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55907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零部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组装和拆卸方便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电脑的CPU在工作过程要散发大量的热量,如不及时排出,将严重影响到电脑的正常工作。为此,散热器是CPU所必须配备的重要设备,为了固定散热器的位置,电脑内皆设置有一固定装置,见附图1所示现有的固定装置由支架100、金属背板200以及螺钉300和螺母400构成,支架100和背板200分别位于PCB板500的上下两端面上,支架100、背板200以及PCB板500上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连接孔110、210以及510,螺钉300分别穿过连接孔110、210和510并在背板200的下端面用螺母400固定住。这种形式的固定装置虽然也较为牢固可靠,但组装和拆卸较为麻烦。另外,从经济角度考虑,由于螺钉300和螺母400以及背板200皆为价格较高的金属材料,无形之中又增大了整个固定装置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组装和拆卸方便、且成本低廉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支架和背板以及一圆柱形塑胶销套,支架和背板分别位于PCB板的两侧,其上分别开设有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连接孔,销套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其下端面的纵向通槽,该纵向通槽将销套分为左右两部分,销轴外圆面的下端成型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倒钩,当销套穿过连接孔后,其下端的倒钩可钩在背板上,从而将支架和背板连接起来。
背板和销套皆由塑胶材料制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连接孔内壁的左右两端为平面。前后两面则为圆弧面,与之配合的销套下端的左右两面亦为平面,前后两面则为圆弧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的销套的中部凸设有挡位环,相应地,连接孔为一上大下小的阶梯孔,该阶梯孔的中部形成与挡位环配合的台阶。
作为上述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的背板上的连接孔为一沉孔,销套下端的倒钩穿过连接孔后可钩在沉孔内的台阶上,该连接孔上端面的左右两侧还成型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平板状定位片,倒钩的外端面的左右两侧亦成平面状,并与定位片相互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又一种改进,所述销套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一与通槽相通的方形通孔,通孔内插置有一塑胶插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种改进,所述销套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一横向的定位槽,所述插销的头部的下端面则成型有与定位槽配合的定位块,插销的销轴上端两侧凸设有与通槽的上端面相互扣合的卡扣,销轴的中部垂直于卡扣的方向开设有贯穿销轴两端的通槽,通槽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卡钩,相应地,销套上的通孔两侧分别凹设有与卡钩配合的导向槽。
由于本实用新型用塑胶制的销套代替金属螺钉和螺母作为支架、背板和PCB板的连接部件,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装配时,只需直接将销套对准支架和背板上的连接孔向下插入即可,当销套完全插入后,其下端的两个倒钩可撑开并钩住背板,从而将支架、背板和PCB板连接起来;拆卸时,则只需捏紧销套下端的两个倒钩,使其并拢,即可将销套拔出,从而将支架、背板和PCB板分离,非常的省时省力。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1为现有CPU散热器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之二(一边剖开)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销套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用新型插销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见附图2~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由塑胶材料制成的支架10、背板20以及销套30和插销40,支架10和背板20分别位于PCB板50的两侧,支架10、背板20以及PCB板上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连接孔11和21以及51,销套30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其下端面的纵向通槽301,该纵向通槽301将销套30分为左右两部分,销轴外圆面的下端成型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倒钩31和32;所述连接孔11和21内壁的左右两端为平面。前后两面则为圆弧面,与之配合的销套30下端的左右两面亦为平面,前后两面则为圆弧面,这样,销套30在向下插入连接孔11和21的过程中,首先可获得一横向的定位。
销套30的中部凸设有挡位环33,相应地,支架10上的连接孔11为一上大下小的阶梯孔,该阶梯孔的中部形成与挡位环33配合的台阶12,当销套30完全插进连接孔11后,台阶12即可压住挡位环33的上端面上,防止销套30退出;背板20上的连接孔21为一沉孔,销套30下端的倒钩3 1和32穿过连接孔21后可钩在沉孔内的台阶上,起到防止销套30退出的目的。连接孔21上端面的外缘还成型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平板状定位片22,该定位片22可伸进PCB板50上的连接孔51内,使背板20在PCB板50上预先获得一个纵向和横向的定位;另外,在销套30向下插入支架10和背板20上连接孔11和21的过程中,该定位片22又可与倒钩31和32左右两端的平面相互配合,从而将销套30的在纵向位置和横向位置固定住。
