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47226阅读: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能提供良好散热效果的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如图1、2、3所示,是一种以往电连接器1,其包含有一用以定位于一主机板(图未显示)上的底壳座11、一置于底壳座11内而能用以承载一中央处理器21的中层座12、一以一端与底壳座11相勾接的顶壳座13、一穿置于底壳座11与顶壳座13间而能使底壳座11可相对顶壳座13启闭枢转的拉杆14,以及数个导电端子15。底壳座11一端壁上具有两开孔111。中层座12具有一底壁121、数个形成于底壁121上以供各导电端子15分别穿置的穿孔122、两相对延伸自底壁121上的侧壁123,以及两相对凸出形成于各侧壁123内表面的卡块124。中央处理器21对应于两卡块124处分别形成有一卡接槽211。顶壳座13一端壁延伸形成有两个可分别勾接于底壳座11的各开孔111处的扣接片131,以及一凸出形成于顶壳座13另一相反端壁处的压片132。另外,拉杆14具有一枢设于与压片132同侧的顶壳座13上的枢接部141、一形成于枢接部141上而能用以压制压片132的压制部142,以及一延伸自枢接部141可供使用者操控的操作部143。
在使用上,只要将拉杆14的操作部143朝远离底壳座11方向扳动,即可连动压制部142远离顶壳座13的压片132,以解除压制部142对于顶壳座13的压制作用。如此即可掀开顶壳座13,将中央处理器21置放于中层座12上且与所述导电端子15产生电连接,重新盖上顶壳座13后,只要再将拉杆14的操作部143朝接近底壳座11方向扳动,以使拉杆14的压制部142压制顶壳座13的压片132上,即可使顶壳座13重新盖合定位于底壳座11上,此时中央处理器21并夹置于顶壳座13与中层座12间。
由于中央处理器21在运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为了中央处理器21的散热,如图4所示,通常于电连接器1顶面上会设有一包含有散热器的散热风扇22,借以接触中央处理器21并鼓动气流而产生热交换,进而达到散热的目的。
但在此种结构下,中央处理器21顶面虽能够透过散热风扇22所产生气流的热交换而达到散热,但中央处理器21的底面因受到电连接器1完全的包覆而密不透气,其热量仅能利用传导方式传递至顶面才能顺利散热,因此热量容易集中于电连接器1内而普遍有散热效果不佳的缺点,进而严重影响中央处理器21运作上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提供良好散热效果的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
本发明的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安装一具数个电性接点的晶片以与一电路板产生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具有一上基座及一下基座,所述上基座的底面与所述下基座的顶面具有一预定的间距,在横向形成至少一与外部相通的通道,所述两基座分别设有数个彼此相对应的贯穿孔;数个端子,分别容置于所述相对应的贯穿孔中,所述端子的一端伸出于所述上基座顶面外形成一压接部,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基座底面形成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产生电连接;一扣合装置,包括一固定于所述上基座周围的底座、一可掀阖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盖体及一拨动杆,所述底座具有两相邻接的第一、第二侧边,所述拨动杆呈L形,包含一第一支臂与一第二支臂,所述具有一凸轮部的第一支臂可枢转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支臂可在一趋近所述第二侧边且可解除的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低位置及一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高位置间运动;所述晶片置于所述上基座的顶面,各电性接点对应地接触所述压接部,所述盖体盖阖于所述晶片上,枢转所述第二支臂至所述低位置使所述凸轮部迫紧所述盖体,位于所述通道处的各所述端子部分可行热交换的功能。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装设于一电路板上,用以对一电子装置提供散热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有一电连接器,用以承载所述电子装置,所述电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壳体,具有一上基座及一下基座,所述上基座的底面与所述下基座的顶面具有一预定的间距,在横向形成至少一与外部相通的通道,所述两基座分别设有数个彼此相对应的贯穿孔;数个端子,分别容置于所述相对应的贯穿孔中,所述端子的一端伸出于所述上基座顶面外形成一压接部,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基座底面形成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产生电连接;一扣合装置,包