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4640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存储音频数据并再生存储的音频数据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
背景技术
已有一种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它将外部供给的音频信号编码(A/D转换),将所得到的信号存储到诸如RAM的半导体存储器中,通过操作再生开关之类的部件从RAM中读取编码的信号,并解码(D/A转换)读出的信号,由此提供音频输出,如美国专利NO.4,368,988中所公开的。
利用传统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在使用单一的半导体存储器作为单一的记录和再生装置时,在记录或再生操作中从第一地址开始进行寻址。然而,如果单一的半导体存储器被分成块,并选择一些块来记录或再生,则必须从所选块的起始地址开始进行寻址。为做到这一点,必须从起始地址开始将所选块起始地址上的数据传送给地址控制部分,预置它,并更新此地址。当编码数据存储在易失存储器,例如RAM中时,在电池寿命终止、更换电池或出现电源故障时存储的内容将会消失。为避免丢失存储的数据,可考虑使用非易失存储器,例如EEPROM。然而,与例如在大约1V上工作的CMOS电路相比,EEPROM要求很高的驱动电压。由于这一原因,工作在相对较低电压上、用来控制记录和再生操作的电路和包括非易失存储器的电路不得不由分开的芯片构成,它们需要分别由不同的电压来控制。如上述,当由分开的芯片来组装主电路部分和包括非易失存储器的电路,并且如前述将单个非易失存储器分为多块,而选择一些块来记录和再生时,必须直接寻址每个块的起始地址,结果需要多个终端作为地址数据的输入端,这导致下面的问题包括非易失存储器的芯片尺寸变得很大。
本发明概述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它将存储器分为块,并能在块的基础上选择性地存储数据到块中或从块中再生数据,而不会使电路配置复杂化。
上述目的通过提供下述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来实现,它包括一半导体芯片,此芯片包括具有多个存储区的半导体存储器;存储指定输入端,将用来在半导体存储器中的多个存储区之中指定要进行存储或再生的存储区的存储区指定信号和用来指定存储音频数据的存储指定信号输入给它;再生指定输入端,将用来指定再生音频数据的再生指定信号输入给它;及存储介质控制装置,不仅用来按照存储区指定信号指定要进行存储或再生的存储区和按照存储指定信号将音频数据存储到指定的存储区中,而且按照再生指定信号读取存储在指定存储区的音频数据;及控制装置,它包括存储区指定开关装置、记录指定开关装置、再生指定开关装置以及控制电路,在操作存储区指定开关装置时控制电路将存储区指定信号发送给存储指定输入端,在操作记录指定开关装置时控制电路将存储区指定信号发送到存储指定输入端,并随后发送记录指定信号,以及在操作再生指定开关装置时将再生指定信号发送给再生指定输入端。
由于输入存储区指定信号和存储指定信号的存储指定输入端及输入再生指定信号的再生指定输入端将半导体芯片与控制电路相连接,本发明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具有以下优点半导体存储器能分成块并能够逐块地选择要记录和再生的块,而不会使电路配置复杂或增加半导体芯片的终端数。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按照本发明实施例的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方框图;图2是图1中RAM9的数据结构的概念图;图3是图1中控制部分20的电路图;
图4是解释图3中记录控制信号S1(256Hz)及时钟(32Hz)之间关系的概念图;图5是解释主要操作的流程图;图6是解释图5中键处理的操作流程图;图7是解释图5中键处理的操作流程图;图8是图1中LCD显示器14上的再生模式显示图;及图9是图1中LCD显示器14上的再生模式显示图。
实施本发明的最佳模式下面,将参照附图,解释按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手表、便携式电子装置。
A、实施例的配置图1是按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手表的方框图。图中,该实施例的电子手表有表的功能、计算功能、存储许多姓名和电话号码数据项及其它并显示它们的数据库功能、及在存储器中记录从外部供给的话音并再生它的备忘录功能。电子手表包括一芯片控制集成电路1和一芯片存储器控制集成电路2,控制集成电路1由例如C-MOS装置和用来控制记录和再生话音的控制装置组成,C-MOS装置包含有实现表功能、计算功能及数据库功能的处理电路;而存储器控制集成电路2包括非易失存储器,由例如存储音频数据的瞬时EEPROM和用来控制非易失存储器及地址的控制装置组成。控制集成电路1和存储器控制集成电路2在不同驱动电压下工作,但都是从同一电池获得供电源。将它们设计为在每个集成电路中产生在电源电路里需要的电压。
