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6420阅读:10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具退卡功能的电子卡连接器,且该电子卡连接器可供RS-MMC、Mini-SD或MS-Duo等不同尺寸规格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电子卡安装使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近年来各式电子产品大量普及运用,如移动电话、数字相机及个人数字助理器(PDA)等电子产品中均运用各式各样的电子卡,如CF卡(Compact Flash card)、MMC卡(Multimedia card)及SD卡(Secure Digital card)等。此外,电子卡与电子产品需要通过连接器进行电连接及数据传输的交流,并在上述动作完成后提供退卡的功能。因此,电子卡连接器须有长期的耐用性,才能反复操作,维持电子产品扩充功能的需求。
图1为一种公知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连接器1a用来供电子卡2a推入并插置。如图1所示,包括一绝缘本体10a、一遮蔽壳体11a以及一推动组件12a。遮蔽壳体11a与绝缘本体10a相对应并盖设在其上,绝缘本体10a具有一基部100a。基部100a左、右两端垂直延伸有彼此相互平行的第一臂部101a与第二臂部102a,使基部100a与第一、第二臂部101a、102a之间围绕而形成一可供上述电子卡2a推入的插置空间103a。
在第一臂部101a与基部100a相邻处开设有单向轨道104a(如图2所示),单向轨道104a可供一导杆120a的杆头123a在其上作单一方向的移动,沿杆头123a移动的路径上先后顺序设置有往程部105a、定位部106a及返程部107a,上述各部105a、106a、107a围绕形成一定位块108a。定位块108a与定位部106a相邻的一侧为一凹弧面109a。推动组件12a包括滑动件121a、弹簧122a以及导杆120a。其中,弹簧122a的一端固定安装在第一臂部101a,另一端连接在滑动件121a上。滑动件121a可滑动地设置在第一臂部101a上并能沿其长度方向移动,用来通过电子卡2a的插入推动滑动件121a。
由于滑动件121a带动导杆120a的杆头123a在单向轨道104a内移动,因此在第一次推动电子卡2a时,杆头123a通过单向轨道104a的往程部105a至定位部106a并钩扣在其凹弧面109a上,完成插卡动作。在第二次推动电子卡2a时,电子卡2a再次推动滑动件121a前进使杆头123a脱离凹弧面109a,并移动至反程部107a,此时,只要释放电子卡2a的推力,即可通过弹簧122a的回复力将滑移件121a连同电子卡2a一并退出,完成退卡动作。
上述公知电子卡连接器在退卡时,因为电子卡仅插在绝缘本体的插置空间,电子卡与绝缘本体之间无任何的定位装置,常会发生因退卡力量太大而使电子卡弹出并脱离开电子卡连接器,造成使用上的不便,且容易摔坏电子卡。此外,公知电子卡连接器仅能供单一规格的电子卡安装,而无法供多种不同规格的电子卡使用,因此在使用上不方便。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人凭借从事该行业多年的经验,本着精益求精的精神,积极研究改良,遂有本实用新型“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的产生。
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使电子卡能被定位在电子卡连接器内,使电子卡不会因为退卡动作的力量太大而弹出脱离电子卡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其是使该电子卡连接器可供RS-MMC、Mini-SD或MS-Duo等不同尺寸规格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电子卡安装使用,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
本实用新型的一特征在于该电子卡连接器由一绝缘本体、一遮蔽壳体以及一推动组件组成。该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相对应并盖设在该绝缘本体上。在该绝缘壳体上设置有一承置架,该承置架与推动组件连接在一起,因此可将一电子卡放置在承置架上,再往内推动承置架,利用推动组件使承置架一同带动电子卡向前移动,并与绝缘本体上的接触端子相接触导通。当退卡时,再一次的向前推动承置架,利用推动组件使承置架连同电子卡回复至原位。由此,可直接由推动组件推动承置架,再由承置架带动电子卡作退卡的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特征在于该承置架呈一方形板体,承置架的一侧与相邻的推动组件一体成型。承置架在远离绝缘本体的接触端子的后侧处向上弯折有一推板。该推板除可挡住电子卡防止其脱离开承置架外,还可以方便使用者由推板处推动承置架。在该承置架上具有至少两个供RS-MMC、Mini-SD或MS-Duo等电子卡安装使用的收容空间。
本实用新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可以使电子卡不会因为退卡动作的力量太大而弹出脱离电子卡连接器,并且可以供不同尺寸规格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电子卡安装使用,增加使用上的便利性,还兼具防尘、美观的功能。
