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76074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特别是一种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
密闭式铅酸蓄电池作为电源被广泛应用于移动电话、摄影机、UPS、紧急照明灯等产品中。这种密闭式铅酸蓄电池在充电过量时,会造成硫酸电解液与铅制极板发生反应而产生氢气和氧气,为防止危险,可适度让气体外泄。这种外泄通常表现为气泡的形式,因此会将构成气泡的水份同时带走,进而造成失水现象。而目前的密闭式铅酸蓄电池都无法有效地阻止水份的散失。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有效阻止水份散失的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具有一个内槽,在该内槽顶部有多个通气槽,每一通气槽内具有一个通气座,该通气座是所述内槽的顶部由外向内凹凸所形成;每一通气座上有一突出于该通气座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底端侧壁有一倾斜环壁。
在该方案中,由于通气管底端侧壁有一倾斜环壁,则形成一环形尖端。当气泡至通气管底端时,会触及环形尖端而破裂,从而仅使气体外泄,水份仍留在蓄电池内。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现有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的剖视图;图3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的剖视图。
现有密闭式铅酸蓄电池通常为一种长方形的盒状体,如图1所示,该密闭式铅酸蓄电池包括一盖体1、一蓄电池本体2,其中蓄电池本体2内部以隔板分隔成多个槽室,并以铅制极板、隔板相间隔地置入每一槽室内,供注入硫酸电解液;盖体1则设有与蓄电池本体的槽室数量相等的通气孔3,并盖上软质安全阀4。软质安全阀4可使气体适度外泄。参看图2,因充电过量而产生的气泡18经堆积后进入间隙20,渐渐堆积至通气孔3。由于突出于通气座14的通气管16的底端8为平面且为直角状,所以无法有效破坏气泡18,因此气泡18会通过通气孔3逸出,此时水分也被带出。为减少失水,有的厂家在极板上加塑料片,但无法有效阻止气泡将水带出蓄电池外。也有的厂家在极板上方空间填充多孔性物质,使气体能经由多孔性物质排出。由于水会附着在多孔性物质内,使水份无法回到槽室内,所以也无法解决失水问题。同时填充多孔性物质作业繁复,且制造成本也较高。
图3、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的结构。盖体10具有一内槽11,内槽11顶部12设有多个通气槽13,每一通气槽13内具有一通气座14,通气座14及外凹部15是内槽11顶部12由外向内凹凸而形成。其中通气座14与通气槽13间形成一间隙20。
通气管16设于通气座14上,并突出于该通气座14及外凹部15,这样外凹部15可使安全阀安装在该通气管16上。通气管16底端外壁有一倾斜环壁17,使得通气管16与倾斜环壁17形成的环形尖端19可将蓄电池产生的气泡18破坏。其中倾斜环壁17也可设于通气管16底端内壁,但对堆积的气泡18的破坏力较弱,而将倾斜环壁17设于通气管16底端外壁最好。
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由于电化学反应会产生氢气与氧气,气泡会渐渐堆积在间隙20内,而通过通气管16逸出。当气泡18至通气管16底端时,会触及环形尖端19而破裂,从而仅使气体外泄,水份仍留在蓄电池内。
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该种蓄电池进行若干种改进或变型,这些改进或变型都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具有一个内槽,在该内槽顶部有多个通气槽,每一通气槽内具有一个通气座,该通气座是所述内槽的顶部由外向内凹凸所形成;每一通气座上有一突出于该通气座的通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管底端侧壁有一倾斜环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座由外向内凹凸形成一外凹部,所述通气管沿外凹部向上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环壁设于通气管底端外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其特征在于其中通气座与通气槽之间具有间隙。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密闭式铅酸蓄电池的盖体,该盖体具有一个内槽,在该内槽顶部有多个通气槽,每一通气槽内具有一个通气座,每一通气座上有一突出于该通气座的通气管,通气管底端外壁有一倾斜环壁。通气管与倾斜环壁形成的环形尖端可将蓄电池在充电过量时产生的气泡破坏,从而有效地阻止水份散失。
文档编号H01M2/04GK2413391SQ0020599
公开日2001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2月29日
发明者陈信光, 郑彩琴 申请人:陈信光, 郑彩琴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