首先,解释控制集成电路1及其外围电路。键输入部分3包括用来输入各种数据的数字键和字符键(未示出)、用来记录音频数据的记录键3a、用来再生记录的音频数据的再生键3b及选择键3c,选择键用来从随后要解释的EEPROM25的存储区块(8个)中选择将数据存储其中或从其中再生的块。来自键输入部分3的每个键输入信号被送至控制部分7,它然后检测键输入。
振荡电路4产生特定频率的参考时钟并将它提供给频分电路5。频分电路5按照参考时钟产生并输出系统时钟和各种定时时钟,以便操作时间保持电路6、控制部分7及其它的每个部分。在来自频分电路5的定时时钟的一秒信号、即用于保持时间的参考信号的基础上,时间保持电路6对当前时间(日期、周中的日子、小时、分、秒)计时,并将其供给控制部分7。
控制部分7是一CPU(中央处理器),它通过执行存储在随后要解释的ROM8中的特定微程序而实现电子手表的上述各种功能。在本实施例中,特别地,控制部分经随后要解释的处理过程将音频数据记录到通过划分随后要解释的EEPROM25而得到的块中并从其中再生音频数据。具体地,在每次按压选择键3c时控制部分7使得进行记录和再生的块循环地移动一个块,由此使得所希望的块被选择。当按压记录键3a时,控制部分使从麦克风5输入的话音上的音频数据存储到EEPROM中选定的块中。当按压再生键3b时,控制部分使存储在EEPROM25中的选定块里的音频数据再生。当同时按下记录键3a和再生键3b时,控制部分使存储在下面要解释的RAM9中的各种标志和日期及时间数据项被删除。
ROM8存储由控制部分7执行的微程序和各种初始参数。RAM9用作一存储作为控制部分7执行程序的结果产生的各种数据项的寄存器和工作区。
图2是RAM9的数据结构的概念图。在图2中,显示寄存器是用来存储在下面要解释的LC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各种数据项的数据的寄存器。寄存器M是用来指定EEPROM25的8个块中要存储音频数据的指定记录/再生块的寄存器。
标志P是表示话音正被记录的标志。当标志处于“1”时,从下面要解释的麦克风5输入的话音经编码部分(编码电路)6被接受,并存储在EEPROM25中作为音频数据。标志L是表示话音正被再生的标志。当此标志处于“1”时,从EEPROM25读出的音频数据经下面要解释的解码部分(解码电路)10输出给下面要解释的扬声器11。
每个寄存器R0、R1、…、R7具有用来存储音频数据被记录的日期和时间的区(寄存器T)和表示是否已记录到该块的标志F。分别为EEPROM25中的块(实施例中为8个)提供这些寄存器R0、R1、…R7。当没有音频数据被记录时,标志F为“0”。当记录有音频数据时,标志F为“1”。在本实施例中,由于EEPROM25如上述已分为8个块,因而寄存器M用3位块指定数据来指定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那个块。
在图1中,驱动器13在LCD(液晶)显示器14上显示从控制部分7供给的有关时间、计算数据、姓名和电话号码数据的各种数据项以及EEPROM25中存储的音频数据。LCD显示器14包括点阵或段型电极。在时钟模式中,LCD显示器显示日期、当前时间及已记录的那个块。在音频数据的记录或再生中,LCD显示器至少显示当前时间、正被记录的块及记录时间,如下面要解释的显示实例所示。
按照记录键3a、再生键3b和选择键3c的操作,控制部分7以下面三种方式置位或复位触发器F1和F2。
(1)每次按压选择键3c时,控制部分将触发器F1的置位端设置为“1”,然后将其复位端设置为“1”,由此从触发器F1的输出端Q发出一个1/256周期(256Hz)的脉冲。在存储器控制集成电路2的控制部分20中,此脉冲供给块控制部分21作为块指定信号BL,用来指定EEPROM25中的块。
(2)当按压记录键3a时,首先在1/256周期(256Hz)里置位并复位触发器F1七次,然后控制部分将置位端设置为“1”,以迫使输出端Q为“1”。当放开记录键3a时,控制部分将触发器F1的复位端设置为“1”,以迫使输出端Q为“0”。
(3)当按压再生键3b时,首先在1/256周期(256Hz)里置位并复位触发器F2七次,然后控制部分将置位端设置为“1”,以迫使输出端Q为“1”。当放开再生键3b时,控制部分将触发器F2的复位端设置为“1”,以迫使输出端Q为“0”。
每个触发器F1和F2向存储器控制集成电路2的控制部分20供给输出Q,其输出电平在控制部分7的控制下开和关。电源供给部分15将来自公用电池BT的供电压转换为用于操作控制集成电路1的驱动电压,并将驱动电压供给上述每个部分。
