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3798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按钮开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过按压使活动接点与固定接点进行接触或断开的按钮开关,尤其涉及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等的小型按钮开关的结构。
背景技术
过去的按钮开关的结构示于图8和图9。图8是按钮开关的纵断面图,图9是表示按钮开关安装状态的纵断面图。
过去的按钮开关由以下各部分构成方形外壳21,其中有收容部分;中央固定接点22a和周围固定接点22b,这二者均被设置在外壳21的收容部分;活动接点24,其被设置在该中央固定接点22a和周围固定接点22b的对面;罩板25,其被设置在该活动接点24上,并且覆盖上述收容部分;心柱26,其通过该罩板25来按压上述活动接点24使其翻转;以及上盖27,其被安装在上述外壳21的上面。
上述外壳21利用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方状的箱形,其内部具有大体为圆形的收容部分21a。在该收容部分21a的中央从内底面向上设置了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的中央固定接点22a,在该中央固定接点22a的两边互相对置的位置上,设置了同样由导电性金属材料构成的周围固定接点22b。并且上述活动接点24的周缘部和周围固定接点22b呈导通状态。
再者,在上述外壳21上设置了从侧壁向外突出的直线状的一对固定接点23a、23b,该固定接点23a、23b被埋入在该外壳21内,图中虽未示出,但分别处于和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2a和周围固定接点22b导通的状态。并且,一对上述固定接点23a、23b沿上述壳子21的侧壁向下方弯曲,构成I端子形状的焊接用端子。
若按下上述心柱26,则通过上述罩板25来按压上述活动接点24并使其翻转而与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2a相接触,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2a和周围固定接点22b通过上述活动接点24而被连接,使一对上述固定端子23a和23b之间导通。
在把过去的按钮开关安装到电路板30上时,如图9所示,把上述固定端子23a、23b放置到预先涂敷了焊锡膏的导电图形30a上,通过回流焊接,使焊锡膏熔化,对上述固定端子23a、23b的外侧的侧面部进行焊接,形成焊脚31加以固定。
然而,在上述过去的按钮开关的结构中,在安装到上述电路板30上进行焊接加以固定的情况下,形成焊接用端子的一对上述固定端子23a、23b沿上述外壳21的侧壁向下方弯曲,从结构上看,上述固定端子23a、23b总是只有一侧被焊接在上述导电图形30a上。
因此,出现的问题是随着近几年对开关整体的小型化要求,焊接用端子的宽度也在减小,所以,端子的焊接范围减小,端子在上述导电图形17a上的焊接强度很难提高。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适应开关整体的小型化要求,同时又能提高固定端子在导电图形上的焊接强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第1方案,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其中设置了多个固定接点;活动接点,其被安置在该外壳内,能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和离开;以及固定端子,其与上述固定接点相导通,并向上述外壳的外面突出。
上述固定端子沿上述外壳的侧壁形成平行的直线状,在与直线状的上述固定端子相对置的上述外壳的侧壁上形成一种缺口部,从而使外壳离开上述固定端子的侧面部。
再者,第2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端子从上述外壳的侧壁向外面突出,从该突出基部沿着上述外壳的侧壁向底面侧弯曲成直线状,上述缺口部与上述固定端子的自由端部相对置,从突出基部的下方的侧壁部起向上述外壳的底面形成连通状态。
再者,第3方案,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底面上形成了与上述缺口部相连的比上述缺口部小的第2缺口部。
再者,第4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缺口部形成的位置与安装用电路板上所形成的导电图形相对应,上述第2缺口部的高度低于上述导电图形上所涂敷的焊锡膏的涂敷厚度。
