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02906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对板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线路连接器,特别是一种板对板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图9所示,习知的美国专利第6,626,482号揭露了一种板对板插头连接器5及插座连接器6,其插头连接器5的导电端子50具有略呈垂直的接触端501及与电路板接合的焊接端502,借由接触端501可在对接时与插座连接器6的U型导电端子60电讯接触。惟,习知的美国专利在使用上存在如下瑕疵由于接触端501的尾端是抵靠于插头连接器5的收容槽内壁,因此,与插座连接器6对接接触时并无弹性,接触的弹性完全来自于插座连接器6的U型导电端子60,故当插头连接器5与插座连接器6对接初始,接触端501须先克服U型导电端子60的静摩擦才能够顺利插入,且,接触端501与导电端子60皆为金属材质,相互间的摩擦力很大,容易造成刮痕。因而,不但使用上对接力大且与导电端子间的摩损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以低插入力对接、降低导电端相互间摩损的板对板插头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本体及数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为扁长形体,其具有对接口、位于对接口相对外侧面的对接面、与对接面相邻的接合面、设置于对接面与接合面之间以容纳导电端子的数个收容孔及由对接口前缘一体延伸设置并紧邻收容孔的推引部;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收容孔,其具有接触部及焊接部;接触部的最前缘系紧邻绝缘本体推引部;焊接部的焊接端呈水平状。
其中
绝缘本体的推引部设有紧邻接触部的最前缘的一端具导引作用的倾斜面。
导电端子接触部设有用于组接于收容孔内的固定端。
导电端子接触部最前缘与固定端之间形成具导引效果的弯弧。
由于本实用新型包括绝缘本体及数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为扁长形体,其具有对接口、位于对接口相对外侧面的对接面、与对接面相邻的接合面、设置于对接面与接合面之间以容纳导电端子的数个收容孔及由对接口前缘一体延伸设置并紧邻收容孔的推引部;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收容孔,其具有接触部及焊接部;接触部的最前缘系紧邻绝缘本体推引部;焊接部的焊接端呈水平状。本实用新型板与插座连接器插接时,其推引部系先抵靠于插座连接器导电端子的接触部的接触凸弧上,借由为绝缘材料的推引部与插座连接器为金属材质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接触凸弧的低摩擦系数及接触部的弯弧克服接触部插座连接器导电端子的静摩擦,从而使后续的插入更为滑顺,克服静摩擦力之后,本实用新型的导电端子的接触部可很滑顺地对接于插座连接器导电端子的接触部,且在对接过程中,因两接触部相互间的摩擦已降低,,因此,不会产生刮痕或磨损。不仅能以低插入力对接,而且降低导电端相互间摩损,从而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与插座连接器未插接状态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插座连接器插接状态结构示意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与插座连接器插接过程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与插座连接器插接过程示意图二。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与插座连接器插接过程示意图三。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与插座连接器插接过程示意图四。
图9、为美国专利第6,626,482号板对板插头与插座连接器结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插头连接器1包括绝缘本体2及数个导电端子3。
绝缘本体2为扁长形体,其具有对接口20、位于对接口20相对外侧面的对接面21、与对接面21相邻的接合面22、设置于对接面21与接合面22之间以容纳导电端子3的数个收容孔23及由对接口21前缘一体延伸设置并紧邻收容孔23的推引部24。
对接口21与如图3所示的接插座连接器4上对接槽40相对接。推引部24设有具导引作用的倾斜面241。
导电端子3具有接触部30及焊接部31。接触部30的最前缘系紧邻绝缘本体2推引部24的倾斜面241一端,且接触部30设有用于组接于收容孔23内的固定端32,其最前缘与固定端32之间形成具导引效果的弯弧33,焊接部31的焊接端310呈利用表面黏着焊接的水平状。
如图3、图4、图5所示,与本实用新型板对板插头连接器1插接的插座连接器3设有对应并供本实用新型插接的对接槽40,对接槽40的底部设有插接后容纳绝缘本体2推引部24的凹部401。插座连接器4的导电端子41具有为弹性臂的接触部42,接触部42与前缘之间形成具导引效果的接触凸弧421,亦即接触部42具有适当弹性挠性,一旦被往一侧动作则产生变形。
如图5、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插头连接器1与插座连接器4插接时,其推引部24的倾斜面241系先抵靠于插座连接器4导电端子41的接触部42的接触凸弧421上,借由为绝缘材料的推引部24的倾斜面241与插座连接器4为金属材质的导电端子41的接触部42接触凸弧421的低摩擦系数及接触部30的弯弧33克服接触部插座连接器4导电端子42的静摩擦,从而使后续插头连接器1的插入更为滑顺。如图7、图8所示,可清楚看出克服静摩擦力之后,插头连接器1导电端子3的接触部30可很滑顺地对接于插座连接器4导电端子41的接触部42,且在对接过程中,因两接触部30、42相互间的摩擦已降低,,因此,不会产生刮痕或磨损。
权利要求1.一种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它包括绝缘本体及数个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为扁长形体,其具有对接口、位于对接口相对外侧面的对接面、与对接面相邻的接合面、设置于对接面与接合面之间以容纳导电端子的数个收容孔及由对接口前缘一体延伸设置并紧邻收容孔的推引部;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收容孔,其具有接触部及焊接部;接触部的最前缘系紧邻绝缘本体推引部;焊接部的焊接端呈水平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绝缘本体的推引部设有紧邻接触部的最前缘的一端具导引作用的倾斜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端子接触部设有用于组接于收容孔内的固定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板对板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端子接触部最前缘与固定端之间形成具导引效果的弯弧。
专利摘要一种板对板插头连接器。为提供一种能以低插入力对接、降低导电端相互间摩损的线路连接器,提出本实用新型,它包括绝缘本体及数个导电端子;绝缘本体为扁长形体,其具有对接口、位于对接口相对外侧面的对接面与对接面相邻的接合面、设置于对接面与接合面之间以容纳导电端子的数个收容孔及由对接口前缘一体延伸设置并紧邻收容孔的推引部;导电端子收容于绝缘本体收容孔,其具有接触部及焊接部;接触部的最前缘系紧邻绝缘本体推引部;焊接部的焊接端呈水平状。
文档编号H01R12/71GK2643494SQ0326671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日
发明者曾朝堃 申请人:鸿松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