下面,将解释存储器控制集成电路2及其外围电路。在从控制集成电路1中的触发器F1供给的输出Q和从触发器F2供给的输出Q的基础上,控制部分20产生用于指定EEPROM25中的块的块信号、表示记录的记录信号、表示再生的再生信号及用于清除记录的音频数据的清除信号,并将块信号和清除信号供给块控制部分21,将记录信号、再生信号和清除信号供给地址控制部分22。
图3是控制部分20的电路图。图中,“或”电路20a产生块信号BL,在触发器F1的输出Q或者触发器F2的输出Q为“1”时,该块信号BL变为“1”并将块信号BL提供给块控制部分21。具体地,当触发器F1或触发器F2将一个脉冲供给“或”电路时,“或”电路将一个脉冲块信号供给块控制部分21。当触发器F1的输出Q和触发器F2的输出Q都变为“1”时,“与”电路20b产生一变为“1”的清除信号CL,并将该清除信号供给地址控制部分22。清除信号CL被“非”电路20c反向,该反向信号被提供给“与”电路20d和20h。
当清除信号CL为“0”而时钟(1/32秒周期32Hz)为“1”时,“与”电路20d将触发器F1的输出Q供给3位移位寄存器20e。每次“与”电路20d供给记录控制信号S1时,3位移位寄存器20e顺序移动存储的位,并将一个位供给触发器F3的置位端S。结果,当时钟的第四时钟供给“与”电路20d时,3位移位寄存器20e置位触发器F3。换言之,直到时钟的第四时钟已供给触发器F3时,才置位触发器F3。
当从3位移位寄存器20e向触发器F3供给时钟时,触发器F3被置位(Q=1)。由于当触发器F1的输出Q变为“0”时经“非”电路20f向触发器F3供给复位信号,因而触发器F3被复位(Q=0)。
由于将时钟确定为32Hz,即使图1中触发器F1将具有1/256周期的时钟供给触发器F3,触发器F3也不会立即被置位(Q=1),只有在2/32到3/32秒之后才被置位(Q=1)。
触发器F3的输出Q供给“与”电路20g的一个输入端。当触发器F1和F3的输出都为“1”时,也就是在比首次向触发器F1供给具有1/256周期的时钟的时间晚2/32秒至3/32秒的时间到复位触发器F1的时间之中,通过将触发器F1的输出Q与触发器F3的输出Q相“与”,“与”电路20g产生输出“1”。“与”电路将输出“1”供给图1中的地址控制部分22,作为记录控制信号S1。
如上述,当按压记录键3a时,控制部分7将触发器F1设置为开启记录模式。在此实施例中,由于预先使用同一触发器F1来选择块,然后指定记录,当开启记录模式时经“或”电路20a将块信号BL供给块控制部分21,所选择的块被改变。为避免这些,在本实施例中,在按压记录键3a之后的2/32到3/32秒之间,通过在1/256周期里重复置位和复位触发器F1达特定次数(块的数目-1本实施例中为7次),使在块控制部分21中设置的块成为紧接选定块之前的块。此后置位触发器F1。
结果,将触发器F1设置为开启记录模式使得用于开启记录模式的记录控制信号S1被供给控制部分20,并使得块控制部分21中的块按位置增加1,这又使预先选择的块被设置。在此实施例中,由于触发器F1在1/256周期里被置位和复位,并在1/32周期(32Hz)的时钟的第四时钟发送记录控制信号S1,所以只要重复置位并复位触发器F1则不发送记录控制信号S1。因此,使用单线能够指定块和记录。
下面,当清除信号CL处于“0”且时钟(1/32周期32Hz)处于“1”时,“与”电路20h将触发器F2的输出Q供给3位移位寄存器20i。在每次“与”电路20h供给再生控制信号S2时,3位移位寄存器20i顺序移动存储的位,并将它们供触发器F4的置位端S。结果,当如图4所示时钟的第四个时钟已供给“与”电路20h时,3位移位寄存器20i置位触发器F4。换言之,直到时钟的第四个时钟已供给“与”电路20h时,才会置位触发器F4。
从3位移位寄存器20i向触发器F4供给时钟,触发器F4被置位(Q=1)。当触发器F2的输出变为“0”时,经“非”电路20j将复位信号供给触发器F4,由此复位触发器F4(Q=0)。由于触发器F4使用32Hz的时钟,即使从图1所示的触发器F2供给它具有1/256周期的时钟,它也不会马上被置位(Q=1),而是在2/32到3/32秒之后被置位(Q=1)。
触发器F4的输出Q供给“与”电路20k的一个输入端。在触发器F2的输出Q和触发器F4的输出Q都为“1”时,也就是在比首次向触发器F2供给具有1/256周期的时钟的时间晚2/32秒到3/32秒的时间到复位触发器F2的时间之间,“与”电路20k将触发器F2的输出Q与触发器F4的输出Q相“与”,由此产生输出“1”。“与”电路20k将输出“1”作为再生控制信号S2供给地址控制部分22,如图1所示。
如上述,当按压再生键3b时,控制部分7置位触发器F2,以开启再生模式。在该实施例中,由于预先使用同一触发器F2来选择块,然后指定再生,当开启再生模式时经“或”电路20a将块信号BL供给块控制部分21,这样选择的块被改变。为避免这些,在本实施例中,如同在记录模式一样,在按压记录键3b之后的2/32秒至3/32秒之间,通过在1/256周期里重复置位和复位触发器F2达特定次数(块的数目-1实施例中为7次),使在块控制部分21中设置的块成为紧接选定块之前的块。此后置位触发器F2。