再者,第5方案,其特征在于上述缺口部是把上述固定端子焊接到安装用电路板的导电图形上时所需的焊锡流入部;上述第2缺口部是在临时固定到焊料膏上时所需的焊锡流入部。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纵断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底面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状态(焊接前)的纵断面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第1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安装在电路板上的状态(焊接后)的重要部分纵断面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的纵断面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状态(焊接前)的纵断面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按钮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状态(焊接后)的重要部分纵断面图。
图8是表示过去的按钮开关的纵断面图。
图9是表示过去的按钮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状态的纵断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实施方式示于图1~图7。图1~图4表示本发明的按钮开关的一个实施方式,图1是按钮开关的纵断面图,图2是按钮开关的底面图。图3是表示按钮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状态(回流焊接前)的纵断面图,图4是表示按钮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状态(回流焊接后)的主要部分的纵断面图。
在图1、图2中,外壳1是利用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的箱形体,其内部具有安放部1a,上面有开口,形状为方形箱状。在该外壳1的安放部1a的内底面中央处设置了由导电性金属制端子材料构成的中央固定接点2a,其状态是从端子材料上突出来,上面侧凸出,在该中央固定接点2a的两边并互相对置的位置上设置了同样由导电性金属制端子材料构成的周围固定接点2a、2b,其状态是从端子材料上突出来,上面侧凸起。并且,在上述外壳1的对置的外侧面上形成了向外突出的固定端子3a、3b。
上述固定端子3a、3b在上述外壳1内通过上述端子材料在导通状态下与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a和周围固定接点2b相连接,该连接部在上述外壳内被弯曲,并被埋设在上述外壳1内底部。
再者,上述固定端子3a、3b从上述外壳1侧壁上向外方突出,从该突出基部上沿上述外壳1的侧壁向底面侧弯曲,沿上述外壳1的侧壁形成平行的直线状的“I”字形的端子。由于上述固定端子3a、3b形成为I字形,所以便于在安装按钮开关的电路板10的上面侧所设置的导电图形10a上进行焊接和使用,这是一种平面安装型的端子结构。
再者,在与直线状的上述固定端子3a、3b相对置的上述外壳1的侧壁上形成一种缺口部1b,以便脱离上述固定端子3a、3b的侧面部。该缺口部1b与上述固定端子3a、3b的自由端部3c、3d侧相对置,从离开上述突出基部的下方的侧壁部上向上述外壳1的底面形成连通状态。
再者,在上述外壳1的底面侧,在4个角上形成了由凹部构成的结合部1c。下述上盖7的结合脚7b与该结合部1c进行结合。
活动接点4利用导电性金属板形成大致的圆盘状,在中央处形成了圆顶状的鼓起部4a,该鼓起部4a的顶部下面构成中央接点部。上述活动接点4的周缘部被设置在上述外壳1的内底面上所设置的上述周围固定接点2b、2b上,与上述周围固定接点2b、2b相连接,使上述中央接点部与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a的位置形成对置状态。
上述活动接点4利用下述心柱6来按压中央的圆顶状鼓起部4a而达到翻转的结果,从而使上述中央接点部与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a相连接。
罩板5由聚酰亚胺等树脂制薄片材料制成,形状为方形。该罩板5具有弹性,它被安装在上述外壳1的安放部1a的上面,对上述活动接点4进行覆盖。
心柱6由合成树脂等绝缘材料形成。在该心柱6上设置了用于按压操作的操作部6a,在该操作部6a的下面侧,形成了按压凸部6b,该凸部6b向下方突出,与上述活动接点4的鼓起部4a上面相搭接,把活动接点4向下方按压,并且,在上述操作部6a的外周缘部上形成了凸边6c,该凸边6c在对上述心柱6进行按压操作时与下述上盖7的内面相搭接。
在上述心柱6被按压操作后,当上述心柱6复位时,上述凸边6c与固定在上述外壳1的上面侧的下述上盖7的内面相结合,因此能防止上述心柱6向外跳出。
上盖7用金属板等板材制成大体为方形的箱状。在该上盖7上在中央处设置一种插入穿通孔7a,以便上述心柱6的操作部6a从中突出来。并且,在下方的4个角处形成了结合脚7b,以便与上述外壳1的下面侧上所形成的上述结合部1c相结合。该结合脚7b与上述外壳1的结合部1c相结合,用挤压等方法进行嵌合,因此能把上述上盖7固定在上述外壳1的上面侧上。
以下说明上述构成的按钮开关的动作。
