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79808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递电子讯息所使用之传输线,尤指一种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
背景技术
手机、计算机、音讯设备等电子设备与其周边配备如耳机、键盘、鼠标间的电子讯息的传递模式可概分为有线传输及无线传输两类,其中,无线传输虽然具有较不受空间限制的优点,但其多利用红外线作为传递媒介,容易受到存在于环境中的各种无线电波或电磁波的干扰而失真,且红外线穿透性差,信号强度随距离增长而衰减的特性,再加上红外线发射器及接收器的造价较高,致使无线传输在实务上仍难以普遍取代传统的有线传输。
至于有线传输则是利用两端分设各式接头如音讯插头、电信插头、USB插头等的信号线作为电子讯息的传输媒介,为避免信号线过短限制了电子设备与周边配备二者之连接端点的距离,造成配接时的困扰,一般均选购较长规格的信号线,如此一来,往往由于信号线长度过长,造成诸多配线相互缠绞,且对于经常需要随身携带使用的耳机、快闪硬盘等配备而言,过长的信号线在收卷携带时并不方便,故而,目前已见具有卷收构造的习知信号线问世。
习知信号传输线,其主要包含一插座、一卷取器、一导线及一连接座,其中,插座与连接座分设于导线两端,卷取器系由一外壳、一转盘、一滚珠及一涡形弹簧构成,且外壳系由二壳体对合而成,其中,第一壳体中央部份凸设一轴柱,轴柱径向穿设一剖槽,并依序装配弹簧及转盘,第二壳体内面设长形限位凹槽,转盘外周圆穿设二线槽,转盘表面环设一沟槽,相邻于沟槽部位上设有一斜向导槽,邻近导槽部位上环设一弧形缺槽与沟槽的末端相邻,滚珠活设于转盘表面,并位于沟槽与限位槽相对处,导线之中段通过二线槽,并卷绕于转盘外周,涡形弹簧容设于转盘内,其内侧之卡端设于剖槽。
前述信号传输线可利用卷取器卷收导线,以提高传输线收存及携带的方便性,欲使用传输线连结电子设备时,则向外抽拉两端使卷绕状的导线伸展并连动转盘旋转,此时,滚珠受限位槽的限制与转盘相对作动,而随着转盘的旋转由沟槽相对作动至弧形缺槽后沿环状路径回旋作动;当导线外抽长度达到所需,欲定位导线使不致卷回卷取器时,则借由涡形弹簧的弹力,使转盘反向旋转,当滚珠由弧形缺槽进入斜向导槽并与其末端相对卡挚时,转盘即停止反向旋转,使导线抽出的部份不致持续回卷;欲将导线抽出部份完全卷回卷取器内时,微幅外拉导线两端促使滚珠离开斜向导槽回复至沟槽,而后放开对导线的抽拉,即可利用涡形弹簧的回复力促使转盘持续反转直至插座与连接座与卷取器相抵触为止。
然而,欲将导线卷入卷取器而外拉导线两端,使滚珠离开斜向导槽时,滚珠时有误入弧形缺槽,并未能如预期进入沟槽,此时放开对导线的抽拉,则滚珠又再度进入斜向导槽并卡挚转盘使其无法持续转动收卷导线,因此,习知信号传输线由于沟槽、弧形缺槽及斜向导槽的构成,使得欲收卷导线时,滚珠与转盘间相对作动的可靠度差,在实际使用上,经常发生需要多次反复拉动导线,始能完成回卷操作,造成使用的不方便。
再者,导线外拉过程中,滚珠相对于转盘的滚动路径,受到沟槽及弧形缺槽的影响,再加上转盘于沟槽与弧形缺槽衔接处形成微凸状表面,使得滚珠的滚动不顺畅,导致使用上的方便性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得以确实且有效地提升传输线外抽后定位及回卷的可靠度,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含一导线,该导线两端分设一端子;及由一壳体、一转盘、一涡卷式簧片及一扣持件构成的卷收构造,其中,转盘及簧片容设于壳体内部,该壳体相对开设二过孔,导线通过该各过孔,导线中段与转盘相接,且该导线呈涡卷状盘绕于该转盘一侧,簧片设于该转盘另一侧;壳体内部设一轴柱安装转盘,该转盘侧向形成一围壁,转盘凸设一引动片与该围壁内壁相邻,簧片设于该围壁之空间内,其内端与轴柱相接,其外端与引动片相接,使该转盘得以连动该簧片变形,以达到簧片驱动转盘反转卷收该导线;转盘外周凸设数个单向棘齿,该棘齿具有一抵靠面,壳体穿设一透出孔,该壳体内部设一接轴安装扣持件,该扣持件一端凸伸一抵持部,其另一端弯延一按压部,该抵持部抵持于一棘齿之抵靠面,供限制该转盘之旋向,该按压部通过透出孔凸出该壳体外,据使该扣持件与该棘齿离合作动,以控制该转盘回转卷收导线。
