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适应的密封方法及一种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方法

文档序号:684806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适应的密封方法及一种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密封方法,尤其是一种自适应的密封方法,具体涉及镶嵌件与成形在镶嵌件上的塑胶件之间的密封方法,特别涉及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方法。
背景技术
当对两种物件进行连接时,常常会对连接处的密封性能提出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对容器内部有一定压力的气体或液体的密封场合,对密封性要求更高。
目前,由于注塑密封具有较为可靠的密封性能,已被广泛采用。而且,人们为了延长爬酸、碱腐蚀的路径,普遍采用在连接镶嵌件上设置沟槽的办法,以此提高连接处的密封性能。但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由于塑料高分子材料本身在注塑后的收缩以及由于两种不同材质的物理性能不同,尤其是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塑料与被套接镶嵌件之间总会产生一定的间隙,从而使密封失效。
例如目前市场上的铅酸电池不管是密闭式免维护还是开口式的,针对嵌入式极柱的密封方法主要是在注塑时调整注塑压力参数来保证铅套的密封。但是,令人遗憾的是,现有嵌入式极柱的密封方法都会因为极柱密封的原因而造成电池漏酸,直接导致电池的寿命和使用时间的缩短,既腐蚀了极柱,污染环境,又增加了维护及使用成本。
铅酸电池已有近100年的历史,但是电池漏酸的问题至今仍然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意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时间长,密封效果好,即使塑料高分子材料本身在成形后收缩,也仍然能保证密封效果的自适应的密封方法,适合于镶嵌件与成形在镶嵌件上的塑胶件之间的密封。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用时间长,密封效果好,即使塑料高分子材料本身在注塑后收缩,也仍然能有效防止极柱漏酸的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方法。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适应的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镶嵌件上设置至少一个环形凹槽;b)在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内嵌套弹性密封圈;c)将嵌套弹性密封圈的镶嵌件放在塑胶件模具上,通过注塑或热压的工艺在环形凹槽的镶嵌件上成形塑胶件,使镶嵌件、弹性密封圈和塑胶件紧密密封地连接为一体。
所述镶嵌件可以是实心的或空心的镶嵌件。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极柱的铅套外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环形凹槽;b)在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内嵌套热塑性弹性密封圈;c)将嵌套有弹性密封圈的铅套放在电池盖注塑模具上,通过注塑的工艺在环形凹槽的铅套外表面上注塑成形电池盖,使铅套、弹性密封圈和电池盖相互之间紧密密封地连接为一体。
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包括铅套、至少一个热塑性弹性密封圈和电池盖,在铅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在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内嵌套有弹性密封圈,并且所述弹性密封圈被电池盖压缩密封。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突出的技术进步在于由于弹性密封圈套在镶嵌件上设置的环形凹槽上,密封圈的弹力使得密封圈和镶嵌件的接触面能够有效的密封,同时由于注塑或热压工艺过程的压力使得弹性密封圈受压而产生形变,当塑料冷却收缩后,受压的弹性密封圈自动适应塑料与弹性密封圈接触的表面而恢复形变,与塑料接触面始终保护密封状态。即使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弹性密封圈也能够随着塑料高分子应力松弛产生的收缩而自动适应塑胶与弹性密封圈接触的表面而自动恢复形变,使得弹性密封圈和塑料接触面始终保持自适应的密封状态,确保嵌件于塑料接触面的密封。
以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为例,只要选择合适的弹性密封圈,即可满足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工艺要求。如经实验测试,选择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该密封方法能够在100KPa的压力下不泄漏,完全能够满足现有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要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彻底消除了塑料高分子材料本身在注塑后收缩而而造成密封失败的结构性缺陷问题。


图1是一种铅酸电池极柱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如图1所示,包括铅套4、热塑性弹性密封圈3和电池盖1,铅套4为铅合金端子,在铅套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三个环形凹槽2,一个热塑性弹性密封圈3嵌套在一个环形凹槽2内并被电池盖1压缩密封。
上述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极柱的铅合金铅套4的外表面上设置三个环形凹槽2;b)在一个环形凹槽2内嵌套弹性密封圈3;c)将嵌套有弹性密封圈3的铅合金铅套4放在电池盖注塑模具上,在一定的压力下,通过注塑的工艺在铅合金铅套4的外表面上注塑成形电池盖1,使铅合金铅套4、弹性密封圈3和电池盖1相互之间紧密密封地连接为一体。
对比实验例1以本公司生产的12V90AH铅酸电池为例,本发明弹性密封圈优选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05年4月25日进行了对不加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即原有生产工艺生产的铅酸电池,简称现有技术)和加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即本发明)的铅酸电池对比试验(其它生产工艺条件不变),试验数量各为104件。试验结果如下现有技术合格数73件,不合格数31件,不良比例29.8%。
本发明合格数104件,不合格数0,不良比例0。
对比实验例2以本公司生产的(无耳端子02C)12V55AH铅酸电池为例,本发明弹性密封圈仍选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05年4月26日进行了对不加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即原有生产工艺生产的铅酸电池,简称现有技术)和加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圈(即本发明)分别生产的铅酸电池对比试验(其它生产工艺条件不变),试验数量各为138件。试验结果如下现有技术合格数127件,不合格数11件,不良比例7.97%。
本发明合格数138件,不合格数0,不良比例0。
根据以上统计的对比实验,本发明彻底解决了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问题。
必须指出,本发明的上述较佳实施例只是对本发明要点的一种举例说明,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的限制。事实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完全可以理解,由于密封问题不只存在于铅酸电池,任何其它形式的镶嵌件与成形在镶嵌件上的塑胶件之间需要密封时,本发明方法完全适用,当然,在其它场合,塑胶件除了采用注塑的成形工艺外,也可根据具体的不同材质采用热压的成形工艺,这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识。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要点下的任何形式上所作的局部修改,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适应的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镶嵌件上设置至少一个环形凹槽;2)在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内嵌套弹性密封圈;3)将嵌套有弹性密封圈的镶嵌件放在塑胶件模具上,通过注塑或热压的工艺成形塑胶件,使镶嵌件和塑胶件紧密密封地连接为一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适应的密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镶嵌件是实心的或空心的镶嵌件。
3.一种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极柱的铅套外表面上设置至少一个环形凹槽;2)在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内嵌套弹性密封圈;3)将嵌套有弹性密封圈的铅套放在电池盖注塑模具上,通过注塑的工艺,成形塑胶电池盖,使铅套和电池盖相互之间紧密密封地连接为一体。
4.一种铅酸电池极柱,包括铅套和电池盖,在铅套的外表面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其特征在于在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内嵌套有弹性密封圈,并且所述弹性密封圈在注塑时被塑胶压缩密封。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的密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镶嵌件上设置至少一个环形凹槽;b)在至少一个环形凹槽内嵌套热塑性弹性密封圈;c)将嵌套有热塑性弹性密封圈的镶嵌件放在塑胶件模具上,通过注塑或热压的工艺在覆盖环形凹槽的镶嵌件上成形塑胶件,使镶嵌件、热塑性弹性密封圈和塑胶件紧密密封地连接为一体。本发明还公开了铅酸电池极柱的密封方法及采用上述密封方法制作的铅酸电池极柱。采用本发明,彻底解决了因塑料高分子材料本身在成形后收缩而造成密封失败的结构性缺陷问题。
文档编号H01M10/12GK1870322SQ20051002099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5月25日 优先权日2005年5月25日
发明者王福善, 罗时杰, 毛进东, 蔡梦华, 倪勇 申请人:深圳市牧己实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