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0945阅读: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子卡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尤指一种可供多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的电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如所周知,电子卡储存数据和携带方便的特性,使其受到广泛的运用。电子卡的种类依厂商设计的不同而有SM(Smart Media)卡、XD(eXtreme Digital)卡、SD(SecuredDigital)卡和MS(Memory Stick)卡等多种规格的电子卡。不同规格的电子卡,需配合插置于相对应的电子卡连接器,才能达成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以顺利存取电子卡的数据。
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其设置于一电子装置内,仅提供单一规格的电子卡的插置与读写,难以满足使用者欲使用不同规格的电子卡时的需求。若该电子装置内依各种电子卡而设置多个规格不同的电子卡连接器,将由于空间上的不足而难以实现。因此,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便因应而生。
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的相关技术,于其绝缘本体内形成如二相叠设的插置空间,同时,多组不同的端子组分别设于该绝缘本体内。该绝缘本体并设有插口连通于该二插置空间。各种不同规格的电子卡可经由该插口分别插设于相对应的该二插置空间内,各电子卡的电性接点并接触相对应的端子组,进而达成电性连接。
上述现有的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其整合多组不同的端子组于一绝缘本体内的方式,能有效解决设置多个规格不同的电子卡连接器于一电子装置内所造成的空间问题。然而,由于此种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能同时插置不同规格的电子卡于其内,导致该二插置空间内会有同时存在二种电子卡的情形发生,该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因而无法判断读写的对象为哪一电子卡,使用者对于哪一电子卡才是数据的来源对象也会混淆不清,因此,将使该多合一电子卡连接器的使用发生异常或不够方便。
所以,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电子卡连接器,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点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
发明创造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使其可供多种规格的电子卡的插置,并可避免同时插置多种规格的电子卡于其中,确保使用时仅一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于其中,以使该电子卡连接器能正常且明确地读写该一电子卡内的数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挡止组件,其中,该绝缘本体内形成相叠设的第一插置空间和第二插置空间;该挡止组件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内,该挡止组件具有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该第一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一插置空间,该第二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
其中,当一第一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内,该第一电子卡顶触该第一导引面退离该第一插置空间时,该第二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二插置空间,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内;反之,当一第二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内,该第二电子卡顶触该第二导引面退离该第二插置空间时,该第一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内。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应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另一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第二壳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挡止组件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的挡止组件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第一电子卡于第一插置空间内的前视图。
图7A为图7的7A-7A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第二电子卡于第二插置空间内的前视图。
图8A为图8的8A-8A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第三电子卡于第二插置空间内的前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插置第四电子卡于第二插置空间内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与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
请参阅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5、至少二组端子组以及挡止组件8,其中绝缘本体5,其包括相盖合连接的第一壳体6和第二壳体7,该第一壳体6内形成第一插置空间60,该第二壳体7内形成第二插置空间70和容槽71。该第一壳体6和该第二壳体7可以超音波熔接,或以固定组件锁合等方式作连接,使该绝缘本体5内形成上下相叠设的该第一插置空间60和该第二插置空间70,以及该容槽71。该绝缘本体5的前端形成插口50,该插口50连通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和该第二插置空间70,该第一插置空间60的左右宽度大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的左右宽度。请同时参阅第四图所示,本实施例中,该容槽71接近于该插口50的左侧边,其中,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的前端左侧边具有前挡墙73,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内具有限位柱74和内挡墙76,该前挡墙73、该限位柱74和该内挡墙76之间形成该容槽71。该容槽71亦可接近于该插口50的右侧边。
本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包括四组端子组,分别为第一端子组1、第二端子组2、第三端子组3和第四端子组4。该第一端子组1设于该第一壳体6,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三端子组3和该第四端子组4设于该第二壳体7,且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三端子组3和该第四端子组4自该绝缘本体5的插口50依序向内平行排列。该第一端子组1与该绝缘本体5的第一壳体6之间,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三端子组3和该第四端子组4与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之间,可分别以置入式模铸法(insertmolding)一体成型,或以组装等方式作固定。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端子组1为SM(SmartMedia)卡的规格,并包括写保护端子10,该第二端子组2为XD(eXtreme Digital)卡的规格,该第三端子组3为SD(Secured Digital)卡的规格,该第四端子组4为MS(Memory Stick)卡的规格。然而,本实用新型端子组的数量和规格,可依需求而作不同的设计,并不以上述的四组端子组以及上述规格为限。
此外,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导引板51,各导引板51组设于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用以导引相对应的电子卡的插置。
请参阅图5-6所示,并配合参阅图1-4所示,为该挡止组件8的相关结构和配置情形。