本实用新型由于转盘周缘所形成单向棘齿与该扣持件之构成,得以提升转盘定位之可靠度,且导线外抽的过程中,转盘的旋转作动顺畅并无阻滞,而有效提高该导线外抽的顺畅度,就另一方面而言,当簧片挚动转盘反向回转时,扣持件对棘齿的抵持确实,若收卷导线,只要对按压部持续按压,转盘即可持续反向旋转卷收导线,并不会有卷收中断之情,其使用方便性高;又由于提供复位卷收动力的簧片与卷绕段分设于转盘两侧的不同空间,故以相同长度之该导线为例,本实用新型卷绕后的卷径较小,若以相同的卷绕后卷径为例,本实用新型得以卷收较长的导线,使得该壳体的有限空间得以充份利用。


图1系习知信号传输线之立体分解图。
图2系习知信号传输线转盘部之平面示意图。
图3系习知信号传输线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一。
图4系习知信号传输线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二。
图5系习知信号传输线使用状态示意图之三。
图6系习知信号传输线使用状态示意图之四。
图7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立体分解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左侧剖视示意图。
图10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之右侧剖视示意图。
图11系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壳体之剖视示意图。
图12系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局部分解状态之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之技术手段及其所达成之目的、功效,得以更进一步地清楚显现,兹举较佳可行的具体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述于后。
图式组件代表符号说明1插座 2卷取器 201外壳2012壳体 2014壳体 202转盘2021线槽 2022沟槽 2023斜向导槽2024弧形缺槽 203滚珠 204涡形弹簧2042卡端 205轴柱 2052剖槽206限位槽 3导线 302中段4连接座10导线 12端子14定位段16卷绕段 20卷收构造21壳体211第一半壳2112侧板 2114凹穴2116扣部 212第二半壳 2124凹穴2126扣环 213过孔 214透出孔215接轴216挡柱 217挂柱218牵制簧 22转盘221约束管222狭隙223围壁 2232止挡部224引动片 225棘齿 2252抵靠面23簧片 232直形段 234弯钩24扣持件 242轴孔 244抵持部246按压部 25轴柱252嵌槽21′壳体 219′饰板请参阅图7,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较佳实施例,主要包含一导线10及一卷收构造20,该导线10两端分设一端子12,各端子12可分别为公、母端子,亦可同为公端子或同为母端子,本实施例中,该端子12为USB型式,亦可选择改换为电信型式、AV型式,此乃熟习信号传输技术人士易于思及的选择变化,该导线10为该卷收构造20卷收;前述构成系与习知者雷同。
