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71408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尤其是指一种插设于电路板的电连接器端子。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中数据传输与通信系统的不断进步,插设于电连接器的端子的密度越来越高,且对其对接的准确性亦要求越来越高。如美国专利第5,312,276号所揭示的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其先插设于电路板板孔中,而后再与其它电子组件对接。
这种现有的电连接器端子可详见图1所揭示,其具有宽度较大的固持部4及与固持部4相连的尾部7,固持部4上设有一通孔6。
这种电连接器端子的固持部4开设有通孔6,使其弹性变形能力较佳,同时使固持部4厚度变小,强度减弱。电连接器端子在借助外力压入电路板1的板孔8内时,其固持部4受电路板1板孔侧壁的挤压而易发生弯折,致其尾部7产生歪斜。这样,当这种端子再与其它电子组件对接时,则会发生无法正确对接的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有一定弹性又有足够强度以保证电连接器端子在插入电路板后尾部不会产生歪斜的电连接器端子。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可穿通电路板后与其它电子组件电性连接,其至少包括尾部及固持部,尾部伸出电路板并可与另一电子组件电性导接,固持部,被压入到电路板的板孔内,且包括与电路板挤压接触的第二侧面及与其相邻的两相对的第一侧面。于两第一侧面上沿电连接器端子插入电路板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该凹槽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肋条。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两第二侧面上所设的狭长槽可增强固持部与电路板板孔接触时的弹性,两第一侧面上的肋条可增强电连接器端子的强度,使电连接器端子在插入电路板后不致产生歪斜,以利于电连接器端子尾部顺利插入到其它电子组件中。


图1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现有的电连接器端子插入到电路板中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的立体图。
图3是图2沿III-III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插入电路板板孔后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沿V-V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一并参考图2、图3及图4,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端子3包括一头部30、宽度较大的固持部36及自固持部36延伸且可延伸出电路板1板孔12的尾部38,其中尾部38可与其它电子组件对接。固持部36插入电路板1后与板孔12的侧壁不接触的两相对侧面为第一侧面40。固持部36插入电路板1后与板孔12侧壁接触的侧面为第二侧面42,且该第二侧面42为具有一定曲率的弧状表面,该曲率与板孔12的曲率基本相同。于第一侧面40沿固持部36纵长方向开设有两间隔一定距离的纵长形凹槽50,由此于两凹槽50间形成具有一定宽度的肋条60,其中两凹槽50为中心对称设置。于第二侧面42中央位置沿固持部36纵长方向凹设具一定深度的狭长槽70,从而于该狭长槽70两侧分别形成肋部48,该肋部48于电连接器端子3插入电路板11的板孔12时可发生一定变形。
图4为电连接器端子3受外压力压入到电路板11的板孔12时的示意图,电连接器端子3的固持部36的宽度大于板孔12直径,在外力作用下,电连接器端子3的固持部36受电路板11板孔12侧壁的挤压,发生一定弹性变形后,从而干涉固持于电路板11的板孔12中,其尾部38伸出板孔12外并可与其它电子组件(未图示)对接。
图5为图4电连接器端子3插入到电路板11板孔12中时沿V-V方向的剖视图,当电连接器端子3压入到电路板1板孔12中时产生一定的弹性变形,第二侧面42上的狭长槽70可增强接触时的弹性变形能力,从而不致对电连接器端子3及板孔12造成损坏。凹槽50可增加固持部36的弹性变形能力,也可防止电连接器端子3插入电路板1时损坏电连接器端子3及板孔12,肋条60会增加固持部36的强度,以防止由凹槽50带来的因强度不足而使压入时电连接器端子3因受压而造成尾部38产生歪斜,有利于端子尾部38与其它组件准确对接。
权利要求1.一种电连接器端子,可穿通电路板后与其它电子组件电性连接,其至少包括尾部及固持部,尾部伸出电路板并可与另一电子组件电性导接,固持部被压入到电路板的板孔内,固持部包括与电路板的板孔挤压接触的第二侧面及与其相邻的两相对的第一侧面,其特征在于于两第一侧面上沿电连接器端子插入电路板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该凹槽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肋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一侧面为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于第一侧面上设有两凹槽,该两凹槽中心对称。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固持部的宽度大于电路板板孔直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二侧面各凹设有狭长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狭长槽位于第二侧面中央位置。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端子,其特征在于第二侧面上所设的狭长槽两侧设有肋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性连接电路板与其它电子组件的电连接器端子,其至少包括尾部及固持部,尾部伸出电路板并可与另一电子组件电性导接。固持部被压入到电路板的板孔内,且包括与电路板挤压接触的第二侧面及与其相邻的两相对的第一侧面,且于两第一侧面上沿电连接器端子插入电路板的方向上设置有若干个凹槽,该凹槽间形成有一定宽度的肋条,以此增强固持部的强度,防止电连接器端子插入电路板后因受力过大而产生变形,从而导致电连接器端子尾部产生歪斜。如此,可使尾部顺利插入到其它电子组件中。
文档编号H01R12/55GK2618322SQ0325072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6日 优先权日2003年4月26日
发明者胡建华 申请人: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