挡止组件8,其容置于该容槽71,且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5内。该挡止组件8具有第一导引面81、第二导引面82和第三导引面83。该第一导引面81位于上方且朝向该插口50外,以供一第一电子卡100(本实施例为SM卡,如图7所示)的顶触。该第二导引面82位于右方且朝向该插口50外,以供一第二电子卡200(本实施例为XD卡,如图8所示)的顶触。该第三导引面83位于该第二导引面82右上方且朝向该插口50外,以供一第三电子卡300(本实施例为SD卡,如图9所示)的顶触。该挡止组件8另具有限位凸缘80,该限位凸缘80位于后方且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5的第二壳体7的限位柱74和内挡墙76之间,使该第一导引面81纵向伸缩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且使该第二导引面82和该第三导引面83纵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
该挡止组件8的组装,先将该挡止组件8纵向置入设有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三端子组3和该第四端子组4的该第二壳体7的容槽71中,其中该挡止组件8的限位凸缘80限制于该限位柱74和该内挡墙76之间,以避免该挡止组件8的横向脱落。接着,再将该第二壳体7和设有该第一端子组1的该第一壳体6相连接,以限制该挡止组件8的纵向位移量。
请参阅图7与7A所示,并同时参阅图1-6所示,当该第一电子卡100(本实施例为SM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内,以电性连接该第一端子组1,该第一电子卡100顶触该第一导引面81退离该第一插置空间60时,该第二导引面82凸伸入该第二插置空间70,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内。
反之,请参阅图8与8A所示,并同时参阅图1-6所示,当该第二电子卡200(本实施例为XD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内,以电性连接该第二端子组2,该第二电子卡200顶触该第二导引面82退离该第二插置空间70时,该第一导引面81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60,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内。
请参阅图9所示,并同时参阅图1-6所示,当该第三电子卡300(本实施例为SD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内,以电性连接该第三端子组3,该第三电子卡300顶触该第三导引面83退离该第二插置空间70时,该第一导引面81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60,以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内。
请参阅图10所示,当一第四电子卡400(本实施例为MS卡)插置于该第二插置空间70内,以电性连接该第四端子组4,由于该第四电子卡400的高度已凸伸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因此,已可阻碍其它电子卡插置于该第一插置空间60内。
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借由该挡止组件8的纵向移动,可避免同时插置多种规格的电子卡于其中,确保使用时仅一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于其中,以使该电子卡连接器能正常且明确地读写该一电子卡内的数据。诚然,该挡止组件8可滑设于该绝缘本体5的插口50的左侧边、右侧边、或可同时滑设于左右二侧边。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卡连接器具有如下述的特点
该挡止组件在该绝缘本体内作纵向滑动,使该第一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或该第二导引面和该第三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二插置空间,从而使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可确保使用时仅一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于其中,因此,使用能够正常且电子卡的插置明确。
然而,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所有熟悉该项技艺的人,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所做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中。
权利要求1.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其内形成相叠设的第一插置空间和第二插置空间;以及挡止组件,其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内,该挡止组件具有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该第一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一插置空间,该第二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其中,当该第一导引面退离该第一插置空间时,该第二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二插置空间;当该第二导引面退离该第二插置空间时,该第一导引面凸伸入该第一插置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内形成容槽,该挡止组件容置于该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形成插口,该插口连通于该第一插置空间和该第二插置空间,该容槽接近于该插口。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括相盖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内形成该第一插置空间,该第二壳体内形成该第二插置空间和该容槽。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具有前挡墙,该绝缘本体内具有限位柱和内挡墙,该前挡墙、该限位柱和该内挡墙之间形成该容槽。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挡止组件具有限位凸缘,该限位凸缘纵向滑设于该限位柱和该内挡墙之间。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括相盖合连接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该第一壳体内形成该第一插置空间,该第二壳体内形成该第二插置空间,该绝缘本体的前端形成插口,该插口连通于该第一插置空间和该第二插置空间,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子组和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设于该第一壳体,该第二端子组设于该第二壳体。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第三端子组,该第三端子组设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二端子组和该第三端子组自该绝缘本体的插口依序向内平行排列,该挡止组件具有第三导引面,该第三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第四端子组,该第四端子组设于该第二壳体,该第二端子组、该第三端子组和该第四端子组自该绝缘本体的插口依序向内平行排列。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端子组为SM卡的规格,该第二端子组为XD卡的规格,该第三端子组为SD卡的规格,该第四端子组为MS卡的规格。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导引板,各导引板组设于该绝缘本体的第二壳体。
专利摘要一种电子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以及挡止组件;该绝缘本体内形成相叠设的第一插置空间和第二插置空间;该挡止组件纵向滑设于该绝缘本体内,且具有第一导引面和第二导引面,该第一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一插置空间,该第二导引面纵向伸缩于该第二插置空间;借此,可确保使用时仅一种规格的电子卡插置于本实用新型电子卡连接器中。
文档编号H01R27/00GK2733668SQ200420084908
公开日2005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7日
发明者吴礼任 申请人: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