结果,如同在记录模式中一样,将触发器F2设置为开启记录模式使得用于开启再生模式的再生控制信号S2被供给控制部分20,并使得块控制部分21中的块按位置增加1,这又使预先选择的块被再次设置。也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触发器F2在1/256周期里被置位和复位,并在具有1/32周期(32Hz)的时钟的第4时钟发送再生控制信号S2,所以只要重复置位和复位触发器F2,则不发送再生控制信号S2。因此,单线足够用来再生。
在图1中,块控制部分21是一3位寄存器,它对从控制部分20供给的块信号BL进行计数,并将所得到的信号供给地址控制部分22作为块指定数据(3位)BD,来表示要记录到其中或从其再生的块。地址控制部分22按照从控制部分20供给的记录控制信号S1、再生控制信号S2、清除信号CL及块指定数据BD进行寻址和访问。麦克风23收集用户的话音并将音频信号供给编码部分24。编码部分24包括放大器、滤波器、A/D转换电路(未全部表示出),将音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音频数据),并将转换的信号供给EEPROM25。解码部分26将从由地址控制部分22访问的EEPROM25中的块的存储区供给的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作为话音从扬声器27输出。
EEPROM25主要由大约2兆比特的瞬时存储器组成,它有8个块25a到25h。经麦克风23和编码部分24接收的音频数据按照由地址控制部分22进行的访问顺序存储到特定块中。振荡电路28产生时钟,即用于操作EEPROM25及其它的特定时钟,并将时钟供给各个部分,包括控制部分20、地址控制部分22及EEPROM25。电源供给部分29将从公用电池BT供给的电压转换为用于操作存储器控制集成电路2的驱动电压,并将驱动电压供给各个部分。
B、实施例的运行下面,将解释本实施例的电子手表的运行。时钟功能、计算功能及数据库功能均与传统的电子手表的这些功能相同,因而不再进行解释。下面,将解释将音频数据记录到EEPROM25和从EEPROM25再生音频数据的操作过程。
(1)主要过程图5是解释实施例的主要操作的流程图。
下面解释的步骤S10到S24是这些步骤确定键输入部分3处的键输入,按照有或没有键输入跳到要执行的步骤,并在LCD显示器14上显示各种数据项。在步骤S10,判定在键输入部分3是否已按压任何键。如果按压了任一键,控制将进到步骤S12。在步骤S12,将按照按压的键(记录键3a,再生键3b,选择键3c,或其它键)执行随后要解释的键处理。如果没有按压键,则控制将进到步骤S14,在这里一特定时间期限内判定是否没有按压键。如果在此特定时间期限内没有按压键,则在步骤S16将清除记录标志P和再生标志L,并复位触发器F1和F 2。在本实施例中,在按压记录键3a或按压再生键3b时进行记录或再生。当释放记录键3a或再生键3b时终止记录或再生。步骤S16或S18是释放记录键3a或再生键3b时终止记录或再生的过程。
当完成步骤S12的键处理时,或者如果在步骤S14在特定时间期限内按压了任一键或者如果步骤S18已终止,则控制将进到步骤S20,在这里将判定再生标志L是否为“1”。当再生标志L为“1”,即处于再生模式,控制将进到步骤S22,在这里将在LCD显示器上显示记录日期和时间、已将数据存储在其中的块及选择的(指定的)块。具体地,在再生模式,如图8所示,LCD显示器在顶部显示表示EEPROM25中的块的数字1到8以及在各个数字之下表示存储音频数据的块的矩形符号。在图8中,发光的矩形符号(图中的第一、第二和第八个块)表示已存储了数据的块。闪烁的矩形符号(图中的第四个块)表示已存储了数据且正在再生的选择块。而且,LCD显示器显示在RAM9里的寄存器R3中存储的日期(3-10)和时间(1810),这表示在第四块中存储话音的记录日期和时间。
当再生标志L为“0”时,也就是当模式不是再生模式时,控制将进到步骤S24,在这里将在LCD显示器上显示当前日期和时间、已存储数据的块及选择块。具体地,如图9所示,在LCD显示器上,发光矩形符号(图中的第二、第四和第八块)表示已存储数据的块,而闪烁矩形符号(图中的第一块)表示正向其中记录数据的块。而且LCD显示器还显示一周中的天(星期日)、日期(3-17)及时间(1058 25),即在时间保持电路6得到的当前时间。
(2)键处理过程下面,将解释上述键处理过程。图6和7是解释键处理的操作的流程图。
2-1.块选择过程下面解释的步骤S30到S36是确定要将音频数据记录到其中或从其再生音频数据的块的过程。第一,在步骤S30,判定是否已按压选择键3c。如果已按压选择键3c,控制将进到步骤S32,在这里将判定记录标志P和再生标志L是否为“0”。如果记录标志P和再生标志L都是“0”,也就是既不是记录模式也不是再生模式时,控制将进到步骤S34,在这里将置位和复位触发器F1,这样触发器F1可发出一个具有1/256周期(256Hz)的脉冲。这使得图3所示的“或”电路20a的输出变为“1”,迫使块控制部分21中的计数增加1。下面,在步骤S36,RAM9的寄存器M中的记录/再生块指定数据增加1。然后,终止键处理。