括一固定于所述上基座周围的底座、一可掀阖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盖体及一拨动杆,所述底座具有两相邻接的第一、第二侧边,所述拨动杆呈L形包含一第一支臂与一第二支臂,所述具有一凸轮部的第一支臂可枢转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支臂可在一趋近所述第二侧边且可解除的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低位置及一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高位置间运动;以及一散热装置,用以热传导地接触所述电子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可鼓动气体通过所述绝缘壳体的所述通道;借此所述晶片置于所述上基座的顶面,各电性接点对应地接触所述压接部,所述盖体盖阖于所述晶片上,枢转所述第二支臂至所述低位置使所述凸轮部迫紧所述盖体,位于所述通道处的所述端子部分可行热交换功能。
再者,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安装一具数个电性接点的晶片以与一电路板产生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具有一上基座及一下基座,所述上基座的底面与所述下基座的顶面具有一预定的间距,且所述基座分别设有数个彼此相对应的贯穿孔,另在横向形成有至少一与所述贯穿孔相对应且与外部相通的通道;数个端子,分别容置于所述相对应的贯穿孔中,所述端子的一端伸出于所述上基座顶面外形成一压接部,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基座底面形成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产生电连接;一扣合装置,包括一固定于所述上基座周围的底座、一可掀阖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盖体及一拨动杆,所述底座具有两相邻接的第一、第二侧边,所述拨动杆实质呈L形包含一第一支臂与一第二支臂,所述具有一凸轮部的第一支臂可枢转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支臂可在一趋近所述第二侧边且可解除的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低位置及一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高位置间运动;所述晶片置于所述上基座的顶面,各电性接点对应地接触各所述压接部,所述盖体盖阖于所述晶片上,枢转所述第二支臂至所述低位置使所述凸轮部迫紧所述盖体,位于所述通道处的各所述端子部分可行热交换功能。
本发明的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能提供良好的散热效果。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以往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2是以往电连接器的导电端子放大示意图;图3是以往电连接器的组合剖视图;图4是以往电连接器与散热风扇的组合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一较佳
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发明被详细描述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请参阅图5、6所示,是本发明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的一较佳实施例,此电连接器3是用以承载一电子装置41与一电路板(图中未显示)产生电连接,在本例中,电子装置41是以中央处理器做说明。
电连接器3包含一绝缘壳体5、数个穿设于绝缘壳体5的端子6,以及一用以定位于电路板(图中未显示)上且可供容纳绝缘壳体5的扣合装置7。
配合图7所示,绝缘壳体5具有一上基座51及一下基座52,上基座51的底面与下基座52的顶面间具有一预定的间距,在横向形成一与外部相通的通道53。上基座51具有一第一底壁511、一围绕于第一底壁511周围的第一围绕壁512,以及数个形成于第一底壁511上的第一贯穿孔513。另外,下基座52则具有一第二底壁521、一围绕于第二底壁521周围的第二围绕壁522,以及数个形成于第二底壁521上的第二贯穿孔523,以及一由第二底壁521与第二围绕壁522所进一步延伸形成的导引道524。各第一贯穿孔513并与各第二贯穿孔523相对应,且与通道53相连通。
当然前述上基座51与下基座52也可形成一体,只要于绝缘壳体5内形成有一与所述贯穿孔513、523区域相对应且与外界相通的通道53,同样能达到以下所述的作用功效。
各端子6皆具有一凸出于下基座52底部的中间段61,以及两延伸自中间段61且用以穿置于相对应的第一与第二贯穿孔513、523的弹性臂62、63。一弹性臂63并进一步弯折形成伸出于上基座51顶面外用与电子装置41相导接的导接部631,而另一弹性臂62则形成一卡制部621,且卡制部621为数个倒齿,用以卡置定位于第一贯穿孔513处。中间段61底面并设有一用与电路板42产生电连接的连接部611,连接部611为锡球,用以焊接定位于电路板42上。
