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0813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头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达成与对接插座连接器确实、可靠电性导通的插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为简化电源连接器结构并提高电源连接器插接的安全性,一些连接器制造厂商将现有的电源插头连接器设计为与一对应的电源插座连接器电性并磁性连接。
通常,现有电源插头连接器包括若干导电端子,当所述插头连接器和所述插座连接器相互插接时,通过二者相互间的磁吸力而接合在一起,同时并通过插座连接器端子对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进行抵顶而实现相互间的电性导通。
然而,由于传输电源信号的需要,一般现有插头连接器的导电端子在弯折成型后均具有较大的接触表面积,意即沿垂直于插接方向的平面将此等导电端子截开,所截电源端子横截面宽度较大。当该电源插头连接器与电源插座连接器插接时,由于横截面较大的电源端子所提供的弹力亦较大,故而容易使得处于磁性连接的两连接器分离,而无法达成确实、可靠的电性导通。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能够实现和对接插座连接器间确实、可靠的电性导通。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插接配合,包括插头壳体,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插头壳体内部的插头端子槽;若干导电端子,收容于相应插头端子槽内,每一导电端子横截面较大,具有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向后延伸出第一焊接部,向前延伸出第一接触部;及若干弹性端子,亦收容于相应插头端子槽内并位于所述导电端子上方,每一弹性端子横截面较小,具有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向前延伸形成一前臂,前臂末端反向向后弯折形成一弧形臂,弧形臂前端与前臂连接处形成抵顶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对应端子抵顶,弧形臂底端形成第二接触部,以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抵顶。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截面较大的导电端子提供该插头连接器与所述插座连接器进行信号传输时所需的传输路径,通过横截面较小的弹性端子提供此两连接器插接时所需的弹性抵顶力,从而于确保信号稳定传输的同时并降低两连接器之间的弹性抵顶力,由此得以提供两连接器之间确实、可靠的电性导通。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的剖面图。
图3是与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对应插接之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与插座连接器插接在一起时的剖面图。
图中各元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插头连接器,10.插头壳体,11.连接部,12.插头端子槽,20.导电端子,21.第一基板,22.第一焊接部,23.悬臂,24.第一弧形臂,25.第一接触部,30.弹性端子,31.第二基板,32.弯折臂,33.前臂,34.第二弧形臂,35.抵顶部,36.第二接触部,40.金属壳体,41.第一配合槽,42.第二配合槽,200.插座连接器,50.插座壳体,60.第三端子,61.第三接触部,70.磁铁,80.固持部,90.屏蔽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包括一插头壳体10,插头壳体10内部收容若干导电端子20和弹性端子30,前端连接一金属壳体40。
插头壳体10大致呈扁平矩形,插头壳体10前端中部向前凸伸形成一左右横向延伸的矩形连接部11,连接部11自左向右并列开设有若干彼此平行的插头端子槽12,所述端子槽12纵向向后贯穿插头壳体10,用于收容若干导电端子20和若干弹性端子30。
金属壳体40插接于插头壳体10前端并套设于连接部11外部,金属壳体40中部开设配合槽41。请结合参阅图2,该配合槽41纵向向后贯穿金属壳体40,由位于前侧且上下高度较小的第一配合槽41和位于后侧且上下高度较大第二配合槽42组成。
导电端子20为一横截面较大的悬臂梁式端子,具有第一基板21,第一基板21后端中部向后延伸形成第一焊接部22,前端中部向前上方倾斜延伸形成一悬臂23,悬臂23末端呈倒V字型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弧形臂24,第一弧形臂24顶端形成第一接触部25。
