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14982阅读:3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电路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为高频器件使用的电子电路单元,特别是涉及具有使所输入的不平衡信号以平衡信号输出的电路结构的电子电路单元。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移动电话等无线通信机器领域,具有随着小型轻量化,使高频电路部集成电路化的倾向,但是一般来说由于集成电路的内部电路由平衡电路构成,所以在集成电路化的电路中必须输入平衡信号。例如,将接收发送中使用的电压控制振荡器的电路器件安装在基板上的电子电路单元中,电压控制振荡器的主流是使从内部振荡部输出的振荡信号以不平衡输出,当连接在该电压控制振荡器上的后级混合器等是集成电路化的平衡电路时,用不平衡—平衡变换器将从振荡部输出的不平衡振荡信号变换成平衡的振荡信号,并将该平衡信号输入到后级的电路。
图5是表示有关电压控制振荡器现有例的电路图。在该图中,标号20为放大晶体管,该放大晶体管20的基极经过隔直流电容器21连接在图中未画出的振荡部。振荡部不平衡地输出振荡信号,该振荡信号经过隔直流电容器21,输入到放大晶体管20的基极。放大晶体管20的发射级经旁路电容22接地,放大晶体管20的集电极经旁路电容23接地。另外,在放大晶体管20的集电极上,经构成调谐电路的电感元件24和电容25,从集电极电压端子26供给电压,还通过隔直流电容器27连接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该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包括为使振荡信号的相位滞后900的构成低通型移相电路的电感元件28及电容29;以及为使振荡信号的相位超前900的构成高通型移相电路的电容30及电感元件31。
在以上的电路构成中,在放大晶体管29的基极上所输入的不平衡振荡信号,通过放大晶体管29放大,输出到放大晶体管29的集电极。接着输出到放大晶体管29集电极的振荡信号经过由电感元件24和电容25构成的调谐电路,输入到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而且,由电感元件28和电容29构成的移相电路,从输出端子32输出相位滞后900的振荡信号,并通过由电容30和电感元件31构成的移相电路,从输出端子33输出相位超前900的振荡信号。从而,将输出端子32和输出端子33作为输出端的上述电压控制振荡器构成将振荡信号平衡输给其后级连接的电路的平衡型电路。
但是,在上述的现有电子电路单元中,需要构成调谐电路的电感元件33和电容25、构成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的电感元件28、31,及电容29、30等很多电路器件,由于将这些电路器件安装在基板上构成电子电路单元,所以存在妨碍电子电路单元小型轻量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现有技术的情况,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所需要的电路构成简化,适合于小型轻量化的电子电路单元。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子电路构成是在基板的同一平面上使第1电感器和第2电感器分别薄膜形成涡旋形状,并使该第1及第2电感器同心圆状配置,进行电磁耦合,通过上述第1电感器对输入不平衡信号的放大用晶体管的集电极供给电源,从上述第2电感器的两端输出平衡信号。
这样构成的电子电路单元由于使在基板上薄膜形成的涡旋形状的第1及第2电感器按同心圆状配置进行电磁耦合,所以可以在该第1及第2电感器上具有集电极输出的调谐电路部和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部的功能,从而可以使电路构成显著简化,实现电子电路单元的小型轻量化。
在上述的构成中,最好从上述第1及第2电感器的中心部向外部拉出引出部,在这些引出部和第1及第2电感器之间设置绝缘体层,这样可以全部通过薄膜技术高精度形成两电感器和引出部及绝缘体层。


图1是实施例的电压控制振荡器的电路图。
图2是该电压控制振荡器中具有的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部的说明图。
图3是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部的主要部分断面图。
图4是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部的等效电路。
图5是现有电压控制振荡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电压控制振荡器的电路图,图2是该电压控制振荡器中具有的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部的说明图,图3是该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部的主要部分断面图,图4是该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部的等效电路图。