扣合装置7包括一固定于上基座51周围的底座71、一可掀阖地安装于底座71上的盖体72,及一拨动杆73。底座71具有一底接壁711,以及数个延伸自底接壁711的侧边712,并令其中两邻接的侧边分别为第一侧边712’与第二侧边712”。底接壁711上形成有一第一透孔714,以使设于绝缘壳体5上的端子6可经由此第一透孔714而与电路板42电连接。底接壁711一端侧壁712上设有一第一干涉部715,在本例中,第一干涉部715为两孔洞。
盖体72具有一中央壁721、两延伸形成于中央壁721两相对侧的连接壁722、一形成于中央壁721上且与底座71上的第一透孔714相对应的第二透孔723、一设于中央壁721一端的第二干涉件724,以及一延伸自中央壁721另一相反端的压掣片725。第二干涉件724则为可用以伸置于第一干涉件(即两孔洞)715中的圆弧勾体。
拨动杆73实质呈L形,且包含一第一支臂731与一第二支臂732,其中具有一凸轮部733的第一支臂731可枢转的安装于第一侧边712’上,第二支臂732可在一趋近第二侧边712”且可解除的固定于第二侧边712”的低位置及一远离第二侧边712”的高位置间运动。
如图7所示,在组合时,将绝缘壳体5的上基座51与下基座52对接组合于底座71的第一透孔714中,并借盖体72的第二干涉件724(呈圆弧勾体状)伸置于底座71的第一干涉件(即两孔洞)715中而彼此产生勾接干涉作用,以使盖体72组合于底座71上,接着将拨动杆73的第一支臂731枢设于底座71的第一侧边712’上,如此即完成绝缘壳体5、该等端子6,及扣合装置7的组装。之后利用过锡作业,而使凸伸出下基座52底部外的端子6连接部611(如前述为锡球)可以熔融而焊接定位于电路板42上。当盖体72盖合于底座71上时,只要扳动拨动杆73的第二支臂732,使其位移固定于第二侧边712”的低位置处,此时第一支臂731的凸轮部733即压置于盖体72的压掣片725上,如此盖体72即可与底座71结合成一体。
欲将电子装置41置入电连接器3时,则只要将拨动杆73的第二支臂732扳移至远离第二侧边712”的高位置处,即可解除凸轮部733对于压掣片725的压掣作用,进而能掀开盖体72,轻易地将电子装置41放置于下基座52上,此时所述端子6的导接部631并与电子装置41相导接,再如前述重新将盖体72盖合定位于底座71上即可。
在使用上,电子装置41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是直接传递给所述端子6,再由端子6向外发散,于此同时外界气流也能经由导引道524输入通道53中并与端子6产生热交换,以加速端子6的散热。
至于本发明的散热模块8包含有一承载座81,以及一安装于承载座81上的风扇82。承载座81具有一用以贴触置于电连接器3中的电子装置41的接触壁811,以及数个延伸自接触壁811且用以定位于电路板42上的脚架812。借此利用风扇82直接对电子装置41进行吹风散热,同时使得电连接器3附近的气流温度较低,也能鼓动外界气流快速且大量地输入通道53中以与端子6进行交换作用,进而提升整体的散热效率。
如图8、9所示,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不同处是在于端子6’的两弹性臂62’、63’间夹有一角度,连接部611’及导接部631’是分别形成于各弹性臂62’、63’端缘处。前述绝缘壳体5’的下基座是直接成型于底座71’上,也即底座71’上设有数个可供所述端子6’的连接部611’穿置的第二贯穿孔711’,底座71’的两相对侧边712’上凸设有数个扣接片713’,另于上基座51’的第一围绕壁512上相对设有数个卡勾514’,于组合时是借卡勾514’卡接相对应的扣接片713’,而使绝缘壳体5’的上基座51’与底座71’组合成一体,此时二者也能共同界定出一通道53’,以及一与通道53’连通的导引道714’。端子6’如前述组合定位后,其两弹性臂62’、63’是伸置于通道53’中,且端子6’的连接部611’可以进一步焊接定位于电路板上,至于盖体7及电子装置41、拨动杆73也可如前述实施例般组合于绝缘壳体5’上,从而端子6’两端在电路板及电子装置41的相对压制作用下,使得两弹性臂62’、63’拉伸形成直线状,如此外界空气也能经由导引道714’输入通道53’中,而与已吸收电子装置41所产生的热量的各所述端子6’产生热交换,以加速端子6’的散热。当然电连接器3’上也可加设一如前述的散热模块8,如图10所示,利用散热模块8的风扇82直接对电子装置41进行吹风散热,以降低电连接器3’附近的气流温度,进而鼓动外界气流快速且大量地输入导引道714’及通道53’中,以加速与端子6’间的热交换作用,提升整体的散热效率。
如上所述,本发明电连接器3、3’及具有电连接器3、3’的散热模块5、8,借由绝缘壳体5、5’上形成有一通道53、53’,此通道53、53’并与外界以及形成于绝缘壳体5、5’上用以供各端子6、6’穿置的所述贯穿孔513、523、513’、711’相连通,因而可使电子装置41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可透过传递给端子6、6’,而与流经于通道53、53’中的外界气流进行热交换,另配合电连接器3、3’上加设一散热模块5、8,利用散热模块5、8直接对电子装置41吹风散热,以同时降低电连接器3、3’附近的气流温度,进而鼓动外界气流快速且大量地输入通道53、53’中以加速与端子6、6’间的热交换作用,因此能提升整体的散热效率,提供散热效果佳的功效。
权利要求