附图的简要说明图1为公知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欲安置RS-MMC电子卡的立体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已安置RS-MMC电子卡的立体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卡式电子卡已安置RS-MMC电子卡后的俯视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欲安置Mini-SD电子卡的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已安置Mini-SD电子卡的立体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已安置Mini-SD电子卡后的的俯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a-连接器2a-电子卡
10a-绝缘本体100a-基部101a-臂部 102a-第二臂部103a-插置空间 104a-单向轨道105a-往程部 106a-定位部107a-返程部 108a-定位块109a-凹弧面 110a-转折点11a-遮蔽壳体12a-推动组件120a-导杆 121a-滑动件122a-弹簧 123a-杆头1-绝体本体 10-基部11-第一臂部 12-第二臂部13-插置空间 14-单向轨道15-接触端子 2-遮蔽壳体3-推动组件 30-导杆300-杆头31-滑动件310、311-推动部 32-弹性组件4、4’-电子卡 41-接点5-承置架50-第一收容空间51-第二收容空间 52-推板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及技术内容,配合
如下,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如图3、图4所示,该电子卡连接器用来供电子卡4(如图5所示)以两次推动方式分别达到电子卡4的插、退卡目的,包括一绝缘本体1、一遮蔽壳体2及一推动组件3,其中绝缘本体1具有一基部10,基部10左、右两端垂直延伸有彼此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臂部11与一第二臂部12,即绝缘本体1的一侧为第一臂部11,另一侧为第二臂部12,第一、第二臂部11、12与基部10之间围绕而形成一可供电子卡4推入的插置空间13。遮蔽壳体2与绝缘本体1相对应并盖设在其上。
推动组件3位于绝缘本体1的第一臂部11上,包括一导杆30、一带动导杆30的滑动件31以及一牵制滑动件31的弹性组件32,其中的导杆30一端具有一杆头300,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滑动件31上。滑动件31具有一推动部310。滑动件31可滑动地设置在绝缘本体1的第一臂部11上并能沿第一臂部11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将弹性组件32连接在滑动件31与第一臂部11之间,即可通过弹性组件32牵制滑动件31的位移量,并给予滑动件31回程时所需的弹力,上述弹性组件32可为一弹簧。
在第一臂部11与基部10相邻处上开设有单向轨道14,单向轨道14可供导杆30的杆头300在其上作单一方向的运动。由于单向轨道14的构造与现有技术相同,且并非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范畴,故不再予以赘述。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在绝缘壳体1上设置有一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承置架5,承置架5与推动组件3连接在一起,(其可以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或利用嵌合方式相互连接在一起。)其中,承置架5呈一方形板体。承置架5与滑动件31一体成型,使承置架5与滑动件31能一同动作。承置架5在远离绝缘本体1的接触端子15的后侧向上弯折有一推板52,推板52除可挡住电子卡4防止其弹出脱离开承置架5外,也方便使用者在推板52处推动承置架5。
现在市面上包括有RS-MMC、Mini-SD或MS-Duo等各种不同规格的电子卡,在本实用新型中,承置架5上具有多个收容空间,即可供RS-MMC、Mini-SD或MS-Duo等不同尺寸规格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电子卡安装使用。在本实施例中承置架5可供RS-MMC电子卡4(如图5所示)及Mini-SD电子卡4’ (如图8所示)安装使用。因此承置架5上至少具有第一收容空间50及第二收容空间51。第一收容空间50与第二收容空间51上、下叠置,第二收容空间51的位置低于第一收容空间50。第一收容空间50与第二收容空间51叠置后,构成整个承置架5的大小。
滑动件31上的推动部310配合第一收容空间50,在推动部310下方形成有一配合第二收容空间51的另一推动部311。
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在组装时,将推动组件3的滑动件31安装在第一臂部11上,使弹性组件32的一端钩扣在第一臂部11上,另一端钩扣在滑动件31上,使滑动件31动作时能使弹性组件32蓄积有一回复力量。将导杆30的一端插入并固定在滑动件31上,导杆30的另一端上所设的杆头300则位于单向轨道14上。将承置架5安装在基部10与第一臂部11及第二臂部12之间所围设的插置空间13中。最后,再将遮蔽壳体2盖合在绝缘本体1上,即可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的组装。
如图5所示,当要插卡时,本实施例中插设的电子卡为RS-MMC电子卡4。由于电子卡4尺寸大小与承置架5的第一收容空间50相配合,因此可将电子卡4安装在承置架5的第一收容空间50上,并使电子卡4前侧的侧边抵靠在滑动件31的推动部310处(如图7所示),电子卡4后侧被承置架5的第一收容空间50后缘所遮挡,使电子卡4无法从承置架5上脱离(如图6所示)。