如图1所示,在上述心柱未被按压操作的状态下,上述活动接点4的周缘部与上述周围固定接点2b、2b的上面相接触,但圆顶状的上述鼓起部4a处于脱离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a的状态,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从该状态开始,若用手指等按压操作上述心柱6,则上述心柱6的操作部6a下方所设置的上述按压凸部6b通过上述罩板5对上述活动接点4的鼓起部4a顶部上面进行按压,把该鼓起部4a按压到下方。
这时,由于上述活动接点4的鼓起部4a被按压到下方,所以,上述活动接点4的上述鼓起部4a向下方翻转。因此,上述鼓起部4a的顶部下面与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a相接触,上述周围固定接点2b、2b和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a进行导通,开关处于接通状态。
从该状态开始,若解除对上述心柱6的按压力,则上述活动接点4的上述鼓起部4a在其本身的弹性作用下进行翻转,恢复到起始状态,同时,这时的弹性作用力使上述心柱6被推向上方,恢复到起始位置上。这时,随着上述鼓起部4a进行翻转,上述鼓起部4a的顶部下面脱离上述中央固定接点2a,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以下说明上述结构的按钮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状态。
图3表示回流焊前的状态,在上述电路板10的导电图形10a上涂敷了由焊锡糊等构成的焊料膏11。并且,在上述外壳1上形成的I字形端子的固定接点3a、3b的自由端部3c、3d被放置在该焊料膏11上。在此情况下,上述焊料膏11被涂敷在上述导电图形10a上,使上述外壳1的缺口部1b内也有焊料膏11。
在此状态下,若把上述按钮开关送入回流焊炉内,进行焊接,则如图4所示,上述焊料膏11受炉子加热而熔化,然后冷却固定,形成焊点轮廓12。在此情况下,该焊点12也形成在上述缺口部1b内,即形成在上述固定接点3a、3b的两侧面部。
若采用这种结构,则由于在上述外壳1的侧壁上形成上述缺口部1b,与该侧壁相对置的上述固定接点3a、3b的自由端部3c、3d侧的侧面部脱离开上述外壳1的侧壁,形成了往上述外壳1上焊接时的焊锡流入部。所以,在把上述外壳1安装到上述电路板10上的情况下,能够焊接到直线状的I字形端子状的上述固定接点3a、3b的两侧面部上,能够提高焊接强度。
再者,上述固定接点3a、3b从上述外壳1的侧壁向外面突出,从该突出基部上沿上述外壳1的侧壁向底面侧被弯曲成直线状,上述缺口部1b与上述固定接点3a、3b的自由端部3c、3d侧相对置,从离开上述突出基部的下方的侧壁部起向上述外壳1的底面形成连通的状态,所以,能够利用上述外壳1的侧壁来弯曲上述固定接点3a、3b,同时,并不增加包含固定接点3a、3b在内的上述外壳1整体的宽度,即可焊接到直线状的I字形端子的上述固定接点3a、3b的两侧面部上,能够提高焊接时的焊接强度。
图5~图7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图5是按钮开关的纵断面图,图6是表示按钮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状态(回流焊前)的纵断面图,图7是表示按钮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状态(回流焊后)的重要部位纵断面图。而且,对于在图1~图4中已说明过的相同零件,则标注相同的符号,其说明从略。
本实施方式的结构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是上述缺口部1b的结构局部不一样。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上述外壳1的底面上形成了第2缺口部1d,它与上述缺口部1b相连接,尺寸小于上述缺口部1b。通过设置该第2缺口部1d,能够在往电路板10上安装时把开关临时固定在上述焊料膏11上。
在此情况下,上述第2缺口部1d形成在上述外壳1的底面侧,并与上述缺口部1b相连接,再者,上述第2缺口部1d形成的位置与上述电路板10上形成的导电图形10a相对应,而且,上述第2缺口部1d形成的高度H低于上述导电图形10a上涂敷的上述焊料膏11的涂敷厚度M。(H<M)。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第2缺口部1d的高度H设定在0.02~0.08mm范围内;上述焊料膏11的涂敷厚度M设定为0.1~0.15mm范围内。若按照该数值,则在把按钮开关往上述电路板10上安装时,最适合于回流焊接前按钮开关的临时固定。
以下说明上述结构的按钮开关在电路板上的安装状态。
图6表示回流焊接前的状态,在上述电路板10的导电图形10a上涂敷由焊锡糊等构成的焊料膏11。并且,在该焊料膏11上安放一种形成在上述外壳1上的I字形端子的上述固定接点3a、3b的自由端部3c、3d。在此情况下,上述焊锡膏11被涂敷在上述导电图形10a上,以便焊接时流入到上述外壳1的缺口部1b和第2缺口部1d内。
若把上述外壳1放置在上述导电基板10上,则上述第2缺口部1d形成的高度H低于上述焊锡膏11的涂敷厚度(M>H),糊状的上述焊锡膏11被上述第2缺口部1d的顶面按压而产生变形。这时,上述焊锡膏11被充填到上述第2缺口部1d内,利用该被充填的上述焊锡膏11的粘接力来进行定位,把上述外壳1临时固定在已涂敷了上述焊锡膏11的导电图形10a上。