1.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安装一具数个电性接点的晶片以与一电路板产生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具有一上基座及一下基座,所述上基座的底面与所述下基座的顶面具有一预定的间距,在横向形成至少一与外部相通的通道,所述两基座分别设有数个彼此相对应的贯穿孔;数个端子,分别容置于所述相对应的贯穿孔中,所述端子的一端伸出于所述上基座顶面外形成一压接部,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基座底面形成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产生电连接;一扣合装置,包括一固定于所述上基座周围的底座、一可掀阖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盖体及一拨动杆,所述底座具有两相邻接的第一、第二侧边,所述拨动杆呈L形,包含一第一支臂与一第二支臂,所述具有一凸轮部的第一支臂可枢转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支臂可在一趋近所述第二侧边且可解除的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低位置及一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高位置间运动;所述晶片置于所述上基座的顶面,各电性接点对应地接触所述压接部,所述盖体盖阖于所述晶片上,枢转所述第二支臂至所述低位置使所述凸轮部迫紧所述盖体,位于所述通道处的各所述端子部分可行热交换的功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端缘处设有一第一干涉部,而所述盖体的相对端缘处则对应形成有一第二干涉件,所述第一干涉件并能与所述第二干涉件产生干涉作用,而使所述盖体能相对所述底座枢转。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涉部为两孔洞,而所述第二干涉件则为伸置于所述孔洞中的圆弧勾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座一端并进一步延伸形成有一导引道,以导引外界气流输入所述通道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皆具有一凸出于所述下基座底部的中间段,以及两延伸自所述中间段的弹性臂,所述压接部是形成于一弹性臂上,另一弹性臂则形成一卡制部,用以卡置定位于所述上基座的所述贯穿孔处,另外,所述连接部则是形成于所述中间段底面。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锡球,用以焊接定位于所述电路板上。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部为数个倒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压接部间分别形成有彼此相连接的两弹性臂,于常态时,两弹性臂间夹有一角度,另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压接部分别受到所述晶片与所述电路板相对压抵时,两弹性臂会变形呈拉直状态。
9.一种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装设于一电路板上,用以对一电子装置提供散热作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有一电连接器,用以承载所述电子装置,所述电连接器包含有一绝缘壳体,具有一上基座及一下基座,所述上基座的底面与所述下基座的顶面具有一预定的间距,在横向形成至少一与外部相通的通道,所述两基座分别设有数个彼此相对应的贯穿孔数个端子,分别容置于所述相对应的贯穿孔中,所述端子的一端伸出于所述上基座顶面外形成一压接部,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基座底面形成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产生电连接;一扣合装置,包括一固定于所述上基座周围的底座、一可掀阖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盖体及一拨动杆,所述底座具有两相邻接的第一、第二侧边,所述拨动杆呈L形包含一第一支臂与一第二支臂,所述具有一凸轮部的第一支臂可枢转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支臂可在一趋近所述第二侧边且可解除的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低位置及一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高位置间运动;以及一散热装置,用以热传导地接触所述电子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可鼓动气体通过所述绝缘壳体的所述通道;借此所述晶片置于所述上基座的顶面,各电性接点对应地接触所述压接部,所述盖体盖阖于所述晶片上,枢转所述第二支臂至所述低位置使所述凸轮部迫紧所述盖体,位于所述通道处的所述端子部分可行热交换功能。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端缘处设有一第一干涉部,而所述盖体的相对端缘处则对应形成有一第二干涉件,所述第一干涉件并能与所述第二干涉件产生干涉作用,而使所述盖体能相对所述底座枢转。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涉部为两孔洞,而所述第二干涉件则为伸置于所述孔洞中的圆弧勾体。