GK201438329SQ20092016125
公开日2010年4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0日
发明者曾仁祝 申请人:曾怡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