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033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是关于对移动通信用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改进,尤其涉及一种具有低损耗的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背景技术
现有移动通信用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因受到现有技术制约,其绝缘发泡度已接近极限,最高为78%,其传输损耗通常在3.80~4.05dB/100m(900Mhz)之间。使用这种电缆构建的无线通信天馈系统,因信号传输衰减较大,不仅造成铁塔只能限高在75米以内,如要使天馈铁塔超出75米,则必需采用1-1/4″电缆;而且基站信号覆盖面积较小,为确保通信质量,满足无缝覆盖,使得基站布设密度较大。上述缺陷都会造成通信基站建设成本的增加。如果能有效减少此规格电缆的输衰减损耗,则可以较大幅度提高天馈铁塔高度或基站信号覆盖面积,降低无线通信基站建设成本,此乃行业内孜孜不倦的追求目标。

发明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电缆结构和外径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具有低的传输衰减的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
实用新型目的实现,主要改进是通过提高电缆绝缘发泡度和增加内导体外径,以此减小电缆的传输衰减。具体说,实用新型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包括铜管内导体和波纹铜管外导体,以及两者间的发泡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说发泡绝缘层的发泡度为83-85%,所说铜管内导体外径为9.4±0.1mm。
实用新型由于采取提高绝缘层发泡度,绝缘层发泡度由现在78%提高到83-85%,从而降低了传输介质损耗;以及扩大内导体外径,使外径由现在9.0mm增加到9.4±0.1mm,从而降低了传输导体损耗,两者共同作用,使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在外径不变情况下,降低了信号传输衰减,其损耗被控制在3.5~3.6dB/100m(900Mhz)之间,使得无线通信基站信号覆盖面积得以增大,铁塔高度得以提高,信号覆盖面积增加10-30%,大大降低了基站建设成本。
以下结合实施方式,进一步说明实用新型。


图1为实用新型电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电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参见附图,实用新型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自外向内分别由绉纹管外导体1、发泡绝缘层2和内铜管3组成,其中发泡绝缘层的发泡度为84%,内导体铜管外径为9.4mm。
专利所说发泡度,是指绝缘层中空气占整个绝缘层的体积比。
权利要求1.一种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包括铜管内导体和波纹铜管外导体,以及两者间的发泡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说发泡绝缘层的发泡度为83-85%,所说铜管内导体外径为9.4±0.1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对移动通信用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的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说发泡绝缘层的发泡度为83-85%,所说铜管内导体外径为9.4±0.1mm。从而降低了传输介质损耗,降低了传输导体损耗,两者共同作用,使7/8”波纹管外导体射频同轴电缆在外径不变情况下,降低了信号传输衰减,其损耗被控制在3.5~3.6dB/100m(900Mhz)之间,使得无线通信基站信号覆盖面积得以增大,铁塔高度得以提高,信号覆盖面积增加10—30%,大大降低了基站建设成本。
文档编号H01P3/06GK2758949SQ20042005421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9日
发明者朱旭俊, 丁伟林, 刘中华, 来林坡, 喻志安 申请人:江苏享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