弹性端子30横截面较小并大致呈“2”字形。弹性端子30具有第二基板31,第二基板31前端中部先向前延伸再大致呈S型向上弯折形成一弯折臂32,弯折臂32末端继续向前下方倾斜延伸形成一前臂33,前臂33末端反向向后弯折形成一大致呈正V字型的第二弧形臂34,第二弧形臂34前端与前臂33连接处形成抵顶部35,第二弧形臂34后端与前臂33大致平行,第二弧形臂34底端形成第二接触部36。
请参阅图2,组装时,若干导电端子20和弹性端子30收容于插头壳体10的相应插头端子槽12内,其中弹性端子30位于导电端子20上方,弹性端子30的抵顶部35位于插头壳体10的连接部11内,弹性端子30的第二接触部36位于导电端子20的第一接触部25前侧且弹性端子30的弯折臂32底部与导电端子20的悬臂23抵顶接触。金属壳体40固接于绝缘壳体10前端,其中插头壳体10的连接部11收容于金属壳体40的第二配合槽42内。
请参阅图3,与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电性并磁性插接配合的插座连接器200包括一插座壳体50,插座壳体50内部收容若干第三端子60,外部前端套设一磁铁70,后端套设一固持部80,磁铁70及固持部80外部并进一步包覆一屏蔽壳体90。其中,第三端子60水平延伸并呈平板状,且第三端子60前端大致竖直向上弯折形成第三接触部61。
请参阅图4,当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和插座连接器200插接配合时,插头连接器100的金属壳体40与插座连接器200的磁铁70磁性相吸,插座连接器200之第三端子60的第三接触部61抵顶插头连接器100之弹性端子30的抵顶部35而使弯折臂32向后挠性弯折,由此带动前臂33及第二弧形臂34向下后方移动,进而使得第二接触部36弹性抵顶导电端子20的第一接触部25,从而达成两连接器之间电源信号的传输。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插头连接器100通过横截面较大的导电端子30提供两连接器进行信号传输时所需的传输路径,通过横截面较小的弹性端子20提供两连接器插接时所需的弹性抵顶力,从而于确保信号稳定传输的同时并降低两连接器之间的弹性抵顶力,由此得以提供两连接器之间确实、可靠的电性导通。
权利要求1.一种插头连接器,与一插座连接器插接配合,包括插头壳体,开设有若干纵向贯穿插头壳体内部的插头端子槽;若干导电端子,收容于相应插头端子槽内,每一导电端子横截面较大,具有第一基板,第一基板向后延伸出第一焊接部,向前延伸出第一接触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弹性端子,亦收容于相应插头端子槽内并位于所述导电端子上方,每一弹性端子横截面较小,具有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向前延伸形成一前臂,前臂末端反向向后弯折形成一弧形臂,弧形臂前端与前臂连接处形成抵顶部,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的对应端子抵顶,弧形臂底端形成第二接触部,以与所述导电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抵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导电端子为一悬臂梁式端子,所述第一基板后端中部向后延伸形成所述第一焊接部,前端中部向前上方倾斜延伸形成一悬臂,悬臂末端呈倒V字型向下弯折形成第一弧形臂,第一弧形臂顶端形成所述第一接触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端子大致呈“2”字形,所述第二基板前端中部先向前延伸再大致呈S型向上弯折形成一弯折臂,弯折臂末端继续向前下方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前臂,该前臂末端反向向后大致呈正V字型弯折形成所述弧形臂,该弧形臂后端并与所述前臂大致平行。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进一步包括一金属壳体,固接于插头壳体前端,以与所述插座连接器磁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若干横截面较大的导电端子和若干横截面较小的弹性端子。当插头连接器和一对接插座连接器插接配合时,本实用新型通过横截面较大的导电端子提供两连接器进行信号传输时所需的传输路径,通过横截面较小的弹性端子提供两连接器插接时所需的弹性抵顶力,从而在确保信号稳定传输的同时并降低两连接器之间的弹性抵顶力,由此得以提供两连接器之间确实、可靠的电性导通。
文档编号H01R13/22GK2809948SQ20052006215
公开日2006年8月2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6日
发明者彭勇锜 申请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 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