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_3

文档序号:9433852阅读:来源:国知局
统计,重复上一步操作,可预测乘客概率较高的下车点,为更准确地预测,需要在车 辆出发后根据路径进行匹配,从而实现下车点位置的纠偏操作。
[0076] 在完成乘客下车点预测后,对于面向到达需求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 图,只需要将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即可。结合到达需求热力图,到达后的小客车可马上改变状 态为待营运状态,可调度至附近需求旺盛的交通小区。后续的操作与明确上下车点网络集 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步骤中的(17)、(18)点完全一样。
[0077]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 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 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51、 以城市内可以停靠的路边视为潜在出发点和下车点,即城市全部的可停靠车辆的 路边区域均可视为出发点或者下车点; 52、 开放注册用户,所有注册用户可以在操作系统上选择或者搜索的上车点和下车点, 也可以把接客点视为上车点,下客点作为下车点; 53、 以上车时间、出发点、下车点三个因素组成一条出行样本,应用后台将所有的用户 需求按照时间、出发点、下车点进行统计; 54、 以交通小区作为区域划分手段,即按照城市路网规划,以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与 城市支路作为划分手段; 55、 划分好交通小区后,所有上车点和下车点均分布在划分交通小区的快速路、主干 道、次干道与城市支路的边缘上,或者交通小区内部; 56、 注册用户选择的交通小区覆盖范围及其边缘上的任何出行需求进行统计,以上车 时间、上车点、下车点三个因素组成一条出行样本,应用后台将所有的用户需求按照时间、 上车点、下车点进行统计; 57、 把交通小区所有边均扩大N米,把扩大后区域内的所有出行需求均进行统计; 58、 以电子地图为底图,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在电子地图上具有三个图层, 即需要在电子地图加载三个图层,包括出发需求图层、到达需求图层以及出行需求图层,出 发需求图层是上车点的需求描述热力图,到达需求图层是下车点的需求描述热力图,出行 需求图层是上下车点综合的需求描述热力图; 59、 对于出发时间属性,则以设定时间段为划分,每个设定时间段下需要同时加载三个 图层,当设置不同时间段时,将切换并加载对应时间图层; 510、 对交通小区区域进行颜色标注; 511、 对于交通小区外的扩展区域,则按照区域周边标注的颜色,按照颜色混合原理后 得出的颜色将该区域填充颜色; 512、 以缓冲区的计算方式,对于一个给定的对象A,它的缓冲区可以定义为:P = Ix I d (X,A)〈 = r},d -般是指欧氏距离,也可以是其他的距离,其中r为邻域半径或缓冲区 建立的条件,对图中所有区域进行不同区域颜色的方式,以解决填充颜色突变的问题,实现 颜色表达的平滑过度; 513、 出发需求热力图的时间段是通过移动终端进行上车确认登记,时间数据是根据卫 星定位时间上传的,对于到达需求热力图,出发时候不需要填写任何时间信息,到达时间的 获取一般通过线路规划预估行程时间获取; 514、 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是在出发需求热力图和到达需求热力图基础上 形成,根据乘客出发和到达对应的关系,出发需求中的交通小区的统计数据与到达需求中 的交通小区的需求进行匹配与统计; 515、 以统计学上饼图作为该交通小区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的标注方式,将 上一步筛选的对应关系以饼图方式按照百分比方式表达不同到达站点之间的比例关系,即 在出发需求热力图基础上标注经过筛选对应关系的饼图以表示该交通小区的出行需求热 力图,以此类推可完成所有交通小区出行需求饼图的标注,形成面向出发需求的网络集约 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 516、 对于面向到达需求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只需要将对应关系进行调 整即可; 517、 以统计学上饼图作为该交通小区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的标注方式,将 上一步筛选的对应关系以饼图方式按照百分比方式表达不同上车点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在 到达需求热力图基础上标注经过筛选对应关系的饼图以表示该交通小区的到达需求热力 图,以此类推可完成所有交通小区出行需求饼图的标注,形成面向到达需求的网络集约小 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 518、 以统计学上饼图作为该交通小区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的标注方式,将 上一步筛选的对应关系以饼图方式按照百分比方式表达不同上车点之间的比例关系,即在 到达需求热力图基础上标注经过筛选对应关系的饼图以表示该交通小区的到达需求热力 图,以此类推可完成所有交通小区出行需求饼图的标注,形成面向到达需求的网络集约小 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S1中,用户可通过手机、平板电脑或台式电脑完成注册。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S3中,在进行统计的时候同时将统计结果进行排列,统计结果最高值可能同时存在多 个。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S4中,各种道路组成的闭合图形宽处不超过500米,最窄处不少于300米形成的闭合图 形定义为交通小区。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SlO中,按照下述表格对交通小区区域进行颜色标注:其中,某时间段的总体出发需求数为N,交通小区的数量为M,某交通小区的出发数据 为K0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S13中,相对上车点的交通小区而言,下车点的交通小区到达时间的通常情况下由导航 软件按照实时交通预估,实际的下车时间则是以上车时间加上预估行程时间计算并预估下 车时间点。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S14中,匹配与统计的方法为: 设出发需求中的交通小区标注为A1、A2、......、AX ;到达需求中的交通小区标注为B1、 B2、……、BY,对于某时间段Al交通小区出发需要对应关系包括A1BUA1B2、……、A1BY, 其他公交小区亦然。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S16中,将对应关系进行调整的方法为: 设出发需求中的交通小区标注为A1、A2、......、AX ;到达需求中的交通小区标注为B1、 B2、……、BY,对于某时间段Bl交通小区到达需要对应关系包括B1AUB1A2、……、B1AX, 结合到达需求热力图,到达后的小客车可马上改变状态为待营运状态,可调度至附近需求 旺盛的交通小区。9.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只 知道上车点没有下车点的情况下,面向出发的预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的构建方法为: (1) 根据用户习惯进行统计,将乘客历史乘车记录进行统计,以时间、统计上的概率数 据以及出发点信息,预测乘客的下车; (2) 根据同一个交通小区用户习惯进行统计,将同一个交通小区乘客历史乘车记录进 行统计,重复上一步操作,可预测乘客概率较高的下车点,为更准确地预测,需要在车辆出 发后根据路径进行匹配,从而实现下车点位置的纠偏操作; 在完成乘客下车点预测后,对于面向到达需求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只 需要将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即可,结合到达需求热力图,到达后的小客车可马上改变状态为 待营运状态,可调度至附近需求旺盛的交通小区,后续的操作与明确上下车点网络集约小 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步骤中的S17和S18步骤完全相同。10.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骤(1)中,为更准确地预测,需要在车辆出发后根据路径进行匹配,从而实现下车点位置的 纠偏操作。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构建方法,包括下述步骤:开放注册用户,以交通小区作为区域划分手段进行划分,对交通小区区域进行颜色标注并完成颜色填充,以统计学上饼图作为该交通小区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的标注方式,对于面向到达需求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只需要将对应关系进行调整即可,到达需求热力图基础上标注经过筛选对应关系的饼图以表示该交通小区的到达需求热力图,形成面向到达需求的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本发明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需求对象使用网络集约小客车出行需求热力图对乘客需求进行分析从而更合理进行运力调配,从而实现运力均衡,保证市民出行需求的满足。
【IPC分类】G08G1/01
【公开号】CN105185116
【申请号】CN201510585589
【发明人】杨敬锋, 李勇, 杨骥, 张南峰, 何家荣, 周捍东, 周绮雯
【申请人】广州地理研究所
【公开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