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6759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与连接器达到稳固地组装,且使该模块型连接器与对外电性连接的通路达到有效的遮蔽。
背景技术
一般现有技术如图5、6所示,其包括一外壳4,由一下壳体41及上壳体42-所组成,该下壳体41的一端具有第一凹槽组411,于其中二凹槽具有一贯穿该下壳体41表面的穿孔412以及设置于二凹槽间的二卡勾413,且该下壳体41一端的二侧分别具有一对接部414,并于该下壳体41的二侧分别具有一固定部415,另于该下壳体41的另一端具有二线孔416;而该上壳体42的一端具有多个与下壳体41第一凹槽组411对应的第二凹槽组421,由第一、二凹槽组411、421形成容置区43,且该上壳体42-端的二侧分别具有一与对接部414对应扣合的扣部422,并于该上壳体42的二侧分别具有一与下壳体41的固定部415成相互对应的另一固定部423,另于该上壳体42的另一端具有二线孔424;一金属套盖5,套设于该壳体4的一端,且该金属套盖5具有与容置区43对应的槽孔51,并于该金属套盖5上具有可分别限位于穿孔412中的弹片52。
当组装时将多个连接器6设置于容置区43中,通过该下壳体41第一凹槽组411的二卡勾413勾设于其中二连接器的二侧,之后再将上、下壳体42、41以扣部422及对接部414相互扣接,最后再将金属套盖5套设于该壳体4的一端,使该金属套盖4的弹片52可分别限位于下壳体41的穿孔412中且于其中二连接器接触。
虽然上述的结构可构成一模块型连接器,但是于组装时该金属套盖5仅以套设的方式迫入于该壳体4的一端,且由于该下壳体41的穿孔412与该下壳体41的端缘之间尚具有一距离,因此当该金属套盖5于套设时其弹片52的一端会先顶掣于下壳体41的端缘而产生挤压的现象,使该弹片52无法顺利地置入于下壳体41的穿孔412中与连接器3接触,导致不易组装的现象,且使该模块型连接器的遮蔽效果变差;况且该连接器与下壳体41的第一凹槽组411仅以卡勾413勾设于连接器3的一侧,所以当该连接器3组装后而于整线时,常会连动该连接器3而造成该卡勾413与连接器3无法稳固地组接,亦会使遮蔽效果变差,故此种散热器于实际使用时并无法达到良好的散热功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可使其壳体通过呈相对应前后错开的勾部与连接器的二侧达到稳固地组装,且通过该金属套件及接触弹片使该模块型连接器与对外电性连接的通路达到有效的遮蔽。
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可用以组装于计算机壳体上,其由一以下、上盖所组成的壳体,及一具有一容置部以套设于壳体一端面的金属套件所构成。其中,该壳体由其下、上盖周缘所设的多个扣合部及插槽所组成,且该下、上盖分别具有可供设置不同连接器的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由该第一、二容置槽构成多个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槽的一端具有可供止挡连接器一端的止挡部,且其二侧分别设有可供扣持连接器二侧的勾部,而该勾部以相对应且前后错开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容置槽的二侧,且该第一容置槽的一端面对应该连接器而分别具有剖槽,并于该壳体的另一端面具有多个可供穿设连接器导线的穿孔,另于该壳体二侧的适当处分别设有一具有固定孔的凸耳,又该壳体二表面的预定处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槽,并于邻近该卡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块;而该金属套件的端面设有对应于壳体的各容置空间开口的对应孔,并于该金属套件的二侧分别延伸有一翼部,该翼部上具有一与上述凸耳的固定孔相对应的孔,且于该孔的二侧分别设有可供与计算机壳体接触的弹片,又该金属套件的一端缘延伸有可插设于上述壳体二表面卡槽的梢件及可供与凸块扣合的扣部,另该金属套件的一端面具有多个可分别设置于上述各容置空间的剖槽中的接触弹片,且该多个接触弹片与该不同连接器接触,并于该金属套件的二端面分别设有多个迫紧弹片。于是,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壳体通过呈相对应前后错开的勾部与连接器的二侧达到稳固地组装,且通过该金属套件及接触弹片使该模块型连接器与对外电性连接的通路达到有效的遮蔽。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图5为现有技术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6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中符号说明1 壳体10容置空间101 剖槽11下盖12上盖13扣合部131 凹槽14插槽141 卡块
15第一容置槽151 止挡部152 勾部16第二容置槽17穿孔18凸耳181 固定孔19卡槽191 凸块2 金属套件21容置部211 顶掣部22翼部221 孔222 弹片23梢件24扣部25接触弹片26迫紧弹片3 连接器31导线4 外壳41下壳体411 第一凹槽组412 穿孔413 卡勾414 对接部415 固定部416 线孔42上壳体
421 第二凹槽组422 扣部423 固定部424 线孔43容置区5 金属套盖51槽孔52弹片6 连接器A 距离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立体分解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立体分解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其由一壳体1及一金属套件2所构成,可用以组装于计算机壳体上,使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与连接器3达到稳固地组装,且使该模块型连接器与对外电性连接的通路达到有效的遮蔽。