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座一端并进一步延伸形成有一导引道,以导引外界气流输入所述通道中。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皆具有一凸出于所述下基座底部的中间段,以及两延伸自所述中间段的弹性臂,所述压接部是形成于一弹性臂上,另一弹性臂则形成一卡制部,用以卡置定位于所述上基座的所述贯穿孔处,另外,所述连接部则是形成于所述中间段底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锡球,用以焊接定位于所述电路板上。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部为数个倒齿。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压接部间分别形成有彼此相连接的两弹性臂,于常态时,两弹性臂间夹有一角度,另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压接部分别受到所述晶片与所述电路板相对压抵时,两弹性臂会变形呈拉直状态。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含有一承载座,以及一装设于所述承载座上的风扇,所述承载座具有一用以贴触置于所述电连接器中的所述电子装置的接触壁,以及数个延伸自所述接触壁且用以定位于所述电路板上的脚架。
18.一种电连接器,用以安装一具数个电性接点的晶片以与一电路板产生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包含一绝缘壳体,具有一上基座及一下基座,所述上基座的底面与所述下基座的顶面具有一预定的间距,且所述基座分别设有数个彼此相对应的贯穿孔,另在横向形成有至少一与所述贯穿孔相对应且与外部相通的通道;数个端子,分别容置于所述相对应的贯穿孔中,所述端子的一端伸出于所述上基座顶面外形成一压接部,另一端伸出所述下基座底面形成一连接部与所述电路板产生电连接;一扣合装置,包括一固定于所述上基座周围的底座、一可掀阖的安装于所述底座上的盖体及一拨动杆,所述底座具有两相邻接的第一、第二侧边,所述拨动杆实质呈L形包含一第一支臂与一第二支臂,所述具有一凸轮部的第一支臂可枢转的安装于所述第一侧边,所述第二支臂可在一趋近所述第二侧边且可解除的固定于所述第二侧边的低位置及一远离所述第二侧边的高位置间运动;所述晶片置于所述上基座的顶面,各电性接点对应地接触各所述压接部,所述盖体盖阖于所述晶片上,枢转所述第二支臂至所述低位置使所述凸轮部迫紧所述盖体,位于所述通道处的各所述端子部分可行热交换功能。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一端缘处设有一第一干涉部,而所述盖体的相对端缘处则对应形成有一第二干涉件,所述第一干涉件并能与所述第二干涉件产生干涉作用,而使所述盖体能相对所述底座枢转。
20.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干涉部为两孔洞,而所述第二干涉件则为伸置于各所述孔洞中的圆弧勾体。
21.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基座一端并进一步延伸形成有一导引道,以导引外界气流输入所述通道中。
22.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端子皆具有一凸出于所述下基座底部的中间段,以及两延伸自所述中间段的弹性臂,所述压接部是形成于一弹性臂上,另一弹性臂则形成一卡制部,用以卡置定位于各所述贯穿孔处,另外,所述连接部则是形成于所述中间段底面。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为锡球,用以焊接定位于所述电路板上。
24.如权利要求22项所述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部为数个倒齿。
25.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端子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压接部间分别形成有彼此相连接的两弹性臂,于常态时,两弹性臂间夹有一角度,另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压接部分别受到所述晶片与所述电路板相对压抵时,两弹性臂会变形呈拉直状态。
全文摘要
一种电连接器及具有电连接器的散热模块,电连接器是用以承载一电子装置与一电路板产生电连接,而散热模块则装设于一电路板上,用以对一电子装置提供散热作用。特别是在于电连接器的绝缘壳体具有一上基座及一下基座,上基座的底面与下基座的顶面间具有一预定的间距,在横向形成至少一与外部相通的通道,所述两基座分别设有数个彼此相对应的贯穿孔,借此使穿设于绝缘壳体中的数个端子所吸收的热量可与通过通道的外界气体产生热交换,而能提供良好散热效果。
文档编号H01R12/71GK1808792SQ20051000450
公开日2006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1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18日
发明者王敬顺, 王明中 申请人: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