如上述,通过每次置位和复位触发器F1使块按位置增加1。每次按压选择键3c,按以下顺序循环移动块1→2→3→…→6→7→8→1→2→…。此时,由于再生标志L为“0”,当控制返回到图5所示的主程序时,在步骤S24将出现图8所示的显示图。用户通过按压选择键3c直到到达希望的块来选择希望的块。当或者记录标志P或者再生标志L为“1”时,也就是当处于记录模式或是再生模式时,在S32的判断结果是“否”,这样即使按压选择键3c,指定的块也不会改变。
2-2.记录模式下面解释的步骤S40到S52是记录过程地址控制部分22将从麦克风23输入并在编码电路24中转换的音频数据存储到由块指定数据BD指定的块中。在步骤S30,当没有按压选择键3c时,控制将进到步骤S40,在这里将判定记录键3a是否已按压。如果已按压记录键3a,控制将进到步骤S42,在这里将判定再生标志L是否为“1”。如果再生标志L是“1”,这意味着按压记录键3a的同时也按压再生键3b。如果再生标志L是“0”,这意味着已选择在EEPROM25中存储音频数据的记录模式。
当在步骤S42再生标志L为“0”时,这意味着没有按压再生键3b,于是控制转到步骤S44,在这里判定记录标志P是否为“0”。如果记录标志为“0”,这意味着已按压记录键,于是控制将进到步骤S46。
在步骤S46,在1/256周期(256Hz)内重复置位和复位触发器F1七次。这样做的理由是为了防止已在上述块选择过程中选择的块在为记录而置位触发器F1中发生变化。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将EEPROM25分为八块,通过预先在1/256周期(256Hz)内重复置位和复位触发器F1七次将块控制部分21中的块指定数据BD设置到刚好在选定块之前的块中。下面,在步骤S48,置位触发器F1。这使得要记录音频数据的块成为选择的块。下面,在步骤S50,将时间保持电路6中的当前日期和时间存储到RAM9中相应块的日期及时间区(寄存器T)中。同时,相应标志F设置为“1”。然后,记录标志P设置为“1”,并终止当前程序。在记录键3a被按压时迫使记录标志为“1”使得步骤S44的判断结果为“否”,这样仅在按压记录键3a时执行一次步骤S46到S52。
结果,在存储器控制集成电路2中,记录控制信号S1从控制部分20供给地址控制部分22。而且,在块选择过程中,设置在块控制部分21中的3位块指定数据BD被供给地址控制部分22。这使得地址控制部分22能够将从麦克风23输入且在编码电路24中转换的音频数据存储到由块指定数据BD指定的块中。此时,由于再生标志L为“0”,当控制返回到图5所示的主程序时,在步骤S24将出现图9的显示图像。
在记录键3a被按压时,音频数据被连续存储到EEPROM5中。当放开记录键3a时,在图5的步骤S16清除记录标志P(=0),然后在步骤S18复位触发器F1,这会复位图3中的触发器F3,终止记录音频数据。
2-3.再生模式下面解释的步骤S62到S72是再生过程,它使得解码电路26在再生键3a被按压时将存储在由地址控制部分22中的块指定数据指定的EbPROM25中的块里的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并按音频信号从扬声器27输出话音。当选择键3c或记录键3a都没有被按压时,控制将通过步骤S30和步骤S40,转到图7中的步骤S62,在这里将判定了是否已按压再生键3b。如果按压了再生键3b,控制将进到步骤S64,在这里将判定记录标志P是否为“1”。如果记录标志为“1”,这意味着按压再生键3b的同时,也按压了记录键3a。如果记录标志P为“0”,这意味着已选择了再生存储在EEPROM25中的音频数据的再生模式。
当在步骤S64记录标志P为“0”时,则没有按压记录键3a。然后,控制进到步骤S66。在步骤S66,判定再生标志L是否为“0”。如果再生标志L为“0”,这意味着已经按压再生键3b,并且控制将转到步骤S68。
在步骤S68,在1/256周期(256Hz)内重复置位和复位触发器F2七次。这样做的理由是防止已在上述块选择过程中选择的块在上面所述置位触发器F2和发送再生控制信号S2的过程中发生变化。通过预先在1/256周期(256Hz)内重复置位和复位触发器F2达到7次将块控制部分21中的块指定数据BD设置到刚好在选定块之前的块中。下面,在步骤S70,置位触发器F2。这使得要记录音频数据的块成为选择的块。下面,在步骤S72,将再生标志L设置为“1”,并终止当前过程。在按压再生键3b之时迫使再生标志为“1”使得步骤S66的判断结果为“否”,这样仅在按压记录键3b时执行一次步骤S46到S52。
结果,在存储器控制集成电路2中,再生控制信号S2从控制部分20供给地址控制部分22。而且,在块选择过程中,设置在块控制部分21的3位块指定数据BD被供给地址控制部分22。这使得解码电路26能够将由地址控制部分22中的块指定数据BD指定的块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为模拟信号,然后从扬声器27输出。此时,由于再生标志L为“1”,当控制返回到图5所示的主程序时,在步骤S22会出现图8的显示图像。
