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15588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使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体所感应的电磁电波,经插座金属壳体所连接的接地电路接地消除,从而提高连接器的讯号传输质量的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电子讯号传输的1394型连接器,如图6所示,含有一端子本体81,该端子本体81中嵌置有多个端子,该端子本体81外围包套一内壳体82,该内壳体82的后端夹置一导线83,该内壳体82的外围,穿套一外塑料壳体84。在组装完成上述组件后,再在该外塑料壳体84的后段外缘,包覆一层绝缘层85,而完成该连接器的制作。在应用上该连接器的前段,是插入于一对应插座86上由一外壳体861所构成的插穴862中,该连接器的内壳体82与插座86的外壳体861间,为该外塑料壳体84。虽然该连接器的内壳体82与插座86的外壳体862是采用金属材质,具有屏蔽电磁干扰的效果,但这只是在传输较低频率如800MHz以下时是有用的,但是现在讯号传输频率随着技术的提升,往往其频率达到1.6GHz,甚至达到3.2GHz以上,这时,如果仅以上述现有连接器的降低、消除电磁干扰的结构,即以一内壳体82框围于端子本体81外围的结构,则仅可以降低部分的电磁干扰。当传输频率再提升时,其降低电磁干扰的效果并不会随之提升,使现有降低、消除电磁干扰的结构,应用于高频讯号传输时,并无法获得理想的降低、消除电磁干扰效率及效果,实有改善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使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体所感应的电磁电波,经插座金属壳体所连接的接地电路接地消除,从而提高连接器的讯号传输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该连接器含有一端子本体,嵌置多个端子,该端子本体外扣接有一壳体,该壳体的后端紧夹一讯号线,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外围包围地扣接一金属外壳体,该金属外壳体上形成至少一弹片,使该连接器插入一对应插座中时,各弹片弹性地紧贴于该插座的一金属壳体上,使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体所感应的电磁电波,传导至插座的金属壳体所连接的接地电路接地消除。
前述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中金属外壳体呈一框体状,其前端端缘是径向弯设有挡部,供抵靠于该连接器的壳体前缘。
前述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中金属外壳体上穿设有扣孔,供对应地卡扣所述壳体的对应扣勾,使所述金属外壳体紧扣于所述壳体外围。
前述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中金属外壳体,是凹设有多个凹部,供跨置于所述壳体上,使所述金属外壳体的外廓尺寸符合IEEE 1394的规范。
前述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中金属外壳体上形成有搭接区,以对应于所述插座位于其金属壳体上的弹片位置,令连接器插入所述插座中时,插座位于金属壳体上的弹片,而对应地弹性抵压于金属外壳体的搭接区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使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体所感应的电磁电波,经插座金属壳体所连接的接地电路接地消除,从而提高连接器的讯号传输质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器与插座呈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示连接器插入插座中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5-5方向的局部剖视图。
图6是现有技术1394型连接器与插座呈分离状态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00连接器10端子本体11端子20壳体 20a第一壳体 20b第二壳体21扣勾 30讯号线 40金属外壳体41弹片 42挡部43扣孔44部 45搭接区 50插座51金属壳体 511弹片 60绝缘层81端子本体 82内壳体 83导线84外塑料壳体 85绝缘层 86插座861外壳体862插穴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该连接器100,包括一端子本体10,嵌置多个端子11,在该端子本体10外,是扣接有一壳体20,该壳体20的后端紧夹一讯号线30,其特征在于在该壳体20外围包围地扣接一金属外壳体40,并于该金属外壳体40上形成至少一弹片41,令该连接器100插入一对应插座50中时,各弹片41是弹性地紧贴于该插座50的金属壳体51上,以将所感应的电磁电波,经插座50的金属壳体51所连接的接地电路接地消除,以有效防止电磁干扰,提高连接器100的讯号传输质量。
上述扣接于端子本体10外的壳体20,可以由第一壳体20a及第二壳体20b对合组成,以夹扣该端子本体10;由于该端子本体10及壳体20结构,并非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故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该端子本体10、壳体20的结构或形状。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00,其中该金属外壳体40是由单一金属板材一体成型,呈一框体状,在其前端端缘,是径向地弯设有挡部42,以抵靠于该连接器100的壳体20前缘,以挡阻、定位该壳体20,并在组装完成后,在该金属外壳体40的后段外缘包覆一层绝缘层60。另外,在该金属外壳体40上,是穿设有扣孔43,以相对应地卡扣于该壳体20的扣勾21,使该金属外壳体40紧扣于该壳体20外围。
本实用新型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中在该金属外壳体40是向内凹设有多个凹部44,以跨置于该壳体20上,使该金属外壳体40的外廓尺寸符合IEEE 1394的规范。
本实用新型在该金属外壳体40上,形成有搭接区45,以对应于该插座50位于其金属壳体51上的弹片511位置,这样,当该连接器100插入该插座50中时,插座50位于金属壳体51上的弹片511便可对应地弹性抵压于金属外壳体40的搭接区45上,使本实用新型除了借由金属外壳体40上的弹片41弹性地与插座50的金属壳体40接触外,也可以使插座50位于金属壳体51的弹片511弹性压抵于金属外壳体40上。
本实用新型主要的结构特征便是在该连接器100在端子本体10外的壳体20外围,框围地扣接一金属外壳体40,该金属外壳体40上弹性的设有至少一弹片42,本实用新型的连接器100,在插入一对应插座50后,该连接器100的最外层,即金属外壳体40,可与该插座50的金属壳体51确实搭接,使该金属外壳体40所感应的电磁电波,可经插座50所连接的接地电路接地消除,以提高该连接器的讯号传输质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该连接器含有一端子本体,嵌置多个端子,该端子本体外扣接有一壳体,该壳体的后端紧夹一讯号线,其特征在于该壳体外围包围地扣接一金属外壳体,该金属外壳体上形成至少一弹片,使该连接器插入一对应插座中时,各弹片弹性地紧贴于该插座的一金属壳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体呈一框体状,其前端端缘是径向弯设有挡部,供抵靠于该连接器的壳体前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体上穿设有扣孔,供对应地卡扣所述壳体的对应扣勾,使所述金属外壳体紧扣于所述壳体外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体,是凹设有多个凹部,供跨置于所述壳体上,使所述金属外壳体的外廓尺寸符合IEEE 1394的规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外壳体上形成有搭接区,以对应于所述插座位于其金属壳体上的弹片位置,令连接器插入所述插座中时,插座位于金属壳体上的弹片,而对应地弹性抵压于金属外壳体的搭接区上。
专利摘要一种1394型的电子连接器的防止电磁干扰结构,该连接器含有一端子本体,嵌置多个端子,该端子本体外扣接有一壳体,该壳体的后端紧夹一讯号线,该壳体外围包围地扣接一金属外壳体,该金属外壳体上形成至少一弹片,使该连接器插入一对应插座中时,各弹片弹性地紧贴于该插座的一金属壳体上,使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体所感应的电磁电波,传导至插座的金属壳体所连接的接地电路接地消除。本实用新型使连接器的金属外壳体所感应的电磁电波,经插座金属壳体所连接的接地电路接地消除,从而提高连接器的讯号传输质量。
文档编号H01R13/648GK2896591SQ20062000204
公开日2007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6日
发明者黄钦雄, 陈宏明, 张宏州 申请人:建舜电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