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2905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热管构造的改良,尤其是指这样一种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其导热管的外缘表面底部具有水平接触面,使导热管与散热片组合垂直置放于散热器底板外缘表面上时,能令导热管与散热器底板间的接触表面积,由原来的弧线接触,扩大成平面接触,促使导热面积变大,从而提高导热管的热传导效能。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使用的导热管1其外缘面都是管状,所以在其与散热器底板2组合而置放在散热器底板2的表面上时,如图1所示,导热管1与散热器底板2的接触表面积,只有小部分的弧线接触,所以在使用上,导热管1的热传导效能无法完全发挥。
本设计人有鉴于上述公知导热管的缺点,将导热管1予以简单的改进,从而产生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尤其是指这样一种导热管结构,其导热管的底部具有一水平的切面,使导热管在完全不会影响到其原有的效能下,当导热管与散热片组合垂直置放于散热器底板上时,能令导热管与散热器底板间的接触面积,由原来的弧线接触扩大成平面接触,促使导热面积变大,进而提高导热管的热传导效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具有导热管、散热片与热源体、散热器底板,所述散热片与导热管组合垂直设置于散热器底板表面上,其中该导热管外缘表面底部具有一水平接触面。
如上所述的一种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所述导热管可为半圆状或帽状。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及优点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尤指一种设置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俗称CPU)上方散热器底板上的改进的导热管构造,其将导热管予以简单的改进,促使导热面积变大,从而提高导热管的热传导效能。也就是说,本实用新型的导热管的外缘表面底部具有一适当大小的水平接触面,使导热管与散热片组合垂直置放于散热器底板上时,能令导热管与散热器底板间的接触面积,由原来的小部分弧线相接触点,扩大成为较大的平面接触面积,促使导热面积变大,进而提高导热管的热传导效能。


图1为公知导热管与其它相关构件间的平面构造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导热管与其它相关构件间的构造分解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导热管与其它相关构件间的构造组合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导热管置放在散热器底板上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1、导热管 2、散热器底板 3、散热片 4、热源体(CPU)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令本实用新型的设备能被更进一步的具体了解,兹配合下列附图,详加说明如下请参阅图2、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散热器底板2上的构件,分别是导热管1、散热片3与热源体4,散热器底板2置放在热源体(CPU)4上,而导热管1设置于散热器底板2的表面上,散热片3则垂直覆盖在导热管1上。其中,本实用新型是将导热管1的外缘表面底部在制造成型时,就直接令其外缘表面底部构成具有一适当大小的水平接触面,利用此适当大小的水平接触面构造,使导热管1在与上述相关构件组合中,置放于散热器底板2上时,能使导热管1下方的水平接触面,直接置放在散热器底板2的表面上,使导热管1与散热器底板2间的接触表面积,能由原来小部分弧线的接触点扩大成为较大的平面接触面积(如图4所示),促使两者间的导热面积变大,自然可达到提高导热管1的热传导效能。其中,该导热管1可为半圆状或帽状等形状。
综上所述,知悉本案具有以上所述的优良特性,其在操作使用上,可克服公知结构的缺点,提高导热管1的热传导效能,为一极具实用价值的产品构造。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具有导热管、散热片与热源体、散热器底板,所述散热片与导热管组合垂直设置于散热器底板表面上,其特征在于该导热管外缘表面底部具有一水平接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可为半圆状或帽状。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CPU散热器的导热管结构,尤指一种设置在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俗称CPU)上方散热器底板上的改进的导热管构造,该导热管的外缘表面底部具有一适当大小的水平接触面,使导热管与散热片组合垂直置放于散热器底板上时,能令导热管与散热器底板间的接触面积,由原来的小部分弧线相接触点,扩大成为较大的平面接触面积,促使导热面积变大,进而提高导热管的热传导效能。
文档编号H01L23/34GK2645233SQ0326671
公开日2004年9月29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日
发明者姜财良 申请人:珍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