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864164阅读: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接头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结构,尤指一种电性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性接头包括许多的样式,且普遍地应用于各种电子产品。例如,高频连接器是通讯产品不可缺少的元件。
现有的接头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TW380770号所揭示的一种“界面卡连接器”,其包括一PC板和一胶心。该PC板设有一插接部。该胶心设有一开口和二个护板。各护板设有一插槽。该PC板插置于该等插槽内,且该PC板的插接部穿过该胶心的开口,用以电性接触一对接接头的电性接点。
上述现有的接头结构,该胶心的结构复杂,且该接头结构必须经由该PC板和该胶心的组装才能完成。结果,该接头结构的成本增加。此外,该PC板插置于所述的插槽内而未被可靠地结合于该胶心。结果,当该接头结构对接于该对接接头时,该PC板会松动,使得该接头结构和该对接接头之间的电性接触不稳定。
所以,由上可知,上述现有的接头结构,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具有不便与缺陷存在,而有待加以改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提出一种接头结构,使其电路板被可靠地结合于其支撑件,以防止该电路板和该支撑件之间的松动,且能降低其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接头结构,使其电路板的导电焊点和其线缆的导线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头结构,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接头,该接头结构包括一电路板、一线缆、以及一支撑件;该电路板具有一前段部、一中段部和一后段部,该前段部设有复数个导电接点,用以电性接触该对接接头的电性接点,且该后段部设有复数个导电焊点;该线缆具有复数条导线,且该等导线焊接于该等导电焊点;该电路板的中段部和后段部经由埋入式注塑成形被埋设于该支撑件内。
由于该电路板经由埋入式注塑成形被可靠地且简易地结合于该支撑件,以防止该电路板和该支撑件之间的松动,且能够降低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的成本。此外,该支撑件包覆该电路板的后段部,使得该电路板的导电焊点和该线缆的导线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线缆的导线焊接于电路板的导电焊点的仰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线缆的导线焊接于电路板的导电焊点的侧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仰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另一立体图。
图中符号说明1电路板10前段部101导电接点11中段部111通孔
112翼部12后段部121导电焊点122凸部2线缆20导线3整线件4支撑件40凸缘 401缺口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相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特点,当可由此得一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接头结构,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接头(图略)。该接头结构包括一电路板1、一线缆2、一整线件3、以及一支撑件4。
该电路板1具有一前段部10、一中段部11和一后段部12。该前段部10的表面设有复数个导电接点101,用以电性接触该对接接头的电性接点。该后段部12的表面设有复数个导电焊点121。该中段部11和该后段部12可进一步设有电子元件(图略)。
该线缆2具有复数条导线20。
该整线件3为绝缘材质(如软塑料)所制成。该线缆2的各导线20的局部经由埋入式注塑成形(insert molding)被埋设于该整线件3内,使得各导线20的末端能够对齐于该电路板1的该相应的导电焊点121。本实施例中,该电路板1的后段部12进一步具有一凸部122自其一个侧边向外凸出。该凸部122能够指示该电路板1的方向,使得所述的导线20能够正确地焊接于该等导电焊点121。
该支撑件4为绝缘材质(如软塑料)所制成。该电路板1的中段部11和后段部12经由埋入式注塑成形(insert molding)被埋设于该支撑件4内,使得该电路板1被可靠地且简易地结合于该支撑件4,且使得该等导电焊点121和各导线20的末端被该支撑件4保护。此外,该支撑件4具有一凸缘40,该凸缘40设有一缺口401接近该支撑件4的一个侧边,以利于一外壳(图略)正确地组接于该支撑件4上。
此外,该电路板1的中段部11可设有至少一个通孔111。如图1和图3所示,该电路板1的中段部11设有二个通孔111分别位于其二个侧边。该支撑件4的局部成形于所述的通孔111内,使得该电路板1能够更为可靠地结合于该支撑件4。
再者,该电路板1的中段部11可具有至少一个翼部112自其一个侧边向外凸出,且该至少一个翼部112设有一通孔111。如图1和图3所示,该电路板1的中段部11具有二个翼部112分别对称地自其二个侧边向外凸出,且各翼部112设有一通孔111。所述的翼部112嵌入该支撑件4,且该支撑件4的局部成形于该等通孔111内,使得该电路板1能够更为可靠地结合于该支撑件4。
由于该电路板1和该支撑件4之间的结合稳固,当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对接于该对接接头时,该电路板1不会松动,使得该电路板1的导电接点101和该对接接头的电性接点之间的电性接触稳定。
所以,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具有如下所述的特点1、该电路板经由埋入式注塑成形被可靠地结合于该支撑件,因此能够防止该电路板和该支撑件之间的松动,从而能够确保本实用新型的接头结构和该对接接头之间的电性接触稳定。
2、该电路板经由埋入式注塑成形被简易地结合于该支撑件,因此能够降低本实用新型接头结构的成本。
3、该支撑件包覆该电路板的后段部,使得该电路板的导电焊点和该线缆的导线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及本实用新型的特征,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沿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做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接头结构,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接头结构包括一电路板、一线缆、以及一支撑件;所述电路板具有一前段部、一中段部和一后段部,该前段部设有复数个导电接点,用以电性接触该对接接头的电性接点,且该后段部设有复数个导电焊点;所述线缆具有复数条导线,且所述的导线焊接于所述的导电焊点;其中所述电路板的中段部和后段部经由埋入式注塑成形被埋设于该支撑件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的中段部设有至少一个通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的中段部设有二个通孔分别位于其二个侧边。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的中段部具有至少一个翼部自其一个侧边向外凸出。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的中段部具有二个翼部分别对称地自其二个侧边向外凸出。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的中段部具有至少一个翼部自其一个侧边向外凸出,且该至少一个翼部设有一通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的中段部具有二个翼部分别对称地自其二个侧边向外凸出,且各翼部设有一通孔。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路板具有一凸部自其一个侧边向外凸出。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件具有一凸缘,该凸缘设有一缺口接近该支撑件的一个侧边。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一整线件,所述的线缆的各导线的局部经由埋入式注塑成形被埋设于该整线件内,且各导线对齐于该电路板的该相应的导电焊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接头结构,用以电性连接一对接接头,该接头结构包括一电路板、一线缆、以及一支撑件;该电路板具有一前段部、一中段部和一后段部,该前段部设有复数个导电接点,用以电性接触该对接接头的电性接点,且该后段部设有复数个导电焊点;该线缆具有复数条导线,且所述的导线焊接于所述的导电焊点;该电路板的中段部和后段部经由埋入式注塑成形被埋设于该支撑件内;由此,以防止该电路板和该支撑件之间的松动,且使得该电路板的导电焊点和该线缆的导线之间的连接更为可靠。
文档编号H01R12/18GK2842778SQ20052012930
公开日2006年11月2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10月12日
发明者张毅裕, 陈俊旭 申请人:佳必琪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