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5289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用途的电气或电磁设备中的准备用于任何电工连接的高压绕组的电缆,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包括多根多芯金属绞线的高压绕组用电缆,即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当导体标称截面达到一定程度工作时产生的涡流损耗会很大,特别是在强磁场环境下表现尤为明显;大截面的多芯绞合导体还会存在因肌肤效应和临近效应等产生较大的交流损耗。常规的输电电缆导体不需处理,直接将多芯导体绞合,只有超高压输电电缆采用分割导体。但如果常规电缆用在电气或电磁设备的绕组或长期工作在强磁场环境中,就会产生很大的涡流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长期工作在强磁场中,降低交流损耗、涡流损耗,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电气或电磁设备绕组使用的电缆。
解决本发明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是将多芯导体绞合后,使用化学试剂处理,即将多芯导体绞合后的电缆导体置入含有1%~10%(重量百分比)的亚氯酸钠和1%~10%的氢氧化钠(重量百分比)的低粘度混合溶液中浸泡,经此处理后使每根单芯导体表面与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绝缘物质氧化铜,从而形成较薄的绝缘层,起到单芯导体间相互绝缘的作用。因为化学处理在多芯导体绞合后进行,所以内部生成的氧化铜薄膜不会在绞合、紧压、拉模等工序的处理时受到破坏。为了确保电位统一,最外层的导电线芯中至少有一根与内半导电层可靠电接触,以保证电位的统一。例如可以将处理过的绞合导电线芯再次使用最后一道拉模(直径不变)处理,以便使最外层导体与内半导电层可靠电接触。经过三层共挤工艺在导体上制出内半导电层、绝缘层、外半导电层的绝缘体系。
本发明通过使用亚氯酸钠、氢氧化钠的低粘度混合溶液对导电线芯进行化学处理,使其表面形成较薄的绝缘层,从而起到单芯导体间相互绝缘的效果,能够长期工作在强磁场中,降低交流损耗、涡流损耗,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


图1为本发明导电线芯处理后结构示意2本发明电缆结构示意中1-外半导电层2-绝缘层3一内半导电层4一已处理导电体、5一未处理导电体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确保电位统一,经处理含有较薄的氧化铜绝缘层的导电体(4)最外层的导电线芯中至少有一根未处理导电线芯(5)与内半导电层(3)可靠电接触,以保证电位的统一。
例如将处理过的绞合导电线芯再次使用最后一道拉模(直径不变)处理,然后经过三层共挤工艺在导体上制出内半导电层(3)、绝缘层(2)、外半导电层(1),以便使绞合导电线芯最外层至少有一根未处理导电体(5)与内半导电层(3)可靠电接触,保持电位统一。
本发明通过使用重量百分比为1%~10%的亚氯酸钠、1%~10%的氢氧化钠的低粘度混合溶液对导电线芯进行浸泡化学处理,经此处理后使每根单芯导体表面与混合溶液反应生成绝缘物质氧化铜(作为实施例可取5%的亚氯酸钠和5%的氢氧化钠的低粘度混合溶液对导电线芯进行浸泡化学处理),使其表面形成较薄的绝缘层,从而起到单丝导体间相互绝缘的效果,降低涡流损耗。
本发明用在高电压旋转电机或电力变压器或电抗器中通过对包括在高压绕组内的绞合铜导体中的多芯绞线进行彼此电绝缘,保证电流均匀地分布并降低涡流损耗。多芯绞线上较薄的电绝缘层有足够的延展性,附着稳定,具有足够的耐磨性,能防止使用时被损伤。该单丝导体表面的较薄绝缘层还有足够的电阻率和抗涡流损耗的耐电强度。此外,该绝缘层以薄层的形式附着在多芯绞线上,具有足够的粘附性,不会在导体制造、绕组安装、在电机旋转、电力变压器/电抗器绕组的使用过程中剥落。
本发明所述绕组电缆至少包括一导电体(4),导电体(4)由内半导电层(3)包围,绝缘层(2)包围着内半导电层(3),绝缘层(2)外包围着外半导电层(1)。
本发明所述绕组电缆的绝缘层(2)的基底材料可以是诸如LDPE(低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PP(聚丙烯)、PB(聚丁烯)、PMP(聚甲基戊烯)、XLPE(交联聚乙烯)、EPR(乙丙橡胶)或硅橡胶等类型的热塑生材料。电缆的半导电层可以是诸如LDPE(低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PP(聚丙烯)、PB(聚丁烯)、PMP(聚甲基戊烯)、XLPE(交联聚乙烯)、EPR(乙丙橡胶)或硅橡胶之类的热塑生材料添加碳黑、金属粉末等导电体制成。半导电材料的电阻系数在10-6Ωcm~100kΩcm范围内,一般为10-3~1000Ωcm,优选为1~500Ωcm。内半导电层(3)、绝缘层(2)、外半导电层(3)具有相似的热特性,各层可靠粘附。
权利要求
1.一种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是将多芯导体绞合后,使用化学试剂处理,即将多芯导体绞合后的电缆置入含有1%~10%(重量百分比)的亚氯酸钠和1%~10%的氢氧化钠(重量百分比)的低粘度混合溶液中浸泡生成氧化铜绝缘层,经此处理后使每根单芯导体表面形成较薄的绝缘层,从而起到单芯导体间相互绝缘的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导电体(4),导电体(4)由内半导电层(3)包围,绝缘层(2)包围内半导电层(3),绝缘层(2)外包围着外半导电层(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最外层的导电线芯中至少有一根与内半导电层可靠电接触,以保证电位的统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处理过的绞合导电线芯再次使用最后一道拉模(直径不变)处理,绞合导电线芯最外层至少有一根未处理导电体(5)与内半导电层(3)可靠电接触,保持电位统一。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电缆的绝缘层(2)的基底材料是诸如LDPE(低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PP(聚丙烯)、PB(聚丁烯)、PMP(聚甲基戊烯)、XLPE(交联聚乙烯)、EPR(乙丙橡胶)或硅橡胶等类型的热塑性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电缆的内半导电层(3)、外半导电层(1)是诸如LDPE(低密度聚乙烯)、HDPE(高密度聚乙烯)、PP(聚丙烯)、PB(聚丁烯)、PMP(聚甲基戊烯)、XLPE(交联聚乙烯)、EPR(乙丙橡胶)或硅橡胶类型的热塑性材料添加碳黑、金属粉末等导电体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电缆的内半导电层(3)、外半导电层(1)的半导电材料的电阻系数在10-6Ωcm~100kΩcm范围内,一般为10-3~1000Ωcm,优选为1~500Ωcm。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4所述的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其特征在于内半导电层(3)、绝缘层(2)、外半导电层(3)具有相似的热特性,各层可靠粘附。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电力用途的电气或电磁设备中的准备用于任何电工连接的高压绕组的导体,涉及一种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它是将多芯导体绞合后,使用化学试剂处理,即将多芯导体绞合后的电缆置入含有1%~10%(重量百分比)的亚氯酸钠和1%~10%的氢氧化钠(重量百分比)的低粘度混合溶液中浸泡此处理后使每根单芯导体表面形成较薄的绝缘层,从而起到单芯导体间相互绝缘的效果。多芯导体内部在化学处理过程中生成的氧化铜薄膜不会在绞合、紧压、拉模等工序的处理时受到破坏。本发明导电线芯经过处理的专用于绕组的电缆能够长期工作在强磁场中,降低交流损耗、涡流损耗,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
文档编号H01F27/28GK1506981SQ0213981
公开日2004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2月9日
发明者杜新梅, 刘军, 刘坚栋 申请人:新疆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