在按压再生键3b时,音频数据继续再生。当放开记录键3b时,在图5的步骤S16清除再生标志L(=0),此后在步骤S18复位触发器F2,这会终止再生音频数据。
2-4.清除过程下面解释的步骤S44到S50是清除过程,即当同时按压记录键3a和再生键3b时删除各种标志和数据项。在当按压记录键3a时再生标志L已设置为“1”(步骤S42)的情况下,或在当按压再生键3b时记录标志P已设置为“1”(步骤S64)的情况下,执行图6中所示步骤80及其后的清除过程。换言之,当按压记录键3a的同时按压了再生键3b,或者当按压再生键3b的同时按压了记录键3a,这意味着记录键3a和再生键3b一起被按压,因此执行清除过程。
在步骤80,置位触发器F1,并在步骤82置位触发器F2。在触发器F1和触发器F2两个都被置位时,图3中的控制电路20里的“与”电路20b的输出变为“1”,将清除信号CL发送给地址控制部分22。这使得特定块中的音频数据同时被清除。下面在步骤S84,复位触发器F1和F2。在步骤S86,清除RAM9中存储的记录/再生块指定数据M、记录标志P、再生标志L、日期和时间及标志F。然后,终止当前程序。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块控制信号BL经输入记录指定信号的端口T1输入到控制部分20,块控制信号可以经输入再生指定信号的端口T2输入到控制部分20。
虽然在本实施例中,仅是将本发明应用于便携式电子手表的一个例子,本发明也可应用于非电子手表的电子设备的各个部分。例如,本发明可应用于信息装置,诸如便携式电话、寻呼机或电子笔记本,或应用于各种非便携式的台式电子装置。存储音频数据的存储器不限于瞬时EEPROM。可以使用其他类型的易失存储器或非易失存储器。
权利要求
1.一种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包括一半导体芯片,此芯片包括具有存储音频数据的多个存储区的半导体存储器;存储指定输入端,将用来在所述半导体存储器的多个存储区之中指定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的存储区指定信号和用来指定存储音频数据的存储指定信号输入给它;再生指定输入端,将用来指定再生音频数据的再生指定信号输入给它;及存储介质控制装置,不仅用来按照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在所述半导体存储器的多个存储区之中指定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以及将音频数据存储到由所述存储指定信号指定的存储区中,而且读取存储在由所述再生指定信号指定的存储区中的音频数据;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区指定开关装置;记录指定开关装置;再生指定开关装置;及控制电路,在操作所述存储区指定开关装置时将存储区指定信号经所述存储指定输入端发送给所述半导体芯片中的存储介质控制装置,在操作所述记录指定开关装置时将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经所述存储指定输入端发送给所述半导体芯片中的存储介质控制装置并随后发送所述存储指定信号,以及在操作所述再生指定开关装置时将所述再生指定信号经所述再生指定输入端发送给所述半导体芯片中的存储介质控制装置。
2.按照权利要求1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发送脉冲信号作为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并且在每次供给所述脉冲信号时所述存储介质控制装置将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移动一个位置。
3.按照权利要求1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在指定存储或再生所述音频数据之前在一特定周期内发送(存储区数目-1)个脉冲信号作为存储区纠正信号。
4.按照权利要求3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存储介质控制装置至少将具有大于(特定周期×存储区数目)的周期的脉冲信号与具有特定周期的所述脉冲信号相“与”,并在逻辑乘的结果的基础上将所述存储指定信号或所述再生指定信号与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或所述存储区纠正信号区别开。
5.按照权利要求1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半导体存储器包括非易失存储器。
6.按照权利要求1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半导体芯片工作在不同电压上。
