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合线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125362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叠合线圈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叠合线圈装置,是将软铁薄铁板与叠合式线圈有机的结合,从而实现了加强磁场,达到了增强机械作功的目的。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能使用的动力线圈均是由单组线圈或是两个组线之间用绝缘纸隔开,当向线圈施加电流时,一部分电功转为热功,故而线圈温度升高,甚至烧毁,磁转换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以提高电功转为磁场力的叠合线圈装置,从而实现了高效率的磁电转换功能,并且耗电省,线圈不发热、不烧毁,使用寿命长,稳定可靠,改变了电磁阀等低压电器类产品的线圈工作的原理,克服了这些产品的已知技术缺点,可广泛用在电磁阀、滑阀、电磁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低压电器产品上。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由于利用了软铁薄铁板的导磁特性,并且与叠合的两组线圈相结合,解决了磁场总是阻碍电流通过的基本原理,因为采用了软铁薄铁板夹于两组线圈之间做导磁板,所以当向线圈施加电流时,由初级线圈产生的瞬时电磁场被转移到软铁薄铁板上,使软铁薄铁板具有磁场,同时初级线圈的磁场急剧下降,使后续电流加速通过,继续产生的磁场延绵不断的被转移到软铁薄铁板上,在软铁薄铁板上产生N-S极磁力线,同时切割次级线圈导线,产生无方向性感生电流,此时又与向次级线圈施加的电流相结合,被加速推向线圈的另一端,所产生的磁场与初级线圈磁场相结合,形成了叠加磁场,作用于各种系列的低压电器上,实现了往复运动,稳定性强,动作可靠,速度快,线圈不发热,使用寿命长,磁动力强,电磁转换率高,热作功小的目的。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图1中1是初级线圈,2是软铁薄铁板,3是次级线圈。
线圈绕在线圈骨架上,在初级线圈的外侧,绕有软铁薄铁板,次级线圈与初级线圈方向相同,绕在软铁薄铁板的外侧,并有导线与两个线圈的一端并连连接,另一端分向各自线路。
当向线圈施加电流时,产生的磁场被迅速转移到软铁薄铁板上,降低了磁场对电流的阻碍,而被转移的电磁场的N-S极,切割次级线圈的导线产生了感生电流,与电源电流合并形成加速电流,加强了磁场的转换,又被导向软铁薄铁板,与初级线圈形成叠加电磁场,形成强大的磁功能,促进了机械运动的作功。
图2中,1是初级线圈,2是软铁薄铁板,3是次级线圈,4是软铁薄铁板,5是三级线圈至数级线圈。
实施例2中与图1所示工作原理相同,是由3组或3组以上的线圈组组成,由此方法形成数个磁场的叠加,致使磁场功率加大,可作用于需用较大功率的机械上。
本发明作为一种新型独立装置,其结构原理可适用于电磁阀、滑阀、电磁开关、继电器、接触器等低压电器上,还可用于机械结构上,例如冲床等,形成各种独立产品,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军事、航天等各个领域。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该装置设有线圈,线圈绕在线圈骨架上,其中在初级线圈的外侧绕有软铁薄铁板,形成1次完型线圈绕组,在软铁薄铁板的外侧绕有次级线圈,形成了叠合绕组;两组以上的完型绕组线圈按图2所示依次排列形成了叠合绕组线圈。
工作时向线圈施加脉冲电流或不间断电流,使第一级线圈产生的磁场首先被导向软铁薄铁板,从而降低了磁场总是阻碍电流通过线圈,加速了电流的流动,同时软铁薄铁板所产生的极性磁力线又切割次一级线圈导线产生感生电流与电源电流合并,形成加速度流动,再次产生的电磁场与上一级线圈产生的磁场叠加成为合力,通过软铁薄铁板和线圈本身磁场的向外作用,形成了机械作功,大大加强了机械功,同时也改变传统线圈的作功原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叠合线圈装置,带有线圈,初级线圈就绕在线圈骨架上,其特征在于初级线圈的外侧绕有软铁薄铁板,在软铁薄铁板的外侧绕有次级线圈;在初级线圈外软铁薄铁板的外侧,依次按照线圈绕组和软铁薄铁板的排列至两组以上至数组线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叠合线圈装置,其特征在于初级线圈绕在线圈骨架上,在初级线圈的外侧绕有软铁薄铁板,在软铁薄铁板的外侧绕有次级线圈,并有电源线与并连的线圈一端端头连接,另一端分别连接在电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叠合线圈装置,在初级线圈外的软铁薄铁板外侧,依次绕有线圈绕组和软铁薄铁板,两组以上至数组,并有电源线与并连的线圈一端的端线头连接,线圈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于电路上。
全文摘要
一种叠合线圈装置,设有线圈骨架、初级线圈绕在线圈管架上,在初级线圈的外侧绕有软铁薄铁板,次级线圈就绕在薄铁板的外侧;当向线圈施加电流时产生的合力电磁场,促使机械部件产生作功,本发明不会使线圈发热、烧毁,使用寿命长,机械运动可靠、稳定;该装置用在电磁阀、滑阀、继电器、接触器等需要往复运动的各种系列产品上,形成独立的产品,广泛用在工业、农业、军事、航天等领域。
文档编号H01F5/00GK1606105SQ20031010001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8日 优先权日2003年10月8日
发明者刘文华 申请人:北京中科精良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