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插头端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3992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插头端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插头端子。
背景技术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插头,对插头的插拔也是很频繁的。为了加强插头与插头端子的牢固性,延长插头的使用寿命,人们想出了很多方案,图1即为专利号为ZL98200944.5的专利文件所公开的一种插头端子。该端子是以一金属圆杆为主体,并于端子的尾端设有沟槽4,在沟槽4的侧边设有与杆身呈阶梯状的台面41,台面41上压制有数条凸凹纹411。此专利即是通过台面上压制的凸凹纹411来加强端子的抗拉与抗扭力强度,从而使端子与插头绝缘部的紧密联接。它的不足之处是由于端子本身的长度限制,所设置的台面41不宽,台面上的凸凹纹411的作用受到限制,即这种结构的端子与插头绝缘部的牢固性是不够的;同时,在端子上开设台面也增加了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牢固性强的一种插头端子。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该端子包括端子主体、颈部沟槽、尾端,在颈部沟槽上铣有平面,在平面上开设有一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极为简单的结构就达到了增加端子与插头绝缘部牢固性的效果,制作工艺简单。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已公开的端子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端子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端子与插头绝缘部结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附图2,本实用新型包括端子主体1、颈部沟槽2、尾端3,其中端子主体1用于与插座中的导电装置接触,而尾端3用于与导线连接。端子颈部沟槽2上铣有平面21,在此平面21上开设有一孔211,该孔211可以为通孔,或者为未贯穿的孔。
见附图3,端子固定在插头绝缘部5上,以形成一个完整的插头。端子与绝缘部5之间的结合方式采用注塑式,即在成型绝缘部5时,将端子固定于模具中,使形成绝缘部5的塑胶材料填充颈部沟槽2处,将绝缘部5与端子固定,结合为一体。由于端子沟槽2中平面21的存在,使得端子沟槽2位置处的横截面为一个非圆形截面,这样一来增加了端子抗扭力强度(转矩增大),同时孔211在注塑时被塑胶填充,更增大了端子的抗扭力强度,保证插头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出现松动情况,增加了插头的使用寿命。
当然,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例而已,并非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述之构造、特征及原理之所为变化或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插头端子,包括端子主体(1)、颈部沟槽(2)、尾端(3),其特征是颈部沟槽(2)上铣有平面(21),在平面(21)上开设有一孔(2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插头端子。该端子包括有端子主体、颈部沟槽、尾端。在颈部沟槽上铣有平面,在平面上开设有一孔,该孔可以为通孔,或者为未贯穿的孔。由于端子沟槽中平面的存在,使得端子沟槽位置处的横截面为一个非圆形截面,这样一来增大了转矩,所以增加了端子抗扭力强度,同时平面上的孔在注塑时被塑胶填充,更增大了端子的抗扭力强度,故采用这种结构可以保证插头在长时间使用后也不会出现松动情况,增加插头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H01R43/16GK2728048SQ20042007131
公开日2005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9日
发明者夏健德 申请人:东莞市石碣德昌电子制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