7.按照权利要求1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在与所述半导体芯片不同的一半导体芯片上安装所述控制电路,并且两个半导体芯片在不同电压上驱动。
8.一种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包括一半导体芯片,此芯片包括具有存储音频数据的多个存储区的半导体存储器;存储指定输入端,将用来指定存储音频数据的存储指定信号输入给它;再生指定输入端,将用来在所述半导体存储器的多个存储区之中指定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的存储区指定信号和用来指定再生音频数据的再生指定信号输入给它;及存储介质控制装置,不仅用来按照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在所述半导体存储器的多个存储区之中指定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以及按照所述存储指定信号将音频数据存储到特定存储区中,而且按照所述再生指定信号读取存储在特定存储区中的音频数据;及控制装置,它包括存储区指定开关装置;记录指定开关装置;再生指定开关装置;及控制电路,在操作所述存储区指定开关装置时将存储区指定信号经所述再生指定输入端发送到所述半导体芯片中的存储介质控制装置,在操作所述记录指定开关装置时经所述存储指定输入端发送所述存储指定信号,以及在操作所述再生指定开关装置时将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经所述再生指定输入端发送给所述半导体芯片中的存储介质控制装置,并且此后发送所述再生指定信号。
9.按照权利要求8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发送脉冲信号作为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并且在每次供给所述脉冲信号时所述存储介质控制装置逐个移动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
10.按照权利要求8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在指定存储或再生所述音频数据之前在一特定周期内发送(存储区数目-1)个脉冲信号作为存储区纠正信号。
11.按照权利要求10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存储介质控制装置至少将具有大于(特定周期×存储区数目)的周期的脉冲信号与具有特定周期的所述脉冲信号相“与”,并在逻辑乘的结果的基础上将所述存储指定信号或所述再生指定信号与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或所述存储区纠正信号区别开。
12.按照权利要求8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半导体存储器包括非易失存储器。
13.按照权利要求8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半导体芯片工作在不同电压上。
14.按照权利要求8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在与所述半导体芯片不同的一半导体芯片上安装所述控制电路,并且两个半导体芯片在不同电压上驱动。
15.一种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包括一半导体芯片,此芯片包括一具有存储音频数据的多个存储区的半导体存储器,和存储介质控制装置,此装置不仅用来按照指定存储音频数据的存储指定信号将音频数据存储到特定存储区中而且按照指定再生音频数据的再生指定信号读取存储在特定存储区的音频数据;及控制电路,它发送一存储区指定信号,用来在所述多个存储区之中指定要进行存储或再生的存储区,并且随后发送所述存储指定信号或所述再生指定信号,其中所述半导体芯片还包括存储指定输入端,将从所述控制电路发送的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和所述存储指定信号输入给它,及再生指定输入端,将所述再生指定信号输入给它,所述存储指定输入端和所述再生指定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相连。
16.按照权利要求15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发送脉冲信号作为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并且在每次供给所述脉冲信号时所述存储介质控制装置将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逐个地移动。