参阅图7.图8所示,卷收构造20主要由一中空壳体21、一转盘22、一涡卷式簧片23及一扣持件24构成,其中,壳体21系由一第一半壳211及一第二半壳212对合构成,壳体21相对开设二过孔213,导线10、转盘22及簧片23容设于壳体21内部,导线10两端分别通过该过孔213穿出该壳体21与各端子12衔接,壳体21内部设一轴柱25与第一半壳211之侧板2112一体相连,且该轴柱25界于各过孔213之间,转盘22安装于该轴柱25,转盘22于邻向第一半壳211之侧面凸设一约束管221,如图9所示,该约束管221环设于轴柱25外周,且其管壁径向穿设二狭隙222,导线10设于转盘22一侧并与该第一半壳211之侧板2112相邻,令该导线10中央区段为定位段14,该定位段14呈弯弧状夹设于该轴柱25与该约束管221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通过各狭隙222弯延于约束管221外缘空间形成二卷绕段16,借由该约束管221及轴柱25相对夹制定位段14,使导线10中段与转盘22相接,各卷绕段16于约束管221外部空间分别呈涡卷状由内而外依序盘绕后分别通过各过孔213与各端子12相接,以供转盘22卷收导线10。
请参阅图8及图10所示,轴柱25末端穿过转盘22与第二半壳212相邻,轴柱25尾段径向贯穿一嵌槽252,转盘22侧向形成一围壁223与第二半壳212相邻,该转盘22侧面凸设一引动片224与该围壁223内壁面相邻,该围壁223于内壁面凸设一止挡部2232与引动片224相邻,簧片23设于围壁223所围设之空间内,其涡卷状之内端形成一直形段232嵌插于轴柱25尾段嵌槽252,簧片外端形成一弯钩234与引动片224钩接,围壁223内壁面止挡部2232于簧片23外端延伸方向对该弯钩234形成止挡,以提高该弯钩234与该引动片224钩接的可靠度,据此,该转盘22得以旋转连动该簧片23变形,以供簧片23驱动转盘22反转卷收导线10。
再者,转盘22外周凸设复数个单向棘齿225,该棘齿225沿转盘22径向形成一抵靠面2252,壳体21穿设一透出孔214,该透出孔214系由分别于各半壳211、212之二凹穴2114、2124并合形成,该壳体21内部设一接轴215、一挡柱216及一挂柱217,扣持件24中段穿设一轴孔242,该轴孔242套入接轴215,扣持件24一端凸伸一抵持部244,其另一端弯延一按压部246,该抵持部244与该按压部246二者间呈互为垂直状态,该抵持部244末端抵持于一棘齿225之抵靠面2252,以定位该转盘22并限制其旋向,该按压部246通过透出孔214凸出该壳体21外,据此,按压该按压部246即可连动该抵持部244以接轴215为心旋摆,使扣持件24与棘齿225离合作动,挂柱217与该扣持件24之间设有一牵制簧218,该牵制簧218系为拉伸弹簧,其一端与该挂柱217钩接,其另一端与该扣持件24钩接,且该牵制簧218与该扣持件24之钩接点系界于该抵持部244与该接轴215间,挡柱216设于按压部246与接轴215间,并与该扣持件24相靠,以利用该牵制簧218对该扣持件24形成牵制作用,使该抵持部244保持对该棘齿225形成抵持,而借该挡柱216于该扣持件24邻向该壳体21外缘方向处形成止挡,以定位该扣持件24。
另,请参阅图8及图11所示,第一半壳211于其周壁内缘凸设数个扣部2116,第二半壳212周壁向第一半壳211方向配合该各扣部2116凸设复数个扣环2126,且该各扣部2116分别扣钩于该各扣环2126以供该第一、二半壳211、212对合构成该壳体21。
据前所述较佳实施例,欲使该各端子12得与各式电子设备连接时,抽拉该导线10两端使其卷绕段16逐渐通过该过孔213向外伸展,并同时引动该转盘22转动,由于该棘齿225与该扣持件24彼此间的相对构成,当该转盘22受该导线10引带而转动时,该扣持件24并不会限制该转盘22的转动,并由于该牵制簧218的牵制作用,该转盘22转动释出该导线10的过程中,该抵持部244与该转盘22的外周面保持接触,且该簧片23外端受该转盘22之引动片224的引带而逐渐内卷变形;当使用者释放该各端子12时,该簧片23的弹性回复力作用于该引动片224,促使该转盘22反向旋转,并于该棘齿225之抵靠面2252与该抵持部244接触时,即可借由该扣持件24定位该转盘22,确实且有效地定位限制该转盘22无法反向旋转,该导线10释出的部份不会持续卷回该壳体21内部;将该各端子12自电子设备卸除,并欲将传输线收存或携带时,则按压该按压部246,此时,该扣持件24据该接轴215为心微幅旋摆,使得该抵持部244与该转盘22表面分离,而解除对该棘齿225的抵持限制,如此一来,该转盘22即可借由该簧片23的弹力而持续反向旋转,直至该端子12与该壳体21接触,即可将该卷绕段16卷入该壳体21内,完成该导线10的卷收。