上述所提的壳体1由一下盖11及一上盖12所构成,而该下、上盖11、12周缘的适当处分别设有多个扣合部13及插槽14,该扣合部13的一面具有一凹槽131,而该插槽14的适当处设有一卡块141,以使该扣合部13的凹槽131与该插槽14的卡块141相互卡合,可使下、上盖11、12结合成一壳体1,且该下、上盖11、12分别具有可供设置不同连接器3的第一容置槽15及第二容置槽16,由该第一、二容置槽15、16构成多个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10,该第一容置槽15的一端具有可供止挡连接器3一端的止挡部151,且其二侧分别设有可供扣持连接器3二侧的勾部152,而该勾部152以相对应且前后错开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容置槽15的二侧,且该第一容置槽15的一端面对应该连接器而分别具有剖槽101,并于该壳体1的另一端面具有多个可供穿设连接器3导线31的穿孔17,另于该壳体1二侧的适当处分别设有一具有固定孔181的凸耳18,又该壳体1二表面的预定处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槽19,并于邻近该卡槽19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块191;该金属套件2具有一容置部21以套设于上述壳体1的一端面,且该金属套件2的端面设有对应于上述各容置空间10开口的对应孔21,而该对应孔21的周缘分别设有可供连接器3的开口处接触的顶掣部211,并于该金属套件2的二侧分别延伸有一翼部22,该翼部22上具有一与上述凸耳18的固定孔181相对应的孔221,且于该孔221的二侧分别设有可供与计算机壳体接触的弹片222,又该金属套件2的一端缘延伸有可插设于上述壳体1二表面卡槽19的梢件23及可供与凸块191扣合的扣部24,另该金属套件2的一端面具有多个可分别设置于上述各容置空间10剖槽101中的接触弹片25,且该多个接触弹片25与该不同连接器3接触,并于该金属套件2的二端面分别设有多个迫紧弹片26,以当该模块型连接器于组装于计算机壳体上时,产生一向外的迫紧力;于是,通过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
当组装时将多个不同连接器3设置于第一容置槽15上,使该第一容置槽15的止挡部151止挡连接器3的一端,且通过其二侧呈相对应且前后错开方式的勾部152分别扣持连接器3的二侧,而使该连接器3可稳固组装于第一容置槽15上,之后再将上盖12的第二容置槽16对应于多个不同连接器3上,而使该下、上盖11、12通过周缘的多个扣合部13及插槽14结合成一壳体1,并使该连接器3的开口端对应于各容置空间10的开口;之后再将该金属套件2通过容置部21套设于壳体1的一端面,使该金属套件2端面的对应孔21对应该各连接器3的开口,且使该顶掣部211与连接器3的开口处接触,并使该金属套件2的翼部22对应设置于凸耳18上,而该金属套件2的梢件23及扣部24则可插设于壳体1二表面的卡槽19及凸块191相互扣合,此时该金属套件2上的接触弹片25即设置于第一容置槽15端面的剖槽101中,使该多个接触弹片25与该各连接器3接触。
当使用本实用新型组装于计算机壳体时,则通过该金属套件2的与凸耳18对应设置的翼部22,以一固定组件配合凸耳18的固定孔181及翼部22的孔221,而固设于所需的位置处,使该金属套件2二侧的弹片222与计算机壳体接触,并使该金属套件2二端面的迫紧弹片26产生一向外的迫紧力,而扣合于计算机壳体上,于是,即可使本实用新型的壳体1通过呈相对应前后错开的勾部152与连接器3的二侧达到稳固地组装,且通过该金属套件2的弹片222、接触弹片25及迫紧弹片26使该模块型连接器与对外电性连接的通路达到有效的遮蔽。
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当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可用以组装于计算机壳体上,其包括一壳体及一金属套件所构成,其特征在于该壳体由一下盖及一上盖所构成,而该下、上盖周缘的适当处分别设有多个扣合部及插槽,由该扣合部及插槽可使下、上盖壳体结合成一壳体,且该下、上盖分别具有可供设置不同连接器的第一容置槽及第二容置槽,由该第一、二容置槽构成多个具有开口的容置空间,该第一容置槽的一端具有可供止挡连接器一端的止挡部,且其二侧分别设有可供扣持连接器二侧的勾部,而该勾部以相对应且前后错开的方式设置于第一容置槽的二侧,且该第一容置槽的一端面对应该连接器而分别具有剖槽,并于该壳体的另一端面具有多个可供穿设连接器导线的穿孔,另于该壳体二侧的适当处分别设有一具有固定孔的凸耳,又该壳体二表面的预定处分别设有一个以上的卡槽,并于邻近该卡槽的位置处设置有凸块;以及该金属套件具有一容置部以套设于上述壳体的一端面,且该金属套件的端面设有对应于上述各容置空间开口的对应孔,并于该金属套件的二侧分别延伸有一翼部,该翼部上具有一与上述凸耳的固定孔相对应的孔,且于该孔的二侧分别设有可供与计算机壳体接触的弹片,又该金属套件的一端缘延伸有可插设于上述壳体二表面卡槽的梢件及可供与凸块扣合的扣部,另该金属套件的一端面具有多个可分别设置于上述各容置空间剖槽中的接触弹片,且该多个接触弹片与该不同连接器接触,并于该金属套件的二端面分别设有多个迫紧弹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其中,该扣合部的一面具有一凹槽,而该插槽的适当处设有一卡块,以使该扣合部的凹槽与该插槽的卡块相互卡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其中,该对应孔的周缘分别设有可供连接器的开口处接触的顶掣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模块型连接器,可用以组装于计算机壳体上,其包括一由下、上盖组成的壳体,该壳体具有端面具有剖槽的第一、二容置槽而形成一容置空间,可供设置不同连接器,且第一容置槽具有可止挡连接器的止挡部,以及可扣持连接器二侧且呈相对应前后错开的勾部;一套设于壳体的一端面的金属套件,该金属套件具有对应于各容置空间开口的对应孔,且该金属套件具有可设置于各容置空间剖槽中的接触弹片;由此,可使壳体与连接器达到稳固地组装,且使该模块型连接器与对外电性连接的通路达到有效的遮蔽。
文档编号H01R13/514GK2697879SQ200420006488
公开日2005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0日
发明者许文龙 申请人:金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