为增强销套30的强度,销套30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一与通槽301相通的方形通孔302以及一横向的定位槽303,通孔302内可插置塑胶插销40。
插销40的头部41的下端面则成型有与定位槽303配合的定位块411,插销40的销轴42上端两侧凸设有与通槽301的上端面相互扣合的卡扣421,销轴42的中部垂直于卡扣421的方向开设有贯穿销轴42两端的通槽422,通槽42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卡钩423,相应地,销套30上的通孔302两侧分别凹设有与卡钩423配合的导向槽304,该导向槽304一方面可在插销40向下插入的过程中为其提供一个导向作用,另一方面,该导向槽304的上端面可与卡钩423相互卡置,使得插销40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不至从销套30中退出。
装配时,首先使支架10、背板20以及PCB板50上的连接孔11、21和31对齐,之后,将销套30向下插入,销套30向下插入的过程中,其左右两部分收拢,而当销套30向下插到位后,其下端的两个倒钩31和32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撑开并钩在连接孔21内的台阶上,从而完成初步的连接过程。之后,再将插销40对准销套30上的通孔302向下插入,插销40在向下插入的过程中,其中部的卡钩423首先挤入导向槽304内,而插销40完全插入后,其两侧的卡扣421又可与通槽301的上端面相互扣合住。从而完成整个装配过程。使用非常方便,连接也非常的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包括有支架(10)和背板(20),支架(10)和背板(20)分别位于PCB板的两侧,其上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连接孔(11)和(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一销套(30),销套(30)的中部开设有一贯穿其下端面的纵向通槽(301),该纵向通槽(301)将销套(30)分为左右两部分,销轴外圆面的下端成型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倒钩(31)和(32),当销套(30)穿过连接孔(11)和(12)后,其下端的倒钩(31)和(32)可钩在背板(20)上,从而将支架(10)和背板(20)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背板(20)和销套(30)皆由塑胶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所述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1)和(21)内壁的左右两端为平面,前后两端则为圆弧面,与之配合的销套(30)下端的左右两面亦为平面,前后两面则为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套(30)的中部凸设有挡位环(33),相应地,连接孔(11)为一上大下小的阶梯孔,该阶梯孔的中部形成与挡位环(33)配合的台阶(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背板(20)上的连接孔(21)为一沉孔,销套(30)下端的倒钩(31)和(32)穿过连接孔(21)后可钩在沉孔内的台阶上,连接孔(21)上端面的左右两侧还成型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平板状定位片(22),倒钩(31)和(32)的外端面的左右两侧亦成平面状,并与定位片(22)相互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套(30)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一与通槽(301)相通的方形通孔(302),通孔(302)内插置有一塑胶插销(4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销套(30)的上端面还开设有一横向的定位槽(303),所述插销(40)的头部(41)的下端面则成型有与定位槽(303)配合的定位块(411),插销(40)的销轴(42)上端两侧凸设有与通槽(301)的上端面相互扣合的卡扣(421),销轴(42)的中部垂直于卡扣(421)的方向开设有贯穿销轴(42)两端的通槽(422),通槽(422)的下端面上设置有一卡钩(423),相应地,销套(30)上的通孔(302)两侧分别凹设有与卡钩(423)配合的导向槽(30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零部件技术领域,特指一种组装和拆卸方便的CPU散热器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包括有由塑胶材料制成的支架、背板、圆柱形塑胶销套以及塑胶插销,支架和背板上分别开设有位置对应的连接孔,销套的中部通过纵向通槽分为左右两部分,销轴外圆面的下端成型有两个位置对称的倒钩,当销套穿过连接孔后,其下端的倒钩可钩在背板上,从而将支架和背板连接起来。插销则插置在销套中,以增强销套强度和连接的可靠性。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部件为塑胶制成的销套和插销以及背板,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另外,本实用新型的装配和拆卸都非常的方便和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H01L23/34GK2624271SQ03247189
公开日2004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3年6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3日
发明者蔡添庆 申请人:蔡添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