如图7所示,当将电子卡4安置在承置架5上后,即可直接推动承置架5,使电子卡4随着承置架5向电子卡连接器内移动,因电子卡4抵靠在滑动件31上,使滑动件31跟着向前移动,使导杆30的杆头300在单向轨道14上滑移,直至杆头300在单向轨道14上被钩扣固定住,此时电子卡4上的接点41也同时与绝缘本体1上的接触端子15相接触导通,完成插卡的动作。
当要退卡时,只需要再向前按压承置架5上的推板52,使电子卡4再次推动滑动件31前进使杆头300不再被钩扣住。此时,只要释放承置架5上的推力,即可通过弹性组件32的回复力将滑动件31连同承置架5及电子卡4一起向后退出,完成退卡动作。
如图8、图9及图10所示,当要插设的电子卡为Mini-SD电子卡4’时,由于电子卡4’的尺寸大小与承置架5的第二收容空间51相配合,因此可将电子卡4’安装在承置架5上的第二收容空间51上,使电子卡4’前侧的侧边抵靠在滑动件31的另一推动部311处,电子卡4’后侧被承置架5的推板52所遮挡,使电子卡4’无法从承置架5上脱离。
由上述说明可知,在本实用新型中,因承置架5与推动组件3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在退卡时直接由推动组件3推动承置架5,再由承置架5带动电子卡4、4’作退卡的动作,因此整个退卡力量释放在承置架5上,而非直接释放在电子卡4、4’上,再加上推板52的遮挡,可以使电子卡4、4’不会因为退卡的动作力量太大而弹出脱离电子卡连接器。此外,因为在承置架5上具有多个收容空间50、51,因此可供RS-MMC、Mini-SD或MS-Duo等电子卡4、4’安装使用,增加了使用上的便利性。本实用新型中因在承置架5上设置有推板52,由于其遮蔽在电子卡连接器的插置空间13外,使本实用新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兼具防尘、美观的功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的确能够通过上述的结构达到所述的功效。且本实用新型申请前未见于任何刊物也未公开使用过,符合实用新型专利的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的要求。
上述的附图及说明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并非为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按照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范畴所作的其它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在其一侧上设有一单向轨道;一遮蔽壳体,与所述绝缘本体相对应并盖设在所述绝缘本体上;一推动组件,位于所述绝缘本体设有单向轨道的一侧上,包括一在所述单向轨道上作单一方向移动的导杆、一带动所述导杆在所述单向轨道上动作的滑动件以及一牵制所述滑动件的弹性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本体上设置有一承载电子卡的承置架,所述承置架的一侧与推动组件连接在一起,所述承置架上具有至少两个用于安装电子卡的收容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所述基部左、右两端垂直延伸有彼此相互平行的一第一臂部与一第二臂部,即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为所述第一臂部,另一侧为所述第二臂部,所述第一、第二臂部与所述基部之间围绕形成一插置空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的导杆一端具有一杆头,另一端活动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上,所述滑动件具有推动部,滑动件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的一侧上并能沿所述绝缘本体的长度方向移动,所述弹性组件连接在所述滑动件与所述绝缘本体之间。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的弹性组件为一弹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置架呈一方形板体,在所述承置架的后侧向上弯折有一推板。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置架与所述滑动件一体成型连接在一起。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置架与所述滑动件以嵌合方式连接在一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置架上的收容空间分别为第一收容空间及第二收容空间,第一收容空间与第二收容空间上、下叠置,构成整个承置架的大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的位置低于第一收容空间。
专利摘要一种多卡式电子卡连接器,由一绝缘本体、一遮蔽壳体以及一推动组件组成。该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相对应并盖设在该绝缘本体上。在该绝缘壳体上设置有一承置架,该承置架与推动组件连接在一起。该承置架上具有至少两个收容空间,用来供RS-MMC、Mini-SD或MS-Duo等不同尺寸规格的任意两种以上的电子卡安装使用。
文档编号H01R13/629GK2679886SQ200420001109
公开日2005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月15日
发明者王明德 申请人:金成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