17.按照权利要求15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在指定存储或再生所述音频数据之前在一特定周期内发送(存储区数目-1)个脉冲信号作为存储区纠正信号。
18.按照权利要求17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存储介质控制装置至少将具有大于(特定周期×存储区数目)的周期的脉冲信号与具有特定周期的所述脉冲信号相“与”,并在逻辑乘的结果的基础上,将所述存储指定信号或所述再生指定信号与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或所述存储区纠正信号区别开。
19.按照权利要求15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半导体存储器包括非易失存储器。
20.按照权利要求15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半导体芯片工作在不同电压上。
21.按照权利要求15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在与所述半导体芯片不同的一半导体芯片上安装所述控制电路,并且两个半导体芯片在不同电压上驱动。
22.一种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包括一半导体芯片,此芯片包括具有存储音频数据的多个存储区的半导体存储器,输入用来指定存储音频数据的存储指定信号的存储指定输入端,输入用来指定再生音频数据的再生指定信号的再生指定输入端,及存储介质控制装置,该装置不仅用来按照从所述存储指定输入端输入的存储指定信号将音频数据存储到特定存储区,而且按照从所述再生指定输入端输入的再生指定信号读取存储在特定存储区的音频数据;及控制电路,它不仅通过以具有特定周期的脉冲信号的形式发送供给所述存储指定输入端的所述存储指定信号或供给所述再生指定输入端的所述再生指定信号来指定要进行存储和再生所述音频数据的存储区,而且以恒定电平信号的形式发送所述存储指定信号或所述再生指定信号。
23.按照权利要求22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发送脉冲信号作为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并且在每次供给所述脉冲信号时所述存储介质控制装置逐个移动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
24.按照权利要22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在指定存储或再生所述音频数据之前在一特定周期内发送(存储区数目-1)个脉冲信号作为存储区纠正信号。
25.按照权利要求24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存储介质控制装置至少将具有大于(特定周期×存储区数目)的周期的脉冲信号与具有特定周期的所述脉冲信号相“与”,并在逻辑乘的结果的基础上将所述存储指定信号或所述再生指定信号与所述存储区指定信号或所述存储区纠正信号区别开。
26.按照权利要求22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半导体存储器包括非易失存储器。
27.按照权利要22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所述控制电路和所述半导体芯片工作在不同电压上。
28.按照权利要求22的音频存储和再生装置,其中在与所述半导体芯片不同的一半导体芯片上安装所述控制电路,并且两个半导体芯片在不同电压上驱动。
全文摘要
一种音频存储/再生装置,包括一半导体芯片,此芯片有一具有多个存储区的半导体存储器;一存储指定输入端,将用来在存储区中指定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的存储区指定信号和用来指定存储音频数据的存储指定信号输入给它;一再生指定输入端,将用来指定再生音频数据的再生指定信号输入给它;及存储介质控制器,不仅用来按照存储区指定信号指定要进行存储和再生的存储区并按照存储指定信号将音频数据存储到指定的存储区中,而且按照再生指定信号读取存储在指定存储区中的音频数据。一控制器包括一控制电路,用来在操作存储区指定开关时将存储区指定信号发送给存储指定输入端,在操作记录指定开关时将存储区指定信号发送给存储指定输入端并随后发送存储指定信号,以及在操作再生指定开关时将再生指定信号发送给再生指定输入端。
文档编号G11C7/00GK1194714SQ97190554
公开日1998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9日
发明者相原文一 申请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