本实施例的电子电路单元是用于电压控制振荡器的例子,如图1所示,该电压控制振荡器包括放大晶体管1和第1及第2电感器2、3等。放大晶体管1的基极经隔直流电容器4连接在图中未画出的振荡部上,从该振荡部按不平衡输出的振荡信号经隔直流电容器4,输入到放大晶体管1的基极上。放大晶体管1的发射极经旁路电容5接地,放大晶体管1的集电极与方形涡旋状的第1电感器2的一端相连接。该第1电感器2的另一端连接在集电极电压端子6上,该集电极电压端子6经旁路电容7接地。第2电感器3也形成方形涡旋状,该第1及第2电感器2、3按同心圆状配置,进行电磁耦合。如下所述,第1及第2电感器2、3起着有调谐部的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的功能,以不平衡输入到放大晶体管1基极上的振荡信号由第1及第2电感器2、3调谐耦合后,从第2电感器3两端的输出端子8、9平衡地输出。
如图2和图3所示,第1及第2电感器2、3利用蒸镀及溅射等光刻技术,在氧化铝等构成的基板10上形成薄膜。在图1所示的电路器件中,除第1及第2电感器2、3以外的电容、电阻及布线图形也在基板10上形成薄膜,放大晶体管1通过对裸芯片进行引线健合(wirebonding)安装在基板10。第1电感器2和第2电感器3在基板10的同一平面上保持规定间隔d(5±0.25μm),以同心圆状电磁耦合,各宽度尺寸为30±0.025μm,长度尺寸设定为从振荡部输出的振荡信号波长的约1/2。另外,第1及第2电感器2、3分别具有引出部2a、3a,如图3所示,一方的引出部2a与第1电感器2在中心部连接,通过覆盖第1及第2电感器2、3的绝缘体层11上面,从中心部向外部引出。另一方的引出部3a也同样构成,该引出部3a与第2电感器3在中心部连接,通过覆盖第1及第2电感器2、3的绝缘层11上面,从中心部向外部引出。
在这样构成的电压控制振荡器中,当从图中未画出的振荡器不平衡地输出振荡信号时,该振荡信号通过隔直流电容器4输入到放大晶体管1的基极,通过放大晶体管1放大后向集电极输出。接着,由放大晶体管1的集电极输出的振荡信号传输到第1电感器2,在与第1电感器2电磁耦合的第2电感器3调谐耦合之后,由第2电感器3两端的输出端子8、9输出。此处第1电感器2和第2电感器3的耦合的等效电路如图4所示,具有电容成分的第1电感器2和第2电感器3分别在两端间进行电磁耦合。即,由于在具有电容成分的第1电感器2的两输入端上连接放大晶体管1的集电极和集电极电压端子6,而具有电容成分的第2电感器3的两输出端构成输出端子8、9,所以放大晶体管1的集电极输出的振荡信号在第1及第2电感器2、3间进行调谐耦合后,相位相差180°,由第2电感器3两端的输出端子8、9输出。从而,将两输出端子8、9作为输出端的该电压控制振荡器,是对其后级所连接的混合器等电路平衡地输出振荡信号的平衡型。
在上述实施例的电子电路单元中,由于在基板10的同一平面上形成薄膜的涡旋形状的第1及第2电感器2、3配置成同心圆状,进行电磁耦合,所以可以使该第1及第2电感器2、3具有集电极输出的调谐电路部和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部的功能,因此电压控制振荡器的电路构成显著简化,可以实现电子电路单元的小型轻置化。另外,由于从第1及第2的电感器2、3的中心部向外部拉出引出部2a、3a,并在该引出部2a、3a和第1及第2电感器2、3间设置绝缘体层11,所以在基板10上不需要形成通孔,可以全部通过薄膜技术高精度形成包括引出部2a、3a的两个电感器2、3及绝缘体层11。
本发明的电子电路单元,除了上述实施例以外还可以采用种种变形例,例如,当然可以适用于与上述实施例中说明的电压控制振荡器具有同样电路构成的其他高频器件。另外,也可以使第1及第2电感器2、3形成圆形的涡旋形状,来代替形成方形的涡旋形状,或者也可以变更第1及第2电感器2、3和绝缘体层11及引出部2a、3a的积层顺序,在基板10上形成引出部2a、3a的薄膜之后,在该引出部2a、3a的上面依次形成绝缘体层11和涡旋形状的第1及第2电感器2、3。
发明的效果本发明按以上说明的形态实施,可取得以下的效果。
由于在基板的同一平面上使第1电感器和第2电感器分别形成涡旋形状的薄膜,并使该第1及第2电感器同心圆状配置,进行电磁耦合,通过上述第1电感器对输入不平衡信号的放大用晶体管的集电极供给电源,从第2电感器的两端输出平衡信号,所以可以使第1及第2电感器具有集电极输出的调谐电路部和不平衡—平衡变换电路部的功能,从而电路构成显著简化,可以实现电子电路单元的小型轻量化。
权利要求
1.一种电子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基板的同一平面上使第1电感器和第2电感器分别形成涡旋形状的薄膜,并使该第1及第2电感器同心圆状配置,进行电磁耦合,通过上述第1电感器对输入不平衡信号的放大用晶体管的集电极供给电源,从上述第2电感器的两端输出平衡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电路单元,其特征在于从上述第1及第2电感器的中心部向外部拉出引出部,在这些引出部和上述第1及第2电感器之间设置绝缘体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电路单元,将所需要的电路构成简化,有利于小型轻量化。在基板10的同一平面上形成涡旋形状的第1及第2电感器2、3薄膜,使该第1及第2电感器2、3配置成同心圆状,进行电磁耦合,在第1电感器2的两输入端上连接放大晶体管1的集电极和集电极电压端子6。而且,在放大晶体管1的基极上不平衡地输入振荡信号,将该放大晶体管1的集电极输出的振荡信号传输给第1电感器2,与第2电感器3调谐耦合后,从第2电感器3两端的输出端子8、9平衡地输出振荡信号。
文档编号H01F19/00GK1376007SQ0210757
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1年3月19日
发明者种村武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