在此状态下若把上述按钮开关送入回流焊接的炉子内进行焊接,则如图7所示,通过炉子的加热而使上述焊锡膏11熔化,进行焊接,从而形成焊点轮廓12。在此情况下,该焊点12也形成在上述缺口部1b内,即形成在上述固定接点3a、3b的两侧面部上。
若采用这种结构,则与上述缺口部1b相连接,形成上述第2缺口部1d,上述缺口部1b是上述固定端子3a、3b焊接到上述电路板10的导电图形10a上时的焊锡流入部;上述第2缺口部1d是上述外壳1临时固定到上述焊锡膏11上时的焊锡流入部。因此,在把按钮开关安装到上述电路板10上的情况下,上述焊锡膏11被充填到上述第2缺口部1d内,进行定位,所以,按钮开关临时在焊锡膏11上固定时简单易行,能防止在回流焊接时开关在进入设备内时浮起来,能牢固地焊接在上述固定端子3a、3b的两侧面部上。
发明的效果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按钮开关具有外壳,其中设置了多个固定接点;活动接点,其被安置在该外壳内,能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和离开;以及固定端子,其与上述固定接点相导通,并向上述外壳的外面突出。上述固定端子沿上述外壳的侧壁形成平行的直线状,在与直线状的上述固定端子相对置的上述外壳的侧壁上形成一种缺口部,从而使外壳离开了上述固定端子的侧面部。所以,与侧壁相对置的固定端子的侧面部离开了外壳的侧壁,形成一种在往外壳上焊接时所需的焊锡流入部,因此,在把外壳安装到电路板上时,能够焊接在直线状的I字形端子的固定端子的两侧面部上,能够提高焊接强度。
上述固定端子从上述外壳的侧壁向外面突出,从该突出基部沿着上述外壳的侧壁向底面侧弯曲成直线状,上述缺口部与上述固定端子的自由端部相对置,从离开突出基部的下方的侧壁部起向上述外壳的底面形成连通状态。所以,能够利用外壳的侧壁来弯曲固定端子,同时,不增大包含固定端子在内的外壳整体的宽度,即可焊接到直线状的I字形端子的固定端子的两侧面部上,能够提高焊接时的焊接强度。
再者,在上述外壳底面上形成了与上述缺口部相连的、比上述缺口部小的第2缺口部。所以,在把按钮开关安装到电路板上的情况下,焊锡膏充填到第2缺口部内,因此,按钮开关在焊锡膏上临时固定时简单易行,在回流焊接时能防止开关被传送到设备内时出现上浮,能够牢固地焊接在固定端子的两侧面部上。
再者,上述第2缺口部形成的位置与安装用电路板上所形成的导电图形相对应,上述第2缺口部的高度低于上述导电图形上所涂敷的焊锡膏的涂敷厚度。所以,在把按钮开关安装到电路板上时最适合于在回流焊接前临时固定按钮开关。
再者,上述缺口部是把上述固定端子焊接到安装用电路板的导电图形上时所需的焊锡流入部;上述第2缺口部是在临时固定到焊料膏上时所需的焊锡流入部。所以,利用简单的结构即可在回流焊之前临时固定开关,在回流焊之后,使固定接点焊接牢固。
权利要求
1.一种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具有外壳,其中设置了多个固定接点;活动接点,其被安置在该外壳内,能与上述固定接点相接触和离开;以及固定端子,其与上述固定接点相导通,并向上述外壳的外面突出。上述固定端子沿上述外壳的侧壁形成平行的直线状,在与直线状的上述固定端子相对置的上述外壳的侧壁上形成一种缺口部,从而使外壳离开上述固定端子的侧面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端子从上述外壳的侧壁向外面突出,从该突出基部沿着上述外壳的侧壁向底面侧弯曲成直线状,上述缺口部与上述固定端子的自由端部相对置,从突出基部的下方的侧壁部起向上述外壳的底面形成连通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底面上形成了与上述缺口部相连的比上述缺口部小的第2缺口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第2缺口部与安装用电路板上所形成的导电图形相对置,上述第2缺口部的高度低于上述导电图形上所涂敷的焊锡膏的涂敷厚度。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按钮开关,其特征在于上述缺口部是把上述固定端子焊接到安装用电路板的导电图形上时的焊锡流入部;上述第2缺口部是在临时固定到焊料膏上时的焊锡流入部。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能适应开关整体的小型化要求,同时又能提高固定端子在导电图形上的焊接强度的按钮开关结构。其中具有外壳1,其中设置了多个固定接点2a、2b;活动接点4,其被安置在该外壳1内,能与上述固定接点2a、2b相接触和离开;以及固定端子3a、3b,其与上述固定接点2a、2b相导通,并向上述外壳1的外面突出。上述固定端子3a、3b沿上述外壳1的侧壁形成平行的直线状,在与直线状的上述固定端子3a、3b相对置的上述外壳1的侧壁上形成一种缺口部1b,从而离开上述固定端子3a、3b的侧面部。
文档编号H01H9/02GK1404087SQ0214163
公开日2003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6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6日
发明者小泽健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