又,前述较佳实施例可进一步变化成为另一实施例,请参阅图12,本创作另一实施例主要于壳体21′外部更行嵌贴一饰板219′,而得于该饰盖板219′表面形成各式指示性或装饰性的图样、文字,以标记操作指示或商标。
权利要求1.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包含一导线,该导线两端分设一端子;及由壳体、转盘、涡卷式簧片及扣持件构成的卷收构造,其特征是该转盘及该簧片容设于该壳体内部,该壳体相对开设二过孔,导线通过该各过孔,导线中段与转盘相接,且该导线盘绕于转盘一侧,簧片设于该转盘另一侧;该壳体内部设一轴柱安装该转盘,该转盘侧向形成一围壁,该转盘凸设一引动片与该围壁内壁相邻,该簧片设于该围壁之空间内,其内端与该轴柱相接,其外端与该引动片相接;该转盘外周凸设数个单向棘齿,该棘齿具有一抵靠面,该壳体穿设一透出孔,该壳体内部设一接轴安装扣持件,该扣持件一端凸伸一抵持部,其另一端弯延一按压部,该抵持部抵持于一棘齿之抵靠面,该按压部通过该透出孔凸出该壳体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其特征是壳体内部设有一挡柱及一挂柱,该挂柱与该扣持件间设有一牵制簧,该牵制簧一端与该挂柱钩接,其另一端与该扣持件钩接,该挡柱设于该按压部与该接轴之间并与该扣持件相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其特征是牵制簧与扣持件之钩接点系界于该抵持部与该接轴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其特征是棘齿抵靠面沿转盘径向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其特征是该轴柱穿过转盘并于尾段径向贯穿一嵌槽,簧片内端形成一直形段嵌插于该嵌槽,簧片外端形成一弯钩与引动片钩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其特征是围壁于内壁面凸设一止挡部与引动片相邻,该止挡部并于该簧片外端延伸方向对该弯钩形成止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其特征是壳体系由一第一半壳及一第二半壳对合构成,且该透出孔系由分别形成于该各半壳之二凹穴并合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其特征是该第一半壳于其周壁内缘凸设数个扣部,该第二半壳周壁向该第一半壳方向配合该各扣部凸设数个扣环,且该各扣部分别扣钩于该各扣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其特征是转盘一侧凸设一约束管,该约束管环设于轴柱,且其管壁径向穿设二狭隙,导线中央定位段夹设于该轴柱与该约束管之间,且其两端分别通过该各狭隙弯延于该约束管外缘空间形成二卷绕段。
专利摘要具卷收构造之信号传输线,主要解决提升传输线外轴后定位及回卷的可靠度,本实用新型包含导线及卷收构造,该卷收构造由壳体、转盘、涡卷式簧片及扣持件构成,其特征是转盘及簧片容设于壳体内,壳体开设二过孔,导线中段与转盘相接,其两端通过各过孔分设一端子,导线盘绕于转盘一侧,簧片设于转盘另一侧;壳体内设一轴柱装转盘,转盘侧向形成一围壁,转盘凸设一引动片与围壁相邻,簧片设于该围壁空间内,簧片内端与轴柱相接,其外端与引动片相接;转盘外周凸设数个单向棘齿,棘齿具有一抵靠面,壳体内部设一接轴装扣持件,扣持件一端凸伸一抵持部,其另一端弯延一按压部,该抵持部抵持于一棘齿之抵靠面,按压部凸出该壳体外。
文档编号H01R13/00GK2678202SQ200320122819
公开日2005年2月9日 申请日期2003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25日
发明者王顺炫 申请人:王顺炫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